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規劃背景
決定身體是否健康的因素,既有先天遺傳,更有後天養護。但許多家庭缺乏科學的保健和養生知識,有的不重視保健,有的盲目養生。據2013年老年人醫藥保健品消費數據顯示,50歲以上人群在保健方面的消費比例已經高達55%。政府機構和社會公益組織有責任通過科學權威的家庭健康宣教活動,指導人們學會正確的保健養生常識,這一領域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新的醫療制度改革促使日常保健和用藥被更多的家庭重視,但是人們對如何儲存、管理、使用藥品則存在很多盲區和誤區,由此造成的用藥安全問題時有發生。全面導入家庭藥箱理念,推廣家庭科學用藥已刻不容緩。
2010年,「心系」組委會對北京、上海、重慶等10個城市4030名青春期女孩進行了調查,結果表明,「身心健康」被列為最受關注的問題;針對青春期女孩及家長的專項教育活動缺乏專業指導,缺乏科學的教育方法和喜聞樂見的表現形式。
2005年9月,「第二屆發展中國家出生缺陷與殘疾國際大會」公布的數據顯示,全世界每年大約有500萬出生缺陷嬰兒誕生,其中85%在發展中國家,出生缺陷已逐漸成為發展中國家嬰兒和兒童死亡的主要原因。我國是出生缺陷高發國家之一,出生缺陷兒數量約佔全世界的20%。而且近年來,我國缺陷兒出生率有升高趨勢。
積極圍繞《中國婦女發展綱要》、《中國兒童發展綱要》開展家庭健康教育活動,積極探索動員、整合社會資源的創新機制,充分發揮婦女在家庭中的主導地位,助力實現「中國夢健康家」的目標。
1.「家庭藥箱進萬家」項目
充分發揮女性在家庭中的主導作用,倡導通過婦女帶動家庭關注健康;廣泛動員、整合社會力量,傳播家庭藥箱的概念,普及家庭養生保健知識;營造社會輿論,有效推動中國家庭健康素養的全面提高。
2.「玫瑰課堂」項目
普及青春期健康知識,讓女孩們學會自我保護、學習禮儀修養,區分真善美,培養她們積極的人生觀、道德觀、審美觀;同時也讓女孩父母們樹立「母愛需要學習、父愛需要學習」新時期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推動家庭健康教育深入開展。
3.「種子工程」項目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和《全國家庭教育指導大綱》指導意見,按照孕前、孕期到產後三個階段,向廣大母嬰家庭普及科學的孕育知識,幫助廣大育齡家庭樹立孕前優生、自然分娩、母乳餵養、科學育兒、過敏預防等科學理念。
項目一:心繫女性——「家庭藥箱進萬家」
1.建立項目領導機構
由全國「心系」系列活動組委會主辦,全國婦聯婦女發展部、全國總工會女職工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同支持,北京同仁堂集團協辦。
2.家庭藥箱的構建
由35名醫療專家經兩輪集體研討後確定設計方案。藥箱分3層5個功能區:第一層放置常備藥品,內服藥與外用藥隔斷分開;第二層放置體溫計、止血包等家庭常用醫用器具;第三層存放家庭醫療記錄、體驗報告、藥品保質說明等檔案;頂蓋翻開後可做輔助平臺,便於臨時放置棉籤、瓶蓋等物品。塑料材質輕便、防潮、堅固,白底配以綠色標誌象徵著生命與健康。
3.確定項目形象大使及志願者
以德藝雙馨、與項目契合度高為原則,邀請北京電視臺《養生堂》等家庭生活類欄目主持人悅悅、高燕、秦天、亞明,著名演員茹萍、劉之冰等人擔任項目的愛心大使。
志願者由各街道工會組織的工作人員和社區居民組成。
4.舉辦「家庭藥箱進萬家」項目啟動會
2012年12月5日,在人民大會堂小禮堂隆重舉行了啟動儀式。主協辦單位領導、專家代表、醫療機構,社區衛生服務站的代表,藥店代表,基層單位的代表,以及大學生志願者、家庭代表800多人與會,50家媒體參加。「心系」組委會名譽顧問、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任顧秀蓮現場為嘉賓贈送了第一隻家庭藥箱。
5.編印發放健康科普讀物
