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新冠疫情留在美國上網課的國際學生,要當心了。
6日,美國移民及海關執法局宣布,若就讀的大學僅開設在線課程,那在美攻讀學位的國際學生將不得不離開美國或面臨被驅逐出境的風險。作為「唯一的解決辦法」,美國方面給出的選擇是——轉學,到提供面授課程的學校。
然而在美國疫情蔓延的情況下,這是一道難以抉擇的選擇題:去上課,可能面臨健康風險;不去上課,則必須面對學業被迫中斷的窘境;轉學,則面臨更多其他的複雜因素......
美國移民及海關執法局官網通知截圖。
01、新政
在最新公告中,美國移民及海關執法局稱,美國國務院將不會再為在秋季學期入學提供完全在線教育的學校或項目的學生發放籤證,而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也不會允許這些學生進入美國境內。作為應對選項,美國移民及海關執法局給出了一個簡單粗暴的「解決方案」:想要留在美國,那就轉學到提供面授課程的學校。
美國移民及海關執法局特別指出,國際學生如不遵守此規定將面臨一系列後果,包括但不限於啟動遣返程序。與此同時,該部門還要求美國高校和國際學生在10天內,向學生和交流訪問者信息系統更新今年9月份開學後的課程信息,是採取網上教學、現場教學還是兩者相結合模式。
有美國移民專家指出,在此前川普宣布的移民禁令後,這項最新規定實際上是一項新的「旅行禁令」。
聲明遭到了來自美國國會,特別是民主黨方面的強烈批評。「白宮的殘酷已經達到無邊界的程度了。」佛蒙特州參議員桑德斯在推特中表示,「外國學生被迫做出一個選擇:要麼冒著生命危險去上課,要麼被遣返。我們要對這一情況做出回應,我們必須要保證所有學生的安全。」
美國暴發新冠疫情後,哈佛大學將所有線下課程都搬到了網絡上。聽聞移民及海關執法局的新政後,哈佛大學校長拉裡·巴考6日晚在聲明中稱,政府此舉是「用一刀切的簡單方法應對複雜問題」。
代表美國1800家院校的美國高等教育協會組織「美國教育委員會表示美國政府的這個做法太突然了,讓很多人都感到意外,會給學校和學生們帶來困惑和大量的不確定性,甚至會導致國際留學生以後不會再選擇美國留學了。
一些美國網民也直接在川普的個人推特上表達質疑與不滿。「你想學校開門,不管我們的孩子將面臨多少風險。」一位網民寫道,「我們孩子的生命對於你的連任來說不值一提。」
在川普推特下留言表達不滿的美國網民。
02、學生焦慮
最新政策適用於持有F-1或M-1籤證(分別適用於學術和職業國際學生)的外國人。在美國,這一群體不算小。美國國務院數據顯示,2019年財年,美國共發放38.9萬個F籤證和9518個M籤證。另據美國移民政策研究所的數據,截至2018年3月,約有120萬名國際學生申請或入學美國的8700所學校。如今他們或許都將受到這項新政策的影響。
CNN報導稱「美國移民與海關執法局周一宣布,在美國讀學位的國際學生,一旦他們所在的大學決定將所有課程改為在網上進行,那麼他們將不得不離開美國,否則就會面臨被遣返的風險。」
但對於很多學生來說,在此時回國是不現實的,轉學也是不現實的。在哈佛大學甘迺迪政治學院攻讀研究生學位的26歲墨西哥姑娘瓦萊裡婭·門諾拉很失望。「不確定性太多了,這令人太沮喪了。」她說自己回墨西哥還算方便,「但許多國際學生回家可就沒那麼容易了。」巴基斯坦學生穆罕默德·伊哈卜·拉蘇爾表示,他的焦慮情緒「從屋頂冒出來」。
「這將帶給國際學生更多的焦慮。」美國教育理事會副主席布拉德·法恩斯沃斯擔心國際學生流失,「對於那些還在思考秋季學期去哪裡的學生,我認為這很可能會將他們推去其他國家的大學。」
此前有數據顯示,今年新冠疫情發生時,約有160萬中國學生在國外留學。最大的留學生群體在美國,總計約40萬人。
黃女士的女兒此前因為疫情滯留在美國上網課。北京時間今天一早看到消息,黃女士趕忙和女兒聯繫討論接下來該怎麼辦,計劃一邊刷回國的機票,一邊等著看學校會不會有新的安排。看起來,一家人正很有計劃地做著兩手打算,但事實上美國政府自相矛盾的表態給國際學生及其家人帶來的困惑只有當事人才能深切體會:
A.如果留在美國,學校也開設了線下課程,那究竟該不該冒著被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去上課?
