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隊員與農戶在交流黃金百香果種植情況。
給貧困戶送去慰問金和慰問品。
自2012年以來,南寧交通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南寧交投集團)分別掛點幫扶邕寧區百濟鎮華達村、屯茶村,賓陽縣甘棠鎮六律村、那河村和大橋鎮興寧村,馬山縣加方鄉龍頭村、忠黨村7個貧困村,其中忠黨村為深度貧困村。先後派出駐村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員、聯絡員共48人,聚焦聚力深度貧困和產業扶貧等重點難點,在「實」和「新」上下功夫,產業扶貧從「補短板」到「搭跳板」,貧困村集體經濟從無到有,從弱到強,逐步實現「造血式」扶貧。目前,掛點貧困村貧困發生率從高數值降至3%以下,已有4個貧困村整村脫貧,兩個貧困村將於今年脫貧。近期,走進南寧交投集團掛點幫扶的7個貧困村進行集中採訪,並於即日起推出系列報導,集中展示南寧交投集團掛點幫扶的貧困村產業發展、駐村第一書記扶貧故事、後盾單位幫扶舉措、扶貧工作中出現的亮點等,敬請關注。
走進邕寧區百濟鎮華達村、屯茶村,一幢幢樓房拔地而起,一條條水泥路四通八達,一盞盞太陽能路燈整齊排列,村民們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當地村民感嘆道:「有了駐村第一書記以及後盾單位的幫扶,村民脫貧增收不僅有了希望,全村產業發展也有了方向。」
邕寧區百濟鎮華達村、屯茶村是南寧交投集團掛點幫扶的貧困村之一。精準扶貧活動開展以來,南寧交投集團黨委認真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及市委、市政府關於開展活動的各項決策部署,紮實推進各項有關工作,以幫扶貧困村發展產業為突破口,制定詳細幫扶脫貧計劃,並在人、財、物、項目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幫助貧困村實現產業增收、貧困戶脫貧的目標。
在邕寧區百濟鎮華達村百香果種植基地裡,一大片綠油油的藤蔓爬滿藤架,綠葉叢中不少百香果點綴其中,整個基地盡顯生機活力。村民羅遠雲正在基地裡除草,確保百香果吸取更多養分。
華達村是南寧交投集團掛點幫扶的貧困村之一。建檔立卡貧困戶共有119戶476人,已脫貧110戶453人,未脫貧9戶23人,貧困發生率已降至1.08%,2019年計劃脫貧3戶13人,貧困發生率將降至0.61%。
在實施產業脫貧過程中,南寧交投集團認真履行後盾單位職責,不斷強化幫扶資金投入,把發展特色產業作為脫貧攻堅的抓手,依託自然資源優勢,因地制宜發展高效種植業——黃金百香果。
●百濟鎮華達村
「黃金果」撐起脫貧夢想
南寧交投集團下屬交資公司免費發放給華達村農戶黃金百香果苗,5月上旬已種植完畢,截至8月30日,大部分農戶種植的百香果均已開花結果,預計首批百香果產量為1000公斤左右,屆時,將通過公司收購及電商渠道進行銷售。
「我們根據市場需求,引進最好的品種——黃金百香果,不僅香而且甜,品相遠高於市場上普通的百香果,可以賣出一個好價錢。」南寧交投集團派駐華達村第一書記蒙程樂說,現在村裡的百香果剛掛果,就有不少客商前來訂購。
「我們先做好示範,優化種植技術、打開銷路、搞好物流,他們就更有信心了。」蒙程樂說,通過「黨建+公司+基地+農戶」產業經營模式,帶動其他農戶種植黃金百香果,加大產業扶貧力度,以實現農民增產增收。
「現在我們通過發展特色產業,收入提高了,感覺生活更有奔頭。」當地的村民黃政班說。
