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媽咪的分娩技巧早掌握

2020-12-25 寶寶知道

作者:寶寶知道 花開花落自有時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每當產期臨近,準媽媽難免會心裡緊張,不知所措,其實大可不必。

首先識別分娩的先兆。正式臨產前,孕婦往往會出現一些症狀,預示著即將正式臨產,如不規則子宮收縮,常在夜間出現而白天消失,每次間隔時間可長可短,每次持續時間不長於30秒,孕婦可感到輕微腰酸,下腹輕微脹痛。正式臨產前1—2天陰道出現少量血性粘液自陰道流出,稱為見紅。有些孕婦可於正式臨產前發生胎膜破裂,羊水自陰道流出,此時孕婦應臥床,立即到醫院就診,特別是臀位的產婦,要預防臍帶脫垂。

由於人們對分娩的不正確認識,致使普遍存在對分娩所產生的疼痛的恐懼,恐懼則會導致緊張,緊張更加劇了疼痛,這就直接影響分娩的進程,並對產婦的心理產生影響。其實,我們可以通過以下一些技巧來應對。

一是臨產後由家人陪伴,由助產士指導,分散注意力,一起扯一扯產婦感興趣的話題,並講解分娩的過程,使產婦掌握分娩知識,有效地緩解分娩過程中的不適,從而降低對宮縮的感受力。

二是調節呼吸的頻率和節律,當運動或精神緊張時,呼吸頻率就加劇,主動調整呼吸的頻率和節律,可緩解由於分娩所產生的壓力,增強產婦的自我控制意識,當轉移注意力的方法不能幫助產婦緩解分娩的不適時,可選擇慢-胸式呼吸,呼吸的頻率調整為正常的1/2,隨著宮縮頻率和強度的增加則可選擇淺式呼吸,其頻率為正常呼吸的2倍,不適達到最強的程度選用喘吹式呼吸:4次短淺呼吸後吹一口氣。

三是適當採用一些可令產婦放鬆的技巧。如由家屬或助產士觸摸產婦緊張部位,並指導其放鬆,反覆的表揚鼓勵產婦並講解進展情況,必要時可使用笑氣鎮痛。對有一定音樂欣賞能力的產婦選擇舒緩的音樂放鬆。

當宮口開全時,產婦疼痛有所緩解,有種大便感,工作人員會指導產婦屏氣用力的正確方法,此時產婦要調整自己的心理和體力,積極配合,正確用力,以加速產程進展,否則消耗體力影響產程進展而使產程延長,胎兒易發生宮內窒息及顱內出血。

