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出錄用意向書後反悔,公司怎麼賠償?

2021-01-07 深圳勞動法律諮詢

全國法院2019年度三等獎優秀案例

——用人單位取消錄用意向書的締約過失賠償責任

【審理法院】

法院:上海市嘉定區人民法院

案號:(2018)滬0114民初16222號

【基本案情】

原告:陳立軍

被告:掘新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2018年7月16日,被告公司人事Kevin給原告陳立軍發了一條微信,微信裡有一份錄用意向書,附件文件內容如下:

錄用意向書

1、經管理層慎重考慮,將錄用原告擔任資深Net工程師,期望到崗時間2018年8月15日;

2、如原告接受此職位,應自籤署本意向書後於被告籤訂勞動合同,首次勞動合同期限為1年,自入職之日起生效,試用期3個月,試用期結束前,被告將依據錄用條件進行評估;

3、如原告不願意籤訂勞動合同,請提供書面說明,被告可以不與原告建立勞動關係,也可以終止勞動關係;自勞動合同生效之日起月薪19,000元(稅後);

4、被告將根據國家規定及規章制度繳納社會保險,原告任職期間所獲取的所有內部信息均屬機密信息,僅限內部使用,原告有義務將此信息保密;

5、請於2018年7月18日之前在此錄用意向書上簽字,以確認接受此意向書,如有問題隨時垂詢人力資源部。

2018年7月16日,雙方的微信溝通記錄如下:

人事Kevin:

「後續就還有offer籤署複印件,入職前提供離職證明,銀行卡信息、公積金帳號、學習學位複印件。」

「你就按提出離職後一個月的時間來排就行,用戶對時間不強求。」

原告:好。

原告回去下載列印錄用意向書並籤字,拍照後發到被告公司人事Kevin的微信裡。

2018年7月18日,原告向上一家用人單位提出辭職。

2018年8月10日,被告人事Kevin給原告發微信:

「剛剛玫琳凱那邊通知好像有點什麼變化,我馬上去了解一下情況然後告訴你」。

2018年8月14日,原告發微信詢問:「明天去哪報到?」

人事Kevin微信答覆:「玫琳凱上周五通知由變動,他們的職位要往後延啊」、「我看你都沒回我,我以為你不來了呢」。

原告發微信詢問:「什麼意思」、「我都離職了」

人事Kevin微信答覆:「我們還在等他回音啊,所以第一時間來通知你」。

2018年8月14日,原告前單位已為原告出具離職證明,雙方勞動關係自2018年8月14日終止。之後,原告並未在被告處入職,雙方勞動關係未建立。

原告陸立軍向上海市嘉定區人民法院提出訴訟,要求被告掘新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賠償經濟損失57,000元(按月工資19,000元計算3個月)。

【原告主張意見】

原告主張被告人事於2018年8月14日告知因職位有變動而無法入職。

【被告答辯意見】

被告先是稱人事微信上的錄用意向書上無被告蓋章、籤字,系無效材料,被告並無錄用原告的意向;隨後,被告又改稱,雙方未籤訂勞動合同的責任在原告,是因原告沒有至被告處籤訂勞動合同;之後,被告又稱,原告沒有至被告處面試,被告也沒有出具正式錄用文件。

【法院判決意見】

法院認為,關於錄用意向書的效力,被告確認與原告聯繫的Kevin系擔任人事工作,而向新招聘員工發送錄用意向書、商談入職時間、辦理入職手續等系人事工作職責之一,即便錄用意向書上並無被告的蓋章,但因系在被告處擔任人事工作的員工向招聘員工發出,代表被告的意思表示,由此產生的法律後果應由被告承擔。被告以未在錄用意向書上蓋章為由否認該意向書效力的意見,本院不予採納。被告人事發出錄用意向書,系代表被告的意思表示,相應後果由被告承擔,被告關於錄用意向書無效的意見,本院亦不予採納。

關於被告所說的原告未至被告處籤訂勞動合同的辯解,根據原告與被告人事的聊天記錄,被告人事通知原告職位有變動、往後延才導致雙方未籤訂勞動合同,並非是原告不願意至被告處籤訂合同,被告的上述辯解,本院亦不予採納。

因此,法院認為,被告人事發出的錄用意向書的性質是被告希望與原告訂立正式勞動關係的一種要約,該要約經原告於2018年7月16日承諾後即發生法律效力,具有勞動關係預約合同的性質,對作出約定的原、被告均具有法律約束力。