(1)通過覆蓋全國的婦聯、工會等渠道網絡,有效發放5個版本的《家庭藥箱進萬家》、《寶寶藥箱》(家庭版和醫務版)宣傳手冊共1210萬冊。
(2)發放《婦科常見病與養生》、《家庭常見病與養生》、《慢性疾病與養生》、《亞健康與養生》、《現代病與養生啟示錄》、《飲食與養生》、《運動與養生》、《中醫藥文化》等8個版本的主題教育光碟6萬張,主要發給各市各廠礦企事業單位。
(3)發放蒙、藏、維、哈、朝五種文字宣傳畫(折頁)120萬張,主要在老、少、邊、窮地區發放。
(4)重點在北京、上海、天津、重慶等城市共發放大、中、小藥箱模型20餘萬個,重點發給各社區推薦的困難家庭、五保家庭等特殊家庭。
6.社區活動
(1)由「心系」組委會牽頭,圍繞家庭健康和養生主題,採取「健康節目匯演」、「專家諮詢義診」、「互動按摩」、「現場塗鴉秀」等多種形式,從2013年到2015年3年間共與各地街道辦合作組織「家庭藥箱進社區」活動230場,覆蓋大中城市60個,受益人數超過5000萬人次。
(2)由「心系」組委會牽頭,以「亞健康」、「健康操」、「中醫與養生」等主題,與基層社區合辦「家庭藥箱進萬家」知識課堂240場。另外在南京、廣州等地舉辦了7場市級宣教活動和中醫藥知識大講堂活動。
(3)「心系」組委會辦公室組建新媒體傳播平臺,精心製作傳播「寶寶藥箱空中課堂」短彩信,共輻射200萬戶家庭。
7.論壇研討和項目觀摩
(1)2013年8月,「心系」組委會在哈爾濱組織了全國部分城市工會女職委領導座談會及全國社區推廣會,哈爾濱、武漢、南京、太原、長春、鄭州、揚州等7個城市工會女職工部負責人和相關區縣、街道負責人參會,目的是推廣和複製該市社區活動的成功經驗。
(2)2014年12月和2015年5月,「心系」組委會先後組織了中醫藥文化北方論壇和南方論壇,邀請主辦單位領導、所在城市婦聯、工會、婦幼系統領導及專家代表200餘人參加,以「中醫藥文化與家庭養生」為主題展開理論研討。
8.全國社區健康才藝大賽
2015-2016年度在北京、太原、呼和浩特10個重點城市、1000個社區開展,才藝表演形式有歌舞、戲曲、器樂、詩歌朗誦等,每隊人數不超過20人,時限8分鐘,共分社區海選、街道賽、市級賽、全國總決賽四個階段進行,目前第一階段活動已經全面推開。
9.線上線下媒體傳播
(1)主流平面媒體:以國家級、健康養生、時尚類媒體為主,以及項目地區主流媒體為補充,共50多家媒體,體現媒體的權威性、高度和深度,如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環球時報等。
(2)電視媒體:選擇主流電視臺新聞和生活類頻道合作,力求擴大覆蓋率,如央視生活頻道、中國教育電視臺、北京電視臺新聞、財經頻道等。
(3)網絡媒體:以綜合門戶網站的健康、養生、生活、時尚等頻道為主,根據轉載率隨時調整媒體,擴大在年輕人群中的覆蓋率,如新浪、搜狐、騰訊、網易、優酷等門戶網站。
項目二、心繫女童——「玫瑰課堂」
1.問題評估
2014年1月起,「心系」組委會在北京、上海等重點城市50餘所中、小學校,針對10-13歲青春期的女童和家庭進行家庭教育現狀調查及座談,發放調查問卷5000份。調查結果顯示:
(1)93%的家長沒有對青春期女童進行深入教育;
(2)90%的家長希望得到專業指導,向專家諮詢來了解相關的知識和技能;
(3)66.9%的家長認為,青春期教育的最好方式是「課堂教育」;
(4)54.0%的家長認為,「父母指導」在青春期教育中不可或缺;
(5)45.3%的女童認為,青春期教育受益於「家庭教育」。
組委會還通過與女童家庭代表面對面交流、深入訪談、小組討論等形式進行了調研、數據收集、整理及籌備工作,從而為有效地開展青春期教育活動奠定了堅實基礎。
2.精心設置課程
2014年1月,「心系」組委會辦公室召開了由青春期生理、心理、法律與自我保護等領域專家以及優秀青春期教育實踐基地的中小學校特、高級德育、心理教師、媒體代表等參加的專家研討會,會上討論並確定了項目名稱、必修課內容、《讀本》、光碟、模式課堂等載體的大綱及主體內容。明確了父母親需要掌握的知識、女童教育內容及課堂的時長、頻次、授課形式、老師選擇等具體要求。
3.玫瑰課堂的主要內容
玫瑰課堂分別針對家長和女童進行設計,其主要內容概括為「一個理念、五句箴言、八節必修課」。
