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幹優良品種
(一)相棗又名汞棗。原產自山西省運城市北相鎮一帶,故名「相棗」傳說古代被作為貢品,因而又名「貢棗」。屬當地主栽品種,據縣誌記載,已有3000餘年的栽培歷史。果實卵圓形,平均單果重22.9克,大小不均勻。果皮厚,紫紅色,果面光滑,富有光澤。果肉厚,綠白色,肉質緻密,較硬,味甜,汁液少。幹棗品質上等,制幹率53%左右。樹勢中庸或較強,樹體較大,樹姿半開張。該品種適應性強,成熟期遇雨裂果輕,可在北方宜棗地區重點推廣種植。
(二)靈寶大棗又名靈寶圓棗、屯屯棗、疙瘩棗。果實扁圓形,平均單果重22.3克,大小較均勻。果皮較厚,深紅色或紫紅色,有明顯的五稜突起,並有不規則的黑斑。果肉厚,綠白色,肉質緻密,較硬,味甜略酸,汁液較少。品質中上等,適宜制幹和加工無核糖棗,制幹率51%左右。在原產地生長、結果和果實品質表現良好。在異地栽培產量較低,適宜在原產區和類似生態區栽培。
(三)扁核酸又名酸鈴、鈴棗、鞭幹、婆棗、串於。果實橢圓形,側面略扁,平均單果重10克,大小不很均勻。果皮較厚,深紅色,果面平滑。果肉厚,綠白色,肉質粗松,稍脆,味甜酸,汁液少,適宜制幹和加工棗汁,制幹率562%左右。結果較遲,定植後一般第第四年開始結果該品種適應性強,在北方宜棗地區均可栽植。
(四)婆棗又名阜平大棗、曲陽大棗、唐縣大棗、行唐大棗等。果實長圓形或葫蘆形,側面稍扁,平均單果重14.3克,大小較均勻。果皮厚,深紅色,果面不平。果肉厚,淺綠色,肉質硬而較粗,味甜,汁液中等多,適宜制幹。品質中等,制幹率47.5%左右。該品種適應性強,結果早,抗裂果,抗棗瘋病,採前落果極少。適宜在北方年平均溫度10℃以上地區栽植。
(五)贊新大棗
果實倒卵圓形,平均單果重24.4克,大小不很整齊。果皮較棕紅色。果肉綠白色,緻密,細脆,汁液中多,味甜,略酸可食率9%68%左右,適宜制幹,制幹率488%左右,品質上等。該品種適應性強,較抗病蟲,結果早,產量高而穩定,管理簡便。適宜在秋雨少的地區發展。
(六)圓鈴棗又名紫鈴、圓紅、紫棗。盛產於山東省聊城、德州地區。果實近圓形或平頂錐形,側面略扁,大小不太整齊。果面不很平,略有凹凸起伏。果皮紫紅色,有紫黑色點,富有光澤、較厚,韌性強,不裂果。果肉厚,綠白色,質地緊密,較粗,汁少,味甜,制幹率60%~62%,鮮食風味不佳。樹體高大,樹姿開張。該品種對土壤、氣候的適應性均強,樹體強健,耐鹽鹼和瘠薄。產量高而穩定,不裂果,幹制紅棗品質上等,耐貯藏,可在多數地區發展。
(七)長條棗
該品種主要分布在陝西東北部地區,果實呈圓柱形,平均單果重177克,最大單果重266克,果個大小不均勻,果肉緻密,汁液較少,味較甜,稍帶酸味,可溶性固形物達28.5%,適於加工幹製品。10月上中旬成熟,不裂果,果實成熟期約120天。
(八)郎棗
該品種主要分布在山西太谷、祁縣等地。果實偏大,扁柱形,大小均勻,單果平均重13.1克,最大單果重18.5克,果面光滑,皮較厚,紅色,果點小而明顯,果肉厚,白綠色,質地較脆,汁液多,味甜。果實品質適中,制幹率67%。樹體乾性強,樹冠圓頭型,樹體高大,耐旱耐澇,抗病蟲害,較適於丘陵山地栽培。
兼用優良品種
(一)金絲小棗
原產自山東省、河北省交界處,栽培歷史悠久。果實曬至半乾時,掰開果肉,黏稠的果汁可以拉成6~7釐米長的金色細絲,故名金絲小棗。果實因株系而異,有橢圓形、長圓形、雞心形、倒卵形等,平均單果重5克。果皮薄,鮮紅色,果面光滑。果肉厚,乳白色,質地緻密、細脆,味甘甜微酸,汁液中等多,品質上等,制幹率55%~58%,適宜制幹和鮮食。幹棗果形飽滿,肉質細,富彈
性,耐貯運,味清甜,可食率95%~97%。樹結果較遲,根櫱苗一般第三年開始結果,10年後進入盛果期。坐果率高,較豐產,產量較穩定。該品種適應性較強,成熟期較晚,適於北方年平均溫度9以上的地區栽培。
(二)贊皇大棗又名贊皇長棗、贊皇金絲大棗。果實長圓形或倒卵形,平均單果重17.3克,大小較均勻。果皮中厚,深紅色,果面光滑。果肉厚,近白色,肉質緻密細脆,味甜略酸,汁液中等多,品質上等,適宜鮮食、制幹和蜜棗加工,制幹率478%左右。結果較早,坐果率高,產量高而穩定。該品種適應性強,適宜在北方大部分地區特別是丘陵山區栽培。
(三)灰棗
分布於河南省新鄭、中牟、西華等縣(市)和鄭州市郊,栽植面積佔當地棗樹的80%。在新疆南部及江蘇省南京引種表現良好。果實長倒卵形,胴部上部稍細,略歪斜,平均單果重123克,最大
果重13.3克。果面平整。果皮橙紅色,白熟期前由綠變灰,進入白熟期由灰變白。果肉綠白色,質地緻密、較脆,汁液中多、可食率97.3%左右。適宜鮮食、制幹和加工,品質上等,制幹率50%左右。該品種適應性強,結果早,豐產穩產,品質優良,但成熟期遇雨易裂果,適宜在成熟期少雨地區發展。
(四)駿棗
原產自山西省交城縣邊山一帶,為當地主栽品種之一,栽培歷史悠久。果實圓柱形或長倒卵形,平均單果重22.9克,大小不均勻。果皮薄,深紅色,果面光滑。果肉厚,白色或綠白色,質地,較鬆脆,味甜,汁液中等多,品質上等,鮮食、制幹、加工蜜棗和酒棗兼用。抗逆性強,抗棗瘋病力強,適應性廣,豐產,品質好,用途廣。果實成熟期較早,適宜在北方年平均溫度8~11℃的地區栽
植。駿棗在新疆阿克蘇地區表現良好,可作為新疆重點發展品種之一。在河南省新鄭、河北省滄縣等地表現不良。
(五)壺瓶棗
果實長倒卵形或圓柱形,平均單果重19.7克,大小不均勻。果皮薄,深紅色,果面光滑。果肉厚,綠白色,肉質較鬆脆,味甜,汁液中等多,品質上等,鮮食、制幹、加工蜜棗和酒棗兼用,是加工酒棗最好的品種之一。該品種適應性較強,豐產,產量較穩定,品質好,用途廣,實成熟期較早,適宣在北方年平均溫度8℃以上、成熟期少雨的地區栽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