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字,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收到最新內容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近年來,網際網路已經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們足不出戶、隨時隨地都可以享受從溝通交流到衣食住行等全方位網絡服務。根據CNNIC今年發布的報告,目前我國網民規模達9億人,佔人口比例的64.5%。各類網絡應用飛速發展,例如即時通信用戶已達8.9億人、網絡支付用戶達7.68億人、網絡購物年交易額達10.6萬億元,可以說,網絡世界與現實社會已經深度融合。
在今天舉行的中國網際網路大會「2020防範治理電信網絡科技論壇」上,中國移動信安中心副總經理趙剛表示,網絡的快速發展和普及,給不法分子開闢了違法犯罪的新土壤,電信網絡詐騙持續高發多發。根據公開數據,近年來,詐騙案件破獲量、抓獲犯罪人員數量一直呈整體上升趨勢,2019年環比分別上升52.7%和123.3%。電信網絡詐騙嚴重侵害人民群眾財產安全,影響社會和諧穩定,已經成為社會發展的一顆毒瘤。
電信網絡詐騙呈現「三化」態勢和兩個「轉移」趨勢
趙剛指出,當前,電信網絡詐騙主要表現為「產業化」、「專業化」、「精準化」三化的態勢。「產業化」方面,已經形成了販賣手機卡、銀行卡、竊取公民個人信息、群發詐騙信息、製作釣魚欺詐網站的黑色產業鏈;「專業化」方面,犯罪分子越來越多使用人工智慧、goip網關等新技術、新設備實施詐騙;「精準化」方面,不法分子不再廣撒網,而是通過事先收集個人信息,有針對性地實施詐騙,極大地提高了詐騙得逞的可能性。
趙剛進一步指出,電信網絡詐騙還表現出兩個轉移的趨勢,一是由「電話詐騙為主」向「網絡詐騙為主」轉移,二是由「境內詐騙」向「境外詐騙」轉移。在第一個轉移方面,根據最高法司法大數據報告,2016-2017年電信網絡詐騙案件中,電話詐騙佔比超過一半,簡訊詐騙佔比超過三成,是主要的詐騙方式。但根據今年的抽樣監測數據,網絡詐騙已經超過了一半,14.6%的涉案號碼沒有任何電話、簡訊通信行為,51.6%的涉案號碼與受害人之間無電話、簡訊通信聯繫,這種情況下,手機號碼主要用於註冊或者綁定微信、QQ等網際網路帳號進行網絡詐騙。在第二個轉移方面,有兩個突出特點。一是境內詐騙窩點向東南亞、中緬邊境轉移趨勢明顯;二是由於國際漫遊資費下降、無需實名登記等原因,不法分子開始在內地大量倒賣香港、澳門號卡用於違法犯罪。
從「事後關停」到「事前阻斷」,中國移動堅決打擊電信網絡詐騙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理念,高度重視電信網絡詐騙打擊工作。趙剛介紹,在工信部、公安部等上級單位的堅強領導下,中國移動堅決貫徹中央要求和上級部署,切實承擔企業社會責任,加強源頭治理,堅持「創新管理,綜合施策」,開展了一系列工作,建立了事前防範、攔截封堵、多方協同聯動的治理模式,堅決打擊電信網絡詐騙。
在事前防範方面,全力落實電話用戶實名制和重點業務規範管理工作,2016年底已實現電話用戶100%實名登記,並創新開展不良信用用戶集中管控工作;在技術管控方面,針對電話、簡訊、網站、APP等不同渠道的詐騙行為特徵和技術特點,統一建設全網反欺詐大數據分析平臺;在協同聯動治理方面,堅持「開門搞安全」,與國家安全專控隊伍以及產業鏈各方緊密合作,開展樣本共享、聯動處置,藉助多方力量構建了協同配合、共同打擊的良好局面。目前,相關工作已取得階段性成效,2019年共攔截國際詐騙電話1016萬次、攔截垃圾短彩信48.1億條、監測處置釣魚欺詐網站81.4萬個;同時,配合公安機關累計破獲偽基站案件8900餘件,抓獲犯罪嫌疑人1.1萬餘人。
在做好常態治理工作的同時,中國移動積極創新,近一年來也採取了一些新的舉措,取得了新的成果。針對不法分子僱人頻繁開卡、賣卡用於詐騙的新問題,在行業內率先建立全國集中的不良信用用戶管控體系。匯總涉案號碼對應的身份信息,建立全國涉詐客戶信息庫,對所有新開戶申請強制進行涉詐信息查詢,對在庫人員一律不允許入網。目前,已累計不良信用用戶2.7萬個,日均查詢量300餘萬次,日均限制開戶量280餘次,實現了治理工作由「事後關停」前移到「事前阻斷」。
犯罪分子為逃避監控,普遍採取集中撥打、快速棄卡的方式實施詐騙,打擊工作需要「以快制快」。為此,中國移動創新性地提出「附著即關停」的理念,涉詐高危號碼一旦進入詐騙高發地區,系統立即實施自動關停。趙剛具體介紹了「附著即關停」的三個環節:第一是大數據建模,整合內外部海量數據資源,通過機器學習,從漫遊異常、籤約異常、通話異常、設備異常、關係圈異常等5大維度,對詐騙行為挖掘分析,已經積累了超過300個詐騙特徵庫;第二是智能分析,通過大數據模型比對,實現對各類詐騙行為的精準識別和號碼檢出;第三是快速關停,通過打通系統關停的自動化流程,實現對詐騙號碼進行準實時關停,最快速度有效打擊詐騙行為。
針對詐騙方式向「網絡詐騙」轉移的問題,中國移動積極推動聯動治理。基於自然語言處理、數據挖掘等技術,從海量涉詐信息中智能識別涉詐微信號、QQ號,與相關單位及時數據共享,推動開展跨行業聯動治理。近一年來,已累計監控共享涉詐微信、QQ號碼55萬個。在宣傳教育方面,通過10086微信、微博、簡訊、閃信等渠道,全方位、常態化開展用戶防詐騙宣傳預警工作,年均發布典型案例防詐騙警示報導600餘期,發送詐騙預警簡訊40億條。在用戶預警方面,在全網推出了兩項免費的特色服務,一是防詐騙來電號碼提示服務,月均提醒8000萬次;二是境外來電風險提醒服務,月均提醒量達1.7億次,有效提升了用戶風險防範意識。中國移動打擊電信網絡詐騙工作獲得了國內外的高度認可,2018-2020連續三年榮獲聯合國信息社會世界峰會(WSIS)傑出項目獎,並獲得2019年教育部科技進步獎、2019年全國質量創新大賽金獎等多項榮譽。
趙剛現場分享了電信網絡詐騙治理工作的幾點思考與建議:一是完善立法,在對詐騙分子強化打擊的同時,針對黑灰產人員的打擊、失信人員的懲戒,建議國家有關部門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二是加強聯防聯動,進一步推動運營商與網際網路公司、銀行數據聯動處置,以及失信用戶數據共享;三是加強技術攻關,加大詐騙反制技術研究和態勢監測預警,實現「以技治網、以技管網」;四是加強宣傳教育,進一步豐富反詐宣傳渠道,開展用戶風險提醒。
「面向未來,中國移動願與各方一起,共同推動打擊電信網絡詐騙工作深入開展,堅決維護人民群眾財產安全和社會和諧穩定。」趙剛說。
【來源:C114通信網】【作者:九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