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北極星火力發電網訊:改革需要過程,這一點都能理解,但都6年了,還出現這麼多問題,有關部門確實需要加把力了!
(來源:電力法律觀察 ID:higuanchajun 作者:觀茶君團隊)
缺電了!
在「電網規模和發電能力都位列世界第一」的炫目成績之下,居然有浙江、湖南等多個省區缺電了!
這怎麼可能?觀茶君跟很多人一樣感到震驚。
保障供應、滿足人民群眾的基本用電需求,不是電力行業應該承擔的最基本任務麼?
有關部門很快出來解釋限電的原因,
一是工業生產快速恢復拉動用電增長;二是極寒天氣增加了用電負荷;三是外受電能力有限和機組故障增加了電力保供的困難。
誠然,這些原因確實客觀存在,但除了這些原因之外,就沒有其他更深層的原因嗎?
或許,新華社《部分地區為何「限電」?電力供應能否保障?》一文最後的信息能夠提供一些線索。該文最後寫道:
從長遠來看,業內人士建議,要加強薄弱地區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發展天然氣分布式發電、抽水蓄能電站以及多聯供等綜合能源利用方式,並通過價格機制實現「削峰填谷」。
等等,通過價格機制削峰填谷、發展分布式多聯供等綜合能源利用方式,這些措施非常眼熟,不正是2015年3月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中發〔2015〕9號)設定的改革任務的一部分嗎?
從9號文發布到現在,馬上就滿6年了,中央設定的目標還沒有實現嗎?
有業內專家告訴觀茶君,對比9號文當年指出的「電力行業發展亟需通過改革解決的問題」,會發現這些問題基本上都尚未得到真正解決,比如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難以發揮、個別地區窩電和缺電並存問題,政府職能轉變不到位、各類規劃協調機制不完善等問題,都是導致本次缺電的重要原因。
同時, 「管住中間、放開兩頭」的體制架構並未真正建立,在壟斷性業務與競爭性業務不分的情況下,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出現了「中間管住兩頭」的奇怪現象。「三放開一獨立」則更多地停留在形式上,尚未發揮應有的效用。
以配電業務為例,9號文「鼓勵社會資本投資配電業務」,要求「逐步向符合條件的市場主體放開增量配電投資業務,鼓勵以混合所有制方式發展配電業務」,放開的不僅僅是「增量」,也包括「存量」。但幾年下來,不僅存量紋絲不動;即使是增量,也是雷聲大雨點小,試點項目發布了5批473個,數量挺多,但由於作為「電網」的法律地位不落實、價格機制不合理等配套措施缺乏,加上其他利益主體以各種形式圍剿狙擊等原因,存活率極低,即使是僥倖活下來的也大多在死亡線上苦苦掙扎。
「最近南方出現的負荷主要是空調造成的尖峰負荷,如果各類新能源、分布式電源、綜合利用電源能夠就近接入配電網,配電網完全可以利用虛擬電廠技術解決缺電問題,至少是在很大程度上緩解缺電問題」,一位業內專家告訴觀茶君。
但遺憾的是,9號文鼓勵發展的分布式電源、綜合利用電源,在接入配電網的過程中遭遇「玻璃門」「旋轉門」,在實踐中無法就近直接接入配電網!
更令人費解、更令人難以想像的是,
連國家鼓勵發展的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在很多地方都無法直接接入配電網!
連電源都接不進去,還能指望配電網分擔缺電問題?
類似問題還有很多,都是貫徹落實中央9號文要求不到位、不深入的表現。
改革需要過程,這一點都能理解,但都6年了,還出現這麼多問題,有關部門確實需要加把力了!
電改非易事,且行且觀察。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電力新聞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