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大學副校長嚴明:堅持以本為本 踐行四個回歸 加快建設一流...

2020-12-17 東北網

解放思想推動高質量發展大討論對於高等學校教育引導廣大教職員工轉變發展思路,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上來,堅持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正確方向,奮力開創高等學校強校發展新局面具有重要意義。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和2018-2022年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成立會議的召開以及「新時代高教40條」、「六卓越一拔尖」系列文件的出臺為高等教育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為新時代本科教育發展確立了基本方針和發展道路。我們充分認識到,解放思想推動高質量發展大討論在高等學校的具體落位就是要形成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一、深刻學習領會新時代高等教育新形勢、新政策、新精神和新要求,解放思想,提高站位,全面落實高等學校人才培養的根本任務和根本標準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提出了「兩個事關」「三個決定」「兩個大計」「六個下功夫」「九個堅持」,對教育做出了重要論斷,深刻闡明了新時代教育發展的內涵實質;陳寶生部長在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明確提出了以本為本、四個回歸和新時代高等教育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確定了本科教育的基本方針、發展路徑和重要舉措。黨和國家如此密集地針對高等教育,特別是為加快建設一流本科教育、全面振興本科教育發布一系列重要講話和政策文件,前所未有、力度空前,且銜接緊湊、指向明確、標準細緻、要求嚴格。聚焦人才培養、全面振興本科,已經在高等學校中形成了廣泛共識。如果說全國教育大會強調了人才培養為本,那麼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則強調了本科教育是根,這一「根」和一「本」是我們在本科教育教學工作中必須認真領會、遵循和落實,並且需要不斷踐行和完善的。

二、加快一流本科教育建設進程,科學謀劃和設計學校本科教育人才培養提升計劃

學校根據教育部相關講話和文件精神,在今年6月21日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召開後,立即著手設計和論證黑龍江大學本科教育提升計劃,並做好了「四個準備」:一是在全省高校中率先開展教育思想大討論,其階段性成果為「提升計劃」做好了改革建設的準備;二是依託學校廣大教師和管理人員,成立課程與學習評價中心等8個教學中心,為「提升計劃」的建設實施做好了準備;三是形成和完善以實現「五個轉變」為核心的學校新時期本科教育指導理念,為「提升計劃」做好了頂層設計上的準備;四是籌備學校新一屆教學指導委員會換屆工作,為「提升計劃」做好了組織保障上的準備。

在此基礎上,我們形成了以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實「6個推進」和「8個重點建設項目」,實現「形成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提升人才培養能力」建設目標為主要內容學校本科教育提升計劃綱要,全面提升學校教育教學改革與建設的核心競爭力,並在學校教學改革與建設關鍵領域實現新突破。

(一)基本形成了新時期學校教育教學指導理念

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學生學習與發展為中心、以問題為導向、以素質為基礎、以能力為主線、以創新精神為驅動力、以持續改進為保障,嚴格教學秩序、深化教學改革、加強教學建設、聚焦教學有效性、強化質量監控、做實教學評價、突出教育創新、強調教育信息化和現代化,紮實推進學校本科人才培養的各項改革和建設任務。

(二)基本形成了「1個主體」「2個目標」「6個推進」「8個項目」基本建設框架

1個主體:突出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重點加強以融入教學全過程為重點的課程思政和專業思政建設。

2個目標:一是構建高水平本科人才培養體系;二是全面提高本科人才培養能力。

6個推進:一是推進以「六卓越一拔尖」培養計劃為重點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突出本科人才培養「排頭兵」的引領示範作用;二是推進以強調新工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為重點的專業與課程基本建設,以專業認證驅動課程建設,突出內涵發展要求;三是推進以抓學風、促教風,整頓教育教學秩序為重點的本科教育教學過程管理,突出「常識」和「本分」;四是推進以提高學生能力素質為重點的學生培養模式改革,突出學生學習與發展;五是推進以提高教師師德師風和教學能力為重點的師資隊伍建設,突出教師教學有效性;六是推進以教學質量持續改進為重點的內部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突出「評價-反饋-改進」保障全過程。

8個項目:通識教育建設項目、跨學科教育建設項目、學生寫作與學術溝通能力提升建設項目、協同育人建設項目、國際化人才培養建設項目、本科生科研能力提升建設項目項目、現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項目、頂石課程建設項目。

