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後消費者報告:偏愛逛實體門店 對價格敏感度下降

2020-12-22 聯商網linkshop

95後已經大步邁進了社會,並逐漸成為消費市場的主流。

8月24日,埃森哲發布《全球95後消費者調研中國洞察》報告(下稱「95後消費者報告」)。根據埃森哲提供的第三方數據,95後出生的人口已經接近全球人口的四分之一,而中國這一群體的規模接近2.5億。調研顯示,95後的消費能力驚人,月均花費接近2015年全國人均水平可支配月收入。

95後消費者報告顯示,中國的95後消費群體具有七大特徵,與80後和90後大相逕庭。

購物不愛用手機,而用電腦或去門店

相比手機和平板電腦,中國95後消費者更鍾愛電腦和去實體門店購物。有41%的95後在網購時會選擇電腦,而只有24%的人會用手機消費,僅4%的人選擇用平板消費。讓「門店將被網店革命」支持者汗顏的是,31%的95後仍然偏愛去門店購物,這個比例明顯高於手機。

從趨勢來看,80後和90後選擇去門店消費的比例分別為34%和33%,95後的31%略有縮減,但變化並不明顯。但95後用電腦網購的比例遠遠高於80後(34%)和90後(30%)。可見,新一代消費者並沒有大步邁進入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一定程度上反而是回歸到了電腦購物。

因此,埃森哲零售業亞太區主管、董事總經理許佑宏表示,如何針對年輕消費者重新布局銷售渠道,需要品牌和生產企業不斷調整策略。在門店購物時,95後消費者往往非常看重數位化體驗。

不只用社交媒體來聊天,還用來購物

在這個網紅時代,95後對於比如直播、視頻這類社交媒體來說,有著比80後和90後更大的興趣。32%的95後青睞豐富多樣的社交媒體,而90後和80後的這一比例分別只有12%和8%。對80後和90後來說,主要使用的還是微信、微博和QQ這些社交媒體。

就購物來說,95後消費者也更喜歡用社交媒體直接購物。70%的95後願意在社交媒體上購物,並且用社交媒體進行網購的頻次增長趨勢高於80後和90後。

與80後和90後偏向通過微信購物不同,95後更偏向於使用微博購物,後者比例高達36%。許佑宏建議,零售企業在面對95後消費者時,除了微信、微博和QQ社交媒體平臺外,也須重視視頻類、直播類和娛樂類等社交平臺,並對這類平臺的運用和導流加以研究。

對價格敏感度下降,容易受評價影響

和80後90後一樣,95後消費者對商品的價格也很看重,但總體趨勢上在減弱。他們更在意品牌和評價。

埃森哲的95後消費者報告稱,只有不到10%的95後和90後會認準一家商店購買所需的全部商品,接近一半的95後會在購物時瀏覽至少四個線上或線下銷售點。和80及90後不同的是,95後更喜歡從品牌的官網上獲取商品信息,尤其是服裝、電子產品和食品雜貨品類,這個比例高達40%,而90後和80後搜索品牌官網的比例只有20%和26%,更多的通過零售平臺獲取信息。

與此同時,與80後90後不同,社交媒體上的點讚數量對95後的購買決策有著顯著影響。27%的95後會因為評價而決定是否購買,90後和80後受此影響的比例只有13%和16%。

許佑宏建議,單品牌或單點網站零售商需要考慮產品信息內容的投資組合策略,除了商品,內容也需要全渠道。品牌官網的內容管理以及社交平臺上商品的推薦和評價,對95後消費者來說更有影響力。

95後購物很衝動退貨不方便就不買

95後衝動購物的比例比80後90後更高。隨著95後的財務更加自由,「為買而買」可能會成為這一群體的重要特性。對於機票、飯店和酒店這類商品,95後凡事喜歡的就會立刻購買。

衝動購物必然會帶來頻繁退貨,這讓95後非常看重零售商的退貨政策和購物後的其他體驗。32%的95後會因為零售商退貨政策模糊不清而不再繼續購買,大約60%的95後稱退貨政策不清楚就可能不再購買。由於退貨政策不明確而不會繼續購買的90後和80後比例分別為22%和13%,明顯低於95後。

願意為快速收貨買單

年輕的消費者對於快速送貨有著更高的期望和要求。能夠預約配送時間對95後來說尤其重要。83%的95後對預約配送時間有需求,90後和80後的這一比例分別為76%和77%。

另外,95後願意為快速收穫支付額外費用,到貨越快,額外付費的意願越高。其中90%的95後願意為2小時內到貨買單,80%的人願意為半天內收貨買單。

許佑宏認為,這說明持續優化供應鏈尤其是物流,並制定相應的快遞定價對零售商未來的發展越來越重要。

對租賃興趣更大

和80後90後相比,95後更願意體驗零售商提供的新服務,比如定期購物、語音下單、精選訂購等服務;也對租賃和二手商品表現出更大的興趣,包括服裝、家具、日用品、消費電子產品和家電。

