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日子,吳中總是陽光燦爛,耀眼的暖陽讓人不覺間忽略了那些纏綿的春雨。
然而昨日傍晚落下的那簾雨幕,卻一下子就把人的記憶抓回了那些細雨綿綿的時光。
——
春雨
煙雨中的江南古鎮,遠看水鄉漂渺,近聽雨落無聲。
雨絲飄揚,給那小橋流水人家淡淡地罩上了一層薄紗,好似一幅水墨丹青。
粉牆黛瓦被柔和的春水纏繞,氤氳的水汽喚起了千百年前的記憶
撐著把油紙傘,在甪直古鎮上隨意穿行。
古鎮的老街巷中,水匯成簾,滴滴答答、噠噠嘀嘀地敲落在青石板上,擲地有聲。
停在橋頭,看雨滴滴入河心,在水中划起圈圈漣漪。
站在江南的小橋上淋著江南的雨,塵世的喧囂和心的雜念都順著雨水滴落,順著河流向遠方。
坐上一隻搖櫓船,隨著小船晃晃悠悠,聽著船頭的小娘魚唱起吳地歌謠。
雨聲、風聲、歌聲,還有兩岸細細碎碎、若有若無的人聲,端的是一場自在飄搖。
木瀆古鎮的雨似乎格外青睞小園裡的山水天地。
雨滴遇到黛色屋簷,落入角落處隱秘的裂痕裡,潤溼了那些百年前的人來人往。
春雨輕輕叩開古舊的門扉,驚擾了園內的花團錦繡,留下滿地花雨。
鋪就的青石板上,散落著瓣瓣馨香。一滴雨,從零落的花瓣上滑落,滲入泥土裡,將這一小方天地浸染,憑添芬芳。
不知為何,對中國人來說,雨景的魅力極大。看到雨中的屋瓦,余光中先生也免不了動起了筆頭。
「浮漾溼溼的流光,灰而溫柔,迎光則微明,背光則幽暗,對於視覺,是一種低沉的安慰。至於雨敲在鱗鱗千瓣的瓦上,由遠而近,輕輕重重輕輕,夾著一股股的細流沿瓦槽與屋簷潺潺瀉下,各種敲擊音與滑音密織成網。」
雨水順著碧瓦滑下,密的密,疏的疏,落在門前的小水窪裡,發出大珠小珠落玉盤的聲響,也隔出門內的脈脈幽夢。
雨聲綿綿,惹得人想在小樓裡聽一夜春雨。
狹窄的小巷裡升騰起水霧,兩旁院牆聳立,空中又有雨絲編制出細密的網,似乎要把這一處的春意都給兜住了。
輕輕踩一腳漫出的青苔,雨水被擠到縫隙間,繼續滋養新的生命。
//////////
江南的雨是紡出來的,細細密密,一如這春日的綿綿情意。
春雨它無比慷慨,淅淅瀝瀝中,麥苗青了,桃花紅了,楊柳綠了,櫻花開了,紫藤花豔了,牡丹花綻,芍藥吐香……
我們見過燕子掠過巷口的烏影,見過破開溼潤土地向陽而生的春筍,見過覆滿花瓣的曲水流觴……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這潤如酥的春雨,總是帶著那股溫柔的力量,在不經意間驚豔了我們的時光。
江南留客不說話,只有小雨沙沙下。
人們常說煙雨江南,若是沒了那些飄落的雨絲,江南應該也不會如此惹人了吧。
雨落江南,便是人間如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