(1)一個理念:母愛需要學習。
這是針對家長的教育,意在告訴家長,母愛不僅是先天的本能,而且需要後天的學習,有責任掌握必要的科學知識和心理疏導能力。
(2)五句箴言——給母親
①初潮來訪祝賀你身體將要「成熟」。
母親向女兒解釋月經初潮的科學成因,揭示身體成長的密碼。
②「玫瑰」初綻世界因你而美麗。
告訴女兒生理期的到來,意味著女性的美麗和魅力開始綻放,要充滿自信。
③「叛逆」沒錯學會尊重才是真成長。
青春期生理變化導致心理「叛逆」是正常的,但要學會控制情緒,尊重周圍的人,逐步走向成熟。
④青春悸動把握友誼需理智。
性意識開始喚醒,需要教育女兒在交友上自尊自愛,防止衝動,懂得自愛。
⑤珍視生命自我保護靠智慧。
告訴女兒,一系列生理心理變化帶來的苦惱,關鍵要依靠自己的智慧來化解。
(3)八節必修課——給女兒
①初潮來了。
科學解釋月經初潮的成因,消除女童的驚慌恐懼心理,消除自卑心理。
②我的經期秘籍。
教會女童從容應對經期一系列問題的方法,緩解生理和心理上的緊張不適。
③悅納自己——我的青春我做主。
教育女童認識到女性的美麗和魅力,重拾自信,塑造健康、陽光心態。
④我的未來角色。
引導女童樹立成人意識,認真規劃自己的人生未來,樹立遠大的理想。
⑤「叛逆」是我的成長。
認識到「叛逆」是自主意識產生、發展的必然結果,是成長的一種表現形式,無需煩惱。
⑥青春有「情」天。
教育情竇初開的少女正確處理好愛慕、友情、親情等情感問題。
⑦學會自我保護。
學會應對人身安全、個人隱私等問題,強化自我保護意識和技能。
⑧網絡讓我的世界更精彩。
正確使用網際網路等現代社交平臺,積極、健康地建立與外部世界的聯繫,讓生活豐富多彩。
4.推廣活動
2009年,全國「心系」系列活動組委會辦公室面向北京、上海、廣州等20個重點城市的10-18歲女童家庭開展活動,累計1300萬戶家庭直接受益。2014年起,組委會推出「女生第一課玫瑰課堂」活動,項目進入全新階段。主要實施步驟有:
(1)免費發放《女生第一課》系列讀本90萬冊(《初潮來了》、《我的經期秘籍》)、動漫光碟6000張。內容分為「媽媽看」、「女兒看」兩部分,涵蓋了青春期生理、安全、情感、親子和審美等知識。
(2)以小學女生和家長為主要目標人群,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堂教育,既有集中授課,又有個別輔導,兼顧私密性。組織了50場「母女對話」課堂,組織流動課堂5萬餘場,建立實踐教育基地234家。其中:
主題課堂:以「自尊自愛」、「審美教育」等主題,採用班會、討論、「校園青春角」等形式由學校組織開展。
模式課堂:由「知心姐姐」盧勤等全國著名教育專家主講,採用集體講解、現場互動、個別問答等多種形式。
動漫光碟課堂:以青春期生理知識為核心內容,統一製作動漫光碟,組織女童及家長固定時間觀看。
家庭課堂:通過對父母傳授知識點,由父母在家庭生活中找適當的時間和場合對女童進行教育。
空中課堂:以訂製手機報和微信公眾號等形式定期推送。
親子夏令營:首創青春期女童親子夏令營,把親子教育從家庭搬到戶外,在大自然中增進親子感情,解決情感困擾。
(3)發放「女生第一課玫瑰課堂」關愛禮包90萬個,多次組織赴貧困地區捐贈關愛禮包。
(4)媒體宣傳:與央視、北京電視臺、中國婦女報、中國教育報、法制晚報、健康時報及新浪、鳳凰、騰訊、網易等近百家全國主流媒體、新媒體通力合作,有機組合不同的新聞表現形式,達到最佳效果。
(5)明星效應:發揮自身優勢,體現公益性,放大明星效應,以項目匹配度高、公眾形象好為原則,精心選擇邀請濮存昕、鞠萍、林妙可、楊紫、阿爾法等明星積極參與,極大地增加了項目的影響力。
項目三、心繫新生命——「種子工程」
1.項目啟動
2002年,由「心系」組委會主辦,雀巢(中國)有限公司協辦的「種子工程」項目正式啟動,活動範圍是北京、上海、廣州、重慶、天津等30多個城市,目標人群是新婚夫婦、孕期、0-3歲嬰幼兒三類家庭。
2.精心設計宣教內容
(1)權威前沿:邀請168位婦產、婦幼保健、兒童教育等領域專家參與宣傳資料的編輯製作。自2015年起,吸納「母嬰營養1000天」理念的國際最新研究成果,宣教內容更加科學先進。
