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麼減肥那麼久,還是沒能瘦下來?最近的疫情,讓本來就「隨性」的小夥伴們因不能出門找到更多藉口,更容易放飛自我了!
鍛鍊不能堅持,似乎是一件令大部分人沮喪卻又極其有共性的話題。
我2015年開始健身,三個月減了近10公斤,從63.4KG降到54KG。
這是現在的我。
這麼多年,本人幫助了周圍的無數姐妹/男士們解決他們遇到的鍛鍊方面的困惑問題,從而有近兩百人因此「管住嘴、邁開腿」,更是有近六十多人開始了長期堅持的有規律運動。
也算是有些鍛鍊心得的,特別關於「堅持」這個話題上,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得。
「堅持」需要技巧,或者說,要學會「自嗨」。
那具體,應該如何做呢?
01 在開始前,我們先看下,不能堅持鍛鍊的「三座大山」
世俗幹擾多,藉口多。
特別是媽媽們,又要帶小孩,或者一邊工作,一邊帶小孩,一天忙下來,自顧不暇,更是會覺得哪裡有時間健身?
鍛鍊的短期看不到回報,會讓人沮喪,中途放棄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你們吃胖也不是一天變成的。
一般來說,身體的變化,要在鍛鍊的兩個月後才能看到明顯效果。
和回家躺在沙發上捧著零食追劇比,鍛鍊是一件更艱難的事情,我們的大腦會自動選擇比較容易的事情
以上三個問題,都可以歸結為動力不足。
這就需要訓練我們的大腦「自嗨」起來。
想解決也很簡單。
通過有意識地「自嗨」長期愉悅、刺激我們的大腦,長此以往地「訓練」下來,大腦自發地會形成條件反射。
也許到了那一天,窗外在下雨,你的身體叫囂著「哎,休息一下吧「,大腦卻指揮身體穿上運動衣 「出去跑步/去健身房吧」。
下面讓我們看看,該如何開始「自嗨」哈!
02 自嗨」第一法:建立微習慣,設立微目標
我們習慣性地會給自己設定一個非常「宏偉」的目標、計劃,像「三個月瘦20斤」又或者「一個月練出馬甲線、人魚線」之類的,為了這些目標,剛開始幾天可能會很有動力,甚至興衝衝地買好了一大堆「裝備」,然而十天半月過去了,當初的激情不復。
跑步機拿來當衣架,瑜伽球變成孩子的玩具……
造成這種狀況,是因為目標定錯了。
其實,一開始我們只需給自己設立一個很小的目標。
記得有一次,伏案工作許久後,我真的很累。
但我記得今天是我的練背日。
於是,我對自己說,你只要穿上健身衣,走到門口打開門就好了。
等我打開門以後,我去了健身房,自然而然開始了今天的訓練。
目標越小,完成任務的可能性越大,越能激發大腦產生「自嗨」的滿足感,會激勵大腦產生更多動力,從而不斷重複該動作/行為,最後日復一日,形成一個習慣。
那麼具體地,我們該如何著手設立這些微目標呢?可以用以下兩種方法。
1 工具記錄
可以是一塊白板,或者黑板,或者牆貼之類的,放置在你自己經常可以看到的地方。
我個人傾向於磁性白板,可以擦改,又不像黑板那樣用粉筆沾手。
某寶上面30幾元就能買到,很便宜。
目標可以是每日一個深蹲,或者一個伏地挺身等。
長此以往,你的大腦會形成一個習慣,每天都要做那麼一個伏地挺身,習慣就養成了。
從一動不動到每天一個伏地挺身,就是這麼簡單!
完成後,不要忘了在白板(或其它記錄媒介)上打個勾,這樣就完成了今天的「自嗨」。
2 APP記錄
在手機上下載一個打卡的APP,新建微目標,每完成一項,就勾掉一項。
現在市面上有很多好用的APP。
安卓系統,我推薦慧影時間流。
優點是界面好看,還有電腦版本,可以同步。
蘋果手機的,有被推薦過以下這些APP,聽說不錯,不過我沒用過。
這幾個APP工具不僅能用來打卡,也可以用來作為時間管理工具,更多的功能還有待你們去挖掘哦!
3 特別要注意一點,不要暗自裡去設定更大的微目標。
比如,我明面上給自己設定一個伏地挺身,卻另外給自己「加碼」十個!我們要避免這種操作!
