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著長著,童心去哪兒了呢?「課本裡的作家」冰波,他的答案是這樣的

2020-12-13 瀟湘晨報

700多種、900多冊——在杭州少年兒童圖書館,有無數面書牆承載著這樣的容量,看似並不稀奇。

可是,當你注意到這些書的作者是同一人時,那種震撼的感覺,撲面而至。

這些書,全部出自兒童文學作家冰波先生。

冰波 本名趙冰波,杭州人,兒童文學作家。主要作品有《狼蝙蝠》《阿笨貓全傳》《孤獨的小螃蟹》《月光下的肚肚狼》《藍鯨的眼晴》。獲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全國「五個一工程」獎、國家圖書獎、冰心兒童圖書獎、新作獎等50餘項。多部作品入選小學語文或幼兒教材,被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教育部列入推薦書目,被譽為「課本裡的作家」。

他把自創作以來出版的兒童文學作品,全部捐贈給杭州少年兒童圖書館,建造起一座獨家館藏。其中,包括上世紀80年代的騎訂本小圖畫書,也包括 「百年百部中國兒童文學經典書系」紀念版大部頭圖書。而且,每一本都有冰波的親筆籤名。

六一兒童節之前,這位在小學語文課本中出現次數最多的兒童文學作家,又來到杭州少年兒童圖書館,這一次,他不但向圖書館贈送了自己的新書,還帶來幾百張籤名卡——這是他為孩子們準備的節日禮物。

冰波向杭少圖館長劉冬捐贈籤名書

【1】

童心,需要一個鍛鍊過程

從1979年發表《造房子》開始,2020年,冰波的童話創作已經超過40年。

一個人的故事,往往都要從童年講起。

冰波的童年,處於一個物質貧乏的年代。不過,即使說起那些,他的眼神與嘴角,依舊有陽光,一句話的結尾偶爾會用一個語調上揚的「哦」。

那時,他是一個早熟的男孩。那些早熟的往事,還被他的母親寫進了一篇回憶文章——

他從十二歲開始,就為家裡買菜了。從前的買菜可不像現在,那時候菜很少。買菜對大人來說,也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通常要在清晨天還沒亮起來,到菜場去排兩小時的隊,否則,就會什麼也買不到。當時,他就告訴過我,在菜場裡,從來沒有見到過像他那麼小的孩子在買菜的。他說的時候,顯得很驕傲,認為自己很能幹。可他不知道我聽了心裡很難過。

回望自己的經歷,冰波希望今天的小朋友當中,有更多的人早熟——「早熟是自己做各種各樣的事情」。

今天小朋友能做的事情,已經少之又少了,即使如此,冰波認為,除了必須要做的事情之外,小朋友要多做生活中的事情。

他打了個比方:「我自己做個凳子,我來修一下自行車,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學到很多技能,不知不覺中,我就比人家的技能多了,智慧就高了。」

當然,也包括養蠶寶寶。

眼下,正是杭州小學生的養蠶季,當我們聊到這個話題,冰波連說了兩遍:「蠶寶寶的這個事情,真的要說一下。」

對今天的孩子而言,老師布置的養蠶任務並不難,即使城市中最難採的桑葉,也可以很方便地在網上買到。

童年的冰波,每年都養蠶寶寶,數量維持在三四十條,但桑葉只能在一個多小時步行距離的杭州郊區才能採到。

說到採桑葉,冰波用了一個「偷」字,他至今記得那些費勁腳力走到桑田後的瞬間——

賊頭賊腦地左顧右盼,心狂跳著,匆忙地摘些桑葉塞進小小的口袋裡,時間不敢超過一分鐘,然後趕緊逃走,只有回到了大路上,才覺得已經安全。然後再走一個多小時回家,豪邁得像個將軍。

但不是每次採桑葉都這麼順利,冰波就曾被幹活的農民抓住過,不但要交出桑葉,還要被罰拔草。

過了這麼多年,冰波仍記得懲罰結束後,那種「好像從牢房裡被釋放的感覺」,那一刻,他馬上想到的是——口袋裡的桑葉還有沒有?摸一摸口袋,哦,居然還有兩片!

獲得桑葉的過程無比艱辛,正因如此,冰波覺得自己當年比今天的小朋友在養蠶的過程中得到的東西更為重大。

「我養的蠶我得自己負責。」這個過程中,讓人感受到責任、成敗、美醜、愛恨。其中,冰波認為最重要的就是責任心,「責任心往往是兒童缺少的,需要我們培養的。」

「冰波寫的是兒童書,我很高興。因為我聽說,有一顆童心的人不大會老。」

雖然早熟,但作為一位優秀的童話作家,冰波如母親這句話中所希望的那樣,具備保有童心的能力。與冰波聊天,很容易感受到他那種天然的童心。

那麼,童心來自哪裡?

