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跟老人睡覺會影響性格和健康?帶娃睡覺這件事,太多人都誤會了

2020-10-12 錦鯉媽咪


老人帶娃睡覺,影響最大無非是親子關係,跟娃性格關係不大,更涉及不到健康問題。

執筆:張大貓

編輯:張大貓

定稿:歐陽比文

一說起孩子的睡眠,其中一個問題是怎麼也繞不開的,寶寶到底能不能跟老人一起睡?孩子由誰帶著睡更好一些?

我們之前總看到文章說,老人帶娃睡覺,會影響孩子的性格,甚至對健康也不利,但事實是怎樣的呢?

孩子和老人睡覺,真的會影響性格嗎?

之前群裡聊到孩子睡覺這個話題時,有好幾個寶媽都心存焦慮,現在他們的娃都是老人在幫忙帶,晚上也是和老人睡在一起。這幾個寶媽都擔心會因此影響孩子的性格和健康。

其中李子媽是最緊張的,「因為女兒總是奶奶在帶著,我覺的孩子現在跟我都不親了,你們說她長大了性格是不是都得受影響啊?」

其實真不會。

無論哪個孩子性格的養成都是一個非常複雜而且又漫長的過程,而且也很少有某一件事會直接影響到孩子性格的最終走向。

如果認為孩子跟誰一起睡這件小事就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性格,顯然是多慮了。

你想想孩子每天和誰一起吃飯玩耍、長大後接觸的同學老師、到社會上認識的各種人,都能影響孩子一生嗎?當然不能。

不過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孩子從小跟誰一起睡,確實就會和誰更親密,被老人帶大的孩子確實會和老人親密,這對親子關係肯定有一定的影響,但因此說影響孩子一生的性格,顯然是不靠譜的。

孩子和老人睡覺,還會影響身心和健康?

至於這一點,顯然也是不可能的。關於老人帶娃睡,寶媽顧慮最多的就是影響孩子健康,其中最被大眾認同的也莫過於以下2點。

一是老人睡覺需要更多的氧氣,和娃一起睡會搶走更多的氧氣。

這個細想就知道不靠譜,老人需要的氧氣再高,還能超過父母需要的氧氣嗎?父母帶娃睡就沒事,老人就不行?

二是說老人身上有「老人味」,而且他們呼吸會帶有各種病菌,會影響孩子的健康。

這點其實也不靠譜。無論是「老人味」還是呼吸所帶的病菌,如果擔心這一點,那麼就壓根不應該讓老人幫忙帶娃——白天孩子和老人待在一起不是一樣的有風險?

說白了,很多寶媽之所以這麼篤定這個結論,更主要是為了說服自己,給「不想讓老人陪娃睡」找一個看起來靠譜一點兒的藉口。

因為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這些有老人幫忙帶娃的寶媽們都意識到了一個殘酷而又現實的問題,她們被老人帶著睡的娃,顯然和老人更親,甚至比跟自己還要親。

寶媽們只是不想讓孩子被老人「搶走」而已。那麼反過來說,寶媽帶娃睡,孩子的性格會變優秀嗎?

孩子和媽媽睡覺,性格會變得更好嗎?

還有些家長會發現,「我自己帶著睡的孩子,要比朋友家老人帶著睡的娃更聽話,這難道不說明『寶媽自己帶娃孩子性格會更好』嗎?」

當然不是,這點和上面的結論一樣。

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說明,孩子和誰誰性格會變得更優秀,即便是寶媽也一樣。

之所以會覺得自己的娃更聽話,那是因為和媽媽一起睡的娃與媽媽親密度要更高,所以他會更聽話。

不過,雖然媽媽帶的娃和性格好壞沒啥關係,但有一說一,母親給予孩子的陪伴,尤其是睡眠上的陪伴,對娃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畢竟對於娃來說,他從形成的那一刻開始,就和母親有著旁人沒法取代的親密聯繫。

對於孩子來說,他們和「依戀關係對象(看護人)」關係越穩定越好,甚至在所有的理論當中,孩子的「第一看護對象」連爸爸都沒有,只有媽媽。

媽媽作為孩子最早的餵養人,到新生兒初期哺乳,再到後面生活上的各種照顧,她們能長期提供給孩子穩定的、持續的、超長續航的安全感,這一點沒人能比。

而在孩子建立依戀關係期時,母親的這種照顧是鞏固這種關係的重要砝碼。甚至隨著孩子長大,他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都是通過這段依戀關係來判斷的。