南寧交投集團認真履行後盾單位職責,不斷強化幫扶資金投入,推動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及壯大村集體經濟,鞏固脫貧成效,提高村民滿意度。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華達村實現了新的變化——
教育保障方面,幫助26名在讀本科及專科貧困學生完成雨露計劃申請,以及138名貧困生春季教育補助申請。在7月、8月對春季學期輟學的3名學生進行入戶勸返,現3名輟學學生都已在9月回校繼續學習。
住房保障方面,今年4戶危房改造戶已於10月全部入住。
醫療保障方面,截至6月30日,貧困戶119戶476人都已參保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同時還對患有29種類型慢性病農戶進行排查,共為20名患慢性病村民申請慢性病卡。
蒙程樂說,他們將穩步推進今年預脫貧戶3戶13人「八有一超」相關指標,確保3戶預脫貧戶今年如期脫貧;找準剩餘6戶短板,制定相關措施,為明年脫貧打下良好基礎。
截至8月31日,華達村村集體經濟收入6.29萬元,已超過今年4萬元的指標要求,今年預計收入9.38萬元。
●百濟鎮屯茶村
「走地雞」走出「致富路」
在百濟鎮屯茶村平天坡的養殖基地裡,數千隻生態走地雞在寬廣的樹林裡互相追逐,每隻雞毛色漂亮有光澤,精神狀態良好。看到3000多隻雞陸續出欄,村幹部和貧困戶們都喜上眉梢。
屯茶村山地較多,為了發展村集體經濟,帶動村中貧困戶發展,南寧交投集團派駐屯茶村第一書記黃成多方調研,了解該地產業項目的技術支撐、市場前景以及村民發展意向,最終決定引導和帶動屯茶村養殖戶發展林下養雞。
林下養雞主要依託南寧市源葉種養殖專業合作社,採用「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帶動全村45戶貧困戶及周邊村民400戶發家致富。
屯茶村村委主任陸開主是該養殖基地和合作社的負責人,陸開主介紹說,合作社改變了以往請人看養的模式,轉變為讓貧困戶到合作社領養。
林地雞養殖基地共80畝,為了給貧困戶精準飼養「扶貧雞」,分批在林間投放雞苗,嚴格飼養,土雞和雞蛋陸續上市以來,受到消費者歡迎,供不應求。種養合作社成為引導貧困戶參與養殖的平臺,取得了豐碩成果。
「土雞出欄,我們只收10元成本,其餘算農民收入。有錢入口袋,讓貧困戶看到了產業扶貧的希望。第一書記以及駐村工作隊對如何脫貧找到了一條非常好的發展路徑。」陸開主說。
合作社目前共投資75萬元,每年按8%的分紅歸村集體經濟收入,每年村集體經濟收入6.01萬元,目前已經提前完成國家規定的2020年村集體經濟收入要達到5萬元的任務指標。
此外,黃成積極幫助貧困戶開展「以獎代補」產業扶貧項目扶持資金申請。2019年上半年幫助貧困戶52戶進行申報,共計151150元,下半年幫助貧困戶15戶進行申報,共計21850元。
發展產業促增收是作為第一書記以及後盾單位南寧交投集團精準脫貧的一項舉措。今年以來,南寧交投集團多措並舉,積極參與對屯茶村的幫扶,得到了村民們的稱讚。
5月23日,後盾單位為村民樂啟宇戶安裝2盞普通太陽能燈,方便他的夜間活動;6月17日,後盾單位聯繫安裝公司為貧困戶李邕昌戶製作安裝擋雨棚,解決其房屋漏水及隔熱問題;6月27日,後盾單位組織慰問屯茶村困難黨員、老黨員6人,送上慰問金總計1800元;7月25日,後盾單位聯繫社會力量,在屯茶村4個自然坡安裝了26盞太陽能路燈,方便了屯茶村村民的夜間出行。
「非常感謝後盾單位南寧交投集團的鼎力支持,他們幫助村民解決了很多後顧之憂,讓大家增強了脫貧的信心。」陸開主說。
目前屯茶村仍有7戶23人未脫貧,今年計劃脫貧2戶6人,貧困發生率力爭到年底降至1.21%。黃成信心滿滿地列出2019年的計劃:「我們要立足精準扶貧,把村裡的特色產業做深做強,拓寬農產品銷路。讓村民的腰包真正鼓起來,生活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