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高需求」寶寶是啥體驗?網友講述戳中共鳴,這類孩子太難帶了

2020-11-20 暮沐媽咪育兒日記

一想到寶寶大多數人腦海中,就會想到善解人意的貼心小棉襖。

但是這其中還有一類寶寶,她們並不是以「貼心小棉襖」的形象出現的,而是自帶高標準、嚴要求,這種寶寶又被成為「高需求」寶寶,也就是在幾乎所有事情上,都有著自己嚴苛的準則。

養「高需求」寶寶是啥體驗?網友講述戳中共鳴,這類孩子太難帶了

小潔的孩子就是這樣,寶寶要媽媽必須在她的視線範圍內活動

一旦小潔離開了這個範圍,寶寶就會哭鬧不止,害怕媽媽會離開她,哪怕媽媽去上個廁所,寶寶也會開始又哭又鬧,認為媽媽消失、不要她了。

朋友們一開始聽小潔說的時候,還以為是誇大了孩子的行為,結果一了解才知道,原來真的有這樣的「高需求」寶寶。

小齊的寶寶也是如此,雖然不會因為媽媽離開視線範圍而哭鬧不止,但同樣也是一個愛哭敏感的寶寶,對於一些再小不過的事,比如吃飯的時候,菜不小心掉到了地上,就會哭個不停!

雖然這樣看,高需求寶寶都是不好的地方,既要求多多又敏感愛哭,似乎找不出來一個優點,但是仔細了解過才之後,原來「高需求」寶寶還有許多的優點

「高需求」寶寶的這些優點,在育兒過程中不可忽視,寶媽要綜合看待

第一點:適應能力強

大多數帶過娃的寶媽都知道,寶寶對於要離開媽媽懷抱自己去一個屋子睡覺,或是要斷奶這種事肯定很抗拒、不願意接受的,面對這種情況小孩子都會哭鬧不止。

但是「高需求」寶寶,對於這些事情接受能力很強,可以很好適應環境需求。

第二點:情感表達豐富

「高需求」寶寶雖然看似愛哭愛鬧,但是實際上卻感情細膩,內心小世界很豐富,不會掩飾自己的情緒,這樣也會使家長能更好地了解寶寶的情緒狀態,更好地跟寶寶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

第三點:精力旺盛,樂於探索

「高需求」的寶寶一般都屬於好動的類型,精力旺盛幾乎隨時都在探索新鮮事物,發現新世界,這雖然給家長帶娃帶來了不小的挑戰,但同時寶寶會對新鮮事物產生好奇感和探索欲,這種前提讓「高需求」寶寶的創造力都非常驚人!

第四點:感情層次鮮明

這類寶寶的感情都充滿了層次,而且對外界的信息很是敏感,因此都是內心戲十足,對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態度,「高需求」寶寶可以很好的分清不同態度的人,並選擇不同的方式態度來應對她們,對家長是一種態度,對嚴厲的長輩是一種態度,對和藹的長輩又可以是另一種態度。

家長們做到以下幾點,就不會再抱怨「這類孩子太難帶」了

認識到了「高需求」寶寶的優點,那麼如何培養「高需求」寶寶並將優點擴大至最大化呢?科學應對「高需求」,以下幾點要謹記

第一點:對孩子的需求要積極回應

「高需求」寶寶,對於一些事情要求十分嚴苛,這時家長就要儘量滿足寶寶的需求,對寶寶的需求做出積極回應,不可置之不理,存有那種哭到累就不哭,完全不用理的錯誤想法。

正確的做法是搞清楚寶寶的真正需求後,在不違背原則、不溺愛的情況下,要儘量滿足,並且能夠做到及時回應。

第二點:給孩子更多的包容和關愛

這類寶寶一般內心比較細膩敏感,渴望父母更多的關心愛護,有時候調皮搗蛋可能是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

父母在對待這類孩子時,要多關愛她們,在不觸犯底線原則的情況下,不要太過嚴厲的管教,不然對於一個內心十分細膩敏感的孩子來說,父母的打壓是對自身很大的傷害,要學會循循善誘,多理解包容孩子。