如果孩子在母親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安全感,他們就變得陽光自信,面對陌生環境也不會恐懼,對這個世界也會充滿信任,對周圍的人都會很友善。

相反,如果孩子在這段依賴關係裡,從母親身上沒有得到足夠的安全感,那麼他們對周圍的世界都會充滿陌生,對身邊人的也會滿是懷疑和恐懼。

由此可見,母親的陪伴對於孩子來說有多麼的重要。

所以,如果寶媽白天沒時間陪孩子,晚上也沒有精力帶娃睡覺,但是回到家裡還是可以陪孩子多玩玩,跟他說說話,讀讀繪本,增進一下親子關係。你得讓他明白,不管你每天在他身邊有多久,你都是愛他的。

錦鯉媽咪有話說

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如果擔心錯過了,那就要及時挽回,重新找回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地位,儘管個過程可能比較漫長,但值得慶幸的是,父母不用擔心老人帶娃會搶走孩子,他們再多的陪伴也抵不上父母,尤其是寶媽,而你所需要的只是付出時間和耐心。

最後要說的是,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帶娃睡覺」只是其中一個很小的方面,而且陪娃的關鍵不在於時間長短,而是質量。

心不在焉的敷衍孩子一天,也不如花心思認真陪娃玩耍1小時。而你是否專心的在陪娃,孩子是能清楚感受到的。


相關焦點

  • 老人帶娃不容易,帶娃時不做這六件事的老人,作為子女更該感激
    每次靜靜提起婆婆時都是滿口的稱讚和尊重,這讓小區內很多寶媽都疑惑「你和婆婆就沒有任何矛盾?」但是,很多零食如糖果、糕點等都是高糖高熱量且含有各種食品添加劑,對孩子的健康並沒有太多的好處。靜靜說,婆婆在這一點上做得比她這個當媽媽的都到位。婆婆不會網購,就去商場買了一個酸奶機,每天給孩子自製酸奶。除此之外,看到小區內有孩子吃果乾,婆婆擔心添加劑太多,就自己嘗試用烤箱給孩子做。
  • 家裡有老人帶娃的,這三件事別讓老人幫忙,很多家庭吃過虧
    導讀:家裡有老人帶娃的,這三件事別讓老人幫忙,很多家庭吃過虧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家裡有老人帶娃的,這三件事別讓老人幫忙,很多家庭吃過虧!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跟誰同床睡,會影響孩子的一生?父母或老人,這樣選擇對寶寶最好
    到底跟父母睡好,還是跟老人睡好?跟誰同床睡,會影響孩子的一生?這樣選擇對寶寶最好雅麗的寶寶剛滿3歲,因為之前一直都是奶奶帶,孩子始終和奶奶同房睡覺,對奶奶特別依戀。結果雅麗現在「裡外不是人」,不管是想讓娃分房睡,還是想自己帶娃睡,孩子都是百般不情願,只想要跟奶奶一起,這讓雅麗感到特別頭疼。
  • 「不靠譜」奶爸帶娃,哄孩子睡覺自己卻先睡著,女兒反應很暖心
    文 /萱媽,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我們在生活中,見的最多的都是細心的寶媽帶娃,而寶爸們一般則很少會帶娃。爸爸帶娃的時候,應該就是當媽媽有事出門時「替班」帶娃,而生活中有些奶爸也用自己的「實力」證明奶爸帶娃有多不靠譜。這不前段時間,一位「不靠譜奶爸」就在網絡上走紅了。這天晚上寶媽因為有事不在家,一歲多的女兒就只能交給奶爸照顧。
  • 「一個人帶娃睡覺」系列合集,心塞又搞笑!
