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歲孩子,兩種能力培養別錯過,不然以後難彌補

2020-12-24 育兒秘籍

文|秘籍君

孩子一上幼兒園,家長們就蠢蠢欲動了,紛紛打探要給孩子報什麼興趣班。我家娃剛上幼兒園中班,班上的孩子大多都已報了至少兩種興趣班,男孩子跆拳道是標配,女孩子妥妥地要學舞蹈。除此之外,鋼琴班、繪畫班也都要報一個,為的就是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

不過,很多家長不知道,從孩子身心發展特點來講,3-7歲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期,這裡面包含兩種能力的發育,一種是語言能力,一種是邏輯思維能力。在孩子3-7歲的年齡段裡,若這兩種能力得到了較好的發展,孩子不僅以後的語文、英語學習不在話下,而且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會遠超同齡人。而這,比報個鋼琴班繪畫班要關鍵得多。

3-7歲孩子,以下兩種能力培養別錯過,不然以後難彌補。

語言能力啟蒙

不少二胎寶媽會發現,自家快十歲的大寶學英語,一首兒歌半天學不會,身邊兩三歲的小寶聽了,沒幾天就能哼唱出來,太神奇了。其實,這正說明了,學習語言是有黃金期可言的。

研究發現,人類大腦中有個區域叫「布羅卡」區,孩子在4-12歲的階段,這個區域最靈敏,若這時學習語言,會被大腦以「母語」的方式儲存並記憶,孩子輕輕鬆鬆就能記住,並說得異常流利。而一旦過了12歲,這個區域將會關閉,這時候再開始學習一門新的語言,只能將語言儲存在記憶區,想要提取就要費很多功夫,學習效果也不那麼好。以前我們初中才開始學英語,學得異常吃力卻依然進步不大,就是這個原理。而孩子七歲上小學後,就要面臨學科壓力,空閒時間並不會很多。

因此,在孩子3-7歲之間就要重視孩子的語言啟蒙。不僅僅是因為這時的大腦對語言異常敏感,而且此時漢語還未在孩子心中佔主導地位,給孩子看英文動畫、聽英文歌並不會引起強烈的排斥感(大齡孩子會因聽不懂而拒絕聽),更適合在日常生活中通過「習得」的方式進行學習。

如何進行語言啟蒙?每天在固定時間播放英文歌曲,給孩子看英文動畫,培養孩子的英語語感即可。

思維能力養成

著名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孩子從出生到成人,會經歷四個認知發展階段。而2-7歲,被稱為前運算階段,是從刻板的知覺性具象性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能力的關鍵階段。這個階段若鋪墊工作做得好,會對推進認知、形成初步的抽象思維能力起到推動作用,孩子的心智也會更加順利地進入下一個階段。

如何培養這一年齡段孩子的思維能力呢?抽象思維的培養,其實是數學思維的培養。引導這一年齡段的孩子對數數建立興趣,教給他們分類、排序的概念,讓他們對體積、長度、重量等進行比較,讓他們初步形成數理概念。

此外可通過桌遊等邏輯思維啟蒙玩具來激發他們進行思考。引導他們在遇到難題時形成解決問題的思路,多詢問他們「為什麼會這樣?」「如何才能避免」「你能想到幾種方法」。經常這樣有意識地鍛鍊,孩子就能慢慢形成分析、推理的思維能力。

