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生孩子就有罪?儲殷,你可閉嘴吧

2020-12-27 清月慢時光

1

儲殷又上熱搜了。

這次不是怒懟楊笠「沒有公主命,還有公主病」。

而是在一檔《你說的都不對》的綜藝中,發表了他對生育的見解:優秀人物負責傳承文明,普通大眾負責繁衍後代。

這話雖然咂摸著不對味,但是還算能忍受的範疇。

但是如果你打開視頻一句一句來咂摸的話,那就忍不住要祭出拳頭了。

果然,儲殷教授一而再再而三被罵上熱搜可都是憑實力的。

先看下視頻。

有幾個地方我實在是不吐不快:

楊奇函說生孩子是要看個人體驗的。

言下之意就是,有的人喜歡孩子,有的人就是不喜歡孩子,有的人想生,有的人就是不想生,而且這種差別主要體現在女性身上,畢竟生殖壓力和生殖痛苦以及大部分養育孩子的重擔都是要女性來承擔的。

可是儲殷避而不談個體體驗詫異,一下子就把生孩子拔高到民族延續的高度上。

瞧,這頂大帽子扣的,我反手就把它給掀翻了。

你逼逼叨叨那麼多,你又不用承受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的痛苦,你一哆嗦就能當爸爸了,你知道女人為了當媽媽要付出多少嗎?

你當然知道,但是你作為男性這輩子都不需要承擔這份痛苦,所以你才在鏡頭前向女性無限施壓。

儲殷,好狠一男的。

當然,你也算敢作敢當,你也承認生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用來束縛女性的,你說以前女人要是不生孩子,老年會很慘。

可是你也說了,那特麼是以前。

以前女人不工作不掙錢,只能出賣自己的生育價值換得男人的庇護,可是現在女人像男人一樣掙錢養活自己,那她為什麼要把生孩子列為必選項?

私以為,這大概是儲殷們的焦慮。

畢竟擱以前,男人是可以三妻四妾的,你不生,他總能找個願意生的,你不生,你就沒有價值你就老年悽慘。

可現在不一樣了,一夫一妻,男人在外面養老婆孩子,不僅要承擔經濟上的壓力,還要承擔社會輿論壓力,如果老婆不生孩子,那到了晚年就得和老婆一起悽慘了。

所以怎麼看都是騙自己老婆生孩子划算啊,可是你老婆又不花你的錢,你還試圖用以前那一套約束她,能不能換點花樣。

儲殷還懟楊奇函:你自己過得爽了,你這一家絕後了,不遺憾嗎?

我呸!

我都過得爽了,我還遺憾個毛線啊!

至於啥叫絕後,我特麼都兩腿一蹬去見閻王了,我咋知道啥叫「後」。

難不成堂堂人大教授的儲殷還是有神論者?

還有這句:優秀人物負責傳承文明,普通大眾負責繁衍後代。

這話聽著好像沒毛病,可是你品,你細品,不對呀。

按照儲殷教授的觀點,優秀人物的能力一個頂多少個,所以他們只要幹活給社會創造價值就行了,普通大眾智商平平,能力平平,所以就生孩子就行了,畢竟在生孩子這事上,優秀人物和普通大眾能力一樣,一下子也就生二三四五個。

儲殷教授,您怕是不知道,我們隔壁村的一個傻姑娘被男人娶回家傳宗接代了,可是生了倆都是傻子,您說這事鬧心不鬧心。

當然,更鬧心的是,我們隔壁村另一個傻姑娘同樣是被男人娶回家傳宗接代的,結果生的娃可聰明了,您說這事尷尬不尷尬。

更尷尬的是,我生了倆娃,一個腦子不開竅,一個猴精猴精的。

所以,我想請教您,怎樣界定優秀人物和普通大眾?完了該怎樣分配生育指標呢?