本案中,原告收到被告的錄用意向書後向上一家用人單位提出離職,而在入職被告處之前取得上一家用人單位的離職證明亦是被告提出的要求,2018年8月14日原告從上一家用人單位離職,希望按照錄用意向書的約定與被告建立勞動關係,但被告卻無正當理由未與原告籤訂勞動合同、建立勞動關係,被告取消錄用的行為在雙方締約過程中存在過錯。原告基於對被告的信賴,按照被告的要求與上一家用人單位辦理離職手續,但被告最終未與原告訂立勞動合同的行為使原告處於失業狀態,給原告造成了一定的經濟損失。因被告在締約過程中存在過錯,違反先合同義務,導致原告信賴利益的損失,應當在過錯範圍內賠償原告信賴利益的損失。

【法院判決結果】

關於賠償的具體數額,結合原告提交的錄用意向書承諾的工資標準以及被告的過錯、原告自身的就業條件、所應聘崗位的月工資水平、停止工作時間以及因停止工作而可能減少的權益等因素,酌情確定被告賠償原告未籤訂勞動合同造成的損失10,000元。

【律師評析意見】

錄用意向書(英文offer),是用人單位在建立勞動關係前向應聘者發出的法律文件,是用人單位希望建立勞動關係的要約,受《民法通則》、《合同法》的調整。因此,應聘者接受用人單位發出的錄用意向書或offer,並不等同於建立勞動關係,因offer發生的爭議不屬於勞動爭議,不適用仲裁程序前置,守約一方可以直接向法院主張權益保護。本案中,勞動仲裁部門未受理原告提起的勞動爭議仲裁案件,原告隨即向法院提起訴訟程序,由法院按照民事案件進行審理。

締約過失責任,是指在合同訂立過程中,一方當事人因違背誠實信用原則所盡義務,而導致另一方當事人信賴利益的損失,應承擔的民事責任。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因過錯違反先合同義務,導致合同不成立,或者合同雖成立,但被確認無效、被變更或撤銷,給對方造成損失時應承擔民事責任。

在勞動關係建立過程中,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在訂立合同過程中均享有訂約自由,然在相互接觸和磋商過程中雙方應遵從誠實信用原則;如在締約過程中,用人單位因自身行為導致勞動者形成合理信賴並基於此信賴遭受損失的,用人單位應當對該損失承擔賠償責任。締約過程中,相對於經濟實力較強的用人單位來說,勞動者所要承擔的風險遠遠要高於用人單位,故用人單位更應履行謹慎的義務。

具體到本案中,被告的人事通過微信向原告發出錄用意向書,法院否定了被告的抗辯意見,認定人事代表被告向原告發出錄用意向書。錄用意向書構成法民事律上的要約,建立勞動關係的意向明確,是希望和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的意思表示,一經發出後,經過勞動者承諾後,用人單位即受錄用意向書的約束,雙方之間即建立一種民事預約合同關係,雙方當事人對該民事合同關係具有信賴利益,即按照錄用意向書約定的薪資和崗位等內容籤訂勞動合同。

原告接受被告發出的錄用意向書後,而且向前單位提出了辭職申請,已為入住被告並籤訂勞動合同做出準備工作。被告再提出因第三方客戶原因無法入職和籤訂勞動合同,勢必將對原告帶來重大不利影響,即離職後無法就業的經濟損失和再次尋找工作計劃的時間成本、機會成本。筆者願意相信被告系出於第三方客戶的業務需求變化,而取消了對原告員工的錄用,應當系被告有能力提前預知和採取管理預案的風險情況,但該取消錄用對原告來說屬於第三方案外因素,不構成被告對原告的抗辯理由。被告在原告入職前取消崗位錄用,雖非假借訂立合同和惡意進行磋商,但確是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的行為,具有法律意義上的完全主觀過錯,導致原告出現無法預料的就業工資收入損失,應當承擔締約過失的賠償責任。

關於賠償標準,當被錄用者提出信賴利益損害賠償請求時,可以主張損失的賠償範圍,一般為被錄用者自原單位離職後的應得工資收入損失、應得經濟補償損失等,也包括被錄用者因此而放棄其他的就業機會損失。上述這些損失範圍,法院在具體判決時都會考慮在內的,但是,對於損害賠償數額的合理性,法院會結合個案具體情況予以綜合考量。

具體到本案中,法院結合原告主張的按照被告錄用意向書中的工資標準計算就業損失,還綜合了被告的過錯、原告自身的就業條件、所應聘崗位的月工資水平、停止工作時間以及因停止工作而可能減少的權益等因素,酌定被告應當賠償的就業損失數額。

