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歐陽睿(4A廣告文案主筆)
來源 | 4A廣告文案(ID:AAAAIdea)
我們的錢都花哪去了?這是一個很扎心的拷問。
相信很多人每天都會問過自己無數次這樣的問題,即使這樣,同樣也有人抱著這樣的思想:無論自己是土鱉還是土豪,總少不了買買買,哪怕是每個月拿著三千多的薪資,卻過著一個月消費一兩萬的生活。
尤其是面對網際網路時代,購物平臺暴增以及在電商節的各種促銷誘惑下,各大品牌早已給足我們買買買的理由,自然人們「過度消費」與「衝動消費」也成為了一種普遍現象。
衝動消費,成為年輕人經濟的深淵,而在3月25日,知名網際網路金融平臺「微貸網」,正是通過洞察年輕消費者的痛點,反其道而行,在杭州地鐵站辦了個「囤物展」,打造一波走心的營銷活動#別讓你的錢冷凍起來#,打破圈層,形成眾人刷屏。
囤貨展與創意海報結合,
引發傳播爆點
微貸網這次高調了一把,在杭州地鐵站打造了#別讓你的錢冷凍起來#的營銷活動,主要內容通過以「囤貨展+創意海報」的形式呈現給大眾,可以說看頭十足的了。
所謂的囤貨展,就是在冰箱內分別凍藏著一些名牌包包、口紅、球鞋、相機等等奢侈品,以這種既誇張又詼諧的方式,給大眾形成強烈的視覺衝擊力,促使路人不禁止步,總之,這波騷操作創意滿分。
衣櫃裡塞滿了名牌包,
出門擠幾塊錢的地鐵。
跟風囤完限量款口紅,
躲寢室吃了一周泡麵。
以前買鞋從不看標籤,
現在買菜幾毛錢都砍。
上個月的信用卡還沒還清,
剛逛街又囤了兩雙球鞋。
買了很多鏡頭,
還沒拍過一個遠方。
海報文案可謂一針見血,擊中當下年輕人的痛點,揭露現實生活中年輕人的真實消費狀態,引發情緒共振。
此外,微貸網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創造了營銷中二次傳播新玩法,引爆人們的神經,當路人看到這戳心的海報文案後,內心深處的情感便會油然而生,對「理性消費」這個觀念又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與考量,甚至是促使路人拍照轉發朋友圈,也就是有了足夠的爆點,引發二次傳播。自然而然這次營銷也算是成功了一半。
如此一來也使得品牌更加接近消費者,建立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情感紐帶,尤其是能在年輕人心中打下烙印,強化品牌記憶。
所以,正因為這場趣味的營銷活動,直擊消費者的痛點,使得大部分人都會「因痛而生情」,對微貸網又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從而有效獲得消費者的心智。說到底,微貸網這波營銷還是十分妙的。
上線「暖心視頻」,升華活動主題
讓人出其不意的是,這創意海報背後還有另外一種深層的含義,人們撕掉原有的海報文案後,亮出的又是「隱形土豪」另一種生活狀態,彰顯的是積極的生活態度,瞬間讓人懷著對明天的希冀和憧憬。
< 現場撕海報 >
扎心文案被撕下後
就是一句句走心的文案
▼
不清楚未來會去哪,
但有錢就哪都敢去。
常常羨慕別人的年終獎,
好在我的12薪也賺成了13薪。
用利息給爸媽發了紅包,
終於相信了我過得和我說得一樣好。
習慣了精打細算省出每一筆,
也學會了用省出的錢多賺一筆。
有了讓錢動起來的能力
就有了自由的權利
只想說,看完這人物海報後,終於微微一笑,表面上看文案很「冰冷」,但整場營銷活動是無比溫暖,前面血淋淋地戳穿人們的生活中消費的真實面孔,最後反而呈現了路人現場撕掉海報後露出了「人物海報」,展現人們也有理性消費者的一面,從「隱形土豪」變成「真正土豪」這一過程,懂得在人的傷口撒鹽後,還會撒來一波果糖,起碼最後是給人帶來了安慰與溫暖,無形中也體現出微貸網也是一個有親和力有溫度的品牌。
除了海報,微貸網又上線了一支溫暖視頻,特意採訪不同年齡階段的消費者,通過這些人群的敘述來揭露生活中大多數人過著「月光族、「吃土」的日子背後的真相,然而再次使得這活動主題#別讓你的錢凍起來#得到了升華。
眾所周知,「過度消費」已成為一種常態,試想,倘若微貸網只是很空洞地宣傳各大消費者加強消費觀念,反而無法給人留下記憶點,或許這場營銷活動成為了扯淡。很難達到預期的營銷效果。
但是值得稱讚的是,微貸網很聰明,懂得抓住「過度消費」這種社會現象作為一種刺激的噱頭,進行「囤物展」創意之舉,配以觸動人心的海報文案,帶動了人們的情緒,很自然地讓人意識到理性消費的重要性。
雖然以這種誇張的展覽方式,展現囤貨的現象,其實「囤貨」都是表象,微貸網抓住當下年輕人「衝動消費」的狀態,反套路進行了一次極其扎心的營銷,由始至終都在給人傳遞一個「理性消費」的概念,提醒人們不理性消費只會造成囤貨的負面效果,把所謂的奢侈品強硬地變成了「冷凍品」,然而實際上,微貸網玩出營銷新花樣的同時也激發人對理性消費和理財觀念的思考。
相信,提及到金融品牌,很多人都會用「遠距離、冰冷」這些詞來形容金融品牌,但是從微貸網這系列營銷活動來看,無疑,打破了金融品牌原本具有的距離感的形象,並且顛覆了人們對金融品牌的固有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