楊奇函反駁儲殷是披著直男癌的大尾巴狼。

儲殷立刻反駁:沒生孩子,人生就不完整。

並稱:如果婚姻最主要的功能不是為了撫育,人類根本不需要有穩定的家庭。

好傢夥,我原以為結婚是因為兩個人真心相愛,而生孩子是因為想見證一個生命的成長。

儲殷,果然一次又一次顛覆我們的認知。

2

霸屏了一個多月,熱播劇《親愛的自己》終於迎來了大結局。

儲殷上一次被掛在熱搜,是因為他怒懟楊笠的那番惡臭言論。

楊笠在《脫口秀大會》,諷刺某些男性的迷之自信:為什麼他明明看起來那麼普通,但是他卻可以那麼自信。

儲殷立馬急了,特意發布了一條58秒的視頻回擊。

然而,他的每一句話都像在舉例論證,「男性自信」是什麼樣的。

先是抨擊女性的長相:可能這些普通男人長得並不好看,但如果卸了妝,你可能是真的醜。

緊接著物化女性:你以為你是傲嬌的小公主,看不上普通男人。實際上,你不過就是被商業社會洗腦的韭菜。

滿屏的優越感。

再看他在《奇葩說》時候的發言,更是高高在上的姿態。

第一次見到邱晨,直接說人家穿的好性感。

見到馬薇薇,說沒看臉長什麼樣,只看腿了。

在公眾場合都不能給予女性起碼的尊重,這樣的男人是不可能從心底真正尊重女性的。

他們只能用下半身思維去看待一個女性,而沒有將女性放在「人」的位置。

所以,他才能那麼輕鬆地說出「普通人就該生孩子」這樣的惡臭言論。

生育這樣神聖的事情,在他看來就是提供一顆精子而已,他不需要忍受長達10個月的不良孕期反應,體會不到生產時生理上的劇痛,更沒有身體不可逆轉的損傷。

他站在「既得利益者」的角度,無視女性的付出,然後憑藉自己的自信對整個世界指手畫腳。

3

現如今的社會,一直高聲倡導男女平等,但是男女真的平等了嗎?

一部名為《剩女》的紀錄片,令人沉思:

36歲的邱華梅,是一名律師,出生於山東農村。

未婚。

從農民到京城律師,一路升級打怪,完成了華麗逆襲。

在外,她就是個優秀的現代女性;可是回到家中,她就只是個快四十還沒結婚的怪物。

母親因為她的婚事愁的整夜失眠,父親低聲嘆氣在鄰居面前抬不起頭。

就是這麼一個優秀的現代女性,在婚姻這道門檻面前仍然「一文不值」。

「你如果不結婚生子,大家會怎麼看我們家?」

「沒有結婚的女人就是不正常!」

別管她自身多優秀,只要不結婚,就成了原罪。

成功走出農村又怎麼樣?還不是找不到結婚對象。

實現了財務自由又怎麼樣?不生孩子就什麼都不是。

然而,你什麼時候聽過,有人指著36歲的男性說:

「36歲還沒有孩子,就是失敗。」

「你都36歲了,還討不到老婆生孩子,就是不正常。」

你更沒有聽過「大齡剩男」這種標籤詞彙。

面對眾多的指責罵聲,邱華梅徹底崩潰:

為什麼你不結婚,就像與所有人為敵,你明明活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中,沒有人往你身上捅刀子,可你還是充滿恐懼,隨時隨地都活在一種戰鬥的狀態裡。

從什麼時候開始,不婚不育,已經上升到社會道德的層面。

沒人在乎你過得好不好,他們只關心你有沒有孩子。

4

知乎有一個話題:我們為什麼要生孩子?

答主@專業補刀,是這樣回答的:

「在30歲前,我覺得孩子到底是種什麼生物?

但是過了30歲,我跟愛人突然想要孩子了。

理由也很簡單,就是想有那麼一個人,讓我們陪著他一起成長,看他長大。

他的前半生,我們參與他的人生,分享他的快樂,分擔他的痛苦。

當他成年後,我們就遠遠看著他走下去,直到我們看不到了。他最終平安幸福的過完一生。」

不是養兒防老,也不是為了傳宗接代,生孩子,只是為了參與一個生命的成長。

DC藥局創始人葉海洋,事業有成,經濟獨立。

2017年,28歲的她突然想組個自己的小家庭,於是做足準備,動身前往美國買了三管優質供精者的精子。10個月後,女兒健康的誕生。

可網友認為,沒有父親的家庭是不健全的。於孩子來說,這樣的人生是不幸的。

面對外界從未停歇的質疑和罵聲,葉海洋這樣回覆:

我儘可能給她父親的愛,給她母親的愛。我在努力地去做,努力地去生活。

她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

對於女兒,除了富足的物質生活,更多的,是母親全部的愛與呵護。

放棄了從前酷愛的極限運動,因為她是家裡的頂梁柱。

工作很忙,還是擠出時間帶女兒體驗海水的溫度,感受雨後的味道。

給女兒寫了一封封的家書,告訴她人生道理。

疫情期間,不能外出,她為女兒把家變成了一個遊樂場。

女兒,對她而言,不再是傳統上女性必須要完成的人生使命,而是命運饋贈給她的禮物,是她愛著的唯一。

生孩子,不是因為到了年紀不得不去做;

