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車主要由中國和德國製造,而製造風車會產生大量煙霧,還指責風車產生噪音,讓房價貶值、殺死鳥類。關於風力新能源,沒有人比我更懂!」
這是美國總統川普(俗稱川普),在2019年的一次環保與新能源大會上,當著各國的專業人士,侃侃而談的「高論」。
一時,語驚四座。隨後,被傳為笑談,大量採用風車發電的荷蘭人,都要笑噴了!
「沒有人比我更懂經濟!」
「沒有人比我更懂新冠!」
「沒有人比我更懂大選!」
「沒有人比我更懂……」
美國總統川普(俗稱川普),上臺以來,這類「金句」不斷。
仿佛天底下,沒有他老人家不懂得的事兒!
但幾乎每次都被打臉。
白宮簡直成了劉老根大舞臺的華盛頓分場,川普本人也被網民加冕為「懂王」。
但是,川普本人從不承認這些。他真心覺得自己比誰都懂!
他自戀到全世界都把他當成笑話,只有他自己以為是在創造神話。
關於自戀,美國當代學者克里斯多福·拉什,寫過一本《自戀主義文化》,堪稱這個領域的代表作。
這本首版於1979年的常銷名作,至今不但毫不過時,而且書中的很多觀點,都堪稱良藥!
愛上自己的「完美幻像」
英語的「自戀」(Narcissism)一詞,詞根是古希臘神話中的美少年Narcissus。
他迷上了自己在水中的倒影,為之痴狂而死,遺體化作水仙花。
而現實中的各類自戀,其共同特徵,也是對某種虛構的「自我幻像」,近乎瘋狂地追求。
拉什在書中談到,很多曾經取得一些成就的人,都會產生這樣的自我幻像:
「我已經辦成了一些大事,這說明我能力超強。那麼,其他各種事情,我也能輕鬆搞定!總之,我無所不能!」
於是,他們一次次涉足並不真正精通的領域,憑藉一時的靈感或興致,作出草率的決策,並且幻想著自己即將取得新的成功;
即使遭遇慘敗,也不肯承認自己的失誤,而且還會繼續涉足其他領域,一意孤行。
川普當選總統之前,是房地產大亨,並且跨界成為暢銷書作者、娛樂明星、政論名嘴……總之,他的確是一位成功人士。
成功人士一旦自戀爆棚,比普通人更能折騰。
川普非常喜歡網球運動,他認為自己,也能成為網球新秀的星探,能夠親手培養出享譽世界的網球巨星。
抱著「沒有人比我更懂網球」的迷之自信,川普選中了一個名叫莫妮卡·維耶萊的14歲「天才網球少女」,和她的監護人籤了約,對她重點培養。
從此,維耶萊火速轉為職業球員,川普為她請來大牌教練,並提供業界頂尖的訓練場地。
維耶萊確有不俗表現,她運動生涯的巔峰,是擊敗了同為「天才少女」的莎拉波娃,和庫爾尼科娃。
然而,在大多數賽事中,維耶萊長期成績平平。她的世界排名,最高的一次,是第817位。
儘管維耶萊屢次徵戰,但無力為美國贏得任何獎項。
幾年後,維耶萊拒絕了川普的挽留,悄然退役。川普對她的一切投資,都打了水漂。
但此後,川普又對其他的領域躍躍欲試,並且信心滿滿——包括競選總統。
2016年,川普當選美國總統,這讓全世界都感到意外,也讓他自己,自戀情結倍加膨脹。
「我更懂,啥都懂」,是川普無法割捨的自我幻像。
疫情期間,川普憑著一知半解,公開向大家推薦羥氯喹等「特效藥」,還說出其他很多連頂級醫學家都無法認同的「高論」。
但美國一直是全球新冠疫情的重災區,截至目前,美國染病者累計超過千萬,病逝者超過24萬!
一方父老何辜,選出這麼個寶貝?
人人心裡都有個「懂王」
書中反覆談到:自戀之心,人皆有之。
適當的自戀,是健康的,能促進一個人自我完善;
但如果自戀超過了一定限度,就會成一種類似毒癮的病態。
川普擁有眾多的鐵粉。
在很多粉絲眼裡,川普就像爽文的男主角,一路開掛,無所不能。
本次大選,拜登勝出,西方各大主流媒體都公開道賀。
雖然一些州,目前還有一些選票沒有統計完,但川普反超的機率,微乎其微。
川普聲稱一些州「做假票」,要求訴諸法律,重新計票。
這是他的合法權利。
但從一般常識上看,大規模做假票是嚴重的犯罪。無論拜登團隊還是任何一個州,做這種事都是不可能的。
重新計票,結果也並無顯著變化,拜登依然領先。
然而,眾多川普的鐵粉,像打了雞血一樣,期待著反轉。
「做假票發現新證據」、「拜登被調查」,乃至「拜登將入獄」等狗血十足的小道消息,被當做事實,四處傳播。
然而,如果期望落空了呢?
恐怕,他們中的不少人,依然不會承認自己的誤判,甚至還會自信滿滿地傳播各種陰謀論的小道消息。
「沒有人比我更懂大選!」川普的鐵粉們,和「懂王」就像一個模子裡出來的,也真是絕配!
拋開「大選」之類,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也難免經常出現類似「懂王」的心理和行為。
「天氣預報根本不準,我敢肯定,今天不會下雨!你看看現在,太陽這麼足……」
「專家算個屁?這種事,我早就看透了!」
「我知道有個民間偏方,據說傳了多少年……到醫院做手術根本沒必要,而且風險那麼大。」
「老子吃的鹽,比你吃的大米還多!你小子不就是讀過幾年破書嗎?也敢對我的決策說三道四!」
「我這一切都是為你好,難道我會害你?我比你懂,你好好聽話就是了……」
這樣的「懂王」,我們從小,都見過不少。
可悲的是,很多人長大後,也成了類似的「懂王」,活成了自己曾經深惡痛絕的樣子。
「我也可能是錯的!」
書中說:
「自戀是每個人的先天特質,但把自戀控制在一定限度內,則需要後天的學習。」
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隻名叫「懂王」的小怪獸。
保持理性,需要把心中的「懂王」關進籠子,不讓他暴走。
這就需要牢記一個基本事實: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我和其他人一樣,都可能會出現種種錯誤。」
即使是過去長期以來,萬分篤定的經驗,到了明天,也可能不再適用,因為時代在變化。
就像馬車的駕駛技術,隨著汽車的出現和普及,而變得百無一用,昔日的「老司機」全都淪為菜鳥——除非從零開始學習。
此外,不同的領域,需要不同的知識和技能。
再出色的獸醫,也不能到醫院外科,給人做手術;
即使成就再輝煌的人,超出專業範圍,也是個普通人,並不比隔壁老王老李,高明多少。
面對各種困難和疑問,最可靠的解答,通常來自這個領域的專業者。
儘管專業者也同樣會犯錯,但在絕大概率上,比既無專業背景又極端自戀、大言不慚的「懂王」,靠譜多了去。
養成這個習慣的人,就不容易被「懂王」忽悠——包括自己內心的「懂王」。
「我對這個領域,究竟有多專精?專業的證據在哪裡?其他和我意見不同的人,有沒有在專業背景上,並不輸給我的?有沒有可能,是我出現了偏差,甚至全盤錯誤?」
哪怕再自信滿滿,也需要反覆這樣問問自己。
但願,「懂王」的時代,能夠儘快過去:Make America Normal Again。
尤其是,新的「懂王」,也不要再出現……
圖片/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