    縱橫古今中外,提到夜裡帶娃睡覺,無數寶媽都會忍不住搖頭:那簡直就是一部不需要導演的恐怖片啊!自從當了媽,就不知道什麼是自然醒,娃小時各種餵奶、擠奶、換尿布;娃大了也是一整夜忙著「圍追堵截」;盼到孩子獨立睡,也得好幾年的光景,在秒睡秒醒的歲月裡,寶媽們都熬成了烏雞眼。
  • 「聰明」奶奶帶娃火了,誰說老人不會帶娃?這樣帶娃媽媽都沒話說
    對於老人帶娃這件事,父母擔心的不僅是孩子得不到好的照顧,還有一部分就是擔心老人沒有多餘的精力來照顧孩子,畢竟老人的身體狀況就不如年輕人,尤其是在面對孩子的上躥下跳,老人就更加沒辦法應對了,不僅影響了老人身體健康,孩子也會照顧不好。
  • 1歲孫女和爺爺睡覺從不哭鬧,媽媽好奇,看到方法怒了:離娃遠點
    ,很多時候小兩口加班忙,女兒就跟爺爺一起睡覺,從來都不哭鬧。寶媽看到這方法怒了,衝進去抱走了自己的女兒,大聲呵斥老人:"你怎麼做這樣的事,一點都不羞恥的嗎?以後離我娃遠點!老人可以把心思都花在孩子身上,有很多時間陪孩子玩耍,也因為沒有什麼要緊事、沒有工作,所以和孩子玩的時候會更加有耐心,不會打斷孩子探索和玩耍。
  • 帶娃睡覺總被「踢醒」,孩子睡覺「來回滾」,不只是淘氣而已
    寶媽會說:這種形容估是在形容他還沒會翻身之前吧。帶寶寶一起睡覺的家長會知道,孩子慢慢長大後睡覺越來越不老實,尤其是會走會跑了之後,每天睡覺就像在練功一樣。老人說睡覺時「打把式」的孩子更聰明,現在想想這句話多半有安慰人的成分。
  • 一個人帶娃最難的幾件事,都經歷過的堪稱大神
    確實,不止聽一個媽媽跟我說過,一個人帶娃,有時候就是一場災難,那媽媽單獨帶娃最怕遇到哪些事情呢?一、娃半夜生病寶寶生病,尤其是晚上生病,對於單獨帶娃的媽媽來說,真的是特別可怕的事情。當一個人又要給寶寶準備藥,又要時刻看著看著他,心中擔心害怕,而身邊沒有一個人能幫忙的時候,媽媽真的會很崩潰的。
  • 冬天帶孩子,這3件事別聽老人的,看起來為娃好,實則「很坑」
    初次為人父母難免會緊張,經驗不足和精力有限的情況下,現在多數年輕夫妻會把孩子交給老人帶,作為過來人他們有充足的經驗,能細心照顧好孩子。作為過來人,老人會用很多「經驗」帶娃,但這些真的都對嗎?冬天帶孩子,這3件事別聽老人的,看起來為娃好,實則「很坑」一、不讓孩子出門入冬了,氣溫逐漸下降,老人開始把孩子養在「溫室」裡,不讓帶他們出門,避免吹冷風或被病毒傳染。
  • 冬天帶孩子,這3件事別聽老人的,看起來為娃好,實則「很坑」
    初次為人父母難免會緊張,經驗不足和精力有限的情況下,現在多數年輕夫妻會把孩子交給老人帶,作為過來人他們有充足的經驗,能細心照顧好孩子。冬季來臨,寒潮的到來會引發感冒,尤其是寶寶,免疫系統尚未完善,因此需要更加注意。作為過來人,老人會用很多「經驗」帶娃,但這些真的都對嗎?
  • 寶爸自告奮勇帶娃睡覺,中途發現娃「丟了」,面部表情讓寶媽笑翻
    ,難得回家早有時間帶娃,小綿老公自告奮勇要帶娃睡覺。,帶娃真不是一件容易事。小綿將老公的表現發到了網上,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有寶媽表示,在自己能帶娃的情況下,儘量別讓寶爸帶娃,不僅自己會擔心,而且很容易上火。
  • 老人幫忙帶娃,父母這三件事務必要堅持,如果妥協對孩子是傷害
    幾年前,同事玲玲的孩子出生後,因為她和老公都忙於事業,沒法照顧,就交給婆婆來帶。基本上,玲玲兩夫妻沒有對孩子再過問過。用他們的話講:既然讓老人帶娃,就要信任老人,孩子交給老人教育就行了。三年後,玲玲夫妻倆才發現孩子的性格存在不少問題,比如內向孤僻,難以與他人相處,這時才後悔莫及。
  • 老人帶娃是很普遍的選擇,但老人帶娃陋習卻不能姑息,影響真的大