【用人單位如何應對offer所帶來的締約過失風險?】

1、offer附生效條件。

如果用人單位在向被錄用者發出的offer中,註明工作崗位、薪資待遇、工作地點、報到時間等,還可以在offer中註明要求提供原單位離職證明、社保記錄、體檢記錄等材料,只有上述材料符合用人單位的要求,應當明確應聘者的承諾期限offer方能生效。

此外,企業籤發offer letter,一方面有利於人員管理,若擬錄用人員不能按期確認,可以留出重新選人的時間;另一方面,在擬錄用者未按期確認後,企業可以取消此職位或另換他人,且無法律風險。

2、offer附失效條件

用人單位可以在offer中列出不予錄用或者取消offer的權利等授權條款,例如提供虛假履歷,編造虛假履歷,存在不良職業道德問題等。

3、設立效力衝突條款

用人單位明確勞動合同籤訂後,offer自動失效;或明確當二者內容不一致時,以雙方籤訂的勞動合同為準等。

4、有選擇地發出offer

對於有些崗位,被錄用者並不看重offer,用人單位可以不採取發offer的做法,以減少風險的發生。

5、約定offer取消理由和取消責任

企業籤發offer letter應當根據自身情況,考慮是否列明違約責任,以便於後期法律救濟的展開。確實因為客觀情形不得不取消offer時,應當有主動向員工進行賠償的心理預期。因為此類情形取消offer時,就應該注重於調取到一定的證據,有充足依據時再取消offer,以避免相應的賠償責任。

6、HR注重溝通技巧

取消offer會給求職者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和就業不確定性。HR應當重視法律風險之外,亦應當重視溝通的技巧,不要因為溝通而產生甚至擴大不必要的法律風險。

【法條連結】

《民法總則》第七條,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信原則,秉持誠實,恪守承諾。

《合同法》第十三條,當事人訂立合同,採取要約、承諾方式。

《合同法》第十四條 要約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該意思表示應當符合下列規定:(一)內容具體確定;(二)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

《合同法》第十六條 要約到達受要約人時生效。

《合同法》第十九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約不得撤銷:(一)要約人確定了承諾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約不可撤銷;(二)受要約人有理由認為要約是不可撤銷的,並已經為履行合同作了準備工作。

《合同法》第二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約失效:(一)拒絕要約的通知到達要約人;(二)要約人依法撤銷要約;(三)承諾期限屆滿,受要約人未作出承諾;(四)受要約人對要約的內容作出實質性變更。

《合同法》第二十一條 承諾是受要約人同意要約的意思表示。

《合同法》第四十二條,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一)假借訂立合同,惡意進行磋商;

