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丨何安安
美國當地時間1月27日上午,美國圖書館協會(ALA,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宣布了2020年凱迪克獎(The Caldecott Medal)的獲獎名單,其中誇姆·亞歷山大、卡迪爾·尼爾森聯手創作的《永不妥協》(The Undefeated)獲得了凱迪克金獎,《飄揚的低音提琴聲》(Double Bass Blues)、《跟著爸爸回老家》(Going Down Home With Daddy)、《小熊來了》(Bear Came Along)三部作品獲得了榮譽獎(即凱迪克銀獎)。此外,2020年紐伯瑞獎(The Newbery Medal for Best Children's Book)的金獎作品為傑裡·克拉夫特(Jerry Craft)的漫畫小說《新來的孩子》(New Kid)。
《永不妥協》(The Undefeated)獲得了凱迪克金獎。圖片來自ALA官網通告(部分)。
作為本次凱迪克獎的大獎得主,美國著名插畫家卡迪爾·尼爾森第一時間在社交網絡推特上表達了自己獲獎以後的激動心情。這並不是卡迪爾·尼爾森第一次獲得凱迪克獎,2007年,他因《摩西:哈莉特·塔布曼的逃亡與拯救》獲凱迪克銀獎和科麗塔·斯科特金獎;2008年,他憑藉《亨利的自由之箱》再次獲得凱迪克銀獎。
卡迪爾·尼爾森第一時間在社交網絡推特上表達了自己獲獎以後的激動心情。圖片來自紅披風繪本館。
而來自傑裡·克拉夫特的漫畫小說《新來的孩子》講述了一個生活在紐約華盛頓高地的12歲非裔美國男孩為能上藝術學校背後的振奮人心的故事。除了紐伯瑞獎,《新來的孩子》還獲得了Coretta Scott King award獎,這是一個為非裔美國作家和插畫家設立的獎項。
凱迪克獎是美國最具權威性的圖畫書獎,一直以來,因其在業內的權威性和影響力,凱迪克獎有「圖畫書的奧斯卡獎」之稱,它與國際安徒生獎、凱特格林納威獎並稱為兒童圖畫書界最有分量的三大獎項,是家長與圖書館為兒童選書的最佳指南。凱迪克獎創立於1938年,由美國圖書館協會頒發,其命名來自19 世紀的英國圖畫書作家蘭道夫·凱迪克,每年頒發一個金獎和一個或數個榮譽獎。創設八十多年來,眾多知名的圖畫書作品、圖畫書作家都是通過凱迪克獎受到世人矚目,如桑達克的《野獸國》獲得1964年凱迪克金獎,《三隻小豬》獲得2002年凱迪克金獎等。
按照慣例,每年美國圖書館協會邀請教育學者、專業人士和圖書館員,組成一個15人的評審委員會,從當年度出版的數萬本書籍(兒童圖畫書)中,選出一部首獎和二至三部傑作,頒贈凱迪克金獎和銀獎,在得獎圖書的封面上皆會貼上印有凱迪克著名插畫「騎馬的約翰」的獎牌,金色代表金獎,銀色代表銀獎。獲獎者必須是美國公民或者居民,其作品必須是藝術家的原創,且作品在上一年出版。當兩個藝術家共同創作了一部出版作品時,兩人共同獲獎。此類藝術家不必寫故事內容,因為該獎評選最強調的是插圖,而不是小說或文本內容。據奇想國童書統計,迄今為止,凱迪克獎已歷經83年次的評選與頒獎,共計決選出金獎作品83部,銀獎作品267部,總計350部,截至目前,已出版簡體中文版的有187部。
紐伯瑞獎又被稱作紐伯瑞兒童文學獎,是由美國圖書館協會頒發的歷史更為悠久的童書獎,資料顯示,紐伯瑞獎(The Newbery Medal for Best Children's Book)是由美國圖書館協會(ALA,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的分支機構——美國圖書館兒童服務協會(Association for Library Service to Children-ALSC)於1922年為紀念紐伯瑞而創設的獎項。得獎者必須是對美國兒童文學有傑出貢獻,並以美國公民及永久居民為限,自1922年起每年頒發給前一年度最傑出的美國兒童圖書作者。
紐伯瑞獎每年頒發一次,頒獎對象為上一年出版的英語兒童文學作品;每年頒發金獎(Newbery Medal Aword)一部、銀獎(Newbery Honor Books)一部或數部。額外一提的是,首屆紐伯瑞金獎由房龍的《人類的故事》獲得。這一獎項設立七十餘年來,獲獎作品的規模和水準,已為世人矚目。值得注意的是,紐伯瑞獎的每本書也必會貼上由美國圖書館協會頒贈的金牌或銀牌浮凸貼紙,除了代表至高無上的榮譽外,也是合法版權授予的最佳保證。
