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孩子轉園沒?」大班娃轉園,多因「幼小銜接」,你怎麼看?

2020-09-03 沐瀅讀書育兒


文 | 維尼媽媽沐瀅


還有幾天女兒就升大班了,她們班的小朋友也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七八月的時候轉來了兩個小姑娘,但是也一下子轉走了三四個小朋友,要麼因為家搬得遠了轉園,要麼是因為「幼小銜接」的原因,轉到附近其他的私立園了。

女兒就讀的也是一家私立園,前幾天開了升班家長會,明顯感覺氣氛「緊張」了許多,課堂模式也不再是「排排坐吃果果」,而是變成了一個孩子一個小桌子了。

好在,這家幼兒園始終秉承的理念是「玩中學」,所學內容也都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範圍之內。更關鍵的是,女兒完全能夠適應幼兒園教學和遊戲的節奏,所以,就這個幼兒園呆到畢業,我感覺挺好。


大班娃轉園,排除搬家等客觀因素,大致分為兩種情況:

1、公立園的轉到私立去或者從教得比較少的私立轉到教得更多的私立園。

2、有一小波孩子,是從私立園轉到了公立。

以至於最近這段時間,我和同齡娃媽媽們見面打的招呼,都變成了「你家孩子轉園了嗎?」

今天咱嘮嘮大班轉園這事兒吧!


一、轉到「教得更多」的幼兒園,多半擔心孩子被人比下去


我的閨蜜A家的孩子,就是在臨上大班前,從公立園轉到私立的。她說自己是焦慮型人格,生怕孩子被別的孩子比下去,尤其是當時過年的時候,親戚家的孩子在私立園,數學都能計算百位加減法了,她家孩子10以內還掰手指頭呢,她一看就著急了,轉過年來說什麼也要讓孩子在私立園提前學點。

她說自己家孩子是個「笨鳥」,笨鳥先飛早入林,在幼兒園提前學點,孩子不至於上學跟不上。


我閨蜜B家的孩子,曾經也是在我女兒就讀的私立園,但大班轉到了另一家私立園,她跟我說,後轉去的幼兒園,學的教材跟先前的一比,就一下子能看出差距,人家的教材,教的內容特別全面,小學一年級內容基本先「軲轆」一遍了,課程安排的也緊湊,總之就是比之前的園好很多。

單以我這倆閨蜜的樣本來看,家長們對「幼小銜接」的內容,關心的更多的是學習上的內容,她們的心情我非常理解,但需要考慮「幼小銜接」所銜接的重心,並不是僅僅是學習內容,而更在於習慣和能力的培養。

二、轉到公立園,多半是想「逃離」超前教育

與希望轉到「教得更多的幼兒園」的家長想法不同的,是覺得孩子在私立負擔太重,超前教育太重,而轉到公立幼兒園的。

我們群裡的洋洋媽媽就是這樣的例子。

洋洋20個月就入園了,公立園不收太小的孩子,洋洋媽媽選擇了私立幼兒園,因為老師照顧得好,親和力足,就一直在私立園讀到了中班。

但是洋洋媽媽逐漸發現,孩子在幼兒園讀得太吃力,老師留的作業要麼是漢字書寫,要麼是識字朗讀。孩子閱讀還可以,但是書寫是真的跟不上。她問了群裡其他媽媽得知,孩子手部力量不足,書寫過早了,學得有點「超綱」。

眼下大班開學在即,洋洋媽媽早早給孩子轉到了公立園,她告訴我們,公立園不是什麼都不教,知識方面的內容該按照大綱該教的也會教,只是不那麼「可怕」,更多的時候還是老師帶著做各種遊戲。


家長夥伴們普遍認為公立園啥都不教,孩子就是「傻玩」,這也是對公立園的一種偏見。

我家嫂子是公立幼兒園的老師,她也曾經和我探討過中班大班教學進程和內容,一些知識類的內容是需要涉獵的。

根據《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孩子在大班階段是可以進行書寫,並且在大班結束的時候需要認識一些漢字、能夠書寫數字。只不過公立園的教育方式沒有那麼「極端」,公立園也教,把想讓孩子學到的知識融入在主題遊戲中。

三、轉園是否十分必要?

