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美文哲學」,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叔本華:為什麼總會事與願違?
叔本華
叔本華(1788—1860年),德國偉大哲學家、尼採的「導師」,是現代悲觀主義哲學和唯意志論的開創者、主要代表人物,代表作有《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論道德的基礎》、《附錄和補遺》、《論意志的自由》等。
我們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希望順順利利、順順遂遂,希望一帆風順,而不會希望遇到麻煩。當然了,我們部分人做事情的時候在下意識當中、潛意識當中,也期待遇到麻煩。此時,真的是很麻煩,叔本華說:「一個人做事情的時候,如果他想惹麻煩,那麼這個人將一事無成、毫無成就,渾渾噩噩度過寶貴的時間。」
所以在正常的情形下,任何人做事都是希望不要遇到麻煩,以便事情能夠順利達成,實現自己的目標。然而,我們因為確定了一個目標,刻意行動的時候,這個時候反而又不容易實現自己的目標。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情也能夠證明這點,晚上開車回到小區,如果開到自家門口的時候,自家門口的停車位都被停滿了;如果某次直接把車開到地下停車場,等自己到自家門口的時候往往門口還有停車位。為了第二天上班的方便,如果重新把車從地下停車場開到樓下,此時之前空著的停車位往往又被別人在幾秒鐘之前佔用了。
在你開車的時候,路上可能會遇到某個障礙物,如果你想避開這個障礙物,車輛往往還會碾壓到障礙物上。如果你反其道而行之,錨定路上的障礙物,你說:「我就是要碾壓一下路上的障礙物。」此時,車輛往往壓不到障礙物。
你把一篇寫廢了的稿紙揉成一團,拿在手上,瞄準窗子的空隙處朝著窗外丟去,這團紙往往丟不出去,會被彈了回來;此時,你應該換一種丟紙團的方式,把紙團當作一個球,把窗臺當作籃球板,瞄準窗臺的板面打過去,就當作是打球。那麼,此時奇蹟就會發生,紙團順利地從窗子的縫隙飛出去了。
在工作當中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你瞄準了某個職位,立下了「非我莫屬」的決心,並且奮勇爭先進行努力,積極爭取拿個職位,那麼,那個職位往往與你無緣,被其他人佔去了。但相反地,如果你認為那個職位不是太好,不想要那個職位,或者抱著一種得到或者不得到都無所謂的態度。那麼,此時奇蹟就會發生,那個職位往往就是你的。可見,事與願違,往往是常態。叔本華也強調了這點,並提出了解決問題的辦法。
峰迴路轉,話歸正傳。我們如何做事,才不會遇到任何麻煩呢?叔本華對此說道:「倘若一個人無意識地做一件事,那麼他不會碰到任何麻煩。」
這是為什麼呢?叔本華分析說:「唯有與生俱來的,才是真實的,才是完好無缺的;任何想要有所作為的人,不論是在實際生活中,還是在其他方面,都必須做到無意識地恪守自然法則。」
叔本華論述說:「一個人真正的基本活動,其本身是無意識的,在這方面也如同自然力一樣。因此,這種活動通過意識層而轉變為觀念或表象;並且倘若它可被人們表達出來,那麼,它只是人與人之間互相傳達的觀念或表象。所以,任何真正的和持恆的精神或性格的特性原本是無意思的。並且,當這種特性無意識地活動時,才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噫!難道叔本華對中國古代老子的《道德經》深有研究?是的,叔本華在其著作中多次引用了《道德經》中的哲學觀點。
美 文 哲 學
belle-lettres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點擊閱讀原文更多哲理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