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電力高等專科學校
鄭州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緊密結合高職院校辦學定位,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引領,融入人文素養、職業精神和職業技能,科學把握目前發展形勢,用新理念、新設想、新規劃指導引領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建設,確定了以「工匠」精神建設為著力點,同時結合學校的人文底蘊、職教特色和社會效應,通過探索凝練並實施「匠心築夢」——電力工匠思政育人工程,構建並實踐了以「匠心逐夢」為邏輯起點的 「以匠心致初心,以匠心育匠人,以匠心塑身心,以匠心鑄良品」的思想政治工作體系,並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內核——以匠心致初心
「匠心」是鄭州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匠心築夢」——電力工匠思政育人工程的核心,其本質是「技能固本,人文興校」。鄭州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以「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為核心,弘揚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業精神,將建設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能源網際網路企業的發展戰略貫徹學校思政工作建設的根本線,將「匠心」文化融入學校人才培養全過程,不忘育人初心,牢記育人使命。「匠心」文化已然成為教師和學生的思想、言行的無形準則,無形導向。規範或支配著教師歷練為品德高尚,技藝精湛,用心育人的現代雙師型教師;支配著學生歷練為品格端莊,氣質高雅,技能熟練的,擁有專注、專注、敬業、嚴謹、自尊、遵規,敬畏崗位,創新創造等職業思想、精神、氣質和品格的現代「工匠」。
二、宗旨——以匠心育匠人
(一)「獨具」匠心
鄭州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堅持弘揚「嚴謹篤學、敬業樂群」校訓精神,聚焦「三大素養」培養,通過傳承大學文化、融通企業文化、融入中原文化,豐富思想政治工作育人載體和平臺,濃厚育人氛圍,努力實現培養理想信念堅定、職業技能卓越、職業文化自信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中心化,旗幟領航。學校堅持把思想政治建設納入黨委中心工作,納入學校總體發展規劃,強化組織領導,完善工作機制,保證資金投入,加強制度建設,不斷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建設水平。學校成立由學校一把手任組長的思想政治工作建設領導小組,完善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建、部門協調聯動、師生全員參與的思想政治工作育人格局。
項目化,整體推進。實施績效管理制度。制定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三年高質量發展規劃》,明晰重點工作,將年度完成情況納入績效考核;推行項目管理制度。以重點項目立項制度推進項目建設、經費支持和成果成效。學校《文化根民族魂中國夢—禮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三進工程項目》、《「行走課堂 匠心築夢」文化育人工程項目》等一批經典校園思政文化項目先後在獲得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思想政治和企業文化重點項目評比中獲獎。
品牌化,以文化人。學校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條主線,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先後打造青年勵志成長工程、畢業生文明離校主題教育工程、青春榜樣示範工程、大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工程,明德講堂、社團文化巡禮、「禮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戲曲進校園」、「高雅藝術進校園」等一批主題鮮明、亮點突出的文化品牌活動。重點打造「匠人引路 匠心築夢」和「師說新時代」思政育人品牌;「師說心語」、「師說新時代」、「最美電網人」師德文化品牌;「大國工匠進校園」、「明德講堂」、「戲曲進校園」思想政治工作傳承品牌等。進一步豐富了立德樹人活動陣地,在課本教材之外構建了學生成長空間,為他們點亮理想之燈、照亮前行之路。
目標化,以「星」聚人。學校充分發揮榜樣與模範的「雙重合奏」,大力弘揚電力工匠精神。引領師生深入領會育人精神內涵,彰顯先進典型的價值導向。推行「校外思政輔導員」,把思政育人職責擔當落實到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各個環節。先後聘請感動中原十大人物、國網河南檢修公司輸電檢修中心帶電作業技術專責陶留海、國電網公司十佳服務之星、國家電網公司勞動模範史辛琳、全國技術能手、「核電工匠」王建濤等一批「電力工匠」擔任學校「校外輔導員」,充分發揮「群星效應」和「示範引領」作用,營造學先進、爭先進、創先進的濃鬱氛圍,使師生得到思想洗禮、心靈滌蕩和精神提振。
(二)「獨孕」匠人
