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華:在人生的緊急關頭,我們要如何做?
叔本華,德國偉大哲學家、思想家,唯意志論和非理性主義哲學的開創者、主要代表人物,是世界哲學史上第一個公開反對理性主義哲學的哲學家。
叔本華認為,人的行為並不都是理性的,而且許多時候往往就是非理性的。對此,我是深信不疑的。理性,從表面上看似乎能夠有利於解決我們遇到的問題。但是人們的行為卻並非完全是理性的,從女性購物就能夠很好地說明這個問題。當今許多女性網購或者逛購物中心購物,往往會購買許多無用之物。因此,我認為女性購物並非完全是理性的。當然了,我的購物,也並不是完全理性的。有時候,人們之所以購買東西,並不是要拿回來用,其樂趣在於購物本身。
在我們的人生遇到緊要關頭的時候,在人生的關鍵時刻,理性能夠發揮最大化的作用嗎?在我們的人生遇到關鍵時刻、緊要的關頭,我們許多人進行了理性的、充分的論證,對人生下一步的走向進行「預測」、「分析」、「評估」。但是,我們真能夠根據自己的理性精準預測自己下一步的人生嗎?事實證明,這往往是做不到的。
叔本華在《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書中說道:「在我們解決人生問題的時候,理性的思索反而可能是一種障礙。」
叔本華舉例說,比如我們在進行擊劍、鬥爭、歌唱的過程中,往往需要以直觀的認識直接指導我們的活動,而不是通過理性來指導我們的活動。如果我們進行了過多的思索思考,那麼反而會導致我們從事的這些活動效率低下、不恰當。叔本華強調說:「理性,對於人們的理解會起幹擾作用。」
由此我們可以解釋,我們見到他人的「第一印象」其實是非常重要的,「第一印象」就是他人給我們的直覺感受,此種直覺感受反而更準,能夠發揮理性所不能發揮的評價他人、認識他人的作用。等我們對某個人熟悉之後,這個人的各個方面的情況,也就是所謂的「理性」會阻礙我們評價他人。
叔本華有一段話對於我們處理人生緊要關頭的事情大有裨益,他是這麼說的:「在人生的緊要關頭,需要當機立斷、敢作敢為,需要迅速和堅定地對付事故時,雖然理性也是必要的,但是如果理性佔據了上風,那麼反而會導致我們的心情迷亂,妨礙直覺的、直接的、純悟性的洞見和正確地掌握對策,從而引起優柔寡斷,那就會很容易把全局弄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