這些是我在網上看到的,覺得很不錯,分享給大家。

相關焦點

  • 自然分娩之體重:管住嘴邁開腿_自然分娩技巧 多了解些不會錯_分娩...
    為了順利生寶寶,準媽咪在整個孕期可謂是「飢不擇食」,各種知識大補充。孕期營養的?學了;孕期運動?做了;如何胎教?要學要學;怎麼生寶寶更好?要知道……學了這些準媽咪有沒有覺得自己都快變成大師了?吼吼吼,小小得意一下。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一些順產的技巧,想要安全快速順產的準媽咪可以試試喲。
  • 學習順產技巧 分娩更快更安全
    知道順產對寶寶的各種好之後,許多準媽媽從懷孕之初就暗下決心,一定要順產。臨近分娩時,準媽媽們未免會驚慌,害怕未知的種種。其實,準媽媽只要在產前學習一些基本的自然分娩技巧,就能更快更安全的完成分娩,輕輕鬆鬆迎接小寶寶的到來。
  • 臨近分娩,不想出現胎盤早老化,要做個細心孕媽咪
    文丨悠悠胎盤的成熟度越低,說明胎盤的功能相對要好,若分娩的日子還不到,胎盤出現早老化,胎兒容易缺氧,營養不良,大腦細胞受損傷等。不想胎盤早老化的悲劇發生,準媽媽們還需要多些的細心,尤其是下面這四種孕媽,粗細大意不得。
  • 這些分娩知識,懷孕後就了解一下吧,更安心 - 媽咪寶貝傳媒
    隨著預產期的來臨,孕媽咪們既期待寶貝的誕生,又擔心自己不知道寶貝什麼時候出生、什麼時候去醫院,擔心產程是否順利,擔心自己能不能耐受生寶貝的「陣痛」……3大分娩徵兆事實上,分娩是一種自然的生理現象,寶貝出生前會給媽咪一些提示,比如下腹脹痛、見紅、破水。
  • 孕媽分娩須知:提前掌握以下小技巧,生產時才能省力又省時
    表妹笑了,說自己分娩前就提前得知了生產的小技巧,早早就在家裡練習了起來,這才有了生孩子時的省心省力又省時,產程幾乎縮短了一半,連醫生都給她點讚了。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為何有些孕媽生孩子很輕鬆?其中小技巧值得學習,一起來看下吧。
  • 「科學孕育 輕鬆分娩」現代婦產醫院孕媽咪學校開課啦
    1.孕媽咪學校第一課開講啦!  「怎麼辦,我好慌,我怕我做不好媽媽」——初次懷孕小張(22歲)18+2周  「好難呀,一想到生寶寶要那麼痛,我就恨不得跳過那個過程」——即將生產的拉姆(27歲)39+3周
  • 孕媽咪喝水有技巧,好處多多不水腫!
    作者:寶寶知道 呵護小寶貝的愛多喝水對人體好處多,懷孕中的女性更應該掌握喝水的小技巧,了解身體的缺水訊號,不要讓身體鬧水荒! 掌握喝水技巧 多喝水對人體的好處多,水分不足對孕媽咪及胎兒的影響甚巨,醫師提出以下4個喝水技巧,讓孕媽咪不用擔心補水不足。
  • 分娩呼吸法身心同為分娩加油
    作者:寶寶知道 呵護小寶貝的愛懷孕後,在意過你的生活態度嗎?分娩呼吸法的練習與瑜伽、普拉提一樣,能挑戰你身體承受的限度,挖掘你內心的安靜天堂。來開始一段忘我的感悟,鍛鍊你的身,感動你的心,體會你的寶寶,一起來平靜迎接最後的挑戰吧!
  • 孕婦安全生產要學習哪些技巧
    孕婦安全生產要學習哪些技巧為了能夠順利生寶寶,準媽咪在整個孕期可謂是「飢不擇食」,各種知識大補充。孕期營養的?學了;孕期運動?做了;如何胎教?要學要學;怎麼生寶寶更好?要知道……學了這些準媽咪有沒有覺得自己都快變成大師了?那麼,在最後生產的時候,孕媽可以學習哪些小技巧呢?
  • 掌握分娩放鬆減痛技巧
    作者:寶寶知道 千裡共嬋娟55放鬆方法掌握分娩放鬆技巧呼吸放鬆專心的呼吸可轉移對疼痛的注意力,並且可使氧氣與二氧化碳濃度在體內保持平衡。分娩第一階段腹式呼吸:仰臥。兩腿輕鬆分開,膝蓋稍微彎曲。分娩第二階段胸式呼吸:宮縮接近時,用胸式呼吸法往胸裡吸滿八成氣,當宮縮最劇烈時,屏氣3-4秒鐘,向肛門方向用勁。邊用勁邊將吸入的氣呼出。短促的呼吸:這是分娩第二期終了之際,放鬆腹部,使胎兒頭部緩緩露出所需要的呼吸法。音樂放鬆音樂可以緩解焦慮,減少去甲腎上腺素的釋放,所有這一切都有助於加速分娩的進程。
  • 孕晚期的最佳分娩策略,讓孕媽咪在臨產時信心滿滿!