「童心是練出來的。」冰波給出的答案有點出人意料,但卻是所有兒童作家該有的共識——「自己要培養,腦子裡要想著這個問題。」

在冰波看來,每個人都有童心,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因為職業差異,有些人的童心一定會慢慢少下去(當然,這要除卻性格影響),而兒童作家不同,他的一生,都是一個尋覓童心的過程:不斷發現適合孩子的東西,了解孩子的心理,構思屬於孩子的故事……

正如冰波說的那樣:「要成為一個兒童文學家,你需要一個鍛鍊的過程,讓自己更有童心。」

【2】

與郭敬明的交集,因「毒蜘蛛」而起

作為從課本中走出的童話作家,冰波對於青少年的影響是可想而知的,而且,他影響的不僅僅是一代人。

2011年,冰波與郭敬明有一段交集。當時,郭敬明再版了冰波寫於22年前的《毒蜘蛛之死》。這一年,是郭敬明人生的高光時刻,他打造起了自己的「小時代」。

《毒蜘蛛之死》 長江文藝出版社

這個版本的《毒蜘蛛之死》很特別,同樣的文字內容,郭敬明團隊設計了三款封面,而且,這三款外觀不同的《毒蜘蛛之死》都上市了,出售的時候,讀者可以隨機挑選,如果都喜歡,那麼三款全拿下。

「這是郭敬明聰明的地方,結果,真的是好多人三本都要。」但是,冰波認為,郭敬明並非是為了賣書,而是出於對這本書的某種情結——「他要做這本書,並且要做得漂亮」。

杭州市少年兒童圖書館的書牆上,這三冊《毒蜘蛛之死》都在。

翻開書,可以讀到,郭敬明寫的序言,其中有這樣一句話:「《毒蜘蛛之死》在少年時代留給我的那種類似暗夜力量的震撼至今縈繞於心,甚至大大影響了我的後期的創作。」

「照道理,人家一般不肯這麼說的。一個人在做大了的時候,反而將一段往事說得小一點。我倒不是為了把這件事放大到怎麼樣,只是想說,這反映了一個作家的真誠。」

事實上,冰波與郭敬明並沒有見過面,《毒蜘蛛之死》的出版也是通過相關編輯進行的。

「我想說,郭敬明把《毒蜘蛛之死》重新出版,應該是看到一這篇作品的潛在生命力,另外,也可以看出郭敬明沒有忘記他閱讀作品時的體驗。或許,一個作家的某一篇作品,真的會影響一個人。就像我讀到張天翼的《大林和小林》永遠不能忘懷一樣。所以,我想說,閱讀,真的會改變一個人的人生。」

也正是如此,冰波一直在以有創造力的寫作,讓孩子們體驗幽默,體驗智慧,體驗不同的生活。

比如「阿笨貓」,由其改編的動畫片《阿笨貓》曾於1999年起在央視播出,陪伴很多人留下溫暖的童年回憶。這部作品一直為孩子們所喜愛,最近,浙江文藝出版社又推出了新版《阿笨貓全傳》。

《阿笨貓全傳》 浙江文藝出版社

《阿笨貓全傳》中有一個容易上當的阿笨貓,還有一個狡猾的巴拉巴。通過阿笨貓上當受騙的故事,冰波想讓小朋友學會理清事件當中的邏輯,由此變得聰明。

「所有的阿笨貓故事都是一樣的:故事發生的起因很簡單、很誘人,但一旦深入進去,就會越挖越深,卻又沒有發現問題,好像一切都很正常很應該,如果是你,你也會這麼做的。明明沒看見陷阱,怎麼就會越來越麻煩呢?原因就是:邏輯!其實,並不是阿笨貓太笨,他做的一切都是正常人也會做的,比如:希望便宜點,希望更好一點等等。只是,巴拉巴太狡猾太陰險了,他利用了阿笨貓的善心來得益。所以,多讀這一類的內容,讀者會學到一些深度的邏輯,從而學到了智慧,讓你變得更聰明。」

在冰波的形容中,「阿笨貓」更像一道應用題:「不是教人們上當,而是設計各種有創造力的過程,讓你參與思考。」

【3】

「電腦高手」反對孩子們玩網遊

兒童文學理論家孫建江是冰波的好友,他對冰波有一段140字的評價:

冰波。杭州人。左手西湖右手西溪。水氣氤氳。抒情派童話領袖。屢獲大獎。電腦高手。超級玩家。絕頂聰明。乃不多見才子。奇妙複合之體。作品可清麗柔美亦可風趣幽默。為人慷慨大方。為文斤斤計較。好友間滔滔不絕口若懸河。職場中膽小怕事謹小慎微。中年大病。九死一生。徹悟要做回完全的自己。贊。

冰波自己如何看待這段評價?