第三點:帶孩子多去探索外面的世界

「高需求」寶寶一般都精力充沛,喜歡探索新世界,因此家長要善於利用這一優勢,多帶孩子去外面看看,不要將本來的優勢變為劣勢,一味地讓孩子保持安靜,而要多帶孩子去感受、去探索,滿足她的好奇心和想像力。

這樣可以進一步培養孩子創造能力的同時,也可以讓孩子充沛的精力有空間去散發,使家長帶娃不至於那麼辛苦

如果家長擁有了一個「高需求」寶寶,那麼對於家長來說,適應期肯定是一個不小的挑戰,不過一旦克服了對寶寶的適應期,減少對孩子的抱怨,多給孩子一些愛與理解,並且科學合理的培養寶寶,那到時候「高需求」肯定會收穫「高回報」!

留言板話題:你家有同款「高需求」娃嗎?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娃有以下特徵,恭喜你有了「高需求寶寶」,現在難帶將來輕鬆
    朋友就有過這樣的感慨,以為自己生完孩子會母性大發,但是當真的養起來的時候,只覺得生無可戀。這孩子真是太難帶了,不抱就鬧,放下就哭,一會兒看不見媽媽就張嘴嚎,真真像是人形掛件,一分一秒都不能放下。這倒不是單個情況,很多媽媽都有這樣的經歷,不過還是要勸慰一下。娃有以下特徵,恭喜你有了「高需求寶寶」,現在難帶將來輕鬆。
  • 這幾類高需求寶寶雖然難帶,實則這類寶寶很聰明
    其實愛哭愛粘人,鬧得寶媽寶爸心力交瘁的孩子大多統稱為「高需求寶寶」。其實這高需求的寶寶反而更靈敏聰明。高需求寶寶大多有哪些特徵呢?1.超級敏感這類寶寶感官聽覺視覺都是十分靈敏,具體表現為有一點動靜就容易被驚醒。尤其是晚上極容易被吵醒,需要大人及其小心。並且寶寶有一階段會出現討厭被生人抱,拒絕陌生人接觸,愛粘著媽媽,導致媽媽格外勞累。其實敏感不是一個壞的表象,這類寶寶感官靈敏,即具有警覺性,孩子長大後父母積極引導,容易轉化為洞察力強。
  • 家長遇到高需求的寶寶先別哭,這類寶寶長大後會更聰明
    同樣是養娃,有些家長遇到了「天使寶寶」,不愛哭鬧、能自己入睡,十分好帶,家長操心少;還有些家長則遇到了高需求的寶寶,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就是在哭鬧,讓人十分頭疼。照顧高需求寶寶的家長,都很想擁有一個天使寶寶。
  • 這是80後阿姨的遊戲,遊戲體驗兩小時,「養孩子」太難了
    這是80後阿姨的遊戲,遊戲體驗兩小時,「養孩子」太難了最近一款養成遊戲,得到不少80後阿姨的熱心推薦,這個遊戲好玩嗎?對於組隊升級的遊戲,養成遊戲更自由,也更吸引人,尤其是一些有強迫症的玩家來說。熬通宵不睡覺,也要打出成績來。
  • 有一個高需求寶寶,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這就是一個高需求寶寶的典型特徵之一,所有適用於普通寶寶的育兒方法在他這裡都有可能失效。西爾斯曾這樣描述一個高需求寶寶:「高需求寶寶的哭不只是請求,而是急促的要求。03帶這樣的高需求寶寶,其實很容易崩潰,自我懷疑。看著別人家乖巧的寶寶,我經常會質疑自己:是不是我不會帶孩子,是我能力不行嗎?寶寶是不是被我慣壞了?
  • 高需求寶寶不好帶?娃有這幾個高需求表現,恭喜將來會有高回報
