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嗒出行宋中傑:用科技賦能和模式創新 推動城市出行可持續發展

2021-01-15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網

1月12日,由新浪財經客戶端、新浪科技聯合主辦的「2020科技風雲榜」正式開幕,今年主題為「萬物再生長」。嘀嗒出行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宋中傑發表了《以科技賦能和模式創新推動城市出行可持續發展》的主題演講,向公眾系統闡述了嘀嗒出行的發展之道,以及對出行行業的展望。

宋中傑表示,車路矛盾和出行潮汐現象,是整個出行行業面臨的兩個根本性問題和挑戰,而出行平臺唯有以解決這兩大問題為出發點,方能推動城市出行以及平臺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對出行行業而言,2020年是不斷磨礪自身,更深入踐行民生本質的一年。對嘀嗒出行而言,2020年是將企業的商業價值與社會價值更加深度融合的一年。

在「不增加額外車輛前提下發揮更大運輸效能」的獨特戰略之下,嘀嗒出行走出了一條務實、穩健的開拓進取之路。在數字科技抗疫、賦能傳統計程車數位化升級,推動計程車順風車的體驗效率不斷升級等方面,實現一系列創新突破。

展望2021,移動出行行業將進入更加理性和高質量的發展階段。堅持戰略定力,追求賦能、共贏、和諧的長期價值,將是嘀嗒出行始終如一的態度。

以下是宋中傑的全文演講:

大家好,我是嘀嗒出行創始人、CEO宋中傑。在新年之際,首先祝大家新年快樂,萬事如意。今天也很高興能夠藉此機會,跟大家分享我們嘀嗒對移動出行市場的思考和看法。

移動出行在中國已經發展了將近8年多的時間,那麼移動出行的出現,讓我們有了不同的打車方式,和不同的用戶體驗,也大大緩解了供需矛盾,取得了巨大的成績和快速的發展。

但是我們同時也看到,移動出行的快速發展,最主要的驅動力還是通過增加大量的供給,並沒有明顯地提升整個出行行業的運營效率。我們也看到隨著移動出行的快速發展,也造成了道路擁堵的情況。

在過去,無論是北京還是紐約,對於城市交通擁堵和網約車發展的關係的調查報告都證明了這一點,也毋庸置疑,還產生了不少的社會矛盾。所以對於未來移動出行的市場的發展,我相信我們必須要去解決這些矛盾,探索不同的發展路徑。

移動出行發展面臨兩大根本挑戰:車路矛盾和出行潮汐現象

我想,無論是什麼樣的發展方式和路徑,都必須要正視和面對整個出行市場所面臨的根本性的問題和挑戰。我認為,我們的出行市場有兩個根本的挑戰和問題:

第一個,是車輛和道路的矛盾。我們看到我們城市的車輛密度,我們以北京為例,每一個平方公裡的車輛數量已經接近4000輛,這個密度已經超過了紐約城市的車輛密度。我們看我們一線城市裡面上下班時間段的通勤時間,那麼有將近一半的時間是擁堵停滯不動的,達到了將近40分鐘。所以這些數字都已經表明,中國的大部分城市的道路已經達到了它運載的極限。同時我們還看到,咱們每一天上路的車輛,它的座位有2/3的座位是完全空置浪費。所以,我們看到通過持續地增加供給,去滿足更多需求的發展方式,顯然是不可持續的。

第二個,是出行的潮汐現象。我們每天的城市出行需求有明顯的波峰波谷,這就是我們熟悉的潮汐現象。這種出行的潮汐變化對供給端提出了巨大的挑戰。我們看到,在商業出行領域裡面,無論是計程車還是最近幾年的網約車,它的供給都是一個固定式的供給,所以他沒有辦法滿足波峰波谷的挑戰,無論他怎麼配置供給,要不然會造成波峰的供不應求,或者會造成波谷的供過於求。

破解之道:商業運營與互助出行結合 對現有運力挖潛增效

所以,我們就要看到是不是有其他的方式,具有彈性的供給方式結合起來,去解決挑戰。很可喜的,我們看到互助出行方面的順風車,就是一個極具彈性的供給方式,特別是在波峰出行的時間段,它的供給的彈性更大。所以我們看到,我們必須要結合商業運營的方式和互助出行的方式,才能夠去解決這種潮汐的變化所帶來的挑戰。

那麼我們嘀嗒出行,是結合了計程車和順風車去解決這兩個根本性的挑戰。我們通過技術去推升計程車現有運營的效率,和挖掘上路車輛的空駛座位的額外運力,去滿足更多的需求。同時我們不增加上路的車輛次數,甚至還會減少上路的車輛次數,緩解對道路的壓力。那麼,我們通過結合計程車的固定供給,加上順風車的彈性供給,去滿足波峰的供給。那麼,很多人可能會有誤解,認為「計程車和順風車的規模都已經變得很小了,所以它不能夠解決整個的出行的局面」。

