書法與「意識流」相融 演繹磅礴生命力量

2020-12-16 廣州日報

楊識宏 《自畫像》

近日,「磅礴——楊識宏作品展」在廣東美術館舉行。出生於中國臺灣的藝術家楊識宏,於1979年移居美國,是首位獲得紐約P.S.1當代藝術中心「國家工作室」計劃獎助的華人藝術家,並於1989年獲得「傑出亞裔藝術家獎」。楊識宏的藝術實踐經歷了一個從具象到抽象,由西方美學向東方精神的發展歷程,其所創作的氣勢磅礴的巨幅畫作折射著藝術家對宇宙和宏觀世界的感受及對微小生命的思索。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巧蓉

本次展覽是楊識宏在廣東美術館的首次集中展示,也是繼2015年東京上野之森美術館個展之後的又一次創作梳理與深度呈現,共展出楊識宏作品二十餘件,涵蓋藝術家近年來的繪畫創作和文獻史料,包括作品相關的珍貴信札、尺牘、手稿、照片等,立體地呈現了楊識宏的繪畫發展軌跡及抽象創作歷程。

在中國臺灣長大的楊識宏,於1968年畢業於臺灣藝專(現為臺灣藝術大學)。畢業之後,初出茅廬的楊識宏開始進行藝術創作,並且積極參加展覽活動,卻一直沒能得到市場的接受和認可,「在去美國之前,我在中國臺灣一共舉辦了6次個展,一張畫都沒有賣出去,但是我仍然堅持了下來。」 楊識宏說:「其實我一開始是想去巴黎,因為巴黎是我喜歡的『藝術之都』,但因為語言的關係,我只能選擇美國。巧合的是,上世紀50年代末開始,世界藝術中心從巴黎轉移到了紐約,這讓我下定了決心。出國前在中國臺灣的最後一次展覽,我的作品開始賣出去了,這也給了我一些信心和勇氣。」

移居美國後,沉浸於不同的生活、學習和創作環境,楊識宏的內心仿佛在不同的時空變化中不斷更新自己的創作面貌,其創作也經歷了一個由具象到抽象的發展歷程:上世紀80年代,他的作品涉及「後現代的浪漫與象徵主義」;至上世紀90年代開啟以「植物美學」為抽象繪畫創作風格;2000年以後則開始於內在世界的精神性探討。他不僅成為了繼趙無極、朱德群之後華人世界重要的抽象表現主義藝術家之一,也是首位進入紐約MoMA P.S.1展出的華人藝術家。

2007年以來,楊識宏開始創作「意識流」系列作品,早期的水墨創作深受喬伊斯的「意識流文學」的影響,觀念的表達不是片段的銜接,而是一種連續不斷的流程,並從中國傳統書法的觀念與實驗中取經,使作品體現出一種東方的深厚內蘊與精神平衡。而近期的創作更加強調中國傳統繪畫的「骨法」與「留白」,畫面中也呈現出許多留白之地,顏料之揮灑亦如狂草之舞動。在此次展出的作品《狂狷》中,楊識宏將其對中國狂草書法的理解轉為抽象藝術的用筆源泉,筆隨意動,行雲流水般地在畫布上縱情揮灑,極富速度感的筆觸在畫布上縱橫的張力,呈現出藝術家在創作中意識的湧動和充沛的激情。磅礴恣肆的畫面上,斑駁的肌理恰恰是藝術家將剎那迸發的思緒轉化為畫布上的永恆。

在楊識宏長達半個世紀的創作生涯中,「生命意義的探討」是其不變的主題。「生命是一種對地心引力溫柔的反抗。」楊識宏表示,自己的作品基本都是向上的、積極的,希望能給人正向能量。談及此次展出的二十餘件近作,楊識宏直言:「這次的特點就是基本『都為大畫』,連題目『磅礴』都是我取的。定義生命的意義、思考生和死是我畫作中蘊含的東西,然後現在再加上時間——藝術是可以復得失去時間的唯一手段。」