傑裡·克拉夫特(Jerry Craft)和《新來的孩子》(New Kid)。圖片來自傑裡·克拉夫特官方網站。
2020年凱迪克金獎作品
《永不妥協》
《永不妥協》(The Undefeated),誇姆·亞歷山大(Kwame Alexander)著,卡迪爾·尼爾森(Kadir Nelson)繪,Versify出版社
《永不妥協》取材自美國體育新聞網(ESPN)欄目《永不妥協》,是一封寫給美國黑人的情書。書中展現了奴隸制給人們帶來的無法訴說的創傷,民權運動的燎原之火,以及馬丁·路德·金、蘭斯頓·休斯、格溫多林·布魯克斯等傑出黑人英雄的堅韌故事和名言,充滿勇氣、激情和毅力。讓讀者看到歷史印記的同時,也引起人們對今天黑人生存發展的極大關注。書中強有力的背景信息,為那些想了解更多的讀者提供了有價值的歷史資料和細節。
《永不妥協》插圖。
2020年凱迪克銀獎作品
《跟著爸爸回老家》
《跟著爸爸回老家》(Going Down Home With Daddy),凱莉·斯達林·裡昂(Kelly Starling Lyons)著,丹尼爾·明特(Daniel Minter)繪,Peachtree Publishers
這是一部向家族歷史致敬的作品。「家庭團聚之日,天還沒亮,我們就起床了。爸爸一邊哼著小曲,一邊把行李箱和一個裝滿零食的冰袋塞進汽車。他覺得幹什麼,都比不上回老家的快樂。」祖母生活在老家。這裡也是阿蘭和父母姐妹、祖父母、曾祖父母、叔叔、阿姨和堂兄弟姐妹相聚的地方。在老家,阿蘭可以聽大人講述祖先的故事,探訪那片對家族來說意寓深長的土地,所有的孩子都能找到他們獨有的方式來表達對家族歷史的敬意。阿蘭會如何做呢?在這個關於歷史、文化和古老儀式的盛大慶典中,作者凱莉·斯達林·裡昂用意味深長的文本,探索了家族傳統的力量,「故事讓人覺得似曾相識,但又不過分熟悉。作者用生動的文本,探索著延續家庭傳統的力量。」丹尼爾·明特則繪製出了一個龐大家族的動人畫卷。
《跟著爸爸回老家》插圖。
《飄揚的低音提琴聲》
《飄揚的低音提琴聲》(Double Bass Blues),安德烈·J.洛尼(Andrea J. Loney)著,魯迪·古鐵雷斯(Rudy Gutierrez)繪,Alfred A. Knopf出版社
尼克是一個心懷夢想的音樂家。他終日生活在兩個不同的世界裡:一個是位於城外的學校,在校園中他是交響樂團裡的明星,美妙的演奏讓朋友們讚不絕口;另一個則是他家所在的擁擠髒亂的街區,在這裡,他只是再平凡不過的小男孩。一天,他背著琴走在放學回家的路上,心裡演奏著街上熙來攘往的交響樂,而在這段路途中,一個小小的驚喜即將誕生……這本甜美而動聽的圖畫書,講述了專注、音樂和家庭,如何讓孩子勇敢追夢的故事。
《飄揚的低音提琴聲》插圖。
《小熊來了》
《小熊來了》(Bear Came Along),理察·T.莫裡斯(Richard T. Morris)著,萊昂·范(LeUyen Pham)繪,Little, Brown Books for Young Readers出版社
從前有一條小溪,穿過森林而來。在遇到熊之前,它從來沒想過自己還能冒險。不過一個人的冒險可沒什麼意思,所以後來就陸續有了蛙蛙,龜龜,河狸,小浣熊和鴨鴨這些好夥伴。這幾個截然不同的動物夥伴從下遊出發,在小溪到來之前,他們誰都沒發現大家是彼此需要的。這本幽默風趣的圖畫書,以其誠懇的文字與插畫歡慶著那些貯藏在人生之初中的雀躍。
《小熊來了》插圖。
2020年紐伯瑞獎金獎作品
《新來的孩子》
《新來的孩子》(New Kid),傑裡·克拉夫特(Jerry Craft)著
在這個故事中,男孩的父母把他送進了一所私立學校,而他成為了那裡僅有的有色人種學生之一。「我希望《新來的孩子》這本書能讓非裔美國孩子自豪地宣稱自己是非裔美國孩子,而其他孩子則可以通過這本書去包容他們。」傑裡·克拉夫特在2019年談到自己的漫畫時寫道,「讓他們笑對我來說很重要。」《小屁孩日記》系列的作者傑夫·金尼認為,這個故事既有趣又尖銳,而且完全真實,「喬丹·班克斯是每個人都會談論的孩子!」
《新來的孩子》插圖。
作者丨何安安
編輯丨餘雅琴
校對丨翟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