B.如果留在美國,而學校依舊只開設在線課程,那很有可能因為「非法滯留」被驅逐出境。
C.如果選擇離開,卻悲催地沒能搶到機票,只能自認倒黴被驅逐出境。
D.如果選擇離開,而且幸運地搶到了機票,冒著路上被感染的風險回家,14天的隔離跑不掉,結果便是花著高額學費、日夜顛倒上著「函授課程」。
E.而如果順利地離開美國,平平安安回到了家,結果學校複課了,那又尷尬了。
……
看起來,似乎不管怎麼做,都是在賭。「可真是苦了留學生了。」黃女士對深海區感嘆道。
美媒認為,美國政府的這項新規定將影響成千上萬的國際學生,他們繳納了昂貴的大學學費,卻不得不返回自己的國家上網課。
03、學校的困境
煩惱的不只學生。
事實上,在新冠疫情的特殊時期,縮短學期、甚至取消所有面對面授課本就是美國大學為了應對疫情、確保正常教學秩序而採取的補救措施。新冠疫情的暴發讓美國高校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從3月起,不少美國大學就開始了網課,連畢業典禮也改為線上進行。
最新政策,將使美國大學陷入兩難:
一方面需要觀望疫情並隨著各州復工的安排,做出返校安全性的考量。儘管距離開學只有兩個月左右的時間,但美國新增病例的大幅上升,讓許多大學難以儘早宣布秋季學期的安排。截至5日,位於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市的華盛頓大學已有213人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校方已安排檢測1300人。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評論指出,包括哈佛大學在內的眾多高校,已經決定在今年9月份開學後繼續採取網絡授課的形式。
另一方面,美國大學也希望吸引學生在讀,保證一定的註冊學生量,以避免財務危機的擴大。商務部數據稱,2018年,國際學生為美國經濟貢獻了450億美元。其中大部分人繳納全額學費,是許多大學重要的收入來源。為了應對危機,不差錢的哈佛大學已經決定動用捐贈基金。而這不是哈佛大學一家的困境。美媒報導,史丹福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南加州大學也啟動了類似的領導層降薪計劃以應對財務危機。這些常春藤名校尚且如此,其他一些學校的命運更加充滿不確定性。
「這是非常短視的。我看不到這樣做的公共利益或國家利益的原因。」移民政策研究所美國項目負責人多裡斯·邁斯納告訴CBS新聞。「這些(全部改上網課的)大學可不是什麼通宵開課的騙子學校,它們都是合法的大學」,美國兩黨政策中心移民和跨境政策主任特雷莎·布朗為國際學生打抱不平。
遺世獨立的校園或難以避免這樣的衝擊,而更大的衝擊可能還在後面。如果美國疫情持續,留學生又事實上不受歡迎,那麼可能發生的學費暴漲和學生債務飆升,也將引發人們對大學教育是否物有所值的質疑。行業組織美國教育理事會致信眾議院議長佩洛西,悲觀預言大學下學年招生將下降15%。「入學人數將出現顯著的、可能是空前的下降,既包括那些不再回來的學生,也包括那些永遠不會前來的學生。」
04、小算盤
事實上,美國媒體報導稱,美國對於學生籤證的發放一向要求嚴格,嚴禁國際學生赴美僅僅參加在線課程。如果學校以正常線下教學為主,持F-1籤證的留學生最多在網上選修一門課或3學分課程。持M-1籤證來到美國學習職業課程,或持F-1籤證參加英語語言培訓的留學生則完全不允許註冊任何在線課程。
在既有政策之上,川普為啥此時此刻,非要跟留學生過不去?美國真的要逼著國際學生離開嗎?
表面看,板子是打在了留學生身上,但同樣付出代價的還有學校。甚至,更多可能還是為了——逼迫學校尤其是高校,開門。
就在美國移民及海關執法局要趕只上網課的國際學生走人的當晚,他在怒刷社交媒體推特時突然「插播」了這樣一句:「所有學校,必須在秋季學期開放!!!」所有字母大寫,並且後面加了三個嘆號。
川普推特截圖。
那為什麼學校開門對川普很重要呢?
因為學校複課,是疫情管控穩定的重要象徵——這又跟川普的選票聯繫緊密。
儘管美國政治化抗疫已經不是秘密,但川普的又一條推文還是暴露了這種小心思。在今天凌晨四點的一條推文中,他寫道,「腐敗的拜登和民主黨人不想學校在秋季開學,是因為政治原因而不是出於健康原因。他們認為這會在11月對他們有所幫助。錯,人們明白了!」
川普推特截圖。
而如果美國大學被迫開門,川普無疑達到了一箭雙鵰的效果:既向國內選民宣示了疫情的穩定,又順便打壓了民主黨對手拜登。
算起來,這也不是川普第一次對留學生群體下手。5月28日,《紐約時報》引述匿名官員的消息稱,美國政府正考慮取消一些在美國就讀研究生的中國留學生的籤證,原因竟是他們來自「與中國人民解放軍關係密切的大學」,而非有任何證據表明他們有不法之舉。
而不管打著什麼樣的旗號,背後的政治邏輯也並沒有變化。需要找「背鍋」的人,而不是把「鍋」本身解決掉。最近,美國多項民調顯示,川普支持率暴跌,對手拜登的支持率大幅上升。對川普來說,打「籤證牌」似乎並不會帶來更大的政治風暴。因為留學生及其家庭絕大多數是沒有選票的。美國移民和籤證政策的制定和調整,既是美國文化傳統的產物,也是不同利益群體博弈與妥協的結果。川普明白自己是極端排外思潮的受益者。留學生能帶來經濟利益不假,但川普要的是選票。
對美國的這一最新政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7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稱,中方正密切關注美方政策有關動向,將全力保護中國在美留學生的合法權益。
(文中圖片GJ、網絡綜合)
撰稿 深海星 深海三文魚
編輯 王若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