孩子們紛紛轉園,弄得不想轉園的家長,心都有點飄忽不定了。

但各位家長夥伴們呀,如果你覺得孩子還能適應目前幼兒園的教學內容,並且你對孩子在幼小銜接階段有自己的想法和足夠的自信,其實完全沒必要向「教得更多」的幼兒園轉學。

轉園意味著孩子需要重新適應一個全新的環境,而這些有可能會對孩子有以下影響:

1、打破孩子的「社交圈」

原本玩得很好的小朋友不見了,面對的全是陌生的孩子,需要重新融入和建立朋友關係。

但是孩子們社交都很奇怪,他們有固有的小圈子,並且大部分孩子(尤其是女孩)很難願意接受新來的女孩子加入。孩子需要處理這些人際上的關係,多多少少會費些腦筋。

2、教育的連貫性被打破

不同幼兒園之間教學理念千差萬別,各有「特色」。

如果孩子在上一家幼兒園形成了認知習慣、思維習慣,到了另一家幼兒園可能需要重新建立。在短時間內,容易造成認知上的衝突,適應能力差的孩子可能因此而產生討厭上幼兒園、厭學的情緒。


四、幼小銜接究竟銜接什麼?

「幼小銜接」的知識是否需要提前學,我沒辦法改變焦慮的家長們的看法,所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這些方面的「銜接」是十分必要的,在上小學前的一年裡,讓孩子逐步適應小學的生活:

1、生活自理能力

養成孩子自己吃飯、自己穿衣服、玩完之後收拾玩具的生活習慣,讓孩子參與做家務,讓孩子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養成獨立的生活習慣。首先有獨立的生活習慣,才能為獨立的學習習慣奠定基礎。

2、良好作息及時間觀念

上了大班之後,孩子們的入園時間會有一個比較微妙的調整,午睡時間也會變短。這些也都是為了上學做準備,家長夥伴們也更要安排好孩子晚上入睡的時間,將幼兒園放學後到入睡前的這段時間合理安排好,作業、遊戲、都需要和孩子做好規劃。

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在孩子做某件事情(比如畫畫、聽故事)前,讓他做好充分的準備(喝水、上廁所等),一旦開始,就不許以各種藉口來回走動了。

讓孩子按照作息時間,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任務,同時教給孩子節約時間的方法,讓孩子提高做事效率。


3、良好學習習慣

書本上的知識不提前學,但是好習慣必須提前建立。

女兒中班的時候,老師就給他們立了這樣的一個規矩:每天放學之前,將自己的繪本、作業本、玩具統統裝到自己的書包裡,把書包放到教室門口,放學的時候背回家。回家第一件事是完成作業。完成之後把作業本、第二天要帶到幼兒園的繪本、玩具自己裝進書包,把書包放到門口,第二天早晨背上就走。

於是孩子們養成了自己檢查書包,自己收拾書包的好習慣。

與此同時,還要培養孩子自己完成作業、自己學習的習慣。比如現在女兒寫作業或者閱讀的時候,給她足夠的獨立閱讀時間,她看她的書,我寫我的稿;繪畫、塗色的時候,也給她足夠的獨處時間。讓孩子明白,學習這件事是她自己的事,家長可以陪伴,在旁邊各做各的事,而不是「看著」,給家長做。

更要讓孩子養成預習-上課認真聽講-課後複習的習慣。

最後,與銜接知識內容相比,孩子的體能也要銜接上,身體好,學習狀態才更好!


