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自己慣用哪側大腦嗎?你知道口吃者所獨有的優勢是什麼嗎?
大部分人都知道左利手為右腦特別發達的人,但是忽略了口吃者同樣也是右腦特別發達的人。右腦發達者僅佔總人口的7%到8%,這意味著右腦發達者在某些優勢方面,已經超過了92%到93%的人。如果他們能夠很好地利用自己的優勢,將意味著他們可以毫不費力地就超越絕大多數人。問題的關鍵在於,為什麼口吃者是右腦特別發達的人?本文將從認知神經科學和認知心理學層面,進行深度分析。
大腦半球特異化
認知神經科學基於對人類割裂腦研究(split-brain research)發現,人類大腦左右半球具有特異化功能。所有人都可以做一個嘗試,用你的兩隻手同時排列積木,並試著將積木搭成想要的樣子。你會發現很難完成這項任務,並且情緒也會越來越煩躁。這是因為,在左腦自身願望和理想狀態下,它有自己一套世界觀,與此同時右腦也擁有另外一套世界觀。一旦通過雙手同時進行積木的搭建時,就會產生衝突,最終導致任務失敗。
通俗來講,人類大腦左右半球功能具有差異化。一般而言,慣用左腦者語言、口語以及重大問題的解決上具有優勢;而慣用右腦者在視覺、空間結構、空間想像方面具有優勢。這一論點,無論從生理學、認知神經科學還是認知心理學層面來講,都是成立的。
口吃的原因
在某些情況下,由於使用一個系統進行加工能夠帶來明顯的優勢,因此大腦半球特異化是自然選擇的結果。人與人相互交流需要很快的速度進行,這就意味著言語表達系統具有高度的偏側化特徵。作為大部分人而言,由於慣用左腦,所以大部分人語言表達流暢,沒有口吃的現象。對於右腦發達者而言,跨皮質(transcortical)加工整合需要花費時間,並且會減緩複雜的發生動作。因此,兩個平行系統會為控制言語輸出而產生競爭,因此右腦過多參與言語系統會造成口吃。
研究者發現,右腦發達者的顳葉最上端的一條大溝,即大腦外側裂(sylvian fissure)在右半球有明顯的上捲曲,而該區域在左半球則顯得相對較平。這意味控制言語表達系統的左腦,由於較少的神經元聯結導致無法主導言語表達,使得右腦過分參與該功能,造成個體產生口吃現象。
口吃者的優勢
根據上面的表述,我們可以確信口吃者為右腦發達者。右側大腦皮層所具有的優勢為空間結構、邏輯想像、三維動畫懂方面。因此作為口吃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優勢,在某些特殊領域發揮自己的特長。例如建築、空間物理學、天體物理學等方面。相對於科學研究而言,成年口吃者可能已經失去這樣的機會了。但是仍然可以在建築行業發展自己的優勢。
在新型高科技產業如機器人智能三維視覺方面,也會有特殊的天賦。諸如類似能夠發揮你天賦的事情,都會讓你比大部分人都容易成功。如果口吃者想要發展語言天賦,那麼他們可能要比其他人付出百倍努力,還不一定會獲得成功。
緩解口吃的技巧
有意識地鍛鍊左腦思維,能夠幫助口吃者緩解口吃的現象。例如可以有意識鍛鍊身體右側的肌肉,也可以學著解決實際問題。因為右腦者喜歡思考,喜歡反省,喜歡發現問題,但是不善於解決問題。鍛鍊左腦,就是鍛鍊自己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此外,還有一個應急的方法,在需要表達重要內容時,試著攥緊右手,或者有意識用右手進行比劃,能夠提高語言表達的流暢性。
口吃不像是左利手那樣,在長期的適應中已經習慣了左利手。而口吃者可能一生都難以改掉口吃,但這並不會妨礙其天賦的發揮。當他們發現自己的天賦時,同樣可以在相關領域成為傑出的人士。如果口吃者能夠更早地發現自己的天賦,那麼他們就能夠更加有針對性的計劃自己的人生。
通過閱讀本文,希望能夠對有口吃的朋友有所幫助。如果你身邊也有口吃的朋友,也可以告訴對方這些天賦和小技巧,幫助對方正確的看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