不是因為傳統認知所致。

只是因為我期待著,想要有一個孩子。

這個時代賦予女性最寶貴的饋贈,不是物質財富,而是選擇的權力和自由。

5

作為當年十大新聞人物之一、七度登上春晚舞臺、榮獲年度女性榜樣獲得獎和「影響世界華人」獎的楊麗萍,僅僅是因為沒結婚生子,就被網友狂噴:一個女人最大的失敗,是沒一個兒女,所謂活出了自己都是蒙人的。

她隨後回覆:

「有些人的生命是為了傳宗接代,有些是享受,有些是體驗,有些是旁觀。我是生命的旁觀者,我來世上,就是看一棵樹怎麼生長,河水怎麼流,白雲怎麼飄,甘露怎麼凝結。」

每個個體都是不同的。

她們所存在的價值與意義,也是不同的。

就像是楊麗萍,她對於原生態民族舞蹈藝術的發展創新,對於雲南文化的推廣發展,難道能僅僅因為她沒有孩子,而被抵消嗎?

女性的價值意義,不該依附於生育和婚姻。

生孩子,是每個女性的自由,不生孩子也是。

我從來不反對女人生孩子,我反對的是社會剝奪女人生孩子與否的自由。

儲殷們不知道的是,正是因為這些他們作為既得利益者站著說話不腰疼的男性才讓女性越來越不想生育。

生孩子這事什麼時候需要一個男人站在那裡指手畫腳,逼逼一堆大道理了?

沒錯,我認同女人生孩子對於國家民族來說很重要。

可是具體到個體就很簡單啊,我覺得值得,我就去生。

我覺得不生孩子更快活,我就不生。

你有那功夫去提升一下大環境,讓女人願意生不行嗎?

我去遊樂園買個家庭票,他們只有兩大一小的,沒有一大一小的。

我拖著一大一小兩個娃和行李箱,不小心在電梯上摔倒了,一個臭男人露出不屑的表情說「帶著兩個孩子還出門乘火車」。

我問老大學校說老二能不能也在這個學校上,我們之前在新加坡的時候,他們的學校就是只要老大在這個學校,弟弟妹妹就可以直接在這所學校就讀,結果老師一臉你是外星人的表情。

更別說學區房貴到人神共憤,課外班漲價到你想罵娘。

所以,儲殷們到底為提升生育環境做了什麼貢獻?

哪兒涼快哪兒歇著吧,別出來找罵了。

當然,肯定有人要說了,你個田園女權,叨叨那麼多,還不是生了倆。

沒錯,我願意啊!

