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通常把「看起來什麼都懂」的人,稱為「懂王」。
世界頭號懂王的著名發言也廣為人知:沒人比我更懂…!
但是,我們不要去當「懂王」。
01「懂王」是什麼?
懂王,通常是指在任何領域都浮於表面的人。
浮於表面對應的另一個狀態,是深入其中。
浮於表面簡單,深入其中很難。
因此,懂王很多,深耕者不多。
懂王獲取信息的途徑,基本靠網絡。
網絡資訊、新聞報導、閒言碎語。
這三大信息形式的特點:稀奇、古怪、令人震驚。
懂王每掌握一條稀奇信息,仿佛就掌握了一條世界真理。
因為網絡資訊種類繁多、領域跨度極廣。
所以,懂王也體現出相應的特徵。
「無所不知」、「無所不曉」。
又因為,部分網絡資訊是專業人士撰寫的觀念結晶。
觀念結晶是寫給大眾看的,它具備「大眾能理解」的特性。
所以,懂王一看,就能知道寫的是什麼,又是什麼意思。
懂王如獲至寶——又懂了一個領域!
02為什麼美國在搞事?
大家應該知道一些消息:美國最近在搞許多動作。
那麼,你能不能靠自己,分析出它的目標呢?
分析出來之後,你又能不能自行判斷:我是否忽略了什麼?
能分析出來,這很好。
說明你有你的觀點,有自己的思路。
能判斷出來,也很好。
說明你考慮到「更多因素」。
分析不出來、判斷不出來,也沒關係。
因為你在這方面缺乏基礎、缺乏了解。
我也分析不出來、判斷不出來。
做出判斷,需要紮實的知識、專業的能力。
然後再是綜合思考之下的結論。
我們不是每個領域裡的專家,自然做不出自己的精準判斷。
但——我們也不需要去做這些判斷。
如果你對於這些方面有興趣,可以去看一些書籍。
這需要一個較長的時間,但能讓你打下基礎。
有了基礎,才能更好的「自行判斷」。
03為什麼不要當「懂王」?
①因為世界上的信息是看不完的。
沒必要在無關的信息上浪費太多時間。
左邊看一個資訊、右邊看一個資訊。
積累下來,它會佔用不少時間。
②因為懂王並不是真懂,只是嚼著別人吃剩下的殘渣。
對於「美國為什麼搞事」,你如果認真判斷,勢必會整合大量的信息。
哪怕你沒有判斷正確,你也經過複雜的思考。
懂王不是這樣,懂王只是「看完別人的分析,記住結論」。
假懂而已。
③因為浮於表面不如深入一點。
我觀察過一個「懂王」,他十分喜歡彰顯自己的「博學」。
財經歷史政治國際遊戲高新技術…
每一領域都能插嘴、都能舉幾個大新聞。
問他:為什麼?
他說:不知道。
信息是看不完的、懂王也不是真懂。
這類人浮於表面,沒有深入發展。
這會形成惡性循環,在「淺薄」的層面上形成「我懂了」的假象,然後循環下去。
掌握的少→無法深入→主動去看新聞→以為自己懂了→掌握的依然少→還是無法深入→繼續看新聞→以為自己懂了更多…
你知道的多,不代表你懂的多。
你看的資訊、消息多,不代表你懂的多。
你以為你懂了,殊不知,可能只是別人眼裡的笑話。
所以,低調一些、沉穩一些。
不要見到什麼事,都想上去說幾句。
在說話之前,先問問自己:你到底懂什麼、又懂多少呢?
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啟發,請收藏、轉發+關注!
我是橙子會變甜,謝謝你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