三、關於如何加強一流本科教育的體會

(一)加快建設學校一流本科教育,必須要進一步提升和夯實本科教育的中心地位,把振興本科教育提升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新驅動發展目標、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的戰略高度上,堅持全員、全方位和全過程育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統籌考慮、整體設計、穩步推進,充分考慮國情省情校情教情,聚焦教育工作「兩個根本」、「以本為本」、「四個回歸」,使學校人才培養工作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達到形成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提升人才培養能力的建設目標,培養出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鬥終身的有用人才。

(二)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要有的放矢地開展各項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工作。要以全校性教育思想大討論為抓手,切實增強全校上下振興本科教育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查擺學校本科教育突出薄弱環節和制約學校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的瓶頸問題,實現教育教學模式改革要向強調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理念轉變;由關注硬指標的顯性增長向致力於軟實力的內在質量提升轉變;由傳統教育教學模式向以「網際網路+教育」「智能+教育」為代表的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革命的轉變;由按部就班的改革發展向加快教育創新發展的轉變;由學校集中管理為主的教學管理模式向激發二級學院辦學活力、擴大學院辦學自主權的管理模式轉變,這樣才能有效確保黨和國家有關新時代人才培養工作一系列決策部署在高校的落地生根,將建設一流本科、做強一流專業、培養一流人才的各項任務措施落到實處。