微習慣背後的原理是,使用更小的期待值,以便產生更大的成就感。
如果將目標調高,等於期待值調高了,我們需要更多意志力去完成,不利於產生「開始」的力量,相對的,完成的動力會減弱。
03「自嗨」第二法:定期記錄進步
這一步非常重要!
我們放棄鍛鍊的原因之一,就是看不到進步。
而實際上,開始鍛鍊後我們的身體每天都在發生細微的變化,只是肉眼無法察覺!
要想切切實實「看到」進步,我們需要一些切實有效的記錄手法。
1 定期自拍
站在鏡子面前,自拍一張照片。
記錄下照片的拍攝時間。
然後再過一個月(我建議最好兩個月,變化更明顯),再次拍攝,並記錄好時間。
對比兩張照片,你就好發現變化。
為了更直觀,推薦使用一些拼圖工具,像簡拼、美圖秀秀之類的,將兩張不同時期的圖並列拼到一塊兒……
2 APP記錄體圍變化
有的親們會說,肉眼看到的還不夠,我們要看到具體的數據!
最直觀的,就是體重減輕了。
這裡推薦新手可以買一個體脂稱。體積小,放在辦公室或家裡的角落也不佔地方。
個人看來,一百元左右的就基本夠用了,我自己買的就是99元。
給大家看下有品的界面。
體脂稱,在同一臺儀器為同一個人階段性地提供身體變化的參考數據。
04「自嗨」第三法:建立獎勵機制
1 及時獎勵
每當我們取得一定的進步,像完成的階段性的目標;又或者體重減輕了1公斤,一定要及時給自己反饋到獎勵。
獎勵可以在制定微目標時想好並設立。
這個獎勵可以是一場電影,一件心儀好久卻沒能買到的東西,也可以是一頓美食。
說到美食,不建議自助餐哈!原因你們自己知道滴!
我會給自己買一件喜歡的運動內衣,你們呢?
2 目標性獎勵
分享給大家我的秘方,就是買一件特別喜歡的衣服,但!
比平時穿的碼小一個號!
把它掛在自己經常能看到的地方吧!比如衣櫃,床頭……
這個對正在減脂瘦身的小夥伴們會特別有(煎)效(熬)!
05「自嗨」第四法:氛圍沉浸
1下載並關注健身相關資訊。
這些可以是,但不限於:健身APP、關注健身公號,在健身平臺開設帳號、關注公眾號、關注健身平臺的達人。
從這些人牛人、達人身上,我們會學到很多東西。
同樣,絕大多數中的他們,都是普通人。
別人可以做到的,我們也可以。
健身,是世界不多的」公平「之一」。
它是人人平等、每人都可以做的事情之一。
且,不受出身、背景、環境的客觀影響和制約!
2 參加線下的健身活動
迷你馬拉松(最常見5公裡)就是一個不錯的開始,現場氣氛很燃,一定會讓你high起來!
健身到一定程度,有條件的可以參加像比基尼小姐和健美先生這類賽事。
我們的期待值不高,不求拿名次,只求增長見識。
當然如果現場能「撩」到顏好「體」更美的小哥哥和小姐姐就更好了!
小夥伴們留意一下,你們當地的健身房應該也會時不時開展一些促銷的活動或者像周年慶這些。
我們不一定要買銷售人員推薦的產品,但這是一個很好的場合,遇到志同道合的「隊友」。
而且,通常,練得好的小哥哥、小姐姐們會出來獻藝,展示肌肉和美美身材,這些都是對自己很好的激(刺)勵(激)哦!
看到別人,有了對比,才知道自己的不足。
3 結伴鍛鍊
一個人鍛鍊固然好,也需要更多的自律。
有個伴,會讓自己更有動力。
這個伴,可以是自己的家人,也可以是在健身房「自嗨」時認識的肌友。
無論如何,有個人和自己一起努力,一起進步,想想都很美好,不是嗎?
其實,想要養成健身的習慣,僅僅依靠「意志力」是不夠的,還是要學會科學合理的方式,多方面促動自己。
嘗試不同的運動也會讓鍛鍊顯得不那麼單調和枯燥。
只要大家掌握了方法,相信很快可以養成良好的鍛鍊習慣!
趕快「自嗨」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