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為你好,所以聽我的」12種特徵,幫你認出控制欲強的父母

2020-11-15 釘貝丫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最好的教育,成為正直、有知識、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但一些父母認為,他們的子女即使成年了,也因缺乏經驗,無法做出正確決定,所以想盡一切辦法插足孩子們的生活,無意中變成了「虎爸虎媽

  • 他們或者插手孩子的人際關係,幹涉他們交友。或者變得咄咄逼人,強加給孩子不合理的期望。

如果父母跨越了界限,孩子需要用溫和又不傷人的方式讓他們明白,自己的生活自己做主,不需要他們橫加幹涉。

然而,孩子們這樣做之前,需要先搞清楚自己的父母是真的控制欲爆棚還是僅僅是出於擔心。

為什麼有的父母會變成「控制狂」?

控制欲過強的父母會讓孩子的生活一團糟。但首先要弄清楚是什麼原因導致他們想要掌控自己的生活。

僅僅只是責備可能只會引起雙方的爭吵,而對於解決問題無濟於事。與其這樣,不如花點時間來分析他們控制欲背後的原因。

  • 遭受折磨的童年往往是一個人古怪行為的誘因。控制欲強的父母可能在小時候也有控制欲強的父母或兄弟姐妹,他們在成長過程中相信控制別人是一種理所應當的行為。

也有些父母僅僅是因為過於自戀,想藉此捍衛自己的自尊。他們認為孩子應該迎合自己的期望,而不是尊重孩子自己的想法。對他們來說,孩子就是他們意志的延續。

12個跡象表明孩子有一個控制欲強的父母:

1、他們是完美主義者

控制欲強的父母往往希望「每件東西都放在該放的地方」。他們會給孩子建立嚴格的規矩,如果孩子不按照他們的要求去做,他們會對其發出警告和做出懲罰。

2、他們覺得好才是真的好

控制欲強的父母總是認為他們知道什麼對孩子最好,所以拒絕考慮孩子的想法或者其他更合理的方案,剝奪了孩子做決定的自由

3、他們對孩子有不合理的期望

作為非常有控制欲的家長,他們可能會為孩子設定不切實際的目標。

他們的要求往往不考慮實際,比如每次考試必須得滿分。如果孩子沒有做到,他們就會對孩子進行批評和懲罰,這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沒有能力做任何事情。

4、他們會控制孩子的交友自由

控制欲強的父母會試圖在孩子的人際關係中掌握髮言權,也就是說由他們來為孩子選擇朋友。

比如當孩子邀請自己的朋友回家時,他們總是在孩子旁邊偷聽他們之間的談話,或者因為不喜歡孩子的朋友,便無理地要求孩子和朋友斷絕往來。

5、他們會讓孩子自我懷疑

為了讓孩子按照他們的方式去行事,控制欲強的父母可能會對孩子做的每件事都吹毛求疵。他們可能會恐嚇孩子,或者過度誇大不遵循他們意願的後果。

這會讓孩子對自己產生強烈的不自信和自我懷疑

6、他們的愛非常自私

控制欲強的父母對孩子的愛是非常自私的。為了把孩子留在自己身邊,他們會試圖切斷孩子和所有朋友的聯繫,或用斷掉經濟支持的方式,甚至訴諸武力來讓孩子屈服和服從。

7、他們會代表孩子與人交流

控制欲強的父母會替孩子和別人交流或者溝通,因為他們覺得孩子可能在這一過程中犯錯,因此就完全代替孩子。

這會讓孩子覺得自己非常沒用,什麼都做不好。

8、他們在不徵求孩子意見的情況下做決定

如果父母是控制狂,他們會不徵求孩子的意見就做出決定。他們會告訴別人,光靠孩子自己是做不出明智決定的。

9、他們要知道孩子的一舉一動

如果父母控制欲很強,他們會咄咄逼人,會隨時給孩子打電話。他們會想知道孩子的朋友圈和其工作場所的每一個細節。

如果發現孩子和「錯誤的人」混在一起,他們就會開始幹涉。他們甚至也會試圖控制孩子的感情生活。

10、他們讓孩子承擔不必要的責任

為了獨佔孩子的時間,父母可能會讓其承擔過多的責任。這種重擔可能會讓孩子覺得喘不過氣來,無法擁有自己的生活。

11、他們不會傾聽

控制欲強的父母也是焦慮的父母,他們不會抽出時間來聽聽孩子的看法,認為孩子的方法是在浪費時間,而自己的方式對他們是最好的。

12、他們對孩子的保護欲過剩

控制欲很強的父母總是為了孩子和別人發生爭吵。由於擔心孩子會受傷,他們可能不允許孩子獨自解決問題,會沒有意識地過多參與孩子的活動,這樣會削弱孩子的社交能力

那麼,如何與控制欲強的父母打交道呢?