相關焦點

  • 踐行「四個回歸」,堅持「以本為本」 ——聽聽華師人怎麼說
    會議強調,堅持「以本為本」,推進「四個回歸」。對於高等教育而言,本科教育是其基礎階段。完成本科階段學習後,少部分學生將在研究生階段進一步深造,大部分學生將走向各自的工作崗位。無論是選擇升學還是就業,本科教育質量直接關乎到學生們未來的發展。常言道,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因此,對於大學生而言,本科教育極為重要。對於大學來說,其根基是本科教育。一流的大學,一定要有一流的本科教育。
  • 華中農業大學:以本為本
    遵照陳寶生部長的講話要求,學校要通過「三全育人」、思政課程建設和「課程思政」建設強化立德樹人,教師要爭當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有好老師」,學生要努力做「愛國、勵志、求真、力行」的好學生。以建設一流本科教育為目標,「以本為本」,推進學校本科教育教學的綜合改革。教學管理要堅持做到嚴格管理、科學管理、人性化管理,以學生為中心來開展本科教育,以學生的學習結果來評價教學質量。
  • 將「四個回歸」融入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
    當前,我國高校應主動把「四個回歸」作為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基本遵循,將「四個回歸」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進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親和力和針對性,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助力高等教育強國建設。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提出的堅持「以本為本」、推進「四個回歸」,對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特別是人才培養有著重要而深遠的影響。如何將「四個回歸」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已成為高校的一項重要課題。
  • 溫州大學8個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0個省級!
    近日,教育部發布了《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布2019年度國家級和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的通知》溫州大學獲批8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0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立項數與立項率名列全國地方高校前茅,取得了本科專業建設的歷史性突破,開創了我校本科人才培養的新局面
  • 簡陽以人為本 加快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建設
    外攬山水之幽,內得人文之勝,在公園城市建設的新發展理念指引下,簡陽深刻理解公園城市理念的時代內涵,切實以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建設,引領城市發展方式、經濟組織方式、市民生活方式變革,著力塑造「人、城、景、業高度和諧統一」的大美城市形態,加快建設「城山相映、人水共生」的活力文明城市,為高質量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貢獻更多力量。
  • 「四個回歸」是本科教育的「定盤星」
    日前,在成都召開的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指出,面對本科教育中出現的理念滯後、投入不到位、評價標準和政策機制的導向等問題,必須推進「四個回歸」,也就是「回歸常識」「回歸本分」「回歸初心」和「回歸夢想」。
  • 多米尼加聖多明各理工大學副校長José Feliz Marrero一行訪問黑龍江大學
    12月6日,多米尼加聖多明各理工大學副校長JoséFeliz Marrero一行訪問黑龍江大學,並與學校領導在主樓8樓會議室進行會談
  • 高教司司長吳巖:關於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情況介紹
    教育部副部長林蕙青同志主持會議,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同志作了「堅持以本為本,推進四個回歸,建設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教育」的講話。這是一次高等教育的盛會,吹響了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的集結號,做出了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總動員,開啟了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建設的新徵程。
  • 廣西印發方案加快推進廣西大學「雙一流」建設
    2018年11月17日「部區合建」廣西大學實施方案為落實《教育部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部區合建」廣西大學的協議》,加快廣西大學「雙一流」建設,實現廣西大學內涵式發展,帶動提升廣西高等教育整體水平,更好地服務國家戰略和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特制定本方案。
  • 大連理工大學舉行「雙一流」建設中期自評會議
    中山大學原校長、專家評議組組長黃達人教授,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原黨委書記、校長,專家組副組長鄭曉靜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原校長朱荻院士,華東理工大學田禾院士,東北大學校長趙繼教授,哈爾濱工業大學副校長丁雪梅教授,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秘書長郝清傑研究員,浙江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眭依凡教授,哈爾濱工業大學發展戰略中心主任姜華教授,上海軟科教育信息諮詢有限公司總經理程瑩,10位專家出席會議,評議、指導學校「雙一流
  • 涵養情懷拓展視野建設人民滿意的世界一流大學
    東南大學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以深入「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引領廣大黨員幹部和師生員工,堅定辦好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自信。堅持走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道路辦好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必須要有中國特色。
  • 清華大學高質量完成「雙一流」建設任務,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大學
    專家組以教育部醫學教育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教育部原副部長林蕙青為組長,專家組成員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副主任、北京大學物理學院謝心澄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校長房建成院士,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學術副所長邵峰院士,北京理工大學機械與車輛學院孫逢春院士,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奚立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校長羅喜勝,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榮命哲,北京郵電大學副校長徐坤,哈爾濱工業大學原副校長丁雪梅,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院長薛瀾
  • 天津大學首批19個專業全部獲批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本站訊(通訊員 張志金 劉坤)日前,教育部印發《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布2019年度國家級和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的通知》,正式公布2019年度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雙萬計劃」(國家級和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
  • 建設一流本科教育 吹響二次創業號角
    12月6日至7日,在前期開展全校教育思想大討論的基礎上,中原工學院在龍湖校區召開本科教育工作會議。
  • 西南大學召開2020年本科教育大會暨一流本科教育建設推進會
    為總結學校一流本科建設取得的階段性成果,謀劃一流本科教育建設高質量發展,12月17日上午,西南大學召開2020年本科教育大會暨一流本科教育建設推進會。受市教委黃政主任的委託,高教處處長蔣雲芳到會指導。校領導李旭鋒、張衛國、安春元、李華、潘洵、陳時見、崔延強、王進軍、趙國華出席會議。大會由副校長王進軍主持。
  • 吉林財經大學獲批6個國家級和6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一流本科專業建設是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貫徹落實全國高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和《教育部關於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系列文件要求和《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實施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雙萬計劃」的通知》精神,全面振興本科教育,提高高校人才培養能力,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的重要舉措。
  • 遼寧大學一流本科專業建設 | 強內涵、重特色、創一流 全面夯實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大學基礎
    經過72年的發展建設,已成為一所經濟管理學科優勢明顯、具有鮮明特色的地方綜合性大學,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和國家「雙一流」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學校現有本科專業72個,涵蓋文、史、哲、經、法、理、工、管、醫、藝等學科門類。
  • 燕山大學,再次吹響雙一流號角:召開加快「雙一流」建設動員會
    燕山大學-再次吹響雙一流號角2020年4月30日,燕山大學召開加快「雙一流」建設動員大會。主會場參會人員為學校「雙一流」建設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校長趙丁選出席會議並講話,會議由副校長任家東主持,特殊時期,採用分會場方式召開。
  • 雲南大學召開「雙一流」建設推進會
    向「雙一流」建設指導組成員頒發聘書。李哲 攝  為推進學校「雙一流」建設,學校聘請雲南大學原黨委書記劉紹懷、原副校長洪品傑和楊先明教授、王文光教授組成「雙一流」建設指導組。要從考核和監督兩個環節入手,強化幹部抓落實的意願;要從幹部的選拔任用和學習培訓兩個方面著眼,做好各級幹部抓落實的能力建設。  楊林強調,一流大學建設是我們這一代雲大人最崇高的使命和責任,我們一定要以今天會議為契機,進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實幹,用實際行動為一流大學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林文勳以《認清形勢 堅定信心 團結奮鬥 全力以赴加快「雙一流」建設》為題發表講話。
  • 黑龍江省為引才一口氣合作4所一流大學
    他說,作為「胡煥庸線」以西唯一一所「雙一流」建設高校(A類),蘭州大學始終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潛心治學、立德樹人,培養了一大批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黑龍江自然秉賦、發展需求與蘭州大學學科特色、研究優勢契合度高,師生可以大有作為。下一步,蘭州大學將在師生就業創業、實習實踐、科研平臺、成果轉化等方面與黑龍江省委省政府展開全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