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商侵犯個人信息,深圳警方深挖線索刑拘3人
代理商侵犯個人信息,深圳警方深挖線索刑拘3人
購買手機卡辦理入網時需要提供身份證等個人信息並進行實名認證,這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共識,但這個看似簡單的環節,卻也有可能存在個人信息洩露的風險。
在「淨網2020」行動中,深圳寶安網警掌握了深圳市聯信鴻達科技有限公司存在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犯罪線索,遂展開深入調查。據了解,該公司作為運營商授權代理商,在銷售未實名手機卡的過程中,為了擴大銷路牟利,違規將手機卡交由街面毛細網點進行銷售。
同時,該公司私自搭建APP,在實名認證環節將用戶引流,利用該APP收集用戶購卡入網時提交的包括身份證、手機號、住址、頭像甚至手機服務密碼等在內的隱私信息,並存儲在公司的後臺。
7月16日,警方對涉案嫌疑人實施抓捕,現場繳獲公民信息3萬6千餘條,公章兩箱,營業執照數十本,作案身份證、銀行卡和手機一批。
目前,警方以涉嫌侵犯公民個人身份信息罪,對3名嫌疑人依法刑拘,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過程中。
代理商侵犯個人信息,深圳警方深挖線索刑拘3人
據辦案民警介紹,涉案公司是一家運營商授權的代理商。然而該公司為了大規模銷售手機卡牟利,違反了授權協議的相關規定,違規將手機卡交由街面上的毛細網點進行銷售,且私自搭建了APP用以收集用戶激活手機卡時提交的實名信息。
手機卡售出後,按照相關規定需要使用運營商的正規系統進行實名認證。但涉案公司卻將用戶引流到其私自開發的一款APP上。通過這個軟體收集了用戶包括身份證、手機號、住址、頭像甚至手機服務密碼等在內的隱私信息。這些信息並沒有直接上傳至幾大電信運營商的後臺,而是先上傳存儲到了涉案公司的後臺,再由其上傳至運營商後臺,完成實名認證。
中間多出來的這一轉存環節,涉嫌犯罪,也存在公民個人信息被轉賣洩露的風險。在抓捕現場,民警從該公司伺服器中發現了經由上述途徑截留下來的公民信息3萬6千餘條。民警表示,涉案公司開發APP主動截留公民信息,已經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
代理商侵犯個人信息,深圳警方深挖線索刑拘3人
購買手機卡需要進行實名認證,已經成為大家的共識。正常情況下,比如市民去運營商的正規網點購買手機卡入網,工作人員會使用正規系統為用戶辦理實名認證,個人信息是直接上傳至運營商的後臺,安全方面有保障。
然而在此案中市民進行實名認證時提供的個人信息,並沒有通過正規渠道直接上傳至運營商後臺,而是到代理商的後臺「轉了一手」。在實際效果上,市民確實完成了實名認證並成功註冊手機卡,但認證過程中,個人信息已經被代理商私自截留。
在上述案件中,涉案公司的後臺違規存儲了3萬餘條用戶的個人信息,實際上是有很大風險的。該公司的後臺安全等級非常低,公司員工就有權限導出個人信息,因此極易發生用戶個人信息洩露或者轉賣的情況。
此外,這些個人信息還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辦理實名認證手機卡,再使用這些手機號碼實施詐騙等等違法犯罪行為。這不僅會對被洩露信息的公民造成極大影響,也會給警方打擊違法犯罪帶來一定的困難。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購買手機卡入網需要進行實名認證,主要是為了遏制不良信息的傳播,防範打擊各種電話詐騙活動,同時在通訊和上網的過程中,用戶也可以更好的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現在越來越多的服務都是通過手機來實現,包括轉帳、外賣、快遞、票務等等,這些也都是建立在手機號實名的基礎上的,可以說手機號碼實名認證是組成整個社會信用體系很關鍵的一部分。
因此,用戶在購卡入網時,要儘量選擇去正規的運營商網點進行辦理,對於一些資質不全的小店則需要提高警惕。此外,在認證過程中要認準幾大運營商的官方系統,在這些正規頁面下方也都會有相關的備案信息,可以查詢確認,而對於一些來歷不明的認證頁面和軟體,則需要提高警惕,不要在這些地方留下自己的個人信息。
來源:公安部網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