控制欲強的父母可能試圖把孩子關在噩夢般的「情感監獄」裡,但孩子還是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孩子們要學會制定計劃、設定界限、掌控自己的生活,並且下定決心,勇敢地面對他們,不要過度憤怒或奉承他們。

孩子們要記住自己還有自己的生活要過,雖然不能改變自己的父母,但是可以選擇與他們保持距離。

當他們指責或忽視自己時,要堅定自己的立場,可以對他們說:「我很抱歉你生氣了,我能理解為什麼,但我也需要自己的生活。」

孩子們還要記住,他們是你自己的父母,即使自己不理解他們咄咄逼人的方式,也要尊重他們,同時讓他們知道自己的感受。一旦父母越過自己設定的界限,要大膽地說不

如果他們還是不顧一切地想要控制自己的生活,可以考慮帶他們去看心理醫生。

總之,如果孩子們能巧妙地設置一些和父母相處的界限,就能掌握好和控制欲強烈的父母之間的關係。

也許他們會表現得更加糟糕,但是不要灰心,真誠地去面對父母,努力溝通,加上心理輔導,相信一定會處理好和「虎爸虎媽」們的關係。

相關焦點

  • 《原生家庭》:心理學家告訴你,父母控制欲強,如何活出自我
    你不乖了!」原來年近40的中年兒子,在母親眼中卻始終還是長不大的孩子,母親似乎一直沿襲著小時候的那套管教模式——聽媽媽的話,才是好孩子!在心理學上,把這種對孩子成年後的生活,依然橫加幹涉和操控的父母,定義為「操控型父母」。操控型父母有個重要的特徵,就是當孩子成年後,依然把他當做孩子對待,從而對孩子的生活橫加幹涉,甚至成為孩子生活的主宰。
  • 「我都是為你好」:遇到控制欲極強的父母該怎麼辦?
    1 什麼是雄性症狀豆瓣評分高達9分的電視劇《隱秘的角落》近期在網絡引起了熱烈討論,劇中朱朝陽最後徹底黑化,那麼導致他黑化的原因很多,但最不可忽視的是他有一個強勢的母親,一個總是以「我都是為你好」為藉口的畸形的母愛。
  • 都是為了你好,所以你得聽我的,這樣的父母我們不要做
    孩子在小的時候當然是懂事聽話,父母說什麼就是什麼。只是當孩子表現出自己獨立想法並要去做時,大人們會說,不行不能去,你得聽話。長大後,孩子要選擇職業,父母幫著選擇熱門的,並用過來人的經驗告訴你,幫你選的都是未來賺錢好職業,都是為了你好,可不能堅持你那些亂七八糟的愛好。
  • 控制欲強女生必讀!控制欲強的人如何經營感情?
    01為什麼控制欲強的女生情感需求總是得不到滿足呢,在我的諮詢生涯中,控制欲強的女孩子總是屢見不鮮,經常遇到。這些女孩子也總是在找我諮詢的時候呢去說一些對方如何如何缺點毛病出來,並且也會是說,如果他不怎樣怎樣,我會生氣嗎,我會抱怨嗎,我會焦慮嗎等等等等,在最開始的時候,我一直覺得這個女孩運氣不太好,遇到了一個剛好讓他生氣的男孩子,但是時間久了,這類女孩的諮詢數量越來越多的時候我發現,控制欲強真的是種感情疾病,需要治。
  • 「我為你好,所以你必須聽我的話」多麼可怕的情感控制!
    我們經常聽到「為你」一詞。它的潛臺詞通常是:「我為你服務,所以你必須聽我的話。」「我為你服務,不聽我的話,你會讓我傷心。」「我的話對你有好處,你不聽嗎?你對得起我的苦心嗎?」似乎說「我正在為你做事」的人是正確的,如果你不按照他的要求去做,你會感到內疚。我為他感到抱歉。他對你都有好處,但是你莫名其妙。即使他說的話是錯的,你也不能怪他或不敢糾正他。很多時候,「對你有好處」是以愛的名義綁架的手段,因為我對你有好處,所以你必須按照我的期望去做,或者,你必須為我的改變而做。