就是因為我老公下班後趕緊回家刷鍋洗碗給娃檢查作業伺候娃洗漱還要忍受我指責他動作太慢了才讓我有了時間在這裡跟你們叨叨啊。

好了,我叨叨完了。

作者:清月&腿毛少女

相關焦點

  • 生孩子就是瓜熟蒂落的事?閉嘴吧!生產從來都沒那麼簡單
    導讀:生孩子就是瓜熟蒂落的事?閉嘴吧!生產從來都沒那麼簡單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生孩子就是瓜熟蒂落的事?閉嘴吧!生產從來都沒那麼簡單!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儲殷的言論偏激、現實、自大又直男癌,可就是很多人支持他
    我們先來看看儲殷教授都說過哪些「現實名言」: ·你爽了你的童年,你就要在你的中年,在你的老年付出代價 ·結婚是大多數人「最不壞」的選擇,是因為55歲之後需要被人照顧 ·成績不重要?分數不重要?
  • 儲殷:解決生育率問題國家必須補貼
    對於目前生育率越發下降的情況,專家儲殷提出了一項意見,想要解決生育率低的問題,國家必須要給出相應的補貼,能夠然年輕人減輕生育壓力、養兒壓力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現在有不少的年輕人都會聽到父母簡單粗暴的嘮叨「哪有人不結婚不生孩子呢,別人會怎麼看你。」在傳統觀念裡,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生孩子是年輕人必須要完成的一項任務。但是現在,在年輕人這裡是行不通的。這屆年輕人和老一輩最大的不同,就是敢和別人不同,很多年輕人不再把結婚生子作為人生的必選項,別人要結婚生子是別人的事,與我何關。
  • 本期《奇葩說》儲殷這一行為徹底惹眾怒,網友:太失望請滾出節目
    這都是破裂到什麼地步了,人與人之間,用民間關係解決不了的才涉及到法律,法律是最後一步,都鬧到了這地步,你還想說別離,不要離,這不是害人嗎?心都破裂了,還生活在一塊,是不是太狠了?這種婚姻早死早脫生才是真的有愛心。儲殷說,離婚對孩子太殘酷了,呵呵,那孩子在那種無愛的家庭裡生活就不殘酷嗎?
  • 儲殷:唯一一位帶著責任感在《奇葩說》辯論的人
    這兩點就是儲殷必須要說的。即便被馬東懟,仍要說11月23日的《奇葩說》是一個關於恐婚的話題:如果有恐婚水,你願意喝嗎?其中,儲殷的觀點中有這樣一段話:人們需要一個伴侶和你一起走過,需要孩子照顧你。人過了55歲,很需要伴侶和孩子,這是大多數人最合理的選擇。馬東卻嚴肅的說:「當我們代表大多數的時候,就將少數人放在了自己的對立面。
  • 儲殷:我胸無大志怎麼了?
    前一段時間儲殷曾經在一檔節目中喊出了一段震耳發聵的話:「我平庸怎麼了?我胸無大志怎麼了?我平平凡凡的過日子,怎麼就不被人們接受了?」一連串的反問加上儲殷略帶生氣的動作,瞬間就引起了場上的一片掌聲。在一個大部分人都追求名利的時候,如果你不這樣做,就會成為他們眼中的「異類」。就會受到別人的嘲諷,判定你是一個不求上進的人。那些人說這話的人,口口聲聲說道:「勸你上進是為你好」。事實上是你不這樣做,他們心裡不舒服,不得勁兒。他們的觀點也很好理解:大家都在拼命的流汗努力,憑什麼你可以不求上進?
  • 同樣是生孩子,為何剖腹產低人一等?過來人:幾張圖片請你閉嘴
    坐月子期間,小文無意間聽到了婆婆向鄰居大媽吐槽自己,婆婆說:「現在的女孩真是嬌生慣養,生個孩子還剖腹產,一刀就把孩子拿出來了,和我們那會相比,完全沒有體會到當媽的痛,你說這和沒生孩子有啥區別?可是,一個星期過去了,你看她還是矯情得很。」
  • 細數生孩子受得那些罪!
    生孩子可以說是女人的鬼門關,順利不順利都要受罪,只不過差別有點大而已,有的可能只是當時受了疼,過後就沒事兒了;有的則是疼痛陪伴了一輩子;更有甚著是賠上了性命!這些都算了,關鍵生出來的孩子還是別人家的。真的不明白為什么女人還要自己找罪受生孩子那?歡迎大家積極留言討論。我是一個剛兩歲出頭閨女的寶媽,從生完孩子到現在真的是過得我感覺顛覆了我的人生,更毀了我的三觀!
  • 生孩子後寶媽討厭聽的四句祝福語,不想被人攆出去就閉嘴
    雖說你沒有什麼惡意,但是會給寶媽添堵,影響感情,搞不好還可能會被攆出去,所以就閉嘴吧。「生個女兒也挺好的」其實不管是頭胎還是二胎,無論這個孩子是否是寶媽期待的,但是血濃於水,寶媽都是喜歡自己的孩子的,所以說在給寶媽送祝福的時候這句話最好別說,雖然一般人不太會在意,但是如果遇到計較的寶媽,那可就尷尬了,而且還容易傷害彼此之間的感情。
  • 這屆年輕人,為什麼不愛生孩子了?
    最近,中國人民大學博士,儲殷教授,針對目前出生率下降至紅線,發表了一些獨特的觀點,提到即便是在開放二胎的同年,一胎出生率也在繼續降低,而且稱85年出生的人,應該是「中國最後一批殘存著生育習慣」的人。而年輕人不愛生孩子,據說是因為成本太高,相關補貼必須提高,來鼓勵他們生育。
