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火蟲和星星/冰波
月光是一條溫柔的河。螢火蟲開始飛舞,飛著飛著,它們竟然在天空裡迷路了,只好和星星們呆在一起,變成了星星。螢火蟲變的星星和別的星星一樣,忽閃著淡淡的光。但是,要是它一不小心掉下來,掉到草叢裡,它們又會變成螢火蟲。所以,有一些星星是螢火蟲變的。有一些螢火蟲是星星變的。
寫作沒思路?來看微童話。
想寫點什麼又不知道該寫什麼,這種時候,我通常會打開冰波的微童話,隨便翻翻,說不定就能找到靈感。
就像這篇《螢火蟲和星星》,如夢如幻,第一句話就把我們帶入了一個神秘而美好的境界。
「月光是一條溫柔的河。」月光是有始有終的,它始自月亮,終至它抵達的屋頂、樹梢、水面,我們的身上,或任何一個物體上。但成為一條河,就沒有始終了,我們不知道它源自哪裡,流向何方。於是,月光這條河,那麼長,那麼久,像一首亙古傳唱的歌。
月光是溫柔的。溫柔到沒有邊界,沒有規範。在月光下,似乎只有螢火蟲出場,才是標配。螢火蟲給我們的感覺是輕,輕盈,輕逸。輕的物質會上升,直至天空。
如果一直輕飄飄,那就沒有分量。作者讓它們和星星在一起,變成了星星。因為它們都是小小的,所以不能變成月亮。
畫面要有平衡感。現在,螢火蟲和星星達到平衡了:「螢火蟲變的星星和別的星星一樣,忽閃著淡淡的光。」但是,天空和大地失去平衡了:所有的螢火蟲都到天上去了,大地上怎麼辦?天上也太擁擠。
於是,作者來了一個「但是」:天上的星星或螢火蟲變的星星,「要是它一不小心掉下來,掉到草叢裡,它們又會變成螢火蟲。」
「有一些星星是螢火蟲變的。有一些螢火蟲是星星變的。」這個結論,我們非常認同,它是那麼合情合理,那麼符合邏輯。它是一幅絢爛的畫,很大很大;它也是一個絢爛的夢,很美很美。
如果我們進一步品味這個童話,又能發現一種截然相反的東西,那就是螢火蟲和星星的生命。螢火蟲的生命非常短暫,而星星是永恆的。現在,它們混在一起了,你分不清哪些是原來的螢火蟲,哪些是原來的星星。而只有短短幾天生命的螢火蟲,已經變成了星星,得到了永恆。從中,我們是不是可以發現一種意味深長的東西:短暫的生命,也是可以通過某種方式得到永恆的。這話說起來就有點深奧了。
就這樣,正像冰波老師自己說的,這篇微童話以「短小的篇幅、精妙的構思,形象地傳遞作者對生活的理解、情感的領悟,並留給讀者思考、情感回味和想像空間。」
欣賞了作品,同學們在久久的回味和咀嚼過後,要開始自己的寫作了。我們無須也來寫一個螢火蟲和星星的轉變,好的作品給我們帶來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而不是要你單純地去模仿。不過,閱讀或許解決了你「想寫點什麼又不知道該寫什麼」的問題。你知道自己該寫什麼了,哪怕是找到了一個覺得有內容可寫的作文題目,比如:《螢火蟲的旅行》《兩顆小星星》《樹葉和小鳥》。
我也寫了天上的兩顆小星星(《兩顆小星星》):它們太小太暗,毫不起眼,在天空中無所事事。忽然,它們聽到了來自大地的歌聲,是一個失去眼睛的男孩唱的。歌聲是那麼的哀傷,讓它們也感到悲痛欲絕。它們想去幫助小男孩,做他的眼睛。但天空中的管束是非常嚴格的。在星大爺的幫助下,它們躲過了星管家的束縛,順利地來到了小男孩身邊。它們跳進男孩的手中,將身上的光一點一點地輸送給了男孩,自己的身體也一點一點地暗了,冷了漸漸地變成了黑石頭。恢復光明的男孩緊緊地將它們捧在手心,快樂地喊:「這是我的星星!」
這是一個奉獻和犧牲的故事。但犧牲了自己的兩顆星星,依然是永恆的——在男孩的手心,它們依然還是星星。
寫作沒思路?來看微童話:冰波《露珠項鍊》
寫作沒思路?來看微童話:冰波《安靜的雪人》
寫作沒思路?來看微童話:冰波《傷心的蝸牛》
寫作沒思路?來看微童話:冰波《蟋蟀的小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