    寶媽們在一起,免不了對孩子進行一番評價,有的孩子特別聽話,有的孩子則很不省心,於是就有了易養型孩子和難養型孩子的區分,其實,難養型孩子還有一個稱呼,叫做高需求寶寶,這種寶寶大概佔到了20%左右,顧名思義,跟大部分天使寶寶比較,這種孩子非常讓父母頭痛,但反過來,他們也會對父母有高回報
  • 這就是「高需求寶寶」本來的樣子,9條全中的寶媽要哭了!
    帶過娃的父母都知道,【高需求寶寶】,這個詞的殺傷力有多大。別人家天使寶寶的日常,可能就是吃吃睡睡玩玩抱抱,頂多偶爾哭哭鬧鬧。但是高需求寶寶呢?「24小時持續的哼哼唧唧,360度立體環繞在我的耳邊,我覺得我要被我娃搞出成年陰影。」
  • 寶寶為啥喜歡揪媽媽頭髮?網友:我們戴眼鏡的媽媽太難了
    當然,這些體驗心得,寶媽都會在寶寶出生的那一刻開始,逐漸體會到!案例網友晚秋最近和女兒視頻聊天,期間婆婆也在旁邊,晚秋突然發現婆婆的臉上有一條新的劃痕,血跡還沒幹。於是讓公公把女兒抱到一邊,問了下婆婆怎麼回事?婆婆說是抱孫女的時候,孫女抓的。
  • 孩子愛哭、敏感、特別粘人……家長如何應對「高需求」寶寶?
    前幾天,看到一位媽媽哭訴:高需求寶寶該如何養育啊?「我家孩子兩歲,男孩,每天都離不開人,一直以來,我都是自己帶的他。就這樣,他還是天天就愛哭,不高興就哼哼唧唧,不管做什麼都要跟在我屁股後面,就好像一條小尾巴,哪怕上廁所都要開著門才行。平時我們稍一不注意,對孩子有稍微嚴厲一點的眼神,或者有時候即便是溫和地提醒他什麼事情做錯了,他也會委屈到大哭!
  • 帶個高需求寶寶,能把你折騰到崩潰!這類寶寶都有這6個特徵!
    」;也有些寶寶則相反,很大了還不睡整覺,一晚上要醒好幾次,寶媽也跟著醒幾次,甚至一些寶寶白天還特別黏人,只要一看不到媽媽就哭鬧,弄得寶媽什麼都做不了,這就是那種「不好帶的寶寶」,也就是「高需求寶寶」。 說實話,作為家長都不希望自己的寶寶是高需求寶寶,因為帶起來實在太累了。那麼怎麼才算是「高需求寶寶」呢?一般來說,高需求寶寶會有如下這6個特徵: 1、頻繁夜醒
  • 遇到高需求寶寶別喊累,這類寶寶其實更聰明!
    當媽的都羨慕別人家的「天使寶寶」,很少哭鬧,晚上自己就能睡整夜覺。哪再看自家寶寶,必須讓抱著,一放下就哭個不停,鬧得寶媽心力交瘁,眼圈烏黑。大概會有五分之一的寶寶會是後者,也就是「高需求寶寶」。高需求寶寶有哪些特徵?
  • 「孩子愛哭鬧,事兒多,煩死了!」攤上一個高需求寶寶怎麼辦?
    其實媽媽說對了一半,皮皮這樣的孩子還真可能是天生的,屬於高需求寶寶,我們會覺得他事兒多,矯情。不過,高需求寶寶也不是總惹人煩,若引導得當,將來就是個細心的暖娃呢。高需求寶寶長什麼樣?首先需要指出,「高需求嬰兒」一詞並非醫學診斷。
  • 「高需求」寶寶有三個特徵,中了的寶媽有罪受了,不是一般的難帶
    文丨福林媽咪老人常說寶寶出生後不愛哭鬧,比較好帶是來報恩的,而出生後愛哭愛鬧,很難帶則是來要債的。雖然這只是老一輩的迷信,但是寶寶好不好帶還真的寶媽們很發愁的一件事情。寶寶好不好帶其實與寶寶的需求高低有關的。「低需求」的寶寶平時很少哭鬧,餓了就吃,哭了就睡,是讓寶媽非常省心的;而「高需求」的寶寶就不一樣了,愛哭愛鬧,餓了哭,睡醒了哭,沒人陪著了哭,而且一哭還特別難哄好,養個「高需求」的寶寶,寶媽可真的有罪受了。
  • 這就是"高需求寶寶"本來的樣子,9條全中的寶媽要哭了!