「匠心築夢」是「崇尚精益求精的」態度,是「高度負責、敢於擔當」精神,是「崇尚追求和掌握熟練技能與技術」的素養。鄭州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將國網公司企業精神和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融合,完善德技並修、工學結合、校企協同、思想引領的育人機制,努力培養素質過硬、專業過硬、富有工匠精神、適應新發展要求的電力藍領工匠,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人才支撐抓培養,學以致用。學校堅持做好師生培訓提升,鼓勵一線專業教師現場實踐、科技幫扶,聘請勞模工匠到校開展講座、技術指導。鼓勵提升學歷學位層次,選送訪問學者到國內知名高校、電網企業進行研修,提升青年骨幹教師教學科研能力。培養和造就一大批政治強、業務精的高水平專業帶頭人,在履行黨的建設和專業建設雙重責任中彰顯「頭雁效應」。
搭平臺,協同育人。學校堅持「引教入企」和「引企入教」相結合,全面深化校企合作,強化校企協同育人,不斷提高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校牽頭成立由省內外103家相關院校、科研機構和行業企業組建的「河南省電力職業教育集團」,校企協同加快構建「聚焦『匠心』樹人、基於工作過程、突出技能訓練」的精品課程體系,開發「符合教學規律、突出行業特色、滿足現場需求」的精品教材體系,打造「符合生產實際、再現工藝流程、錘鍊操作技能」的實訓資源體系。
拓渠道,行業領先。2019年7月,全國電力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將秘書處辦公室設立在學校,進一步加強了學校與電力行指委以及行業院校的溝通與聯繫,提升了學校在全國電力院校中的影響力。僅2019年,學校教師、學生參加地廳級及以上級別職業能力競賽成績獲獎共65人次,兩個電力類專業入選教育部《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發電廠及電力系統」專業入選國家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名單。
促交流,絲路鑄品。學校緊跟國家「一帶一路」國際戰略部署,貫徹國網公司「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新戰略,推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教育交流。2019年,學校當選「一帶一路」國家院校和企業交流協會中方理事會副理事長單位。學校「中尼電力絲路學院」境外辦學合作項目也在2020年5月正式通過河南省教育廳批准備案,這是全國首個以「電力」命名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學校緊緊跟隨中國電力企業「走出去」的步伐,努力尋求優勢特色專業、傳統文化、中原文化、「電力工匠」文化等優質教育資源和文化品牌的對外輸出,持續踐行國網公司「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能源網際網路企業」新戰略目標。
三、外化——以匠心塑身心
鄭州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借鑑現代企業VI形象設計思路,在「匠心築夢」——電力工匠思政育人工程基礎上,提煉「匠心築夢」的理念、行為和視覺三大識別。
(一)理念識別——塑「心」
鄭州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凝練出獨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識別」,即選擇設計反映學校獨有的辦學理念。理念識別屬於區別不同思想、意識的範疇。通過理念識別引領、凝聚和導向學校全體師生員工。
「理念識別」包括系列內容:
學校發展目標:建設特色鮮明、國內一流、國際品質的電力職教品牌院校
學校人才培養目標: 政治素質高、學習能力強、適應能力快、專業技能優,團隊意識強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學校校訓:嚴謹篤學、敬業樂群
學校教風:明德循理、精業育人
學校學風:立德修能、 知行合一
(二)行為識別——塑「形」
行動識別是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關鍵,行為識別包括現代學校制度建設和學校特色活動建設兩大組成部分。
突出現代學校制度建設。鄭州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在長久辦學管理過程中逐步形成了以學校章程為統領,規範、條例、措施、規定、辦法、行為規範等為細化配套的現代學校管理制度。學校堅持依據學校章程辦學,民主管理和監督辦學,強化「全員管理,全程管理、全面管理和全宿管理」,凸顯學校 「有規可依,有規必依,執規必嚴,違規必究」的「匠心文化」的規則意識、敬畏意識。
突出校園文化特色活動。鄭州電力高等專科學校歷來高度重視活動建設,除了按照工作常規或教學常規實行學校、企業結合,開展學校教育特別是課堂教學、研究和社會實踐活動外,學校還結合「匠心築夢」育人工程要求,圍繞「匠心」,組建學校「初心」舞蹈隊、國防先鋒連、演唱團、武術、禮儀等19個社團活動;開展校園文化藝術節、「我們都是追夢人」文藝匯報演出、特色「第二課堂」等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定期舉辦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文明禮儀等講座;組織學生參加省、市文明風採大賽、文藝匯演、體育比賽、演講比賽等活動;開展崗位實踐或行業安全教育、感恩教育、法治教育、職業道德教育、成人教育活動等,並力爭做到「理實一體化」,逐步養成師生的獨特「匠心」氣質。
(三)視覺識別——塑「境」
