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17日電 7月1日, 《機動車兒童乘員用約束系統》已實行一周年。作為我國車載兒童安全座椅的唯一標準,它的實際效果究竟怎樣?近日,記者走訪調查發現,該標準的實際執行情況並不容樂觀,市場在售的兒童安全座椅呈現價格差距懸殊,標準不統一以及銷售冷清的種種困境。
據悉,此標準參照歐盟ECER44標準制定而成,除了在技術層面上對兒童安全座椅性能明確要求外,並未強制規定家長必須在兒童乘車時為其配備座椅。汽車之家網站發布的《中國汽車用戶兒童安全座椅調查報告》顯示,有42.6%的受訪車主表示知道該標準已經出臺,但兒童安全座椅的實際使用率仍然不足一成。
該調查數據同時顯示,超過9成網友支持兒童安全座椅立法出臺。中國汽車研究中心在剛剛發布的《中國強制使用兒童安全座椅可行性研究》報告中指出,我國強制使用兒童安全座椅的時機已經成熟。
記者近日走訪多家汽配城,大型超市,4S店時發現,這些地方的兒童安全座椅普遍存在品種單一、型號不全、價格較貴的現狀。在北京西郊的某家汽配城裡,記者好不容易打聽到一家銷售兒童安全座椅的商鋪,進入商鋪後記者發現該店面的絕大多數空間都被其他的汽配用品佔據,一臺兒童安全座椅被孤零零地擺在角落。老闆告訴記者,該店之前確實是主營兒童安全座椅產品的,和幾個大型廠商都籤定了代理協議,但因為座椅銷路不暢,鮮有人問津,今年合同到期後就都沒有續籤了。
實體店銷售冷清,那麼兒童安全座椅在購物網站上的銷售情況又是怎樣?根據汽車之家網站的調查數據顯示,有82.5%的受訪車主會選擇網絡作為購買兒童座椅的第一渠道,超半數受訪車主會選擇價格在1000元以上的產品。記者隨便登陸一個購物網站,搜索兒童安全座椅就會發現數千條售賣信息,價格從幾十元到幾千元不等,記者仔細查看產品詳情,千元以內的座椅大多以安全帶固定為主,很少有標準中推薦的Iso-fix固定方式。清華大學汽車碰撞實驗室主任張金煥教授告訴記者,目前國內市場上出售的兒童安全座椅品牌門類眾多,各個廠家只是按照自己企業的標準進行生產,原材料無從追究,安全性也無法得到有效監測,建議大家在購買兒童座椅時選擇千元以上且品牌認可度高的產品。
以我們的鄰國日本為例,在2000年之前,日本也根據自主制定的行業標準來規範兒童安全座椅的使用,但無法律強制,那時安全座椅的使用率非常低。2000年開始,日本把必須強制使用兒童安全座椅寫入法律,要求不滿6歲的兒童在出行乘車過程中必須使用相對應的安全座椅產品,到法律化之後兩年左右時間內,安全座椅普及率達到60%左右,兒童交通事故死亡率下降到原來的1/5。
早在2003年,我國的兒童座椅安全法規起草工作就已經完成,在2007年進入了立法階段。據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情報所反應:雖然法規的起草工作已經完成,並涉及到兒童座椅的結構、汽車的接口,以及安全性,但是在兒童安全座椅的實際生產中面臨很多問題。另外從法規的普及、宣傳到最後真正落實還需要一段時間,兒童安全座椅強制使用立法的真正落實還需要社會各方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