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西安旅遊,西安城牆是必須要參觀遊覽的。西安城牆位於西安市中心區,是世界上保存最大最完整的古老城牆,可以說西安城牆是西安的精神象徵。
隋開皇二年(公元582年),在漢長安城東南的今西安城址建造新都大興城。唐朝都城長安城,即隋朝的大興城,唐初改名為長安城,是隋唐兩代帝國的首都,政治文化中樞。長安城布局規劃整齊,結構嚴整,氣勢宏大,由外廓城、宮城和皇城三大部分組成。唐朝長安城經過增修和擴建後,東西長9721米,南北長8651米,面積約84平方公裡,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和中國古代最宏偉的都城。
唐長安城示意圖。
唐長安城示意圖
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改名元代的奉元路城為西安府。西安城牆又稱西安明城牆,奠基於隋唐長安城皇城,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悠久歷史。現存城牆為明洪武三年至十一年(公元1370-1378年)在隋唐長安城皇城的基礎上擴建而成,至今有600多年的歷史。最初為夯土城牆,四面各闢一門,東門名為長樂門,西門名為安定門,南門名為永寧門,北門名為安遠門。
紅色為明西安府城城牆。
紅色為明西安府城城牆
明隆慶年間首次砌磚,使土城變成磚城。崇禎九年(公元1636年)增設月城、閘樓及南、西、北三關郭城。清代修葺11次,尤其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陝西巡撫畢沅主持的工程最為浩大,增砌城牆外壁及頂面,加厚包磚,增修排水道、女牆、垛口等,形成了今日的外觀。
西安城牆平面呈橫長方形,牆高10-12米,底寬15-18米,頂寬12-14米,東西長4256米,南北長2708米,外緣周長13.94公裡。
參觀遊覽西安城牆時,最好優先參觀遊覽南門永寧門。西安城牆南門區域綜合改造工程完成後,南門旅遊環境非常優美。
南門永寧門建於隋初開皇二年至三年(公元582-583年),是西安城門中歷史最久、沿用時間最長、復原得最完整的一座城門。
永寧門原為唐皇城南面三座門中偏東的一座,叫做安上門。唐末韓建縮建新城時留作南門。明代改名永寧門,取&34;之意,並改原隋唐過梁式三門洞為磚砌拱券形單門洞。
南門建築形制現存城樓、甕城、月城、閘樓、吊橋。
南門永寧門的門洞
南門城樓。
南門城樓
南門甕城。
南門甕城
甕城是為了加強城堡或關隘的防守,在城門外修建的半圓形或方形的護門小城。
南門甕城的古裝表演,向遊客展示西安城牆的歷史與文化。
南門甕城的古裝表演
在南門甕城的留影。
在南門甕城的留影
在南門甕城的留影
在南門甕城的留影
在南門永寧門的城牆上的留影。
在南門永寧門的城牆上的留影
在南門永寧門的城牆上的留影
在南門永寧門的城牆上的留影
在西安城牆上漫步。
在西安城牆上漫步
在西安城牆上留影。
在西安城牆上留影
在西安城牆上留影
西安城牆的垛口。
西安城牆的垛口
垛口是城垛之間的缺口,為瞭望和射擊而設,既能保護守城將士免遭襲擊,又能通過它們向敵人投槍射箭。西安城牆共有垛口5984個。
在西安城牆的垛口處留影。
在西安城牆的垛口處留影
垛牆腳下留有懸眼,專供佛郎機炮、火銃射擊使用。
在西安城牆上有很多遊客在漫步遊覽,有的遊客在城牆上騎單車遊覽。
在西安城牆上漫步遊覽
在西安城牆上漫步遊覽
在西安城牆的寬敞的城牆上留影。
在西安城牆的寬敞的城牆上留影
在西安城牆的寬敞的城牆上留影
女牆。
女牆
建在城牆頂部內外沿上的薄擋牆,是古代城牆必備的防禦建築。與其下的主體城牆相比,較為矮小,故稱女牆。建在城頂內沿的女牆,稱為宇牆。建在城頂外沿的女牆,稱為垛牆。
下城口。
下城口
下城口
城牆排水道。
城牆排水道
城牆排水道
城牆體。
城牆體
城門洞。
城門洞
城門洞
文昌門。
文昌門
文昌門
遊覽西安城牆後,可以參觀遊覽西安城牆內有名的鐘樓和鼓樓。
鐘樓
鐘樓
鐘樓為西安的標誌性建築。因樓上懸掛大鐵鐘,用以報時,故名鐘樓。鐘樓建築古樸、典雅、莊重,是一座具有典型明代建築藝術風格的古代建築。
鼓樓
鼓樓配合晨鐘暮鼓向市民報時。
由於西安城牆很長,全部遊覽完畢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可以重點遊覽一些有名的部分,比如南門的城牆。
西安城牆防禦體系包括護城河、吊橋、閘樓、月城、箭樓、城樓、角樓、敵樓、女牆、垛口、登城馬道等一系列軍事設施。在遊覽西安城牆時,可以了解這些軍事設施。
西安城牆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築,非常值得打卡遊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