  • 和控制欲強的父母應該怎麼相處?
    我記得小時候,媽媽的控制欲就特別強,不許我交這個朋友,不許和那個小朋友玩、衣服不許攢到一起洗,必須換下一件洗一件,天色沒有黑透,房間裡不許開燈,衣服的顏色、款式等等都必須符合媽媽的心意。媽媽強勢的原因有哪些呢?1、缺乏安全感。
  • 父母控制欲強,導致孩子越來越叛逆,父母要做到課題分離
    很多父母都是打著為你好的旗幟,從而控制孩子的思想和行為,孩子的自我想法沒有得到抒發,就會越來越叛逆。孩子的自我表達沒有得到家長的尊重,就很容易形成逆反心理。原生家庭往往對孩子以後的成長有著很大的影響。 《小歡喜》最近很火,裡面的三組家庭都各不相同,但是都在教育方面充滿了難題。
  • 闢謠:有一種「為你好」不是真的為你好,而是偏執型人格障礙
    1980年,偏執型人格障礙被收入《診斷統計手冊》( DSM-Ⅲ )人格障礙12種類型,正式榜上有名。可正是因為太在乎,忘記了孩子從來不是一個提線木偶,把這份無比沉重的在乎,變成了孩子眼中的不在乎。(喬英子對宋倩說:可你從來沒有在乎過我。)現實生活中如宋倩一般的父母不在少數,但正因為偏執型人格的不自知,所以我們需要藉助一點點外力。
  • 一個控制欲強的女人真能毀三代嗎?理清這三點,輕鬆養出優秀孩子
    網友的回答無外乎圍繞自己的媽媽、外婆、婆婆或者奶奶用怎樣強勢的姿態,打著「我是為你好」的旗號從小號令子女,不給子女留隱私空間,剝奪子女個人成長的自由。控制欲強的父母都有哪些行為?控制欲強的父母,真的能為孩子安排一個完美的人生嗎?在我看來,父母的這些控制欲完全是把自己人生經歷中不完美的點屏蔽,強制孩子在自己面前展示最完美的人格。仔細想想,日常生活中到處曬娃曬優越的父母,真的是分享快樂嗎?
  • 沈夢辰自曝分手原因:控制欲強的男人,千萬不能嫁!
    我身邊很多閨蜜表示,她們可以接受男人收入低、抽菸喝酒、應酬多,甚至可以接受鋼鐵直男,但控制欲強的男人,堅決不收! 所以,男人的控制欲究竟有多可怕? 然而,最可怕的是你真的愛上了控制欲強的男人,然後被他手裡的繩索緊緊套牢,哪怕窒息,你也尚存一絲氣息,配合他活下去。 所以,在你預備陷入一段戀愛之前,請先看清楚,他是否以愛為名,以控制你為目的。 那麼,除了沈夢辰描述的那些,控制欲強的男人還有哪些表現呢?
  • 父母給孩子的愛為什麼變成了控制欲?5句話幫你分析問題出在哪
    我為他付出了這麼多,他卻只想逃離我。有一次,母子兩個吵起來,孩子聲嘶力竭的衝她喊道:「你真是個控制狂!」。她楞在原地,遲遲緩不過神兒來。她想過孩子可能叛逆,可能覺得自己管得嚴,她也想過孩子可能會嫌自己嘮叨。但是,她怎麼也沒想到,孩子會用「控制狂」這個詞來形容給自己。
  • 《天道》中國式父母:不僅控制欲強,而且養兒是為防老!
    在丁元英看來,中國式父母「重男輕女,養兒防老,控制欲強。」的這種觀念造就的這種文化,讓每個中國人都直不起腰來,他覺得這個民族老彎著腰,這些觀念總讓人看到了人自私的本性。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劇中這些傳統觀念暴露出來的問題,希望對您有所感悟!
  • 伴侶疑神疑鬼,如何與控制欲強的伴侶相處?
    雖然感覺不舒服,但我也不是小孩子,我理解他這些行為,也就是關心我唄,所以也不是很和他計較。沒想到這次委託朋友查到了跟蹤我的人原來是老公,這太刷新我的三觀了,我簡直哭笑不得又無語。我已經很讓步了,他這樣做讓我覺得非常怪異,也非常壓抑,感覺自己沒有了自由。安寧老師,我怎樣才能讓老公不要這麼做呢?