相關焦點

  • 幼兒園學期結束,你是否準備給孩子轉園?轉園需謹慎
    這就是為什麼我之前說過,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就請家長全面考慮,多考察,不管是公立園還是私立園,想清楚希望自己的孩子接受什麼樣的教育,擁有怎樣的童年。 然後選擇了就儘量「從一而終」,因為轉園真的會給孩子帶來許多傷害。 首先,對孩子來說,轉園最大的困擾就是要適應新的環境。
  • 幼兒園大班娃走進一年級 長沙幼小銜接「搶鮮體驗」
    針對「幼小銜接」的關鍵期和轉折期,開福區相關學前教育機構和小學展開了大量有益的實踐工作,專業悉心地引導娃娃們向一年級快樂邁進。&nbsp&nbsp&nbsp&nbsp大班娃:小學比我想像的更大更美&nbsp&nbsp&nbsp&nbsp英祥藍天幼兒園院長李孟玲告訴記者,這是該園第一次正式組織小朋友們集體參觀小學,來之前老師們還給孩子們布置了一個小小的「任務」——畫出你心中的小學。
  • 蒙氏園孩子要上幼小銜接?如何運用蒙臺梭利教具培養幼兒書寫能力
    幼小銜接這幾年特別火,雖然教育部門曾三令五申,嚴查幼兒園「小學化」。但仍舊遮擋不住家長們瘋狂的熱情。幼小銜接概念這樣火,可孩子真正需要提前準備的究竟是什麼?有人說提前熟悉小學的課堂氛圍,提前練習書寫能力,亦或是提前學會簡單的四則運算、多背兩首唐詩。
  • 又一波轉園潮即將到來,這4大轉園的代價你知道嗎?
    轉園後,孩子離開了自己信賴的老師和小夥伴,要獨自融入一個陌生的社交圈。孩子在上一家幼兒園形成的認知在轉園後需要重新建立,容易造成思維上的衝突,不利於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的養成,也不利於孩子學習能力的培養。
  • 你要送孩子去幼小銜接嗎?堅決不去
    記得靈兒寶當初聽說兩個好朋友都轉去了幼小銜接的時候哭得死去活來的,哭著喊著也要去幼小銜接。可我當時也只能抱抱她,說哥哥姐姐因為馬上上學了才去的,你生日小,你還不用去呢。試想我們要讓孩子花十幾年這麼寶貴的時間去學怎麼考試,等到上大學再從零去學怎麼做自己,這本身是一件多可怕又多悲哀的事情啊!有朋友說,親戚家四歲的孩子已經能工整地寫十以內的加減法。也有朋友說,私立幼兒園大班的孩子已經在學大於號和小於號這種小學三年級才學的內容。
  • 調查:有幼兒園大班生退園上學前班 幼小銜接被扭曲
    最近,在北京街頭,不時會有小朋友背著印有「幼小銜接」字樣的小書包走過。這些小朋友參加的多是社會培訓機構組織的「幼小銜接」培訓班。實際上,正規的「幼小銜接」是幼兒園為孩子提供的適應性學習,教會孩子如何適應小學環境,並非提前讓孩子學習小學課程。就此,教育部門曾明文規定,幼兒園不得提前教授小學課程。
  • 「幼小銜接」焦慮
    「幼小銜接班到底正不正規」今年7月初,郝麗送孩子去幼兒園時,發現班裡約半數孩子退園了。經過打聽,她得知幼兒園附近有個培訓機構開了幼小銜接班。「我去那個幼小銜接班看了,裡面有小學一樣的桌椅板凳,教的課程也傾向小學化。」
  • 幼兒園轉園隨隨便便就轉了?
    轉園,對孩子到底好不好?孩子應不應該轉園呢? 小男哥哥認為:孩子上幼兒園,最好是「從一而終」! 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家長最關鍵的- -件事兒就是做好幼兒園的考察和比較!在園裡走一走,看一看,摸一摸,問一問,再和園長聊一-聊! 比如,有個幼兒園比較注重給孩子一個寬鬆的環境,讓孩子自由發展;有的幼兒園呢,關注孩子的情感教育的品格培養。
  • 深圳幼兒園「民轉公」之後……
    很多人認為這是深圳幼兒園「民轉公」的陣痛期。只是這個陣痛,正在適應中。01去年,還在為中考焦慮的深圳家長們,怎麼也不會想到還要遭遇「入園難」。今年的深圳幼兒園到底怎麼了?我們不妨先來看看,那些在網上「抱怨」的家長們。在「家在深圳」論壇裡,有不少深圳家長為了讓小孩讀上幼兒園,尋求各種幫助。位於寶安翻身的網友表示,周邊幼兒園報名都「爆」了,朋友的小孩需要積分排隊幼兒園報名,沒房子基本「沒戲」。
  • 【幼小銜接】八大能力_視知覺能力
    左圖除了杯子還有兩張人的側臉,你能看到嗎?右圖中除了有一個吹薩克斯的人,你還能看見一張微笑的臉嗎?      研究表明,學困生的閱讀效率低,閱讀理解成績差,是因為在閱讀中,學困生的眼跳距離小,對文字注視次數多,過分注意局部,且經常出現跳字漏行的現象,大大降低了閱讀速度與閱讀理解正確率。      若孩子的視知覺速度慢,可通過實物快速再認、閃現圖片問看到什麼、在亂序數字中按順序找數字、連串數字中找出指定數字等練習來強化訓練。