95後購買復古或二手服飾的頻率高達30%,遠遠高於90後和80後,後兩者的比例分別為12%和14%。

100%熱衷分享和反饋

在調查中,100%的95後都表示願意提供反饋,72%的95後表示經常或頻繁提供反饋,而全球這一比例只有40%。

和80後90後相比,近半數95後消費者會前往品牌商網站留言,但對比起來,95後並不像80後90後那麼熱衷通過社交媒體與家人或朋友分享體驗。

許佑宏表示,這要求零售商企業須有效進行內容的全渠道布局,並重視品牌網站的內容與反饋,投資數字工具,用視覺化的語言與95後交流。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繆琦)

相關焦點

  • 什麼是智慧門店,如何打造智慧門店?
    近年來,實體零售企業普遍面臨租金成本高、人力成本上升、電商擠壓、商品同質化、促銷無效、服務質量下降等問題,消費者體驗降低,伴隨著移動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零售業再一次迎來了新的行業變革和衝擊。對實體零售店來說,移動技術重構了「人、貨、場」,對門店提出了更高效率、更低成本、更好的消費體驗的要求。
  • 達芙妮退出實體零售?獨家回應來了!七年來門店數量只剩零頭,「平價...
    在8月25日公布了2020年中期業績報告後,「達芙妮宣布徹底退出實體零售」的話題又登上了微博熱搜。截至8月28日午間,這一話題的閱讀量已經達到7.1億。達芙妮曾被譽為「平價鞋王」,其早前的代言人SHE腳踩達芙妮鞋子唱歌的廣告畫面仍歷歷在目。
  • 去哪兒網發布2016年暑期出行大數據報告 出境機票價格下降6.39%
    去哪兒網歷年的機票價格趨勢顯示,一年之中,機票最貴的月份不是春節也不是十一,而是暑假。今年暑期票價真的那麼貴嗎?哪些地方是出行的熱門目的地? 去哪兒網結合2016年暑期7-22歲學生族用戶的搜索預訂行為數據和覆蓋全球的28萬條航線海量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特此發布暑期學生出行價格變化及預訂趨勢的報告。 一、暑期票價貴?
  • 近50%的家庭支出集中在孩子上,95後寶媽的消費力有多強?
    偏愛哪些母嬰電商?Mob研究院發布的《85後、95後寶媽人群洞察》(以下簡稱「報告」),對85後和95後寶媽人群進行了不同維度的調研以及分析。生長在網絡環境下的寶媽們90後、95後是在網際網路環境下長大的群體,他們對網絡屬性的認知超越了「前輩們」。
  • 95後更偏愛奢華彩妝,香水成上半年最大黑馬,2020高奢美妝趨勢發布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馬焱95後愛買奢華美妝更偏愛彩妝,第一件奢侈品就從彩妝開始。9月17日,用戶說、新零售智庫、進擊波財經聯合推出的《2020高端奢華美妝品牌消費趨勢報告》,在銀泰直播間發布。報告顯示,高端奢華美妝品牌用戶呈現年輕化趨勢,以95後、00後為代表的年輕消費者成為高奢美妝的重要「守護者」,這跟「銀泰新增用戶中過半數是90後」也不謀而合。疫情後,銀泰新零售助力高端奢華美妝品牌迅速回暖快、增長迅速,最高漲幅同比超200%。
  • 美柚雙11女性消費報告:健康食品大熱 近五成曾為其買單
    12月7日,中國最大的純女性網際網路平臺美柚聯合MOB研究院發布《2020年雙11女性健康食品消費洞察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從消費習慣、購買渠道、品類偏好、價格敏感度等方面,對處於經期、備孕、孕期和育兒不同人生階段的女性消費者進行了解讀。
  • 小編逛店|為消費者提供滿意的產品!寧波港隆時代逛店門店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逛一逛和成衛浴寧波港隆時代廣場店,一起去看看帶有林志玲親筆籤名的馬桶!逛店地址:浙江省寧波市江東區滄海路港隆時代廣場1樓逛店時間:2017年12月21日交通信息:753路、38路、55路、367路、518路小編乘坐518路公交車到達港隆時代廣場,下了公交,走了五分鐘左右,就來到了廣場大門口,周邊交通比較發達,對於前來選購衛浴產品的消費者來說是十分方便的
  • 實體商場也分傭 消費者買帳嗎
    這種電商習以為常的分傭模式,悄然在實體商場中出現。北京商報記者6月11日發現,上品折扣、銀泰百貨近期在試水分傭模式,佣金在2%-10%。不過,目前上述模式還未見理想效果。雖然一時激起消費者興趣,增加用戶黏性,但實體商業最重要的仍是業態組合和消費者體驗。
  • 《白領夜宵報告》:90後00後男性成夜宵主力,超六成花費超30元
    90後、00後男性成夜宵主力便利蜂通過全國20個城市1800餘家門店對消費者進行調查。報告顯示,夜宵對於男性的吸引力更大,在經常吃夜宵的人群中,接近六成是男性,女性僅佔41.23%。其中,南京女性吃夜宵比例高於其他城市,佔當地總消費人群的43.56%。
