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思與能力不配時,這就是事與願違》|文:聞泣
「能堅信自己多久,能記住多久」
/01/
突然想起一句話,會被人記住多久。把咱們這句話當真的是自己,還是說給聽的那個人。比如等待,最耗時的、莫過於一個「等」。我等你,一秒一分,還是一時一天,甚至一月一年一輩子,而真正等待的,值得等待的人有幾個?還有你等我,能夠讓那人等多久,等來是不是那個人,還值不值得自我的那份等待。說話最多的那個人,是不是真的話多?那個不願意說的人,又是不是真的沒有話說。一個問題,若不越深了想,就會出現無數個問題,你若越深了想,眼前事又該怎麼解決。都說最驗證人心就是時間,可是到後來,時間驗證往往卻是事件,人心還是猜不透。人心抵不過事件,因為這世間最經不住考驗的就是人心,因為一件事把我們改變了。相愛的人說了離別,互不喜歡的人又成了朋友,拋開利益真心又能幹成幾件事?仿佛人與人之間的存在,就像是不純粹的真心,也不是純粹的利益,兩個不純粹之間,我們偏偏都想要那一份純粹,這就是我們想要的做人,不想違背自己的心。通過時間驗證,只是後來越想要活明白的人,就越想不明白,一個事件,一時間,一顆心思,在那一刻的時候,仿佛似是而非。因為我們都不清楚現在做的某件事,或者一個心思,對自己的未來會產生什麼影響。就像是一個話題,繞來繞去,覺得把人繞暈了。突然一想,仿佛又回到了原點,該面對的終究要去面對。就像自我的一個希望,最不該寄托在除了自己的任何事物上,對自己許過的願,那個還願的人只能是自己。別再說什麼壓力太大,背負不了,可仔細想想,從小到大我們都背負過什麼?把希望給了感情,得到了絕望的感情,又把希望給了緣分,等來的事錯過的緣分,就像把命運交給時間,時間又怎麼會懂人的命運。/02/
有一個古老的詞叫「迷信」,一說起迷信,有人第一個念想就是跟神靈有關,說起神靈,又是一種高貴的存在,就跟我們的信仰一樣。信仰是高於生命,感情、理想,不受時間與空間約束的一種力量,可以是神,可以超神,也可以不是神。看的見、摸得著、能夠推理和揣測的,我們都認為是有理的,看不見、摸不著,沒有推理依據,更無法揣測,失去了度量衡標準,甚至是一種偏執與固執,超過正常理解範圍的,我們都統稱為無理的。不管是有理還是無理的,信仰這種力量它是無處不在的,可我們認為的「迷信」,並不是信仰。而我們面臨的問題,根本存在原因,好像並不是沒有可信物。而是我們能信什麼?什麼又能值得我們去託付信任。信自己嗎?往往堅信自己的人,經過某一件事的否定,不成功導致的原因反過來最懷疑我們的人,就是自己。從來都不想想當初堅信自己是為了什麼,難道就沒有考慮過事情發展到最壞的一面。其實我們都考慮過,只是到後來,面對這個結果時,我們都不想接受。任何事物都經不起推敲,因為很容易推敲出錯對。我們在推敲事物本身對錯的時候,卻給加上了太多的假設可能性,如果是這樣,那將會怎麼樣,又如果不是這樣,那將會是怎麼樣。其實我們都知道這個世上根本不存在如果,只能是、在當時做當時事。可我們因為不想接受這個結果,卻寧願加上太多的可能性去推敲這件事物。不想接受的結果,是我們不想接受,但這個結果本身沒有錯。我們不想接受,是因為我們不想接受,但是我們自己也沒有錯。錯就錯在,因為我們不想接受這個結果,而認為這個結果錯了,甚至認為是我們自己錯了。推敲來推敲去,我們卻否定了這個事件本身,也否定了我們自己。最信任自己的人就是自己,我們都能否定自己,又能信任誰?該去相信誰。相信愛情嗎?對,愛情是美好的,是我們嚮往的,可以相信,也值得相信。卻因為一兩次失敗的愛情,而讓我們認為愛情錯了,我們自己也錯了,甚至於對愛情沒有了希望,可不可笑,很可笑,傻不傻,也覺得自己傻。一切有關於情理的東西,都是值得可信的。