鄭州電力高等專科學校注重園區規劃設計功能性和電力工匠思政育人屬性的有機統一,樓宇景觀設計更加體現校園環境的育人功能和美育作用。良好且富有內涵的校園文化在潤物細無聲中提高師生的修養,陶冶人的情操,淨化人的心靈。
雅「境」。鄭州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充分利用牆、廊、柱、欄、壇、亭、石、雕塑,把「匠心」文化精髓、核心價值觀名言警句附屬其上,形成「匠心」文化牆、文化廊、文化園等人文育人景觀,為師生學習生活工作場所營造出濃厚的文化氛圍。
意「境」。根據學校不同功能性建築,定義「嚴謹篤學」、「敬業樂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文化建設主題,以浮雕、語錄牆、圖片等元素,詮釋各個主題。高質量建設「兩廊一廳」(校園文化長廊、電力企業文化長廊)、一廳(校史文化展廳),加強校園人文和職業環境建設,滿足師生文化需求和社會發展需求;高水平推進「匠」中心、「星」中心、「德」中心三個文化基地建設,發揮思想薰陶、文化科普、交流學習、示範推動等作用。
宜「境」。 鄭州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堅持「綠色校園」建設,力求達到「四季常綠、三季有花、喬灌草有機結合自然生態與人文景觀相結合」的要求,以遊步道為主線索,營造成「生態之道、匠心之道」的文化景觀步道效果,展示學校特色與戶外「匠心」文化長廊。作為電力能源類高校,積極響應國家綠色節能環保號召,採用地源熱泵中央空調、光伏發電系統、過濾淨化水循環系統等清潔能源技術,打造綠色和諧宜居校園。
四、追求——以匠心鑄良品
「匠心築夢」——電力工匠思政育人工程既是一個理念工程,更是一個實踐工程。在確立學校「匠心築夢」思政核心、宗旨等問題後,其最終目的就是在實現工程的追求上。
(一)教師——靈魂的工程師、文明的傳播者
鄭州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始終堅持「依靠教師,關心教師、發展教師」,維護教師合法權益,關心教師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結合本校特點,主動創建「專業教育+教師教育」的教師培養新模式,依託學校教師發展中心,國家級、省級實訓基地和校企合作實訓基地,實施師資隊伍建設「三大工程」,即「雙師培養、骨幹培養、名師打造」工程,建立五個「名師工作室」,構建雙師獎勵、人才引進、教師量化考評和教師企業實踐等激勵、保障機制,鍛造出了一支「德高、技強、業精」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二)學生——德才兼備的電力行業藍領工匠
鄭州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在學生中組建專業技能協會,開展專業技能學習與切磋; 開展師生「職業教育活動月」,通過師生技能競賽,使師生歷練能力,交流技藝,超越自我,勇攀高峰; 開展校企合作, 產教融合,將專業建在產業鏈上,學生的核心技能學習在企業、在產業鏈上進行,特別開展現代學徒制,讓師傅帶徒弟,進行技藝打造; 開展學生企業頂崗實習全程管理,以企業管理標準嚴格要求,作為「職業人」培養,在企業實踐中培養塑造學生的「工匠」品質;將「匠心」品質融入高職系列實踐活動中,知行合一,真正養成「匠心」行為。
五、主要成效
學校「匠心築夢」—電力工匠思政育人工程實施以來,不斷凝練品牌特色,打造精品工程。
「唯匠,傳承鼎新」——在傳承自身思政文化基礎上,學校積極探索出將思政政治教育與校園文化深度融合發展之路,努力將匠心文化融進人才培養全過程,讓「匠心」思政的理念在師生心田孕育、滲透。
「唯匠,精益求精」——學校持續健全德技並修、工學結合的育人機制,強化教學、實訓相融合的教學方法,促進教學評價內容與職業資格鑑定相對接,促進職業教育與行業企業需求對接。
「唯匠,手中有術」——突出專業特徵和職業崗位特色,大力推行項目導向、任務驅動等「教、學、做」合一模式。學生各項競賽成績在全國高等職業學校技能大賽及「挑戰杯」河南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連獲佳績。
「唯匠,學以致用」——堅持「引教入企」和「引企入教」相結合,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和「1+X」制度,形成了包括創業啟蒙教育、創業道德教育、創業職業教育和創業實踐教育的「全過程」創業教育體系。
近年來,鄭州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堅持思想引領,將「工匠精神」融入職業教育教學和思政教學全過程,用「匠心築夢」思政育人品牌構建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家園,全面凝練「匠心築夢」—電力工匠思政育人工程品牌特色。
學校先後獲得多項榮譽:
◆河南省文明校園
◆河南省電力公司精神文明創新獎
◆河南省高校第二屆「大美學工」十佳優秀學生工作品牌,
◆河南省高校優秀校園文化成果三等獎
◆第二屆全國高校網絡宣傳思想教育優秀作品評選二等獎和河南省一等獎
◆河南省教育系統學雷鋒活動先進集體
◆學校《傳承工匠精神點亮出彩中原「一體多面」全維度建設「三全育人」體系》榮獲全國電力行業黨建工作理論與實踐創新成果
◆電力工程系學生第一黨支部成功創建全國高校「黨建工作樣板支部」;
◆動力工程系獲批全省高校「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院(系)
學校師生在全國、全省各級各類職業技能競賽、教學能力競賽、創新創業大賽、體育文化競賽中屢獲佳績。學校《思政「花開」「校」中原》、《大國工匠進校園 思政課裡展精彩》等反映學校思政教育的新聞作品被獲中國教育報、人民日報客戶端、光明網、人民網、河南省教育廳、河南高教等媒體發表。
【責任編輯:任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