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95後,即1995-1999年出生、年齡16-20歲、處於青春期末期的人群,人口總量約1億,在人口中佔比不到10%,卻是移動網際網路用戶中佔比最高的人群,他們是移動網際網路的原住民,是移動搜索的主力用戶。隨著年齡增長95後正在迅速崛起,也是未來幾年移動消費的主力,是不容忽視的用戶群體。
研究問題
那麼,95後的用戶是怎樣使用手機的呢?有什麼特點?他們常用哪些功能?偏好什麼應用?移動消費情況又是怎樣的呢?手機和移動網際網路如何深入的影響他們的生活?
研究方法
為了回答這些問題、為產品的方向策略提供參考,MUX用戶研究組進行了專項調研,綜合多種研究方法,立求全方位深入了解95後人群:
1)一對一深度訪談:與有代表性的95後學生個體面對面訪談,深入理解他們的觀念、行為、動機和需求。
2)小組座談會:就大家關注的重點問題,邀請6-8位學生參與座談會,深入探討
3)日誌法:13名祖國各地、生活迥異的95後拍照並詳細記錄自己一天的工作和生活,以及使用手機的情景,展示手機與自己的生活。
4)問卷法:6000多名95後參與手機使用行為調查問卷,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態度。
研究發現
一、手機使用概況
安卓系統在95後中廣泛使用,安卓vs 蘋果使用的比例約為8:1,遠高於90後、85後中的比例。95後對手機的依賴性更強,一方面,與80後、85後經歷電腦、PAD、到手機上網設備的轉變不同,95後是移動網際網路的原住民,手機是他們最常用最習慣的上網方式,替代上網工具少,移動網際網路已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斷網的心理不適強、手機上網的需求迫切;另一方面,95後多數處於求學階段,大多不能隨時隨地上網,上網時間有限且集中;結果表現出在有限的上網時間內會充分使用、單位時間流量消耗多的情況。
二、下載應用
95後更喜歡嘗鮮新應用。和85後、90後相比,95後為了嘗試新鮮而下載APP的比例更高、應需下載APP的比例更低。逛應用商店是95後發現新應用、下載新應用的首要方式。
三、常用功能
95後使用手機的主要目的和功能是消遣娛樂社交和學習。主要原因是大多數95後還未真正走入社會,生活社交圈子偏狹窄,需求也相對局限。
1.娛樂消遣
在消遣娛樂方面,95後尤其喜歡泛二次元的內容和設計,例如95後對動漫類視頻的興趣遠高於其他年齡組,泛二次元題材的小說深受歡迎。二次元APP在95後中尤其受歡迎,添加泛二次元元素的APP也較容易在95後中流行。
2.輔助學習
學習也是95後生活的主題,手機在他們的學習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與90後、85後更多認為電腦是輔助學習,而手機主要是通訊和娛樂工具不同,95後認為在輔助學習方面,手機和電腦一樣重要。搜索和學習類APP是主要使用方式,年齡越小越多使用學習類APP,年齡越大越多使用搜索解決學習問題。
3.聊天社交
聊天社交類APP是95後最常用的應用類型,因為青春期的特點之一是有較強的展示自己、與他人建立聯繫、獲得認可和尊重的需求。熟人社交最常用、換新手機必不可少的聊天應用是手Q,而興趣社交、陌生人社交最廣泛使用的是百度貼吧,兩者是並存且互相促進的,正如一位用戶在日誌裡寫到:「用貼吧來拓展朋友圈,用QQ來加固和朋友的感情。」
4.移動消費
1)現狀:當前消費經驗少
不可否認的現狀是95後尚未成為移動端消費主力、手機網購商品、生活服務、理財的比例都低於90後和85後。
2)原因:受限於身份和收入
主要原因是超過半數95後還是中學生,是收入來父母的伸手黨;當前既缺乏購買生活服務的經濟基礎,現實生活中需要自己進行購買決策的生活服務也少之又少,相比90後和85後,單位時間花費金額較少、信用卡持有比例低、購物無決策權。
3)潛力:未來增長空間大
一個大寫的BUT! 升入大專大學後,95後通過打工等方式擁有獨立收入的比例提高,平均生活費有所增加;表現出手機生活服務使用比例迅速提升、種類增加、數額提升、更大比例有購物的自主決策權。
4)各類生活服務使用情況
大專大學的95後的移動消費比例提高、品類頻率有所增加,需求以短期的吃喝玩樂為主~~最常使用的消費類APP是團購、外賣,體現在餐飲、影票、旅遊出行等。
四、小結
在這次調研中,我們針對就當前大家關注的熱點——95後人群——的生活作息、手機、網絡情況、手機使用行為習慣及主要APP做了一個細緻掃描和深入的探討;多方位、多角度地呈現95後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下的生活場景。以期為大家在工作中做用戶需求挖掘和用戶行為理解提供信息。意見建議和調研需求歡迎聯繫qinmo@baidu.com。
via: MUX用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