    圖文原創|張女子育兒:當好媽,帶好娃,娃娃愛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老人帶娃雖好,卻別讓這幾個陋習,影響孩子一生老人帶娃,是現實社會的最好選擇,但需要注意,別被老人帶娃的這幾個誤區,毀了孩子一生喲!
  • 粗心大漢變「操心」寶爸,不好好睡覺,整天看娃是否還「活著」
    在這段時間裡,有的寶爸寶媽們可能會趁這個時間急急忙忙地收拾下房間,還有的會忙裡偷閒的看看手機,或者和孩子一起睡一會。粗心大漢變「操心」寶爸,不好好睡覺,整天看娃是否還「活著」在家長們帶娃這件事上,我們最常聽的可能就是,如果把娃交給爸爸來帶,不求太多,只求孩子活著就好。
  • 寶爸帶娃睡覺,開空調只顧自己不給娃蓋被,寶媽的反擊真給力
    有一句話說的好:「父親帶娃,活著就好」!這可並不是說說而已,網絡上各種心大寶爸,真是讓寶媽們看著驚心又生氣。你若不信,我說幾件父親帶娃時的事,看看在你家發生過嗎?視頻是一個寶媽發的,寶爸帶娃睡覺,因為室內開了空調,寶媽拍到的場景是寶爸一個人裹得嚴嚴實實。這麼一看這寶爸也是一個知道冷暖,懂得照顧自己的人啊,也不同於那些粗心大漢。
  • 寶爸想哄娃睡覺,沒想到被寶寶「封印」在嬰兒床裡
    很多網友看到這個畫面,紛紛表示心都暖化了,但也有些人留下了很扎心的留言:@宏翔鴻:這種情景,可能只發生在外國吧,在中國,很多男人認為帶娃很丟面子,這種事在中國也許不會發生。其實很多人都知道爸爸帶娃對孩子的好處,但中國人的習俗就是「男主外女主內」,男人負責賺錢養家,女人負責生娃帶娃,看上去好像分工明確,可這都是有問題的。因為爸爸和女兒的相處模式,與媽媽和女兒的相處模式大不相同,希望女兒擁有健全的人格,爸爸的教育非常重要。
  • 李玫瑾:家裡的娃從小"跟誰睡"?關乎到娃的性格養成,父母請知曉
    關乎到娃的性格養成,父母知曉現在年輕的父母壓力都是非常大的,孩子出生以後基本上就要忙於工作出去賺錢了,對於孩子來說,需要每時每刻的需要有人看著,照顧著,因此,家裡的老人就變成了孩子們的看護著。這樣一來孩子跟隔代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在一起的時間很長,關於誰陪孩子睡覺的問題,就很容易影響孩子的性格。年輕的家長陪孩子睡覺,能夠給孩子安全感,並且能夠在睡前給孩子講故事,像朋友一樣相處,接受不同的教育方式。但是對於隔輩的老人來說,可能只是哄著孩子睡覺了,孩子可能會變得很無趣,因此孩子沒什麼話可以說,就會變得內向和沉默。
  • 陪娃睡覺,肯定會碰到這些尷尬的事,對照一下
    有娃前,大家想到陪孩子睡覺,一定是在柔和的燈光下給孩子講故事,多麼溫馨的一個畫面!但等到有娃之後,你才會發現,其實陪孩子睡覺遠不如自己想像中的那麼簡單,可能遇到的情況多著呢!1.越哄越精神很多寶寶的生物鐘還沒有建立起來,等到要睡覺的時候,卻怎麼都睡不著。寶媽只能一邊給孩子講故事,一邊拍著孩子,卻發現孩子的眼睛越瞪越大,越來越精神。有的寶媽是給孩子唱歌,孩子不僅不睡覺,甚至還想爬起來和媽媽一起唱,這算什麼事!
  • 奶爸帶娃睡覺,半夜醒來直呼「娃去哪了」,神情迷茫把寶媽笑岔氣
    芷晴的孩子剛滿3歲,她每天晚上都要哄孩子睡覺,只有孩子熟睡後,她才會閉上雙眼安心入眠。說起來,孩子一點都不老實,睡覺總喜歡翻身,正因如此,芷晴才把老公趕出去,讓這張1米八的大床成為她和孩子的「二人世界」。這樣大的床,怎麼翻身都不會出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