相關焦點

  • 意識流和意識流文學
    此後,我們再說起它的時候,就把它叫做思想流、意識流或者主觀生活之流吧。」1918年梅·辛克萊評論英國陶羅賽·瑞恰生的小說《旅程》時,將「意識流」概念引入文學界,意識流文學泛指注重描繪人物意識流動狀態的文學作品,是現代主義文學的重要分支。
  • 葉小文:聚合強起來的磅礴力量
    中國的磅礴之力,能聚能合,善聚善合,長聚長合。「擁有十三億多中國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已經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中國,會持續不斷地強起來。 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勝利閉幕。會議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優勢特點和生機活力,是一次承前啟後、繼往開來、民主團結、求是奮進的大會。
  • 聖誕再思丨基督徒過聖誕節,應激活與基督相融與共的生命
    (弗1:3)聖誕節及其各個節期的建立,這裡面都有神的美意蘊含其中,而最大的美意莫過於基督將天上各樣屬靈的福氣賜予了我們,讓我們踏上了一條永生的軌道,直抵神的國度,與神相融,成為神的兒子。如耶穌所言:「到那日,你們就知道我在父裡面,你們在我裡面,我也在你們裡面。」
  • 《親愛的中國》凝聚磅礴力量
    當年為《我愛你中國》作詞,瞿琮核心就寫八個字——「青鬆氣質、紅梅品格」,此番作《親愛的中國》,也是八個字——「文化自信、磅礴之力」。 在歌詞中,瞿琮善用排比、對仗、比喻、擬人等手法。「我愛你春天蓬勃的秧苗,我愛你秋日金黃的碩果」「我愛你碧波滾滾的南海,我愛你白雪飄飄的北國」「我愛你家鄉的甜蔗,好像乳汁滋潤著我的心窩」——《我愛你中國》中抒情貼切的歌詞,讓人難忘。
  • 肩負育人使命 凝聚磅礴力量 —— 古浪縣教育工作者熱議黨的十九屆...
    肩負育人使命 凝聚磅礴力量 —— 古浪縣教育工作者熱議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2020-11-03 19: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科技日報新年獻詞丨凝聚科技創新的磅礴力量
    科技日報新年獻詞丨凝聚科技創新的磅礴力量 2021-01-01 07: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以優良作風凝聚奮戰新徵程的磅礴力量
    文章寫道,2020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用行動發號令,以身教作示範,鍥而不捨抓作風建設,凝聚起攻堅克難、拼搏奮進的磅礴力量。黨的作風就是黨的形象,體現著黨員、幹部的精神面貌。2020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一以貫之地把作風建設擺在突出位置,以黨的政治建設統領作風建設,以「嚴」的主基調糾治「四風」突出問題,以黨風政風好轉帶動社風民風向上向善,以嚴肅監督執紀問責為大戰大考提供保障,凝聚起創造新偉業、奮戰新徵程的強大力量。以優良作風凝聚抗擊疫情磅礴力量。
  • 《路邊野餐》:文學與電影的連接與相融
    原標題:文學與電影的連接與相融 作為社會意識形態一部分的文學,有著靈敏的觸角和寬厚的臂長,與廣泛的社會存在相擁相融。隨著跨界思維越來越受到學術領域的重視與青睞,文學研究獲得了更為廣闊的視野與更為豐饒的資源,「大文學」的理念與格局越發明朗、清晰。從今日起,本版開闢「『文學+』面面觀」欄目,試圖考察文學與其他藝術門類甚至其他學科相互作用的狀況,敬請關注。 「為了尋找你,我搬進鳥的眼睛,經常盯著路過的風」。
  • 書法的審美之難,藝術感受之難
    這是一種傾向,覺得書法成為一種藝術像是一個虛幻;另一種極端是由於毛筆逐漸脫離了我們日常的實用功能,覺得凡是毛筆寫出的字都可以稱之為書法藝術,這樣的時空距離好像推的又太遙遠了,神話了書法,使得凡是毛筆書寫的一切活動皆成了書法藝術。第二個問題的出現其實又回到了藝術的本體論上了。按照貢布裡奇《美國藝術史》的理論,「實際上沒有藝術,只有藝術家而已」。
  • 凝聚紙張與文字力量遇見生命的朗讀者