因為我們想要而去相信它,相信情理,本就是很符合情理的事。因為喜歡而想要想去追逐,一件很美好的事,美好在這個追逐的過程,美好在追逐的那個結果。過程與結果之間總會存在一定的距離,這個距離不是一句話的距離,不是一個思想的距離,不是一個時間的距離,更不是成功與失敗的距離。而是很多個小距離加在一起的距離,這個距離長不長,究竟有多長,卻並不是我們說了算的。其實誰說了都不算,因為我們追逐的過程跟想要的結果,並不是一個必然關係,也不是偶爾關係。因為它們之間存在了太多的因素,內在因素,外在因素,時間因素,條件因素,可創造因素,不可創造因素,再生因素和非再生,等等...每一個因素都是一個關鍵詞,每一個關節出現問題,都會導致不一樣的結果。就好比追逐是一個過程,也是一個開始,那麼一個過程一個開始,會不會就只有一個結果,而那個結果正好是我們想要的。從來都不會有人、認為一個開始,就只能是一個結果。因為存在著一個絕對不能忽略的問題,那就是變化。時間在變,人心在變,世道在變,過程在變,結果也在變。這就是意不意外,驚不驚喜,有時候還會讓人覺得很刺激。想要做一件事很容易,想要做好一件事從來都不是容易的事。比如愛一個人,很簡單,只要你是我喜歡的類型,只要我想跟你在一起,這就是我一個人的愛,也是我對你的愛。這麼說愛情也就很簡單,只要是一男一女,互相看對眼了,組成一個家庭,生孩子,搞浪漫牽牽手,旅旅遊吃吃飯,努力過好日子,仿佛只要看對眼了,覺得適合在一起,其他的都是順帶的事。那麼怎樣去愛一個人?這就不是看對眼那麼簡單的事了。去愛一個人,你做好準備了嗎?很多人覺得已經做好準備了,其實遠遠不夠。我們都知道,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獨一無二的特性就是與眾不同。身材,長相,靈魂,心理,生長環境,成長曆程,受過幾個創傷,所受什麼教育,脾氣秉性,愛好是什麼,討厭的又是什麼,理想觀,價值觀,人生觀,愛情觀...等等。這個獨一無二的她,就因為這些看似與別人相似,卻又有著種種不同,才是與眾不同的她。那麼你準備好了嗎?不夠了解一個人,又怎麼能去談愛一個人。很多事,為什麼事與願違。希望錯了嗎?追逐錯了嗎?結果錯了嗎?時間錯了嗎?我們也錯了嗎?堅持是錯誤的,還是放棄是錯誤的。沒有,其實根本原因就不是錯的問題。歸根究底就是能力的問題,因為我們對於認清自己這件事上很模糊。從來都不清楚自己的能力,卻是什麼都想要,對於什麼都想許一個願望。心是願望的根源,但能力卻是願望的底線。很多事情上你的能力,都觸及不到這個底線,卻想要擁有與守護,還想要長長久久。很多事情其實我們都得到過,卻又失去了,因為沒有能力守護,讓一件很美好的事,變成一件不想面對的事。這根本就不是誰對誰錯的問題,也不是否定他人,否定過去,否認自己的事。就像信任,你從來都沒有真正相信過誰,這就是最過可悲的地方,我們根本就沒有信仰,卻只能談談迷信。一會兒信這個,一會兒信那個,信自己,信別人,信時間,信愛情,最後發現什麼都不可信,因為在認清自己這件事上很迷糊,所以這就是我們的迷信。就像一句話,能堅信自己多久,能記住多久,信那個人,所以願意等待,但在等待的過程中,又否定了自己,也否認了別人。不管是看不見的神靈力量,還是看得見的科學力量,在我認為都是一種智慧力量,智慧就是我們的信仰。我們要信仰智慧,也要認清自己的能力,在沒有能力的時候,提升自我能力這是最主要的,而不是推敲誰對誰錯。作者
筆名:聞泣,一個充滿幻想,追求簡單快樂,我認為認真做事能讓自己滿意,才能得到別人的認同。
- END -
也許你還喜歡
我好喜歡你,你願不願意?
「時光久遠,念你如常」
你的路過,曾讓我的世界春暖花開
點擊閱讀原文,可閱讀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