他給出了兩個字:精準。

140字背後,其實有很多豐富的細節。在對一個童話作家的形容中,「電腦高手」、「超級玩家」8個字,特別引人注目。

「『電腦高手』是美譽,其實他想說的是『網遊高手』,因為我曾經有一段沉迷網遊,這是非常害人的,好在我最後完全戒了。」冰波曾有兩年時間,在網路遊戲上花費了很多時間。

「從單位回家,開門都來不及,哎呀,急死了,趕快回家,包還拿在手裡,就衝到電腦前……人會變得不真實。」他重述當年的情形,非常有鏡頭感。

因為這段經歷,冰波非常堅決地反對孩子玩網路遊戲。

「網遊的最大危害,是浪費了時間,讓人的生命變相地縮短了。」

而且,他覺得這類遊戲,並不能讓人學到什麼東西,「也許學到了技術,但也僅僅是練習了手在鍵盤上的反映速度,知識是沒有的,弄來弄去就那麼點東西,但副作用太大了。」

所以,對於「電腦高手」的評價,他覺得是好友的一種爆料,而後面的「為文斤斤計較」才是真的美譽。

「我曾在浙江少兒社當了21年的編輯,對文字就要斤斤計較,既然是文學就要有文學性。我們閱讀也好,寫作也好,都要圍繞這個核心來做,文學性是寫作的初心,不能忘記。」

冰波的日常照

40年來,冰波的寫作一直在變化,由最開始的寫給專家看,到寫給孩子看,再到為自己而寫。

從現在開始,冰波已經進入為自己而寫的階段。

「這個階段我不是往後退,而是往前走,前面有更大的空間。看起來是輕鬆了,也自由了。」2019年開始創作的《孤獨狼系列》,就是這個階段代表作,目前已經出到了第5本,《孤獨狼系列》的開頭有一張「南瓜堡」的地圖,所有的故事,都在這裡發生。

《孤獨狼系列》 新蕾出版社

「我想做一個人物的生態,它是杜撰的,是我創造出來的,現在是人物、故事,接下來,人物將衍伸至器具、家具,等等。比如一個花瓶,它的高低、半徑、歷史……都將進入富有文學性的展現。這個生態當然會借用很多表現手段,比如動畫。但我的主業,還是文字。」

也就是說,冰波要建造一個發生在「南瓜堡」的兒童文學世界?

他給出了肯定的回答,隨後又哈哈大笑了起來:「想想還是陽光的哦!」

【4】

「我找啊找,找到的越來越多了」

面對一位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不為小朋友帶回一點閱讀和寫作的經驗,總覺得略有遺憾。

所以,在採訪的最後,我請冰波老師談了談小朋友該如何閱讀與寫作。

冰波說,他無法為小朋友開出一個具體的好書單。

但是,他的心中有更為重要的標準,而且,置於這個標準第一位的就是:讀你自己喜歡的書。

「假如你不喜歡,一本書拿來就想睡覺,有效率嗎?人生很短,你要讀你自己喜歡的書。」冰波認為,這是閱讀能被有效吸收的前提。

除了讀「喜歡的書」,還要讀「適合的書」。所謂適合,就是根據自己的年齡所擁有的認知來挑選合適的讀物,不要太早也不要太晚——「五年級就讀五年級的書。讀《紅樓夢》?你還早,不要讀!」說完,冰波緊跟著又來了一句提醒,「年紀小的時候看圖畫書,但開始認字了,一定儘早讀文字本。」

當然,在閱讀的進程中,大量閱讀和反覆研讀都不缺少。哪些書該泛讀,哪些書該精讀?這就需要進行辨識。

談到今天的兒童閱讀氛圍,冰波是相當篤定的,因為,他看到圍繞兒童閱讀,出現了以前從未出現的「三類人」。

首先有一批不同於以前的家長,他們會對兒童讀物完成第一輪判斷——「這本書是否適合我的孩子來讀」?家長在這樣的疑問之下,會綜合考量一本童書的質量。冰波認為,這樣的家長多了起來,時代就改變了,世界也改變了。