(2)高度細分:對孕期到學齡前兒童家庭的線上宣教版本已經細化到了每一周,實現了688個版本共計3500個題目的個性化推送。
3.宣教內容的傳播
(1)知識讀本:編寫《種子工程》知識讀本,共製作14個版本,免費發放300多萬冊。
(2)光碟:製作6集動漫教育光碟,並配以U盤關愛手環等形式,免費發放40萬份愛心禮包。
(3)教育基地和教師培訓:「心繫新生命」活動在全國共建立了507個教育基地和「孕婦學校」,在30多個城市開展醫師培訓,普及孕校規範課程,培訓孕婦學校老師逾3000人,並授予國家一類教育學分。
(4)孕婦大課堂:截止到2015年9月,「種子工程」共開展「孕婦大課堂」3585場,面對面傳播科學孕育科普知識。在2015-2016年度,計劃再開展3000場孕婦關愛課堂活動。
(5)空中課堂:針對80、90後母嬰家庭的信息傳播特點,推出百萬場「心繫婦兒-空中課堂」,其中僅中國婦幼手機報一年內就免費發送了累計1.98億頻次的家庭教育知識內容,惠及624.9萬戶孕期及0-6歲兒童家庭。
4.擴大社會影響
(1)動態新聞傳播:通過中國婦女報、健康報、新華網、新浪等50餘家新聞媒體,及時刊播活動的動態消息,體現項目的及時性、連續性和覆蓋面。
(2)專題深度傳播:在搜狐、新浪、寶寶樹等熱門網站,開設「種子工程」網絡專頁,在健康類傳統媒體上刊登營養主題知識連載,體現項目的全面、深度和厚度。
(3)借力明星造勢:邀請熱衷公益事業的楊冪、劉愷威、孫悅、黃小蕾等影視明星作為愛心形象大使,現場與孕媽媽互動,放大明星效應,提高項目影響力。
在21年的家庭健康教育實踐活動中,「心系」組委會建立了一種高效便捷的「1+5」運行機制,有效形成合力。「1」是指「心系」系列活動,這是基礎和核心;「5」是指建立了行政網絡、專家、媒體、企業、志願者(包括公眾人物)五大支持委會員。
截至2015年,共有40多個領域的500多名專家、300多家媒體、80多個城市的婦聯、民政、婦幼、教育、共青團、工會等相關單位參與了「心系」系列活動,創建了2000多個宣教基地。
「心系」組委會開展的七大系列50項活動,都是群眾迫切需求,政府重點關注、政策著力扶持的熱點問題。同時,組委會在確定項目時,找準當前教育體系和健康傳播領域內的空白點,努力使項目成為現行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的有益補充。這是「心系」項目能夠順應國家政策,獲得社會廣泛支持、群眾熱情參與的關鍵。
「心系」系列活動將婦女定位為核心目標人群,特別注重發揮婦女在家庭中的紐帶和主導作用。俗話說「一個好女人,幸福三代人」,通過全面提高婦女的健康素養,進而帶動家庭其他成員樹立健康意識,學習健康知識,效果事半功倍。
實踐證明,為了提高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項目項目的適用性和實際效果,必須對項目人群進行高度細分,量身訂製內容產品。同時,課程的設置應當實現內容適用、形式多樣、互動性強、手段與時俱進等高度統一。
發揮渠道作用,深入社區、學校、家庭,線下活動注重「接地氣」,形式豐富多彩、喜聞樂見,是「心系」系列活動的傳統優勢。為了適應網絡媒體崛起的新形勢,「心系」建立了新媒體中心,開設了「中國婦幼手機報」、「心繫婦兒-空中課堂」等線上平臺,緊跟時代步伐,兩翼齊飛。
2015年1月,在由CCTV-發現之旅《公益的力量》欄目和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聯合主辦的「2014點燃希望公益盛典」上,「家庭藥箱進萬家」項目榮獲年度公益項目獎。
「玫瑰課堂」項目不僅在全國聲譽鵲起,而且在國際上產生了較大影響。由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全國婦聯國際聯絡部支持,「心系」組委會、中國家庭教育學會主辦的「青春期女童衛生保健和保護家庭教育」項目2015年6月正式啟動,面向北京、河南等地開展活動。
來源:國家衛生計生委宣傳司、中國健康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