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老王觀歷史」,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收到最新內容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五代是指唐朝滅亡後依次更替的位於中原地區的五個政權,即後梁、後唐、後晉、後漢與後周。而在唐末、五代及北宋初, 中原地區之外存在過許多割據政權,其中前蜀、後蜀、 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 荊南)、北漢等十餘個割據政權被統稱十國。
後周郭威通過黃袍加身,讓他從臣到君,駕崩時把皇位傳給了義子柴榮。沒想到幾年後,趙匡胤照搬了過來,奪走了柴氏江山。
柴榮死時,把位置傳給了柴宗訓,還只是七歲的孩子,並對趙匡胤委以重任,也給趙匡胤兵變提供了條件。而新帝不能親政,趙匡胤具備著稱帝的條件,也為此暗中準備。但戲還是要演足的,在陳橋時,將士擁護他為皇帝時,他一臉被逼無奈的樣子,於是班師回朝。
不過趙匡胤臨走前還是下了軍令:回宮後,不能傷害
柴宗訓
和太后以及對朝中大臣,更不能趁亂幹著打殺劫舍的事情。於是大軍浩浩蕩蕩回朝,雖然中間出了一個插曲,
侍衛
親軍副指揮使韓通反抗被殺,整體上,這場政變沒有過多流血。
趙匡胤和平地控制住了皇宮,這時小皇帝也沒有反擊的能力,於是禪位給了趙匡胤。趙匡胤建立北宋,開始了新的王朝。而趙匡胤並沒有殺掉柴宗訓及其他的柴氏子孫,並厚待了他們,封柴宗訓為鄭王,令他們母子住在房州,並賜免死金牌,即使犯罪也不能加刑,讓柴氏家族得以繼續繁榮發展,榮華富貴享用不盡。
一般來說,前朝的遺留子弟,都會是新皇的心腹大患,但趙匡胤能夠如此優待柴氏子孫,可以看出他心胸比較寬廣。而後來他對於功臣,只是拿回了軍權,並沒有傷及性命,也一直被後人稱讚。而趙匡胤這樣做,除了性格問題外,還有一點,就是為了籠絡人心。
人心是能夠坐穩這個皇位最重要的要素,趙匡胤打拼多年深諳其道。柴榮對他不錯,只要他立下功勞,柴榮都會對他進行論功行賞。柴榮南徵北戰,趙匡胤都跟隨在身邊,兩人的君臣關係是很親密。而柴榮死後,一個七歲的小孩登基,對他也沒有做出過分的事情。
趙匡胤登基後,如果對柴氏子孫太殘忍,必然給世人留下一個殘暴的印象,前朝的舊臣和將士也會惶惶不安。而趙匡胤厚待柴氏子孫,就想世人展現自己仁愛大氣的一面,得到人心的支持,何樂而不為。
趙匡胤是一個非常有手段的皇帝,而也算得上是一個開明的開國皇帝。
【免責聲明】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站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部分文章為轉載,並不用於任何商業目的,我們已經儘可能的對作者和來源進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END-
感謝大家的閱讀,你的閱讀是對小編的鼓勵,如果覺得文章還不錯的話,小手輕移點一下右下角,點「 好 看 」,謝謝對小編的支持,小編一定每天給你們帶來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