相關焦點

  • 在這個"年齡"前,孩子一定要和媽媽睡,不然錯過之後想彌補都難
    在這個&34;前,孩子一定要和媽媽睡,不然錯過之後想彌補都難我們都知道,現在的女性都是比較追求事業的發展,不再像過去那樣,結婚之後會在家當家庭主婦,如今她們在結婚之後,還是會繼續工作,甚至是在懷孕期間,也會堅持工作,在臨產前才會選擇休產假,通常產假休完之後,大部分的寶媽儘管很不捨得寶寶,但還是會選擇回到工作崗位上,因此也會讓家裡的老人來幫忙照顧孩子。
  • 李玫瑾:3-6歲是右腦發育黃金期,父母要抓住機會,錯過難彌補
    老一輩人常說:「3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將來聰不聰明,從小時候就能看出徵兆,這句話簡單的概括了幼兒發展規律: 3歲孩子的性格和心理特徵,你就能看到孩子青少年時期形象的雛形;而孩子7歲的時候,你就能看出他中年後的事業和成就。
  • 一歲前的寶寶要學哪些技能?專家:這兩項能力最重要,錯過難彌補
    說到一歲前的寶寶應該學什麼,很多家長都會不以為然:一歲前的寶寶還太小,哪裡需要學什麼技能呢?大一點再學也不遲嘛!其實不然,兒童專家表示,在寶寶一歲之前,有兩項能力非常重要,家長應該主動訓練寶寶,一旦錯過了這個訓練的黃金時期,以後想要彌補也難了。
  • 哈佛研究:孩子一生中大腦3次發育高峰期,錯過難彌補,要抓住
    導讀:哈佛研究:孩子一生中大腦3次發育高峰期,錯過難彌補,要抓住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3歲看大、7歲看老:培養優秀孩子的奧秘,就在這個關鍵期裡
    關於孩子的培養教育,有句俗語是這麼說的:3歲看大,7歲看老。這句話從孩子大腦發育的角度來解讀,這麼說是有一定的道理的。0-3歲正是孩子大腦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數量會增加20倍,密度在3歲前達到峰值。3歲後沒有被刺激、利用到的突觸會慢慢消失,不再生長。所以0-3歲是幫助孩子開發大腦潛能的最好時機,一旦錯過腦發育的黃金期,以後花費再多的時間和精力,也很難追趕彌補了。
  • 4歲語言能力相當於1歲!想要孩子說話,別錯過語言發育黃金期
    學霸」和「學渣」的真正差距就在於它我們很多家長都知道:0~2歲是兒童語言理解階段,而2~3歲是兒童語言發育的黃金時期,4歲時大部分兒童言語發育已經定型。而這個黃金期,一生只有一次!與同齡孩子各方面能力差距究竟有多大?遠遠超過我們的預期!人類發展學家貝蒂·哈特(Betty Hart)和託德·裡斯利(Todd Risley)在1995年做過的一項經典研究發現:那些3歲時能說會道、詞彙量大的孩子,小學的成績也更好,尤其是在聽、說、讀三方面。
  • 不要錯過3-8歲關鍵期 培養孩子底層思維能力
    平常和家長交流的時候,發現家長很容易將自家孩子和別人家孩子對照,一些學習表現上的差異往往很容易引起家長的焦慮。比如說發現別的孩子孩子可以專注在一件事情上,自己孩子卻很難集中注意力,別的孩子好奇心很重,很喜歡提問題,他們發現和了解新事物的特性也比較快,但是自己的孩子確不太願意去表達交流。
  • 7歲以後的孩子專注力應該這樣提升
    上篇文章,我給大家講了3-6歲的孩子是培養專注力的黃金期,那麼又有小夥伴有疑問了,為什麼要提高孩子專注力?其實專注力通俗的講就是注意力,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會有很多問題,比如做事拖拉,上課分神等。那麼錯過這個黃金期的家長在孩子7歲以後該怎麼做呢?
  • 培養孩子表達能力,最好的階段是3-4歲,家長不要錯過
    1、0-3歲是語言準備期,而3-4歲是語言爆發期 一般來說,3歲之前的孩子幾乎已經學會了近千個詞語,做好了充分的積澱。然而,這一千個詞語裡,有一大半是名詞,只有三百左右的詞語是形容詞、副詞和代詞。這就說明孩子在3歲之前幾乎不能描述抽象的景象。
  • 誰陪孩子睡他就跟誰親,親媽錯過了,到時候也難彌補,別做錯
    不少媽媽認為,孩子不管誰帶大的,今後還是和媽媽最親!其實這個理論並不成立,已經有不少人驗證了這一點,你還在這麼想嗎?別再天真了!可結果並非這樣,孩子去哪裡都要帶著奶奶,不然孩子哭鬧了誰都招架不住,根本搞不定,朋友怎麼哄都哄不好。
  • 孩子教育的關鍵期,錯過了就很難彌補