  • 控制型父母|你所謂的「為你好」,正在毀掉孩子的人生
    「因為我是你媽呀!」「我這麼做都是為你好!」你看,控制本與年齡無關。有多少控制,包上了「為你好」的外衣。可是,究竟誰才是「控制」的真正受益者呢?02 控制,本質是「為我好」蘇珊在《原生家庭》一書中寫道:「當你想要掙脫我時,我簡直不能形容我有多痛苦。我希望你能永遠需要我。我不能承受那種失去你的感覺。你就是我的全部生命。
  • 心理學家:控制欲強的人,有這3個特徵,永遠不要和他們做朋友
    控制欲太強的人,總想自己說了算,從而擠壓和侵佔了別人說了算的空間,和這樣的人在一起,你的自我會被擠壓,長此以往,你就會出現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所以和這樣的人要不要建立關係,要不要和他們做朋友,這是一個值得你思考的問題。總的來說,一個控制欲強的人,會有這三個特徵。
  • 「我是為你好」,父母常對孩子說這話,本質是另一種「語言暴力」
    01「我是為你好」,父母常對孩子說這話,本質是另一種「語言暴力」父母的口中還有一種話,雖然看似很理性,但它本質上只不過是另一種「語言暴力」。這種話,就是許多父母常對孩子說的「我是為你好」!大家還記不得記得前幾年熱播的電視劇《小歡喜》,裡面一位名為宋倩的單親媽媽,簡直是這類父母的典型。因為是單親媽媽,所以宋倩對女兒英子很好,好到想要控制女兒對生活。她總是說著:「我是為你好」,然後強行幹涉英子的選擇。
  • 逃出父母所謂的「我為你好」的漩渦
    她們說,我是為了你好,你在那一個月能賺多少錢,又一個人多危險,我們多擔心呀可是,現在一個人,以後不也是一個人出去打拼嗎?早和晚都是一樣的問題,誰能一輩子被父母看護著。最後,小劉還是順了父母。圖片來源網絡//03//前些日子看了一篇文章,概括成一句話就是,「你幫我做了一切,卻要我擁有整片天空」。
  • 「我都是為你好」:你給我聽好!我不需要!
    01 親人間最大的騙局是,我是為你好才罵你熱播劇《小歡喜》中,話題度最高的一句臺詞是父母對孩子們說的那句:「我都是為你好」。想當年體驗過或正在體驗這句話高溫蒸烤過的你,一看到這句話,有沒有引起生理極度舒適的反義詞?反正我承認我有!
  • 你是不是一個控制欲強的父母?看完這篇,也許你就懂了
    我當時是這樣開導她的:我知道你吃不下,你爸爸強迫你吃完,你很委屈。我覺得你爸爸逼你,一方面怕你早點吃的太少,等會肚子餓;還有你上幼兒園的時候,是從不剩飯的,現在剩飯,你爸爸就覺得你浪費糧食,以後我把飯放桌上,不幫你盛好,你自己想吃多少盛多少。家裡的人,女兒最怕他爸,如果她爸不回家吃飯,或者出差,她就會很高興,感覺很輕鬆。
  • 父母控制欲強,孩子沒出息,沒朋友,沒對象,沒社交
    研究發現,父母控制欲強的孩子很可能學習成績差,長大後沒出息,沒朋友,沒對象,沒社交。它再次證明,專橫的父母教育可能會產生終生的負面影響。有很多研究是關於父母利用負疚感或愛等心理操.縱的手段來讓孩子順從聽話。這項研究的不同之處是它著眼於父母的精神控制對孩子成長的長期影響。「我們真的很想知道這些影響在成年後會持續多久,」研究員艾米莉·勒布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