其實我們看一下2019年這個統計,計程車加上順風車,佔到了整個出行市場的70%。所以我們計程車和順風車結合實際上覆蓋了最大量的用戶群體,可以去解決整個出行需求。

科技賦能 模式創新 數位化整個計程車服務鏈條

首先我們看一下嘀嗒的「計程車·新出行」的戰略。計程車在新中國成立以來,有50年的發展歷史。在移動出行的時代,計程車確實顯現了一些短板和不足,比如說打車方式單一,體驗不是太好,特別是服務不盡人滿意。但是同時我們也看到,計程車是最合規也最安全的一個出行方式,同時有150萬的合規車輛,每一天也服務超過了1億的人次。

所以在很多移動出行平臺試圖去取代它消滅它的時候,我們嘀嗒反其道而行之,我們希望通過用科技賦能、模式創新的方式,通過數位化整個計程車的服務鏈條,去打造一個能夠同時服務揚招網約融合併存的、新型的移動出行方式。

比如說,我們通過建立服務評價的體系和優勝劣汰的機制,來打造一個可以持續推動計程車服務提升的長效機制,去推升計程車的全面的服務水平。我們也通過一些模式創新和科技賦能的方式,在上車之前,我們除了提供了大家熟悉的揚招和網約叫車方式之外,還提供了數字揚招的方式,全面提升揚招的效率和體驗。

我們也通過智慧碼讓揚招用戶在乘車的過程中,能夠享受數位化的乘車體驗,我們通過技術,特別是大數據技術,推升計程車行業的巡遊效率,計程車管理的效率和我們政府監管的效率。

我們嘀嗒是希望跟我們的哥的姐,跟我們的所有的計程車公司和監管部門一起去推動「計程車·新出行」的實施,不僅能夠讓計程車走出困境,並且能夠走向輝煌,讓計程車重新成為我們市民打車的首選,重新成為每一個城市亮麗的流動名片。

順風車是一個真正的共享出行方式,真正的綠色出行方式。隨著車輛和道路矛盾的增加,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城市是採取了限購限行的方式。但是到今天,全中國已經有超過2億的私家轎車保有量。所以,順風車是真正的一個在解決道路和車輛的矛盾裡面,一個大禹治水的方式,採取了一個「疏」的方式——利用我們每一個人開車上路,把他的空餘座位分享給同路的乘客。由此去解決更多用戶的出行需求,同時不增加上路的車輛,甚至減少上路的車輛,大大緩解車輛和道路的矛盾。

所以,順風車不僅具有巨大的經濟價值,同時有巨大的社會價值。

嘀嗒出行在過去6年的時間裡面,一直堅持以科技賦能、合作共贏和社會和諧的發展的方式去探索和發展移動出行。我們希望能夠跟整個社會一起,去打造一個更加高效、更加綠色、更加和諧的出行生態。