  • 用沉浸式門店吸引更多95後,這家創業公司想把飾品業變成快時尚
    在小紅書、微博、B站上,年輕消費者們關於飾品推薦和搭配的內容呈指數級增長,日常佩戴的飾品有快時尚屬性,具有選擇多、上新快、性價比高的消費訴求。 隨著95/00後消費者逐漸成為市場主流,飾品消費也從傳統的儀式感消費轉向更高頻的日常消費。艾媒諮詢數據顯示,中國2019年的飾品行業規模已達到3667億元。
  • 門店一周不如直播一場,3000億市場的美妝業還將如何增長?
    在這場直播大戰中,帶動消費者關注直播的不再僅僅是明星、網紅、KOL,貨臺櫃姐和品牌CEO們也躋身「邊看邊買「的安利大將。實體零售門店的自救法寶遠不止於此,短視頻營銷、私域流量和社交營銷等渠道也拓寬了消費者,進一步增強品牌與用戶之間的聯結,最終帶來可觀的業績增長,也為行業的轉型發展定下了風向標。
  • 實體鞋業寒冬降臨,百麗退市,達芙妮關2000家門店,大東卻逆襲了
    最近十幾年以來,女鞋行業可以說是起起伏伏,尤其是在電商的衝擊下,以及實體零售業的不斷衝擊之下,很多之前的女鞋神話已經跌落神壇。在2017年7月,一代鞋王百麗宣布退市,並且還有另外一家傳統女鞋品牌達芙妮也僅僅在兩年之內就已經關閉掉了近2000家的門店,這些曾經在女鞋市場實力很強的企業,為什麼現在都面臨著關店的結局?
  • 9大潮牌 300名消費者 下一個萬億市場?
    潮牌很有可能是消費升級裡一個比較有趣的門類,這個領域的消費者大多是出生於90 - 95年前後,月可支配收入在3000 - 7000元的年輕人。他們是新崛起的消費者,獨特性、設計感、文化磁場等有著犀利標準的東西是吸引他們的主要因素。
  • 讓傳統中小商貿企業及實體門店乘上「網際網路+」時代列車
    編者按:在「網際網路+」國家戰略指導下,上海仙谷網絡股份有限公司秉承開放融合、合作共贏的發展理念,以社區為依託,通過與各品牌經銷商攜手合作,聯盟各實體門店,構建起連接產地、實體門店、服務商、消費者全程供應鏈、產業鏈和信息鏈,擁有完整的商業模式,著力提升社區商業、服務業品質的快消品銷售及線上線下綜合服務運營平臺。
  • 打破門店銷售壁壘 屈臣氏線上渠道突圍
    日前,聯商網零售研究中心在發布的《新冠肺炎對零售業影響分析報告》中指出,2020年1~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長率或許低於4%,而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名義上增長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
  • 疫情後的實體書店何去何從?誠品書店創辦人給出深度解讀
    直播也某種程度成為實體書店自救的一種方式,早在今年3月,單向空間就曾聯合包括先鋒書店在內的其他五家實體書店發起了一場名為「保衛獨立書店」的直播活動。從1996年開業至今,先鋒書店第一次面臨十五家門店連續一個月無法開門的困境,求生欲讓這些實體書店走向直播走入網絡。這場聯合直播收穫了70餘萬元的銷售額,他們的主要銷售品是裝有圖書的盲袋。
  • inNews:95後更偏愛奢華彩妝 優衣庫發起回收服裝計劃
    高級分析師Steven Waltzer在報告中直言,斯沃琪和天梭等傳統瑞士手錶製造商正在輸掉智能手錶大戰,蘋果公司更深的零售渠道和更好的產品吸引了越來越多年輕消費者。站隊蘋果手錶的愛馬仕成為手錶領域表現最佳的頭部奢侈品牌。
  • 阿迪達斯將繼續開設新實體門店
    據外媒報導,德國運動用品零售商阿迪達斯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封鎖措施的影響下,其網絡銷售額增長迅速,但是公司仍將會繼續開設新的實體門店。  據美國消費者商業與新聞頻道網站報導,阿迪達斯的執行長(CEO)卡斯佩爾·羅斯特德表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其網絡銷售的發展步伐至少加快了兩三年。
  • 2017年全球零售報告:實體店購物熱度回升
    聯商網消息:近日,普華永道(PwC)公布2017年全球零售報告(Total Retail Survey2017),這份報告調研了全球29個國家的2.4萬名消費者,結果顯示:40%的消費者偏愛在線購買服裝和鞋履產品
  • 實體零售日漸式微?Nike用創新開啟商業新可能
    它是 Nike 創新之家系列的第三家旗艦店,是繼18年Nike相繼開出的創新之家 Shanghai 001、NewYork 000 店鋪後,宣稱在門店數位化、體驗升級和可持續發展方面再一次迭代創新的零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