(二)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

(三)有其他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的行為。

《勞動合同法》,訂立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願、協商一致、誠實信用的原則。

觀法勞動律師團隊,專注勞動糾紛解決,為用人單位和勞動者提供勞動仲裁、勞動訴訟等法律服務,遇到糾紛找觀法,全程可委託代理。

相關焦點

  • 公司發出錄用通知後又反悔不予錄用,求職者可以要求賠償嗎?
    公司發出錄用通知後又反悔不予錄用,求職者可以要求賠償嗎?該案在新津法院一審判決後經成都中院二審,駁回了用人單位的上訴,維持一審判決。【體檢後收到不錄用通知】2019年5月16日鄧某燾應聘位於新津縣的某科技公司的環安經理一職。
  • 用人單位發出錄用通知後又反悔不錄用 稱系「公司領導要求」
    封面新聞記者 田之路近日,封面新聞記者從成都新津法院獲悉一起案件:用人單位發出錄用通知書後又反悔,被勞動者訴至法院。用人單位在已明確表示錄用勞動者並要求勞動者從上家單位離職的情況下,又反悔且未能對不錄用的理由進行合理解釋,勞動者一紙訴狀將用人單位訴至法院要求承擔締約過失責任。2019年5月16日,鄧某燾應聘位於新津縣的某科技公司的環安經理一職。經過前期面試後,該科技公司的員工阮某兵向鄧某燾發送錄用通知書,並就薪資待遇及入職報到事項進行了說明和交流。
  • 收到錄用通知後,公司突然反悔了,能要求賠償嗎?
    職場攻略之已經收到錄用通知,公司突然反悔了,能要求公司賠償嗎拿出紙筆,做好筆記,滿滿的乾貨來了:跳槽是每個職場人都會經歷的,在這個過程中不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狀況,其中一種常見到的就是已經收到新公司的Offer,並且已經主動向原公司遞交了辭職申請,然而意想不到的是在辦好離職手續後,新公司確突然通知取消錄用決定,以致於不僅沒有了新工作,當前公司也回不去了。
  • 發出offer後企業反悔 公司出爾反爾勞動者可索賠
    現在,發offer(錄用通知書)已成不少企業招聘的一個環節。而多數應聘者也將此當作自己被錄用的信號。不過,若企業發出offer之後又反悔,應聘者又該如何是好呢?近日,失業2個多月的讀者王鋒就向記者訴起了苦。今年6月,他給杭州某大型企業投了簡歷。
  • 公司向應聘者發出offer後可以反悔嗎?
    通過案例檢索我們發現,因錄用通知引發的勞動爭議案件公司的勝訴比例較低,其中由於拒錄引發的賠償案件中,員工的勝訴比例更是高達80%。  【案例】  某公司人力資源中心周某向雷某發出《入職通知書》,雷某當即回復會按時前往報到。但是雷某從原單位辭職後,多次與周某溝通均未能順利入職,才得知公司內部調整,已經停止招聘該崗位。
  • 發出錄用通知,公司還能反悔嗎?
    同時,雙方約定了5年服務期,並且約定在服務期內如果劉某解除勞動合同,應賠償企業的經濟損失。開始的時候,劉某的工作積極性還比較高,但是經過一段時間以後,他發現國企的工作環境並不利於自己的發展。於是,當看到報上刊登了某外企的招聘消息時,他就悄悄報了名。幾輪面試之後,該外企對劉某比較滿意,很快就發了錄用通知,其中還註明了工作崗位、工資報酬、工作地點、報到日期等。
  • 公司對員工發出offer後,可以拒絕錄用嗎?
    offer後,可以拒絕錄用嗎?那麼,公司對員工發出offer letter(入職邀請函)後,可以反悔並拒絕錄用嗎?對於入職邀請函需要明確以下幾點:根據《合同法》對於要約的理論,offer在公司發出後到達應聘者的時候,便就開始生效,也就是說應聘者一旦接收到公司發出的offer,不論是通過郵件、簡訊、微信、還是書面通知,均對企業產生法律約束力。
  • 接到公司錄用通知書後又不要了,可以要求公司賠償幾個月工資?
    接到公司錄用通知書,非勞動者原因而沒上班,公司賠償6個月工資請看案例:張先生系東莞某公司的模具部主管,他在某招聘網站上看到深圳某外企在招聘模具部主管,便去電話聯繫應聘事情。該外企對張先生的技術比較滿意,很快就對張先生寄了錄用通知,其中註明了工作崗位、勞動時間、工資標準等。張先生很高興,辭去原工作,前去深圳某外企公司報到時,公司卻通知張先生不用來上班了,並說公司不需要模具部主管。張先生接到信後,十分不高興,要求深圳某外企賠償其經濟損失10萬元。
  • 公司發錄用通知後又反悔,怎麼賠?
    一天,他看到北京一家諮詢公司招聘高管,就向其遞交了個人簡歷及專業特長等資料。這次應聘非常順利,面試後他曾兩次口頭詢問自己能否被錄用,在得到肯定答覆後仍不放心,直到公司接連兩次向他發送電子郵件書面確認對其錄用後,他才向原單位遞交了辭呈。
  • 發出錄用通知後又取消錄用,怎麼賠償損失?(實務案例)