    在這個年齡段培養孩子的行為習慣成效最大。 如果在這個年齡段對孩子實施某種教育,可以事半功倍,而一旦錯過了這個年齡段,再進行這種教育,效果就明顯差多了,有時不只是事倍功半的問題,甚至終身難以彌補。特殊的「關鍵期」 早期兒童發展教育研究中時,現代科學家發現,人的智力、能力、習慣的發展,「關鍵期」同樣存在而且起著重要的作用。 有人也把它稱為「敏感期」,是指個體在發展過程中有一段特殊的時期,其成熟程度最適宜於學習某種行為。
  • 要想孩子更聰明,別錯過0--3歲時的學習訓練!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一個人三歲時,可以看清他長大後的情況,因為智力與秉性基本形成;到七歲時,就可以看清他一輩的狀況,因為人的智力、性格已基本定型。所以,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期是0--3歲,家長要好好培養教育,千萬別錯過,否則,將來就無法補救。
  • 這些年齡段是「立規」黃金期,別慣著孩子,不然越大越管不住
    這些年齡段是給娃&34;黃金期,一旦錯過,孩子越大越難管曾有這麼一件事,小俊是家裡的寶貝,自從出世以來,他一直都是受著家裡成員的寵愛。尤其是媽媽,特別寵小俊,無論小俊提出什麼要求,她都會一一滿足,就算暫時做不到,她也會換另一種方式補償。
  • 培養3-6歲孩子的創造能力,從培養「思維能力」開始
    其實這種創造力源自於他的思維能力,也就是說培養一個孩子的創造能力,要從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開始,這種思維能力的培養對於3-6歲的孩子尤為重要。思維能力一般可以具體分為邏輯思維能力、認知思維能力以及直覺思維能力,這三種思維能力都是培養孩子創造能力的基礎。
  • 孩子1歲前咀嚼能力要鍛鍊好,錯過了以後愛生病,別不當回事
    等孩子進入幼兒園後,還會因為咀嚼能力差、吃飯太慢,遇到吃飯總是吃不飽、吃冷飯的問題。還有的孩子可能因為眼睜睜看著別的小朋友都吃完了一起玩,感覺到焦慮和不合群,對心理造成負面影響,甚至因此自卑。可知,咀嚼能力對孩子來說有多重要。
  • 鍛鍊孩子專注力的最佳時期,父母需要抓緊,錯過將很難彌補
    雖然,不是所有孩子都是天才,但是專注力的重要性卻是非常重要的,可是,當孩子在鍛鍊專注力最佳時期裡,父母若是錯過或者沒重視,那麼錯過將很難彌補。案例1爽爽是一家早教中心的老師,她會專門準備出一節課,給孩子講繪本,而每次這節課也是孩子們最乖巧的時候。
  • 生二胎最好錯過這兩個時間段,不然以後遭罪多,別不聽勸
    文|秘籍君隨著二胎政策的全面開放,很多有經濟能力,又喜歡孩子的家庭都紛紛考慮生二胎的問題。但生二胎畢竟不是一件小事兒,需要家庭各個方面的權衡考慮,很多夫妻都想選一個好時機生二胎,以便讓全家人有更好的精力和時間對兩個孩子有更好的照顧。
  • 三歲前,家長培養孩子這幾種能力,以後人生少走彎路
    文|秘籍君孩子在3歲前,是培養他能力的關鍵時期。孩子如果具備了他最應該具備的能力,就不會落後於同齡人,而且越是長大也越自信,以後還能少走很多彎路。家長培養孩子的這些能力的時候,要保持一顆平等的心,不要試圖左右孩子的人生,靜靜等待,花開自然。
  • 3~7歲孩子「能力的培養」 超詳細,值得收藏!
    不論大人還要孩子,一個有能力的人通常是一個自信的人,走到人群裡,因為有能力處理與自己息息相關的事情,不但能做到很快融入集體,還能增強自己的自信。對於3-6歲的學齡前兒童,需要培養的能力很多。但在我看來,最主要的能力有獨立自理能力、交往能力和自控能力。
  • 孩子一生難逆轉,抓住這3個發育黃金期,你的孩子不成材都難
    新生兒的大腦重量,只有成年人的四分之一左右,而七歲兒童的腦重,則已達到成人的90%。這就說明,一個七歲的孩子,大腦發育已經基本成熟,所以想要開發孩子的大腦,一定要趁早,七歲以後再重視,就太晚了。這三大黃金期,橫跨了孩子從出生到七歲的整個階段,分別是0~6個月,1~3歲以及5~7歲。每一段時期,都對應了孩子大腦的一項重要功能,比如5~7歲這個階段,就是培養孩子專注力的最佳時期。幾十年來,理察教授跟蹤了大量的兒童,並通過這些孩子的表現,使得自己的理論得到了印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