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Leeeslie。
何以稱得最好的時光,我想此時此刻便是最好的時光,如同青春歲月,永遠沒有一刻會比此時的你更加年輕了。
侯孝賢自己講過"生命中有許多吉光片羽,無從名之,難以歸類,也不能構成什麼重要意義,但它們就是在我心頭縈繞不去。""最好的時光,最好,不是因為最好所以我們眷念不已,而是倒過來,是因為永遠失落了,我們只能用懷念去召喚它們所以才能成為最好。"
1966年高雄,戀愛夢。
穿著帆布鞋踩著腳踏車的當兵少年(張震)還是滿身青澀的少年氣,好像只是那個長高了些的小四兒。
少年與秀美在撞球室邂逅,緣起,愛情始於此。
一場桌球結束,沒有語言交流,只是眼波流轉、心靈交匯。就要去當兵的少年走前還跑回告訴給秀美會給她寫信。
秀美走後,阿震來撞球室找她,換作的又是新的服務員,不知道是巧合還是宿命,秀美走了,就像之前春子一樣。秀美之前讀少年寫給春子的信,現在新人又讀少年寫給她的信。
在那個沒有手機電子通訊的年代一切變得真誠,純粹又簡單,寫信或者親自支身前去。少年一路追隨,終於在虎尾找到秀美。
畫面一直都很安靜,沒有太多語言,一個注視的眼神,一顆悸動的心,一個微笑,已經勝過千言萬語了。
吃過飯後,秀美在車站送少年回去。雨夜,昏黃的燈光,一頂傘,牽手變得不需要理由。這般合時宜的氛圍是不容許被浪費的。《Smoke Gets in Your Eyes》在雨中散開,十指相扣,點到為止,剩下的盡由你們去想像了……
雖是簡簡單單的故事,卻把愛情裡的兜兜轉轉、坎坎坷坷、悸動美好抽象又具體的全盡勾勒出來。
1911年大稻埕,自由夢。
詩人震宇(張震)與藝旦姐(舒淇)之間何嘗不是愛情,但為何又叫做自由夢?只是在那個年代,誰又能有閒暇去談情,有精力去說愛。青樓女子看似無憂,每天光鮮亮麗,可最迫切的還不是坎坷身世背後想要擺脫束縛的自由夢;震宇作為滿腹經綸之人,彼時彼刻,最為緊要的還不是摒棄一切懷揣家國的自由夢。
追隨梁啓超的震宇多次在報紙撰文,反對儲妾,卻又為阿妹終身可有所託而放棄原則,選擇成全。如同忠孝兩難,在原則和道義上他選擇了後者。看在眼中的藝旦姐何嘗不希望震宇為她如此呢。
古代女子受禮法教條所束,地位卑微又身不由己。妓院青樓之地,整個人都不是自己的,又到哪裡去追尋什麼愛戀的自由。
她成全了阿妹,也意味著自己仍要在此停留。新來的姑娘年幼,只有十歲,這麼小的年紀就已失了自由,恐怕到此地她還不知是要做何。
藝旦姐與震宇兩人終日為伴,說震宇視她為紅顏知己也好,情人戀人也罷,卻也未曾為她終身考慮。是因為一己原則還是心懷家國或是其他種種我不敢枉下定論,但各中原由你我心中都有度量。
一封來信,儘是家國之事,懷揣的只有自己的志願與報復,卻未曾提及她的餘生半分。"明知此是傷心地,亦到維舟首重回。十七年中多少事,春帆樓下晚濤哀。"震宇唯梁先生馬首是瞻,借梁啓超憂國運嘆興亡之辭道盡了與藝旦姐之間的過往種種。於這青樓之地流連停駐是他最好的時光,又何嘗不是傷心的過往。
藝旦姐如今一曲南管,盡現心酸惆悵與悲涼……
2005年臺北,青春夢。
泡吧、吸菸、機車、同性戀、紋身、性衝動、自己給自己貼上的非主流標籤,大抵薈萃了青春的狂躁、瘋癲與不安。舒淇一頭帥氣的長髮,煙燻的眼妝,舉手投足間演絕了她的樣子。
阿靖(舒淇)自己的牌子上寫著"我是個癲癇症患者,請不要叫救護車,請把我轉移到安全溫暖的角落。"年少青春裡,冷酷的外表下是渴望愛與被愛的悸動的心。
糾纏不清的愛情中,阿靖與女友或是阿靖與阿震,繚亂迷惘之間,他們各自在找尋著愛。仿佛在青春的字典裡,愛大過一切,超越生死。
青春夢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片中時間並不長的吻戲,當年報導舒淇與張震足足吻了十幾分鐘,鏡頭已經結束,導演叫停二人卻渾然不知的忘情擁吻。大概深入角色,靈魂碰撞之間忘卻了時間。舒淇說"我和張震開始擔心是不是吻的太久了,於是停下來,發現導演和攝影師已經在抽菸了。"
侯孝賢的片子總是骨子裡都滲著文藝。不晦澀,甚至像紀錄片一樣略顯枯燥,但又不止於畫面靜默之美,不止於氣氛氤氳之濃,亦不止於情思緲緲。細枝末節,無所疏漏。戀愛夢裡火車站牌的字由右向左;自由夢裡對白無聲,字幕全數印在金色雕花的幕景上,獨特精緻,又把語言傳達的愈發到位。
Three times,更喜歡戀愛夢的故事,更鍾意自由夢的厚重,最痴迷青春夢的舒淇與張震。三段故事,濃縮了《戀戀風塵》、《海上花》與《千禧曼波》。長鏡頭的運用恰到好處。整部影片風輕雲淡,靜默卻不空洞,餘音繞梁不過如此。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