  • 2020公辦幼兒園轉園公告 16區插班轉園看這裡
    如果該園有名額,並同意轉園,家長可填寫「轉園申請表」,前往原就讀幼兒園蓋章確認轉出後;再將「轉園申請表」交還至申請轉入的公辦幼兒園。轉入園將「轉園申請表」提交至教育局備案,並在幼兒信息管理系統(園園通)內提出轉園申請。  如果希望轉入的幼兒園沒有名額,家長可前往區教育局申請統籌安排。
  • 剩下一學年,到底應不應該給孩子退學,讓其去上園外的學前班?
    每個幼兒園學期末,都會有一些孩子一聲不響的就轉園了,轉園的原因也是千奇百怪,其中,中班孩子的轉園率是最高的,因為家長要把孩子送去園外的學前班。對此,你怎麼看呢?幼兒園老師是不建議家長中途給孩子轉園的,也許有部分家長會覺得幼師之所以不建議孩子轉園是因為孩子不在這所幼兒園裡讀書,影響幼師的收入。
  • 新學期想給孩子轉託育園?這4大代價你一定要考慮清楚
    前幾天,媽跟我說,你把娜娜轉到小區的幼兒園吧,等放完暑假你弟弟的孩子也該上學了,我幫他接送,順便也接著娜娜,你也省心不少......但是轉園的想法遭到娜娜極力排斥,看到孩子如此強烈的反應,轉園的想法便擱置下了。而今,看到孩子每天在幼兒園那麼快樂,我覺得,我沒有給她轉園是正確的......
  • 大班家長新困境:幼小銜接在園時間變短,家庭版幼小銜接該怎麼做
    一些家長很關心幼兒園和幼小銜接機構的開園時間,孩子在家這個超長的假期裡,隨著一些行業的復工,爸爸媽媽沒有過多的時間陪伴孩子都把孩子送回了老家,在老家的孩子真的是解放天性,與天地為友,什麼也不學了,畢業班的家長真的是著急,想讓孩子上學,畢竟孩子在幼兒園的作息是規律的,在幼兒園老師會系統地涉及幼小銜接知識與能力,孩子可以有一個好的狀態上小學,但是遲遲不開園,家長們知識與能力也不足,擔心上小學一年級會跟不上
  • 部分民辦園「轉公轉普」園方喊冤家長叫苦
    記者調查發現,部分「退場」的營利性民辦園,面臨前期投入無法收回的困局;部分轉為普惠性的民辦園,則因補償不到位,靠降低教師工資、興趣班收費等方式維持辦學質量。  意在解決「入園難」「入園貴」的民生舉措,在個別地方出現家長、辦園者、教師和開發商都不滿意的窘境。業內專家表示,營利性民辦園轉普或轉公,要精準施策,避免「一刀切」,維護學前教育從業者的積極性。
  • 幼兒園民辦園轉公轉普,不能操之過急|焦點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到2020年,全國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80%,公辦園達到50%,基本建成廣覆蓋、保基本、有質量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調查發現,部分「退場」的營利性民辦園,面臨前期投入無法收回的困局;部分轉為普惠性的民辦園,則因補償不到位,靠降低教師工資、興趣班收費等方式維持辦學質量。
  • 「你給孩子轉學嗎?」幼兒園大班面臨選擇:幼小銜接,上還是不上
    9月份我家孩子就要上幼兒園大班了。前幾個月老師在群裡收集了一個信息:你家孩子下學期是否繼續留在本園。幼兒園做這個調查,也是迫於無奈。我們上的是一家公立幼兒園,每年都有很多孩子在最後一年轉校,去了專門的幼小銜接班。原因是很多父母嫌幼兒園&34;,沒有學拼音,沒有學算數,也不學寫字,就是&34;。
  • 民辦幼兒園轉普惠園 還需「一園一策」
    但新華社記者調查發現,部分「退場」的營利性民辦園,面臨前期投入無法收回的困局;部分轉為普惠性的民辦園,則因補償不到位,靠降低教師工資、興趣班收費等方式維持辦學質量。意在解決「入園難」「入園貴」的民生舉措,在個別地方出現家長、辦園者、教師和開發商都不滿意的窘境。
  • 給兒子的第15封信:小石頭轉園記
    在我看來,你是一個能聽懂道理的孩子,經歷了一個月的託班過渡,暑假20天,當重回幼兒園的時候,你又多了一絲陌生,爸爸記得,每天早上,我會在園裡陪你五到十分鐘,有時候是陪你一起打打球,有時候是陪你走走,然後你們班上的老師把你叫過去,我就可以離開了。
  • 金華多家幼兒園轉成公辦園,近期還將新建一批普惠園!
    小區內非公幼兒園轉設進展如何? 一起來看看吧~ 01 金華市區公辦幼兒園太少 私立幼兒園普遍價格高 在金華,孩子上幼兒園需要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