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楊楊說道,做這樣一套童話書,自己是希望能夠真正的讓孩子們覺得有人走進他們的心裡,理解他們的想法。
有沒有設想過,如果有一天,你的寵物會是一隻呆萌的霸王龍?由啄木鳥科學藝術小組創始人趙闖繪圖,科學童話作家楊楊撰文合作的《我有一隻霸王龍》,就替孩子們實現了這樣的奇思妙想。
7月13日,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正式宣布與趙闖、楊楊兩位進行合作並召開發布會,發布會上,其最新作品《我有一隻霸王龍》系列繪本小說也同時宣布第一輯出版發行100萬冊。
《我有一隻霸王龍》講述的是一名叫做關關的小女孩,她性格直爽、特立獨行,甚至有些離經叛道。因為父母的不了解,她倍感孤獨,於是她就想到了要領養一隻世界上最厲害的寵物。但沒曾想,自己領養的寵物霸王龍不但不厲害,反而在現實生活中的卻是一個有點軟弱,甚至懦弱的恐龍。就這樣,性格迥然不同的他們就這樣生活在了一起。
「我想我自己應該是那樣子的」
發布會上,楊楊介紹了《我有一隻霸王龍》的創作源起。發布會後,澎湃新聞記者找到了楊楊了解到了更多細節。楊楊說:「一次去貴州出差,晚上出來的時候看見天上的星星,當時的那種感覺就促使我腦子裡冒出來了這樣一個形象,一個小女孩,挺潑辣的。」楊楊坦言,當時創作這個故事前,自己正處於創作的低潮期,內心十分焦慮,對於未來創作的方向也十分迷茫。後來看見趙闖隨手畫的一張畫:一個紅頭髮的小女孩,斜斜的眼睛,淡淡的雀斑,一臉不屑地撇著嘴角——這就是楊楊心裡的那個小女孩。
「我想我自己我應該是那樣子的,我真正想做那樣一個姑娘,所以那個時候就想到了這樣一個形象。」當澎湃新聞記者問到為什麼當時會有這樣的形象創作時,楊楊解釋,關關這個人物,無論是從日常的人物形象還是經歷的生活瑣事,很多都融入了她自己的心得與體驗在其中。
除了通過新書能夠傳遞給孩子們普及科學知識,啟蒙孩子們對文學和哲學都有更深入對思考,楊楊還希望通過此次對作品,引發父母對孩子內心世界的關注。
《我有一隻霸王龍》共有12冊,每一本看似是關關和霸王龍的日常生活,但是其中更多的是對於親情、友誼的關注。「現在的父母不缺乏對於孩子物質上和生活上的關心,缺乏的是父母對孩子精神上的(關心),你怎麼樣走進孩子的心。」作為母親的楊楊,分享了自己同時作為家長的體會。「隨著孩子年齡慢慢長大,他有可能進入青春叛逆期,他有可能不願意去跟你去交流去分享,如果你真的走不進去,那這個對他心靈的暗傷會一步一步跟到成年。」楊楊說道,做這樣一套童話書,自己是希望能夠真正的讓孩子們覺得有人走進他們的心裡,理解他們的想法。
「其實關關所表現出來的,就是現在小孩子所想的,她表現得非常直接,這個孩子是一個什麼都不畏懼,想什麼就表達什麼的人。」楊楊說,其實很多膽小或自卑的孩子不敢勇於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設置這樣一個角色就是鼓勵他們把自己的心聲表達出來。與此同時,家長們在與孩子共讀這本書的時候,也希望能夠引起父母們的重視,反思自己的孩子是不是有這樣的情況。
將科學融入到文學之中
採訪中楊楊表示,相對於國外孩子們的科普讀物,國內目前翻譯過來的科普書籍很多,但是原創的數量卻是不容樂觀。對於如何看待國內外目前科普書籍的區別,楊楊告訴澎湃新聞記者,目前國內的科普類書籍單純從科學上來講,很多都沒有辦法做到科學是底線這一原則的,所以很多作品沒有真正的從科學上嚴謹地去做。
「為什麼中國孩子讀的科普的作品比較少,問題在於作品沒有辦法引起他的興趣。所以我們在創作科普作品的時候,更多的是想怎麼樣用文學和科學讓他融入在一起。」國外在這一點上做得就很好,他們寫作的樣式、設計都是非常新穎的,更能夠引起孩子們的這樣一個興趣。楊楊解釋,文學作品更容易引起孩子興趣,讓他們能夠迅速的融入到故事情境之中。所以她希望能夠更好的將科學和文學相結合,把文學融入到科學當中之中。把文學融入到科學當中之中。在文學的平臺,讓更多孩子看到科學的東西。
值得一提的是,當問到關於未來的創作方向時,楊楊稱,接下來希望自己每年能夠創作1到2季的故事,也會是關注恐龍本身的題材,但較之以往更加偏重於純文學的創作方式,更加成人化。(文/高梓軒)
轉自澎湃新聞:http://www.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