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面對疫情,學校積極做好線上教學的各項工作,讓同學們在「雲端」依然可以擁有「學在雁園」的體驗。
學校教師隨「疫」應變,實現從「傳授者」到「引導者」的角色轉化,強化與學生的交互,持續關注學生學習效果,不斷優化在線教學方法,做好教學-學習過程的監督,紮實推動線上教學穩步有序開展。
學校根據教育部、省教育廳等上級文件精神相關要求縝密部署,為確保線上線下同質等效,各學院成立在線教學指導專家組,逐一摸排教師線上教學準備情況,針對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制定應急預案。2月4日起,多次通過視頻會議開展「線上教學」研討會,明確線上教學任務、時間表和路線圖,做到及早謀劃、及時調整,更好把舵導航線上教學。
學校積極引導教師專研業務、注重課程設計、不斷促進教師隊伍教育教學能力提升,通過開展在線教學培訓、在線技術保障、在線實時諮詢的「三在線」模式,前後製作並發放各類線上教學操作說明20餘次。
為了有針對性的實施教學環節,由課題組負責人製作課程平臺使用樣例,對教師一對一培訓輔導,使教師明確如何依據自身和學科特點有計劃、有組織開展在線授課、資源點播和線上輔導、討論、答疑等,充分發揮「網際網路+教育」的作用,開展優質線上教學活動。
網絡課程教學資源及設計(樣例)
同時,為保證疫情防控期間教學穩步有序開展,學校督導組通過教師平臺信息及教學直播二維碼深入線上教學一線督導和指導,做好過程監督管理。通過全體督導成員參與制、教學督導報告制、集體會議討論制,實行督查與指導相結合方式,不斷鑽研在線教學督導工作的新問題和新方法,推動線上教學質量持續提升。
學校把疫情防控當作最鮮活的教材,最生動的案例,讓這場疫情成為學生的人生大課堂,讓他們在疫情危機中學習、反思、銘記。疫情中,學校廣大青年學生面對疫情主動『出列』,積極行動,哪裡有疫情,哪裡就有電專青年突擊隊和生力軍。全體師生齊聚雲端,同上戰「疫」思政第一課,«新冠肺炎健康教育»成了學生追捧的熱門課程。
「戰『疫』中的美好與感動」「課程思政」素材原創作品 ——«抗疫保電,我們在行動»
學校原創製作的微視頻«抗疫保電,我們在行動!»,將其作為課程思政素材用於課堂教學展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學生牢固樹立「四個自信」,為中國加油!學生紛紛表示被視頻中滿滿的正能量打動。
學生觀看「戰『疫』中的美好與感動」「課程思政」素材原創作品 ——«抗疫保電,我們在行動»的課堂反饋
學校各學院每2周組織1次與教師一對一的訪問(電話、微信等方式),了解實施在線教學遇到的困難、需提供的幫助以及金點子等;多次組織問卷調查,總結分析數據,不定期組織學生召開視頻會議,深入了解學生學習狀態;特別針對線上教學製作教學情況調查表,通過學生對教師線上教學過程中的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方法、課堂組織及課程思政等方面打分並評價,促進教師集思廣益,精益求精,不斷改進完善,加大教學準備力度,精彩呈現每一堂課。
「教師不停教、學生不停學「(教師版)及(學生版)問卷調查統計結果
專業課教學中,學校吸納企業一線技藝精良的技能大師、工匠勞模等, 與校內教師共同參與直播。校內教師作為「知識力」的引領者解說引導,企業大師在工作現場利用一線設備及工藝操作演示,形成校內教師和校外專家雙元合作教學方式,雙元雙地點共同實施專業課程教學。促進學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教學團隊的組建優化、以及「雙師型」教師培養發展等方面的提升。
校企「雙元結構」合作教學課堂實況
為了實現戰「疫」期間線上教學與正常時期現場教學「同質同效」,教師們充分準備,將直播課堂搬進實驗室,利用虛擬仿真技術展現實踐環節操作,更好地銜接前期理論講解,實現「定製化實踐」教學,將理實一體教學做得有聲有色,便於學生從宏觀到微觀,從整體到局部更加充分透徹的理解。
教師直播課堂「搬」進實驗室
線上教學既需做「減法」,它不等同於簡單的實體「課堂搬家」;又需做「加法」,通過多種途徑、多方籌措,提質增效;戰「疫」期間更重要的是做好「等法」,即線上教學與線下課堂同質同效;未來教育中,教師們還需不斷探索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線上或線下單一教學模式」的「網際網路+教育」模式。鄭州電專全體師生將團結一心、砥礪前行,在關心、責任和愛裡,共研在線技術,擁抱教育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