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舊衣回收的內幕被揭開,有人利用它年入百萬,你還會選擇捐衣服嗎?
現在的經濟日益發展,發展得越來越好,生活水平和物質水平也在逐漸的提高。人們在衣食住行方面,開始慢慢享受了,也不會虧待自己了。就以我們每天都要穿的衣服為例,在以前人的觀念裡,衣服的穿法是「縫三年補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現在是追求時尚,一過時,就把衣服丟在衣櫃裡面進行堆灰。
那麼那些堆灰的衣服該怎麼辦呢?現在已經和過去截然不同了,在現在這個年頭,已經沒有人還穿著打著補丁的衣服的。或者有些人穿了一兩次就不想穿了,閒置在了家裡。因此隨著不斷的發展,就出現了很多的閒置平臺或者是舊物回收的地方。
我相信很多人在自己住的小區裡,經常能看到「舊衣物回收箱」。這些舊衣回收箱宣傳是要捐贈給山區的朋友,用來扶貧做公益的。所以,小區裡的居民也非常樂意將自己家裡不穿的舊衣服拿出來做愛心,給山區朋友帶去溫暖。
但是有好多人不知道,背後有些人卻拿著你捐出去的衣服年入百萬。雖然剛開始是說拿著這些舊衣服是去捐贈愛心,給山區的小朋友送去溫暖。但有人知道可以從中謀取利潤的時候,就開始偷偷地將回收箱裡的衣服拿走了。
一般來說,這些不要了的衣服可能不值多少錢,那是什麼方法讓他們變得值錢起來了呢。一般這種回收站的衣服,會被拉到回收站進行挑揀,翻新,將舊衣進行加工。如果一些看起來還不是很破的衣服,成色還較好,他們會將衣服進行翻新消毒,然後把它們放到批發市場或者二手市場進行二次售賣。如果質量並不是很好的衣服,他們就把他們做成拖把或者其他東西,也進行二次售賣。
這樣的二次加工並不需要多大的成本,而且在中國這個人口巨多的國家,每天被丟掉的衣服數不勝數。而且現在經濟那麼發達,人們的衣服也不會像以前那麼破舊了,回收率還是挺高的。所以這個利潤就會變得很多很多。他們還會將一部分二次加工的衣服運到非洲等欠資源地區。因為分類和二次加工的成本和技術難度都比較低,在成本很低的情況下,就賺得特別多了。
他們還會做一些大牌尾單的生意,像一些國產品牌也都會有不少的庫存。據統計,我國的類似於李寧、安踏這樣的運動品牌每年庫存貨物金額就達到了500億元左右。當這些商品被大量積壓的時候,有些品牌會選擇將他們銷毀,有些品牌會選擇將其低價賣給別人。他們以原價低了好多的價格流入農村或者貧困的地方,這樣也能賺取不少錢。
所以,很多事情並不是表面看到的那麼簡單,像舊衣回收這樣雖然一點也不起眼的一個裝置,有人就會想著用它來發財。當這一內幕被揭發的時候,又有人會在那裡討論,舊衣回收是否真的是公益募捐還是用來賺取商業利益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