相關焦點

  • 科技創新賦能 嘀嗒出行榮獲環球趨勢大會年度創新大獎
    11月26日,嘀嗒出行摘得2020環球趨勢大會「年度賦能創新-最佳共享出行服務獎」,這是繼10月8日嘀嗒出行領跑行業赴港啟動IPO以來又一國內共享出行行業內裡程碑式的成功,這意味著在嘀嗒出行的引領下,國內共享出行市場順風車出行這一細分賽道成為了大眾焦點,也稱為了出行優選。
  • 嘀嗒出行CEO宋中傑:絕不做專車、快車|新京報財訊
    新京報快訊(記者 陳維城)10月15日,全國巡遊出租汽車改革發展政策研討會上,嘀嗒出行CEO宋中傑表示,嘀嗒出行絕不做專車、快車,只做巡遊計程車的網約化平臺。嘀嗒出行CEO宋中傑介紹,嘀嗒出行創辦至今已經四年,累積獲取了將近1個億的用戶量,已開通81個城市,平均有70%的司機車輛已進入平臺裡,1分鐘應答率超過70%。「我們已在超過10個城市(如南京、成都、杭州)及城市區域(如上海郊區)籤訂了戰略合作,加快我們在當地計程車行業的網約化,同時加快提高服務水平的落地。」
  • 嘀嗒順風車通過賦能和諧共贏的發展理念為大眾構造高品質出行方式
    12月4日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發布《全國主要城市通勤時耗監測報告》(下稱《報告》),計算了36個城市的單程平均通勤時耗、城市45分鐘通勤可達人口比重、單程超過60分鐘通勤人口比重。通過報告能夠看出來,隨著城市的發展,通勤問題已經嚴重的影響到了城市高質量的發展與人們的幸福感提升。45分鐘以內通勤人口比重達到90%,是城市繁榮、公平、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之一。但是從監測報來看,36個全國主要城市中,45分鐘內通勤佔比率遠遠達不到90%的目標值。
  • 嘀嗒出行被約談 盈利模式待考
    對此,《中國經營報》記者致電嘀嗒出行CEO宋中傑,其向記者表示,可以看看相關部門官網發布的內容,其他不予回復。在東南大學交通法治與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顧大松看來,順風車已被定性成為非商業盈利性質的行業,「雖然政府鼓勵順風車,但這個領域不能被當成主營商業盈利目標來做」。
  • 嘀嗒順風車以科技賦能出行行業,構建交通運輸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1988年9月鄧爺爺提出「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著名論斷。時過境遷,社會在發展,人類在進步,能與科技並駕齊驅的還有資本。過去10年中國經濟市場呈現的空前繁榮,很大程度正來自於資本的力量和意志,但是也給移動出行行業帶來了誤區。
  • 嘀嗒出行智慧出行系統,實現網招揚招雙向增量發展
    嘀嗒出行認為未來的出行市場將會是網招、揚招雙向共同增量發展,並沒有誰取代誰。不管是網招還是揚招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不得不承認傳統計程車也有需要變革的地方,為此,嘀嗒出行科技賦能、模式創新加快計程車行業數位化轉型升級,助力其發展。從交通運輸部統計的數據來看,截至目前,全國共有計程車139萬輛,日客運量近1億人次。
  • 嘀嗒出行CEO:專車和快車或成計程車行業掘墓人,我們絕不做
    在全國巡遊計程車改革發展政策研討會上,嘀嗒出行CEO宋中傑表示,嘀嗒出行只做巡遊計程車的網約化平臺,絕不會做專車和快車。同時,嘀嗒出行聯合相關研究機構發起成立的「出租汽車改革發展研究院」也在會中正式揭牌。
  • 各路資本逐鹿共享出行 數位化助力計程車叫板網約車_中國經濟網...
    有業內人士認為,解決擁堵問題不僅僅要提倡公共運輸,還應該推廣共享出行,如計程車、順風車等。  更有業內人士提出,如果合理運用數位化助力計程車這個傳統行業的話,將計程車空置率充分合理運用起來也能分擔城市擁堵問題。  在業內人士看來,共享出行將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其未來能帶來的收益也將很可觀。在滴滴、嘀嗒等出行平臺出現後,包括首汽等各路車企大佬也爭相湧入共享出行這一賽道。
  • 嘀嗒出行使用科技賦能+創新技術 讓老年人出行更方便快捷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要落實主體責任,加強工作統籌,建立工作檯帳,明確時間表和路線圖,聚焦涉及老年人的高頻事項和服務場景,堅持傳統服務方式與智能化服務創新並行,切實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突出困難,確保各項工作做實做細
  • 致力做大眾出行重塑者 嘀嗒出行五兄弟高瞻遠矚 率先啟動IPO
    因為團隊認為移動網際網路技術會在未來20年的時間裡根本性的改變人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第三,是團隊能力所及且比較擅長做的事;第四,賽道足夠大,市場足夠大。 最後也都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錯位競爭發展,選定順風車模式。以利國利民、合規合法的方式,滿足大眾出行的需求。 嘀嗒出行選擇沒有選擇針尖對麥芒,避開行業巨頭。
