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關注航天科技的小夥伴都能感覺到,9102年的今年,關於航空飛行的話題可謂是越來越火。讓我們這些科技迷懷疑,人類的航天熱度是否又被點燃了?從年初大火的《流浪地球》到前段時間的月球背面探測,以及最近的火星探索進展。作為科技迷,小編真的是非常感激父母讓我生活在了這個充滿希望,一切科學技術的變革都將將要開始的時刻。
首先,我們先來看正題,大家肯定認為登陸火星還是一件非常遙遠的事情。實際不然,就在最近NASA已經公布了選出的三款火星登陸基地設計圖。那麼廢話不多說,讓我們一睹為快吧。
這是第三名的設計,來自康乃狄克州的「火星孵化器」團隊,他們的設計方案是把基地設計為四個類球體的組合。我們可以從宣傳圖看出,大致情況就是一個核心艙室和三個輔助艙室,整體給人協調和陽光的設計。
再來看看第二名,Zopherus團隊作品,他們設計一個自主流動列印模型,可列印製造一個結構,然後移動到下一個站點。這個宣傳圖就感覺比第三名的設計體積上要大很多,而且功能上也更多樣化。
最後我們來看第一名的設計,來自紐約的SEArch+/Apis Cor團隊獲得第一名。這個設計圖給人的第一眼感覺就是好大呀。其實細心的朋友已經發現了,這個設計之所以能獲得第一名,就是在基地的擴展性和實用性非常強。後期登陸火星,肯定是要建立一個基地群的。而這個設計,就可以完美的把第二和第三名設計融合起來。
可能較真的小夥伴這個時候就會說了,你說了這麼多,還不是紙上談兵,誰知道登陸火星是何年何月遙遠的事情呢?這麼說的話,還真有。近期NASA公布了自己在探索太空任務中的時間計劃。2017年5月,美國宇航局政策和計劃部副主管格雷格·威廉士(Greg Williams)概述了4個階段計劃和預期的時間期限,希望未來實現人類登陸火星表面。
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包括多次前往月球軌道,建造一個太空基地,為這段太空旅行提供一個中轉站。最後交付運輸的硬體設備是深空運輸器,稍後將用於搭載太空人前往火星。2027年,科學家將進行為期1年的火星生命模擬探索,第三階段和第四階段將在2030年之後開始,將包括對火星系統和火星表面的可持續性人類探索。
怎麼樣,是不是和小編一樣越聽越興奮?今年已經是19年,2030年無非就是十年後的事情。小編不禁想到了大劉《三體》中的話:「我們三體星人必須鎖死你們人類科技的原因,就是因為你們人類會在極短的時間科技爆炸然後超過我們三體文明。」現在看來,大劉的看法是如此的正確。不知道各位小夥伴有什麼看法和想說的呢?歡迎大夥來評論區留言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