    該份入職通知書載明,全真教決定聘用楊過為拓展總監,試用期為一個月,轉正後月薪為14000(崗位工資)+500(飯補)+500(話補)+1000(交通補助),另根據每月業績核定績效工資4000元,報到時間為2014年9月19日。2014年9月16日全真教人事經理韓以簡訊形式通知其取消了對其的錄用。
  • 案例分析:公司發出Offer後拒絕員工入職,損失慘重!
    不料10月29日接到公司HR的電話通知,公司決定不錄用這個崗位了,撤銷《錄用通知書》。小魚兒遂向深圳市羅湖區仲裁委申請仲裁,由於本案不屬於勞動爭議處理範圍,仲裁委決定不予受理該案。裁定結果:法院認為,錄用通知書(也稱offer)是一種要約,是企業向決定錄用員工發出與其建立勞動關係的邀請。一旦錄用通知發出,對企業就有約束力。
  • 發完Offer又反悔?公司被起訴賠5萬!這些法律紅線不能碰
    下列情況下Offer不能反悔:1)如果offer明確勞動者回復期限的,在到期之前,用人單位不能撤銷offer;2)勞動者有理由認為Offer不能反悔,並已經為履行合同做了準備工作,如接到Offer後在上家公司辭職,在新公司附近租房。
  • 公司發了offer又反悔,需要承擔什麼責任?
    發出錄用通知往往是用人單位與新聘員工籤訂勞動合同的一個前置階段,甚至成為一些企業招聘過程中的一個必經程序。然而在實務操作中有一些企業對於錄用通知的性質認識不清,在發出錄用通知後又反悔,殊不知此中蘊藏著巨大的法律風險,今天就帶大家看一個案例~小甲原是一家公司的部門經理。
  • 公司發了錄用通知,還沒等我入職,又通知我不合適,我該怎麼辦
    1、什麼是邀約邀請舉例:A公司向你發出了一份錄用意向書,內容為:「……我公司對您的表現和過往經歷非常滿意,希望您能在2020年5月1日前來我公司面談錄用事宜。」上面的例子就是一個典型的邀約邀請,因為公司尚未表示錄用你,只是表示了錄用意向而已。
  • 95後應屆生吐槽:拿到年薪20萬的offer很開心,入職後公司卻反悔
    95後應屆生吐槽:拿到年薪20萬的offer很開心,入職後公司卻反悔許多人在找工作的時候都會遇到糟心事,特別是初入職場,還沒有任何經驗的年輕人。但往往很多時候,和公司事先談好了薪資待遇,等入職後公司卻又反悔,這樣的事情並不在少數。有一位95後的應屆生就在網上吐槽,他說自己在面試時,HR承諾入職後年工資20萬,後來也拿到了offer,誰知等他去公司報導,卻聽人事部經理說年薪20萬要工作兩年後才行,但在面試的時候,HR並沒有給這位應屆生說明。
  • 公司發了offer又反悔,HR該怎麼辦?
    按照這樣的一般原理,當企業向決定錄用的候選人發出錄用通知(也即要約)而候選人表示接受該錄用通知(也即承諾)後,則在企業與該員工之間存在著一種合同關係,這種合同關係的具體內容通過錄用通知來體現。換言之,錄用通知從一個企業單方發出的要約變成了企業和候選人雙方達成合意的一紙合同。
  • 用人單位發出offer後可以反悔撤銷嗎?員工遇到拒錄該怎麼處理?
    用人單位發出offer後又拒絕錄用,員工:損失憑什麼由我來承擔?張小姐在收到新單位的聘用通知書後,欣然辭去了原單位的工作,不料去報到的前兩天卻又接到錄用單位撤銷錄用的電話通知,張小姐當即不予同意。張小姐仍按錄取通知書中規定的地點和時間報到,但單位未給予辦理錄用手續。張小姐向區勞動爭議仲裁委申請仲裁,該案未經仲裁直接訴至法院,於是張小姐一紙訴狀將錄用單位告上法院,要求賠償由此造成經濟損失50000餘元。法院最後判令,某中心賠償張小姐經濟損失人民幣36000元。對於offer,用人單位有沒有權力撤銷?撤銷行為是否有法律效力呢?
  • 企業發offer反悔不錄用怎麼辦?收集這些證據,offer也有法律效力
    ,現在業務緊縮打算裁員,對於年前已錄用員工就放棄錄用了,請朋友自行在去找其他工作機會。其中用人單位向人選發放的offer內容涵蓋了僱傭的公司、職位、待遇、報到時間等關鍵信息,構成要約,形成僱傭的約定,只要人選明確表達接受該條件情況,則構成雙方約定,而構成要約後其就收到合同法管轄控制,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不允許隨意單方面撤銷的。企業反悔offer可以得到什麼補償?
  • 已發Offer但入職體檢不合格,公司能否取消錄用?
    對於單位而言可以了解擬錄用人員的身體健康狀況,及時發現是否存在潛在病患,從而降低招錄人員醫療期或工傷風險。同時,在集體生活中不會造成傳染病傳染給其他同事。 那麼,如果擬錄用人員的入職體檢不合格,公司是否可以取消錄用呢?
  • 錄用通知書vs勞動合同
    很多單位在招聘之後會向準備錄用的勞動者發送錄用通知書,也就是「offer」,那麼錄用通知書和勞動合同的區別在哪裡呢?錄用通知書是不是可以替代勞動合同呢?錄用通知書與勞動合同不一致時以哪個為準呢?錄用通知書的風險我們怎麼規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