    帶過娃的父母都知道,【高需求寶寶】,這個詞的殺傷力有多大。別人家天使寶寶的日常,可能就是吃吃睡睡玩玩抱抱,頂多偶爾哭哭鬧鬧。但是高需求寶寶呢?需求水平中等的寶寶,哭鬧一會兒,只要得到了適當的擁抱和安慰,他就能滿足。這也就是我們說的「好養」寶寶。
  • 生了個高需求寶寶,才知道什麼叫劫後餘生……
    養過娃的父母都知道, 「高需求寶寶」 , 這個詞兒的殺傷力有多大。高需求寶寶在哄睡、吃奶、 吃飯等等所有的事情上,都有著持久的、近乎苛刻的要求。全家老小每日心中默念一萬次:「孩子你快點長大吧,再不長大我們都要瘋了.......」 養過高需求寶寶,才知道什麼叫劫後餘生。
  • 有以下特徵的是高需求寶寶,家長別嫌煩,未來都是驚喜!
    多多媽媽經常說:我們家這是高需求寶寶。那麼什麼是高需求寶寶呢?遇到高需求寶寶真的那麼「可怕」嗎?在很多人眼裡,高需求寶寶是被父母慣壞的寶寶,遇到高需求寶寶的家長們可不背這個鍋,實際上不是這樣的,跟世界上有黑色和白色一樣,寶寶的性情也都不相同,研究顯示:高需求寶寶在寶寶群體中佔比大約為10%,不是小數目了。
  • 有以下特徵的是高需求寶寶,家長別嫌煩,未來都是驚喜
    養孩子真的能讓人快速長大啊,養娃的過程雖然辛苦,但隨著寶寶的長大也會給我們很多快樂。養娃的過程很辛苦,如果遇到了「高需求」段位的寶寶,那就更苦了。多多媽媽經常說:我們家這是高需求寶寶。那麼什麼是高需求寶寶呢?遇到高需求寶寶真的那麼「可怕」嗎?在很多人眼裡,高需求寶寶是被父母慣壞的寶寶,遇到高需求寶寶的家長們可不背這個鍋,實際上不是這樣的,跟世界上有黑色和白色一樣,寶寶的性情也都不相同,研究顯示:高需求寶寶在寶寶群體中佔比大約為10%,不是小數目了。
  • 「高需求」寶寶被稱之為「復仇者」,攤上的媽媽遭罪了
    很多媽媽用這段話開導自己,在哄睡哄到抓狂的中午,在餵奶餵到抑鬱的夜晚,在每一個起得比雞還早的清晨,在每一個無人幫助獨自療傷的深夜,面對高需求寶寶,我們除了冷靜面對,還能做什麼呢?整整四個月,她們除了坐在教室牆邊觀摩,啥也沒幹。妹妹始終沒能離開媽媽,加入老師同學之間。「高需求」寶寶被稱為「復仇者」,那麼其根源到底是什麼?1:天性如此「高需求」可能來自天生的性格。
  • 奧斯卡最佳短片《包寶寶》 戳中了怎樣的痛點?
    原標題:奧斯卡最佳短片《包寶寶》,戳中了怎樣的痛點? | 睡前聊一會兒 前兩天,一部七八分鐘的中國風短片《包寶寶》,獲得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短片獎,細膩的描述、大膽的想像、感人的劇情,打動了無數觀眾,也戳中了不少中國家庭的痛點。受黨報評論君的邀請,今晚我們來聊一聊這部短片。   這部由華裔女導演執導的短片,用華人家庭的形象和場景,講述了一個中國人熟悉的話題:媽媽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控制」,以及如何面對長大以後的孩子。
  • 生了個高需求寶寶,才知道什麼叫劫後餘生
    家裡有娃的爸爸媽媽們都知道,「高需求寶寶」這個詞的殺傷力有多大。「高需求寶寶」在吃奶、哄睡、吃飯等等所有的事情上,都有著持久的、近乎苛刻的要求。他們脆弱、敏感,不安、容易焦慮,一直懷疑他們年幼的身體裡是不是住著一個憂傷的老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