再就是老師,也不同於以前。以前的老師不管學生讀什麼書,只管自己的職業——「我的語文書教了沒有」?但今天的老師,對於學生閱讀的關注超越了以前的任何時候,冰波說,這很重要。

第三批「多了」的人是閱讀推廣人,他們不生產書,也不賣書,但正在對大眾閱讀進行著不遺餘力的推動,尤其是近幾年,這些閱讀推廣人活躍在不同的領域,承擔著領讀人的角色。

而坐在杭州少年兒童圖書館的書牆之間,冰波還深切感受到了圖書館功能的變化,它由以前單純借書的功能,成為功能多樣的閱讀空間。

冰波為來圖書館閱讀的小朋友們寫下:親近文學

而這,也是冰波願意將自己的每一本新書,鄭重地籤上名字並捐贈到圖書館的原因,他想為孩子們打造一座閱讀的城池。

至於小朋友們該如何寫作文?冰波認為,這個話題只有建立在大量閱讀的基礎上,才有談論的意義。

在此基礎上,冰波對小朋友的寫作只有一句話:「要寫讓人感動的作品。感動源自在哪裡?自己要去尋找:觀察、體驗、思索,都是感動的源泉。」

他隨即拋出一個作文題:「小青蟲的夢」。如果小朋友在寫作的過程中,加幾個好詞好句,語句通暢地寫出小青蟲變成蝴蝶的過程,這是一篇合格的作文,但談不上新穎。

如果讓冰波來寫呢?

「要寫小青蟲,我要問一下細節——你知道小青蟲走路的樣子嗎?你知道小青蟲的步伐是怎樣的嗎?小青蟲難過的樣子你見過嗎?它為什麼要結一個繭呢?躲在繭裡,它有哪些感受呢?」