  • 儲殷教育觀:上揭公知虛偽,下表百姓真心,為什麼我卻勸你少聽?
    一時間,儲殷教授儼然成了中國父母的代言人,上揭知識分子的虛偽,下表廣大底層老百姓的真心。但是,我今天想談談不一樣的看法。  儲殷教授的話,說得有道理。可是如果你總這麼想問題,那就錯了。    ——或許他想要的,只是你刷手機的時間,給他真正的關心  這個時代也許教育存在很多問題,比如優質資源稀缺,比如教育導向不清晰,再比如內卷,但我始終認為這個多元化的時代,依然給了我們足夠多的解決方案。我寫過很多育兒文章分享我的觀點。幾乎都聚焦於談「小我」的認知上,很少去抨擊、吐槽外部環境。  有些人可能會說,那是你兒子聽話,不用你操心吧?
  • 《奇葩說》儲殷教授出陰招?陳銘「掀桌子」式結辯太帥了!
    上季陳銘與詹青雲的「神仙打架」片段成為了《奇葩說》開播以來最精彩的對決之一,本期陳銘也的確不負眾望,面對實力強勁的對手儲殷教授,在身處劣勢的情況下絕地反擊,最終獲勝。隊友發揮出色,陳銘「出師不利」本期的辯題也十分有討論價值,「畢業後過得很拮据,父母願意讓我啃老,我該啃嗎?」
  • 生孩子時為何很多產婦順轉剖,要受兩茬罪?多半是這幾個原因鬧的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生孩子的時候,你是一開始就選擇了剖腹產手術?還是先堅持順產,順產的痛遭受的差不多了,可孩子還沒有生出來,迫於無奈又轉了剖腹產,然後把兩種生產方式的罪都受了呢?認識不少寶媽,她們的情況都屬於後者。
  • 美國人叫你Shut up,可真不一定是叫你閉嘴!而是讓你繼續說?
    美國人叫你shut up,可真不一定是叫你閉嘴,而是讓你繼續說!Why?讓我們細細來講解一下。新來的小夥伴記得拉到最下面存下我們的特色英文卡片,並且和其他小夥伴一起參與我們的每日英文打卡哦。接下來小夥伴的反應是shut up,這裡的shut up不能理解成閉嘴,而是有一種驚訝的感覺,因為後面小夥伴接著說是真的勒,我是認真的,I'm serious。
  • 老外說「You don't say」,可不是讓你「閉嘴」,別誤會了
    這個世界上最容易發生的就是誤會了,特別是初出茅廬的大學生,不太懂得人情世故,或者是說話做事的方式,很容易得罪許多前輩。最終會很尷尬,比如當人家用英語說「You don't say」的時候,你們是不是覺得別人在讓你「閉嘴」呢?其實並不是哦。
  • 「閉嘴」的英語表達,你不會只知道「shut up」吧?快戳來看→
    太吵太鬧讓人難以接受,這時的你你好想大喊一聲「Shut up!」
  • 生孩子背後的潛規則:男人的坎,女人的罪
    有誰不喜歡可愛的小孩子呢?但在這生孩子的背後,卻隱藏著讓人難以說出口的潛規則,對於男人來說是個坎兒,對於女人來說是受罪。可以說女人十月懷胎要受的罪數不勝數,有句話說的好,孩子是母親身上掉下來的肉。而男人呢?女人生孩子,男人要忙前忙後的伺候著。苦點累點沒什麼,但在女人生完孩子之後,男人眼前就要面對一道坎。
  • 早生孩子,晚生孩子有啥不一樣?人到中年才明白,過得是2種生活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也會有一部分父母覺得孩子太早結婚不好,辛辛苦苦供你上大學,結果你畢業就忙著生孩子,當個全職寶媽;也有一些父母看著孩子挺大年紀不結婚,又會開始說:「不知道我到死還能不能看到你結婚?」他們總覺得自己年輕時候吃過的苦,就是因為沒有父母在旁加以指點,因此會對孩子的生活多加幹擾,就是害怕他們吃不該吃的苦。如今的你,如果讓你再選擇一次,你會願意早生孩子,還是晚生孩子呢?
  • 「母雞不下蛋,沒用」,女人不生孩子,真的錯了嗎
    俗話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娶妻生子,最重要的是生子,娶妻不過是個「中間商」,於是兩個人就去醫院做了體檢,結果表姐不孕。 一開始兩個人愁眉不展了一陣並沒覺得日子過不下去,可時間久了,隨著周圍人都當爹當媽,老人也開始催孫子的時候,表姐夫有些坐不住了,對表姐的越發的不那麼和顏悅色,逐漸的開始冷言冷語,甚至最後差點家暴。
  • 做人很苦,所以不該生孩子讓他受苦?這不該成為你不生孩子的理由
    ,但是對於她把孩子當挾持,以人間不值得為由聲稱不該生孩子,我是不敢苟同的。01我支持任何生育自由,也尊重所有不願生孩子的人的決定,但我希望不要把不生孩子的原因歸結為「你覺得活著太辛苦,你覺得孩子不該來受苦」。也許你過得不如意,也許你覺得世間有太多不公平,也許你生活的壓力很大讓你根本感受不到人生的美好,但這不代表你的孩子未來也會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