    導語:一個以積極、正面的態度應對問題的孕媽媽,才是面臨分娩時的最佳狀態。專家指出除了必要的營養,健身儲備,加上大量的閱讀相關孕產知識,在心理上做好充分的準備,這些會幫助孕媽媽在臨產時信心滿滿。優秀孕媽媽案例:我叫朱婷婷,28歲,分娩已3個月,從懷孕到分娩,其實還是比較順利的,我總結一下自己的感受,其實過程並不難。
  • 順產分娩前的這些知識,孕媽咪理應知曉,靠「實力」加快分娩速度
    懷孕後你想過自己以什麼樣的方式分娩嗎?順產還是剖宮產呢?我想你肯定會說順產。畢竟,對於孕媽來說,順產是首選,能順產沒人願意開一刀。我是二胎媽媽,兩個寶寶都是順產的。順產僅用半小時,靠"實力"加快分娩速度我當時生大寶,進產房大概用了40分鐘,感覺已經夠快了。但在工作中遇到的媽媽們,比我還要優秀,有的進入產房十來分鐘就分娩了,有的是半小時以內分娩。在跟她們聊天的時候,我發現,她們在分娩前的準備,非常充足,所以才能這麼快分娩的。
  • 懷孕期間期嚴守三項原則,把贅肉甩給寶寶,孕媽咪只長胎不長肉
    孕育一個小生命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但是懷孕期間,準媽咪很容易為了寶寶補充營養而給自己吃了太多的營養品,導致自己身材走樣,脂肪過多。懷孕期間,怎樣才能保持身體健康、體重勻稱,讓孕媽長胎不長肉呢?關於甩開贅肉這件事,大體的執行守則就是管住嘴、邁開腿,那麼具體細節上應該如何完善,孕媽咪繼續往下看。
  • 美媽咪產後恢復中心——新手媽媽要知道,產後不能忽略的三件事
    新手媽媽在享受寶寶到來的喜悅時刻,美媽咪提醒大家:記得一定不能忽略這三件事,否則真的會讓自己接下來的生活陷入困境影響生活質量: 很多寶媽在生完之後就覺得萬事大吉了,其實這才是剛開始,對於產後這三件事,寶媽一定不能忽視,否則後悔終生。
  • 掌握分娩技巧可以加快生產的時間
    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怎麼樣才能知道馬上是要分娩了。   同時不同的人對分娩的看法是不一樣的,並且現在大部分的人對分娩所產生的疼痛都會覺得非常害怕,恐懼會讓人感到緊張,緊張更加劇了疼痛,所以會影響到分娩的進程,同時也會對準媽媽們的心理狀態發生改變。
  • 產後「性福」 各國媽咪這麼做
    懷胎十月的艱苦,陣痛分娩的煎熬,月子的精心護理,媽咪們終於可以享受屬於自己的生活了。重新開始夫妻生活,是不是心裡有點兒小忐忑呢?封存太久的身體,重新適應兩個人的膠著。嘿嘿,你懂得。小編帶你一起來看看其他國家的媽咪們是什麼樣的狀態吧,看看哪些值得我們借鑑,哪些又需要我們規避。
  • 準媽咪懷孕兩個月,寶寶已經是個小人兒了,哪些事情要格外關注呢
    即準媽咪的住處環境必須保持安靜,禁忌或減少性生活。,產生了早孕反應,生理變化引起了心理的波動,準媽咪常常心緒不好,亂發脾氣或哭鬧不已。在求得丈夫及家裡人的理解和協助的同時,準媽咪自己也要注意把心放寬些。另外,這是容易流產的時期,性生活要有節制,其他生活瑣事也都要有節制,儘可能少外出,避免疲勞,要保證足夠的休息和睡眠,在這個時期,最好把分娩地方確定下來。
  • 無痛分娩的五大後遺症
    緩解篇  緩解分娩時的痛  疼痛的感覺相當主觀,由於生產的過程中,需要媽咪的配合用力,為了幫助媽咪減痛,確保寶寶安全,並且讓媽咪能有足夠的力氣生小孩,無痛分娩能適當減輕痛覺,並且不影響媽咪的肌肉力量與產程進展,因此受到許多媽咪的肯定。
  • 分娩前的徵兆 生產前兆?這些徵兆出現,你該這樣做!
    懷孕生產的必經過程,對新手媽咪說,心情真是七上八下相當緊張!即使是生第二胎的媽咪,可能也都忘記當時是怎麼把小貝比帶到世界上的。那生產前有什麼前兆呢?分娩前的徵兆所謂的產兆,其實就是生產分娩的特徵前兆,這對經產婦來說,通常比較熟悉,但是對新手媽咪而言,就可能比較陌生。通常產兆包括三大徵兆,亦即:(宮縮)陣痛、落紅、破水。
  • 美媽咪產後恢復—產後一直強調修復骨盆和盆底肌,腹直肌用修復嗎
    今天美媽咪就來說一下,腹直肌到底怎麼回事兒?要不要修復?在懷孕和分娩的過程中,腹部隨著胎兒的生長不斷增大,腹部肌肉的拉伸,使得腹部中間出現了一個空隙,也就是腹白線產生了分離。 腹直肌重要嗎? 當然重要,腹直肌是保護腹腔臟器,維持腹部壓力,參與排便、分娩、咳嗽等生理功能的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