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收到我們的最新內容了,每天都會有更新,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圖文來源網絡,侵權聯繫刪除!
送禮物本來是表達謝意的方式,老師教書育人平時為同學們操勞,同學們為了表達謝意,會送一些自製賀卡、鮮花巧克力等等都是能理解的。
這些禮物都是不太貴,又能表達心意的,老師們收到也會很欣慰。但是送禮隨著時代的變化,也變了「味道」。
家長群裡集資給老師送禮物,家長開噴:馬屁精,你送套房好了
王先生孩子上3年級,新換了班主任,老師為了方便交流作業,建了個家長群。
本來都是正常的信息交流,但是有一天,有個「慧眼」家長盯住了老師的朋友圈。
老師懷孕了,準備生寶寶,這位家長直接在家長群裡說:「我看老師懷寶寶了,我們集資給老師送張嬰兒床吧。」
下面還有幾個家長附和:「這位家長想得真周到,我看了一下,嬰兒床只要3000元,我們湊一湊吧。」
王先生看到群的時候,他們已經開始湊錢了,王先生怒了。「一群馬屁精,你們咋不集資送套房子?」
這一套怒懟,雖然讓那位提議的家長很沒面子,但是獲得了更多的支持。
送禮送大禮本來就是一種歪風邪氣,也有家長在評論說:「送禮又怎麼樣,老師也只能記得開頭張羅的家長,對我們這種出錢的名字都記不住。」
這件事也引起了家長們的熱烈討論,不止送房子,現在家長們的「花式送禮」更是 「讓人無語」。
家長送禮越來越名貴,表達心意的禮物變了味道
有些家長認為,一些純樸的小禮物是無傷大雅的,同學們折個小紙花送老師,既能表達心意,又沒有花銷很大。
有些家長則認為,禮物越貴越能代表心意,但是往往貴重的禮物負擔不起,所以家長群就方便了這類人,他們開始「眾籌」了。
不是發自內心的感謝老師而送的禮物,就變了「味道」。現在攀比好像成了社會的常態。
電影《夏洛特煩惱》裡面就諷刺了一波老師,參加婚禮的時候,老師是根據孩子送的禮物來記同學的。
今年的教師節有的學校做的就很好,凡事帶禮物來的孩子,都不讓孩子把禮物鮮花帶進校園。
這個操作引得各路網友的讚揚,這樣有效制止了攀比之心的萌聲。
家長總是張羅著送禮,對孩子有什麼影響
1)孩子跟著學
人與人之間都是「耳濡目染」的,更別說是看著家長背影長大的孩子。
孩子平時看家長各種送禮,自然也會有「送禮意識」,認為凡事先送禮問題才能更好地解決。
這種事情如果從小被誤導,將來送的禮只會越來越大,如果孩子欠缺法律意識,觸犯了底線,那這個禮送的就得不償失了。
送禮現象其實不應該被提倡,尤其是給老師。因為家長對孩子是無條件付出的,為了孩子的前途,家長「走偏路」送禮是很有可能的。
我們不能忘記了送禮物的本意,如果孩子想表達自己對老師的尊重或者喜愛,可以讓孩子通過勞動獲得資金。
或者親手製作一些小禮物,心意到了老師也會很高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