    通過央視綜藝《朗讀者》以文字的力量回歸紙質閱讀時代!通過朗讀嘉賓聲情並茂的演繹,為我們展現光怪陸離的大千世界。可在我們沉迷其中的時候,也不要忘記,在這背後文字的情感溫度。在現在飛速發展的世界中,電子資源行動裝置充斥了我們的日常生活。電子書成為了我們碎片化時間的主要讀物。可脆弱的光纖無法承載文字的力量,只有拓印在紙張上的黑色字體,才能淋漓盡致的展現融在文字當中博大的情感和人性的光輝。一個人生命的重量,來源於你讀過的書。
  • 「相加」到「相融」 「民聲」務「民生」
    「相加」到「相融」 「民聲」務「民生」 瀋陽日報
  • 匯聚起各民族團結奮鬥的磅礴力量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包括56個民族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是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為之付出了汗水、心血乃至生命的偉大事業。推進這項光榮而艱巨的偉大事業,國家的統一、人民的團結、國內各民族的團結是前提和基礎。正如習近平同志所強調的,「實現中國夢必須凝聚中國力量。這就是中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
  • 演員李琦曬書法,字跡瀟灑飄逸,大氣磅礴,專家:江湖體,缺臨帖
    以往只知道他是一位明星大咖,沒曾想他的書法也是如此精到,「牛永貴」曬書法,字跡灑脫飄逸,遒勁有力,很多網友看到後,都紛紛為他點讚,還有的網友說道,這是被演藝事業所耽誤的書法家,想必,你也猜到他是誰了?對,他就是我們熟悉的明星李琦,李琦老師的書法還是不錯的,但是專家卻說:江湖體,那麼對於李琦老師的書法,請分享你的見解和看法。
  • 山氣日夕佳 飛鳥相與還
    所 作大山 , 磅礴起伏 , 流動翻飛 , 高 嶽雲起 , 滄海壑歸。 周紅藝對於北派山水的李成 、 範寬諸先賢 的圖式感染 , 理解愈深 , 韻律漸識 , 自是 : 根深不怕風搖動 ; 樹正何愁月影斜。
  • 匯聚建設世界「小商品之都」的磅礴力量——2017年義烏市宣傳思想...
    推進融媒體發展體制機制改革,調整現有新聞運作組織架構和考核機制,形成「一次採集、多種產品、多媒體傳播」的工作格局。升級完善新媒體傳播矩陣,創新新聞新產品內容,注重培育移動端傳播影響力,拓展佔領新型主流傳播陣地,推進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相「加」邁向相「融」。
  • 溧陽南山奏響豐收樂章,聚合鄉村振興磅礴力量!
    據主辦方相關負責人介紹,未來集團還將持續注入楊家村生活、文娛等配套產業,旨在不斷提升小鎮村民的榮譽感、幸福感和獲得感,聚合起建設美麗鄉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聚合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磅礴力量。內容來源 | 溧陽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 鄒迪本期編輯 | 顧琰
  • 脫貧攻堅路上的磅礴體育力量
    脫貧攻堅路上的磅礴體育力量 發布時間:2020-12-10 來源:中國體育報 作者:林劍 字體: 大
  • (助人為樂)劉曉清:用堅強演繹生命的極致
    她享受到了生活的充實,感受到了生命的意義,看到了人生的希望,她變得堅強起來。  書法,讓她歷練成才  學習,讓她了解世界,更讓她有了重新定位人生的勇氣和信心。她把視野投向了自己從小就喜歡的書畫藝術。在美術老師的輔導下,她開始臨摹名家作品,開始練書法。諸城有名的書法家劉增滿也來她家輔導他書法。
  • 當今書法創作現狀中,篆書相較於其他書體是落後的
    我們不得不承認的一個事實是,在當今書法創作現狀中,篆書相較於其他書體是落後的。從書法史來看,篆書所謂的高峰期只出現了四次,即商周、秦、唐、清中後期。商周時期的篆書是一種文字的啟蒙,因此,那一時期的高峰是具有一定局限性的。
  • 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匯聚民族復興磅礴力量
    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匯聚民族復興磅礴力量 2020-10-22 10:45:04 來源: 南通網 在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給四川省革命傷殘軍人休養院全體同志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