於是,就有了冰波那篇很有名的《小青蟲的夢》,它一直被很多幼兒園用作教材。

「我怎麼成為作家的,我找啊找,找到了,找到的越來越多了。」

是啊,一句簡單的「找啊找」,正是冰波對於很多問題的答案。

【來源:錢江晚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還記得韓版《爸爸去哪兒》裡的尹厚嗎?他現在長這樣啦!
    今天我們要來聊的,是韓版《爸爸去哪兒》裡的小萌娃尹厚!小時候的尹厚確實非常可愛,簡直就是一個小天使。2013年,也就是尹厚七歲的時候跟著父親尹民秀參加了綜藝爸爸我們去哪兒。而且我們厚的微笑也是相當治癒呢~
  • 汲取成長的精神力量——讀「課本裡的作家寫給孩子的閱讀啟蒙書...
    「課本裡的作家寫給孩子的閱讀啟蒙書」系列的出版是建立在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的基礎上的,它以入選教材的作家及其作品為框架,讓原本狹隘、有限的教材閱讀得到有效的拓寬,實現飽含深遠意義的延展。
  • 還記得韓版《爸爸去哪兒》裡的彬兒嗎?她現在長這樣啦!
    哈嘍小橘子們,又到了每天暴露年齡的時間,曾經的他們長什麼樣子了?好久不見,你們還好嗎?前天咱們說了韓版《爸爸去哪兒》的小男孩俊兒,今天我們來聊聊他的妹妹成彬吧~彬兒在節目裡,是個實打實的女漢子。她最經典的是她的「小辣椒梗」,看過韓版《爸爸去哪兒》的觀眾肯定都印象深刻。成東鎰本來是想教小民律用夜壺上廁所,剛問完「男生怎麼在這裡噓噓呢?」
  • 還記得韓版《爸爸去哪兒》裡的民律偶吧嗎?他現在長這樣啦!
    今天咱們繼續來聊聊韓版《爸爸去哪兒》裡的萌娃吧!他是金成柱的二兒子,民國的弟弟,第一季打了幾集醬油,後來又正式出演第二季。小小年紀自稱「偶吧」,留著超萌的鍋蓋頭,大家喜歡叫他「民律偶吧」~第一次出演就創造了很多經典語錄,比如他有任務提示的紙被風吹跑了。於是wuli偶吧傷心的說「那是很珍貴的紙啊」,表情有木有很像燕小六哈哈哈哈。
  • 還記得《爸爸去哪兒》裡的NeiNei嗎?她現在長這樣啦!
    哈嘍小橘子們,又到了每天暴露年齡的時間,曾經的他們長什麼樣子了?好久不見,你們還好嗎?提到萌娃必須要說吳尊的寶貝女兒Neinei吳心怡啦,小姑娘長得是真的好看啊。今天咱們就來聊聊當年《爸爸去哪兒》裡的這個小萌娃Neinei吧。看過《爸爸回來了》的觀眾應該都知道,吳尊是一個女兒奴。把neinei捧在手心裡事無巨細的照顧,完全當做是小公主在養。但是看了《爸爸去哪兒》,你會發現,neinei雖然是小公主,卻沒有任何公主病!
  • 還記得《爸爸去哪兒》裡的天天嗎?他現在長這麼大啦!
    哈嘍小橘子們,又到了每天一大早就要暴露年齡的時間,曾經的他們長什麼樣子了,好久不見你們還好嗎?昨天說了森碟田雨橙,怎麼能不提張亮的兒子天天呢?畢竟田雨橙和張悅軒可是還有個青梅竹馬的「佳偶天成cp」。還記得《爸爸去哪兒》第一季時,他們是天天哥哥和森碟妹妹,哥哥6歲,妹妹5歲。兩個孩子互相幫助互相照顧。兩人在節目裡慢慢熟了起來,變成了好朋友。天天走著路還會回頭看看森碟,擔心人家。森碟會為了和天天一起走,跟田亮說「爸爸先走吧,我要等天天。」
  • 《爸爸去哪兒3》裡的康康越長越帥,而「公主」夏天卻長成這樣?
    芒果臺的《爸爸去哪兒》已經開拍到了第五季,裡面的帥爸萌娃哪一對都讓人喜歡。相對的,更多換湯不換藥的綜藝越來越多,像《爸爸回來了》、《媽媽是超人》等,每一次都是爸爸或者媽媽單獨陪伴自己的寶寶兩天。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爸爸去哪兒3》裡面的夏天,因為他的爸爸夏克立是外國人,媽媽是臺灣人,是個小混血,長得也是特別精緻,所以很受大家的矚目。一般的綜藝節目,只要開播兩季以上就會讓觀眾產生視覺疲勞,但是芒果臺的不會,因為他的每一季主角都不一樣,所以延續性很好,也有讓人喜歡看下去的欲望。
  • 還記得《爸爸去哪兒》的小公主夏天poppy嗎?現在她長這樣
    看了以前那麼多期,觀眾尤其對臺灣混血小美女poppy的印象深刻,她討好的體型,長胳膊長腿,再加上一臉混血美女的標配,更重要的是在節目裡她不是嬌滴滴的小公主,善良可愛,感覺世上最好的先天性條件都被她佔全了,poppy小公主曾經圈粉無數。
  • 一顆魔豆,一顆童心——長個不停的腿
    「荒誕」,這種「極不真實」的想法,貼合兒童的心理,也讚揚善良、柔軟、單純的童心之美,給成人補上回歸童真的寶貴一課!我家孩子很喜歡這本書,他會學飽嗝先生打嗝,也會學嗖嗖嗖,腿變長,撓痒痒,腿收回。飽嗝先生吃下了一顆特大號蠶豆,他的腿一直長啊長啊,穿過樹林、房子、大橋、城市,在街道上橫衝直撞,擾亂了市民們的生活。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呢?一起看看《長個不停的腿》。