  • 嘀嗒出行CEO:絕不做專車快車,計程車份子錢體制弊端明顯
    嘀嗒出行CEO宋中傑 資料圖10月15日,嘀嗒出行CEO宋中傑在北京召開的巡遊出租汽車改革發展政策研討會上表示,「我們鄭重承諾,嘀嗒出行絕不做專車、快車,我們只做巡遊計程車的網約化平臺。」截至目前,嘀嗒出行平臺已擁有超過8000萬用戶、1250萬車主。在10月15日的研討會上,宋中傑表示,就計程車行業而言,存在以下幾個核心問題:首先是過去巡遊計程車的服務沒有達到乘客要求,這使得乘客擁抱更新的出行方式,同時「份子錢」體制發展的弊端越來越明顯,此外計程車行業規模分散,沒有形成大企業,也成為了制約行業發展的關鍵。
  • 嘀嗒不甘第二:鏖戰滴滴多年,如今想借順風車和計程車翻盤
    對嘀嗒出行而言,更大的挑戰來自內部——過去5年,嘀嗒靠著核心團隊的專業能力一路狂奔,但如今嘀嗒已經發展到了800多人,過去的管理方式顯然不能持續,嘀嗒必須戰勝過去的自己,打造一套可以持續作戰的體系。 這是一場更持久的戰爭,考驗著宋中傑的管理能力,也考驗著合伙人的成長速度。宋中傑認為,批評是最好的成長,他習慣moving target,asking more。
  • 嘀嗒宋中傑:未來專注做計程車、順風車,一定不會做快車、專車
    滴滴前不久下線了順風車,嘀嗒還在做,稱訂單大幅增長2.為了推廣計程車業務,與計程車利益一體,嘀嗒稱未來「絕不會做快車、專車」2.從交易量上看,嘀嗒稱,其已為第二大出行平臺,僅居滴滴之後編者按:本文來自嘀嗒出行CEO宋中傑的會議演講,36氪整理髮布。
  • 嘀嗒出行數字賦能揚招模式,助力巡遊車行業夯實自身競爭力
    當小而散的計程車公司統一接入產業網際網路,即使運營模式已經實現了線上和線下一體化,但是市場主體仍然是分散的。「僅一個城市就存有幾十家計程車公司,還有個體司機,彼此還是競爭對手,想要形成一個整合的力量太難了。但如果整個行業形不成整合的力量,最終受害的還是計程車行業。」有業內人士認為。計程車要早於順風車和網約車業務,是人們主要的出行方式。
  • 嘀嗒出行構建順風車行業安全標準,打造健康、有序、安全出行方式
    過去六年中,嘀嗒出行從組織保障、技術創新、制度與規則、安全宣導等維度構建了全方位的安全體系,與用戶共建更為安全、安心的合乘空間,這也讓順風車成為可以基於更大地理範圍內陌生人之間的順路合乘出行。 對於嘀嗒順風車此次活動參與條件如下:車主為嘀嗒順風車認證車主,乘客尚未使用過嘀嗒順風車服務,即可在車主邀請之下,由乘客支付完成雙方約定的車費後,雙方即可享受到該保險及其所有安全保障功能。除此之外,乘客還可在雙方約定的車費基礎上,獲得最高5元,平均2-3元的當次行程車費立減優惠,此項福利對於已經註冊過嘀嗒出行卻尚未使用過的用戶也能享受。
  • 嘀嗒計程車」三化工程「首次亮相2020中國道路運輸年會
    在年會上,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劉小明發表了《釐清新形勢新任務、展現新擔當新作為,為推動運輸服務「十四五」發展貢獻關鍵力量》的主題講話,並指出,要始終錨定發展方向,加快推動實現高質量的發展,全面落實交通強國建設綱要的部署,積極構建現代化綜合調度交通運輸體系,要構建綠色舒適的城市出行系統,展綠色出行創建活動,加強城市交通擁堵綜合治理,持續深化出租汽車改革,推動新舊業態融合發展,堅持傳統服務方式和智能化服務創新並行
  •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嘀嗒出行三化工程助力計程車行業發展
    2020年國內的四輪出行市場主要由順風車、計程車、網約車構成。計程車早於網約車和順風車,但是一直不被人們所看好,尤其是網約車出現以後,甚至有人認為傳統計程車行業會被網約車取代,但就目前各大出行平臺入局傳統計程車行業來看,傳統計程車行業還是有發展潛力的。但是簡單粗暴的網約化,真的是計程車的救命良方嗎?
  • 嘀嗒順風車與各方積極探討,推動破解順風車法制建設難點
    幾個月前,「第二屆中國順風車健康發展法律論壇」在圓滿落幕。該論壇的舉行旨在破解「科學制定成本分攤規則,區別合規順風車與非法營運」等順風車法制建設難點,為推動順風車健康發展制度設計提供決策支撐。與會專家一致認為,擁有私人小汽車依然是廣大民眾奔小康的重要標誌,鼓勵順風車出行,提高私人小汽車使用效率,是促進經濟社會與環境資源協調發展的優選之一。
  • 第二屆中國順風車健康發展法律論壇舉行,嘀嗒分享「真順風」模式
    8月23日,「第二屆中國順風車健康發展法律論壇」在安徽省合肥市舉行,嘀嗒出行深入分享實踐練就的「真順風」模式。論壇旨在破解「科學制定成本分攤規則,嚴格區別合規順風車與非法營運」等順風車法治建設難點,為推動國家相關部委及城市人民政府加快順風車健康發展制度設計提供決策支撐。
  • 六年成長 嘀嗒順風車開啟「自驅式」增長模式
    而當大家都在四處發傳單,搞地推時,嘀嗒出行已悄悄通過線上廣告方式獲取用戶了,嘀嗒出行CEO宋中傑在接受專訪時回憶道,「那時候正好是騰訊要商業化移動端流量的時候,我們當時是廣點通流量投放的前三名,效率極高且成本極低,充分享受到廣點通當年的流量紅利,用戶規模迅速漲起來,一下子遠遠甩過其他人。」於是,在2014-2015年初的順風車平臺大戰中,嘀嗒出行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