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屆國際臍帶血研討會於2018年6月14-16日在美國聖地牙哥舉行。來自美國、加拿大、韓國、日本、中國等300餘位專家參加了此次盛會,就臍帶血在移植治療、再生醫學和體外擴增等領域的進展進行了分享和交流。
臍帶血移植,中國學者一展風採
中國臍帶血儲存及移植技術的發展晚於歐美國家,但是隨著臨床經驗的積累,臍帶血的臨床應用愈發廣泛,甚至在一些惡性難治、罕見疾病的治療中取得了突破。上海復旦兒科醫院血液科翟曉文教授受邀參加此次會議,並做了《非親緣臍血移植在兒科免疫缺陷病中的應用》的報告。
報告分享了上海復旦兒科醫院使用臍帶血移植治療兒童原發免疫缺陷病(PID)的經驗,尤其是臍帶血移植在兒童重症聯合免疫缺陷病(SCID)的良好療效,以及在國際上首次採用臍血移植治療由IL-10R缺陷導致的兒童極早發性炎症性腸病(VEO-IBD)方面的創新方法,對於兒童極早發性炎症性腸病來說可能提示了未來治療的方向。翟教授還介紹了多個罕見真實病例,患兒年齡小體重輕、病情複雜危重,在醫院多學科團隊(MDT)的積極合作下,採用臍血移植使近80%患兒痊癒獲得重生,顯示出臍帶血在治療兒童罕見病治療方面的潛力。
臍帶血再生醫學潛力可觀
美國杜克大學醫學中心Joanne Kurtzberg教授帶來的《臍帶血治療自閉症及腦癱Cord Blood Therapies for Autism and Cerebral Palsy》備受關注。
針對於腦癱,一項隨機對照的針對自體臍血輸注治療腦癱的臨床研究中,入組了63位1-6歲的患者,分組分別接受臍帶血或安慰劑治療,在1年後接受隨訪,並在後期調換治療方案。1年後的隨訪顯示臍帶血治療組的運動功能比預期提升了30%。隨後,一項使用同胞臍血治療腦癱的安全性研究已經於2018年4月啟動 ,將入組90名2-5歲的兒童,在分組分別輸注臍血、間充質以及無輸注的情況後,進行GMFM以及大腦連接(Brain Connectivity)的評估。
針對於自閉症,一項開放式1期臨床研究(25名患者)已經證實自體臍血治療自閉症的安全性,同時顯示該治療改善了社交能力。隨後,一項2期對照實驗將對比自體、異體臍血以及安慰劑在治療腦癱方面的療效,將入組180名病人,結果預計於2018年10月公布。於此同時,Kurtzburg教授還組織進行了一項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治療自閉症的1期研究證實其安全性,2期實驗有望隨後開展。
臍帶血擴增研究取得新的進展
臍帶血的醫學價值已經得到臨床的認可,但因為有限的CD34+細胞數量,臍帶血移植後較長的植入時間以及較高的植入失敗風險限制了臍帶血的廣泛應用,目前已經有多個臍帶血擴增相關的技術取得了初步成果。此次國際臍帶血研討會上,臍帶血擴增的研究公布了最新的數據,臍帶血擴增產品的應用指日可期。
MGTA-456的2期研究
MGTA-456是一種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產品,是臍帶血細胞經含有芳香烴受體拮抗劑(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 antagonist)、SCF、Flt-3L、IL-6和TPO等物質的培養基培養15天而獲得。
在之前1/2期的安全性試驗中,18位患者同時接受了MGTA-456和另一份未擴增的臍帶血輸注。所有的患者的植入中位時間為14.5天,明顯快於對照組(p<0.01)。基於這些前期的結果,研究者將MGTA-456分別在清髓及非清髓條件下進行獨立的移植,並進行了評估。20位患者入組該研究,其中18名患者接受了治療,結果顯示中性粒細胞恢復更快,植入率達到100%,GVHD發生率低,生存率更高。
NiCord研究成果的更新
NiCord是經由含尼克醯胺(Nicotinamide)以及細胞因子(Cytokine)培養體系體外擴增得到的臍帶血產品。多個臨床研究的結果顯示,Nicord的移植治療具有更短的中性粒細胞以及血小板植入時間,可以促進免疫重建,並且較比標準的雙份臍血移植可以降低細菌感染,移植後100天內的住院時間減少。一項多中心NiCord治療血液腫瘤的3期對照研究(NCT02730299)已經啟動,計劃入組120人。
UN171臍帶血擴增
UN171 是一個新型的促進造血幹細胞自我更新的強效激動劑,可以降低臍帶血的慢性移植物抗宿主反應(cGVHD)以及移植後的復發。研究者使用UM171擴增的臍帶血(eCB)進行安全性及有效性實驗。
在2016年7月至2018年1月期間,共計17位患者接受了單份UM171擴增的eCB,1位患者接受了雙份臍帶血治療。研究結果顯示,CD34+細胞增加了34倍,中性粒細胞達到100/ul及500/ul的中位時間分別為9天和18天, 中性粒細胞達到100/ul的中位時間明顯快於預期並且不受CD34+細胞劑量影響,而達到500/ul的時間則和CD34+劑量相關。患者可以更早的獲益,例如eCB治療的患者比接受外周血或骨髓治療的患者更早退燒,住院時間減少11天,並且10個月隨訪期間沒有巨細胞病毒感染(CMV),沒有淋巴組織增生性疾病(PTLD),僅有1例3-4度的aGVHD,1例移植相關死亡以及1例復發。
臍帶血移植已經同骨髓移植、外周血移植一樣成為臨床常規的治療手段之一,同時臍帶血因為其中含有多種細胞成分成為細胞治療的重要資源。我們相信,隨著相關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以及臨床研究結果的突破,臍帶血在醫學領域將持續發揮重要的作用。
每年11月15日為世界臍帶血日,期待每個人的關注,共同珍視這份寶貴的醫療資源!
責編:張行野
31342933,.國際臍血科研進展迅速,中國學者一展風採,.2018-06-28 11:25:26,.204341,.張行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