  • 還記得《爸爸去哪兒》的諾一嗎?他現在長這樣
    告訴橘當初多少人看《爸爸去哪兒》第三季是衝著劉諾一去的!長睫毛大眼睛高鼻梁,諾一一出場就俘獲了不少姐姐粉。這麼可愛懂事的諾一誰不喜歡呢?會畫畫,諾一還是位浪漫的小詩人,品品他寫的詩:所有的樹都光禿禿了,就像很老的巨人,我感到憂傷,秋天走了。
  • 來看微童話:冰波《螢火蟲和星星》
    螢火蟲和星星/冰波月光是一條溫柔的河。螢火蟲開始飛舞,飛著飛著,它們竟然在天空裡迷路了,只好和星星們呆在一起,變成了星星。螢火蟲變的星星和別的星星一樣,忽閃著淡淡的光。但是,要是它一不小心掉下來,掉到草叢裡,它們又會變成螢火蟲。所以,有一些星星是螢火蟲變的。有一些螢火蟲是星星變的。寫作沒思路?來看微童話。想寫點什麼又不知道該寫什麼,這種時候,我通常會打開冰波的微童話,隨便翻翻,說不定就能找到靈感。
  • 好久不見:還記得《爸爸去哪兒》的諾一嗎?他現在長這樣
    告訴橘當初多少人看《爸爸去哪兒》第三季是衝著劉諾一去的!長睫毛大眼睛高鼻梁,諾一一出場就俘獲了不少姐姐粉。這麼可愛懂事的諾一誰不喜歡呢?會畫畫,諾一還是位浪漫的小詩人,品品他寫的詩:所有的樹都光禿禿了,就像很老的巨人,我感到憂傷,秋天走了。
  • 參加《爸爸去哪兒》的楊陽洋長大了,看看長啥樣?
    《爸爸去哪兒》是一檔讓人印象深刻的親子綜藝,當時這檔綜藝也捧紅了不少孩子,比如體操奧運冠軍楊威的兒子楊陽洋,初看這個小孩時,眼睛很小,而且五官也一般,再看看他爸爸的模樣,還有不少人覺得他會長殘!
  • 課本裡的「石鐘山」長啥樣?和江豚一起去看
    回放 課本裡的「石鐘山」長啥樣?和江豚一起去看 【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九江是江西的北大門,素有「三江之口,七省通衢」之稱,長江江西段
  • 還記得韓版《爸爸去哪兒》的成俊嗎?他現在變這樣了
    哈嘍小橘子們,又到了每天暴露年齡的時間,曾經的他們長什麼樣子了?好久不見,你們還好嗎?看了幾天《變形計》裡的男孩女孩,今天咱們來換種風格,聊一聊可愛的萌娃吧!之前橘子君給大家講過《爸爸去哪兒》裡的很多小寶貝兒,一個個的都特招人稀罕。其實韓版的《爸爸去哪兒》也同樣很好看,不知道還有沒有人記得wuli花美男俊兒呢?先來帶大家回顧下俊兒的美顏吧,這組撞臉照讓你們知道俊兒的顏值是有多高。
  • 《爸爸去哪兒》的萌娃們長開了,為何說夏天長殘了?
    對於年少出名的童星而言,網友最怕的大概就是自己曾經喜歡小童星長著長著就「飄了」,長大後的顏值不如曾經的預期,而在曾經大火的親子類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中,有著多位顏值很高的萌娃,不過距今已經有數年時間後,網友感覺,有些萌娃真的長殘了。
  • 作家張煒談兒童文學創作:沒有童心和詩心,就沒有文學
    那是我去看望一位老作家,他與我提起在我焚燒那350萬字之前,曾有這樣一部文稿交給了他。後來這部手稿被他熱愛文學的侄子保存了下來。拿到這部還是十幾歲的自己寫下的手稿時,人已經步入了老年。我撫摸這發黃的稿紙上片片稚嫩的字跡,已經鏽跡斑斑的曲別針,那一刻我想:青春永遠地失去了,但只要將當年對文學的那種神聖與好奇,還有那份激動,簇新簇新地保存在心裡,就能走下去。
  • 《爸爸去哪兒》萌娃變化大:多多漂亮,陽洋承父業,而他長殘了?
    《爸爸去哪兒》開播到現在已經有五季了,大家喜歡哪個萌娃呢,印象最深的又是誰?那些萌娃們現在怎麼樣了,和娛樂8公子(HiMrBa)一起來看看唄~黃多多,黃磊的女兒,貼心懂事,是當時節目裡孩子中的大姐姐,現在12歲的多多越長越驚豔,簡直繼承了媽媽的好基因,很有氣質。平時打扮也比較文藝,一穿起稍顯成熟的衣服看起來真不像是十一二歲的孩子。
  • 還記得《爸爸去哪兒》的夏天嗎?她現在長這樣
    在《爸爸去哪兒》第三季,可可愛愛的夏天一登場,就馬上收穫小迷弟軒軒一枚。喜歡穿公主裙的小夏天,內心是一位堅強又溫柔的小姑娘。參加泥潭挑戰是毫不猶豫,可愛的夏天在節目裡也收穫了一波好朋友,小迷弟軒軒的接近↓
  • 宮崎駿都甘拜下風的童書作家:把愛和溫柔寫進故事,呵護孩子童心
    作家安伯託·艾柯曾說:「不讀書的人只過了一生,讀書的人過著5000種生活。」這話如果放到讀童書繪本的人身上,可以這樣說:讀書的人過著5000種生活,讀童書的人過著10000種生活。因為童書繪本裡的世界包羅萬象、精彩紛呈,有魔法世界的愛與勇氣,也有奇幻角落的悲傷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