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很多大佬的牛逼投資經歷,來叨叨一個普通中年人的真實投資經歷,看看一個普通人的財富歷程。
我出生在一個四線城市——河南省最南端的城市。父親是一個中學教師,母親是一個工人。是一個非常普通的家庭。我1990年上的大學。在高考地獄模式的河南考上了重點高校。那個時候還沒有985和211。父母用微薄的工資供我上完大學,大學畢業厭煩了讀書生活,沒考研究生。分配到了江蘇三線城市的一個研究所,央企軍工背景。2000年以前軍工單位的工資都很低,所以人員流失的也特別厲害,2000年以後陳水扁上臺,軍工企業的日子就好過了。我是2019年辭職,離開了這個體制內的單位。辭職的時候年薪還算可以吧,稅後有20多萬。
我是1997年在海通證券開的股票帳戶。那時候剛工作沒幾年,然後手裡也沒什麼錢。工資也很低,記得工資好像一個月只有300多,年終獎金比工資高多了,有一兩萬。開始基本上是懵懵懂懂的,對這個資本市場不太了解。記得那時這個國債好像收益率很高啊,利息10個點,就在證券公司櫃檯買了幾千塊錢的國債。
98年內地開始搞這個住房制度改革,那個時候開始不分房子了,而是貨幣補貼。當時單位出了政策,給補貼4萬塊錢買房。我正好是97年談了對象,98年結婚。老婆是這個三甲醫院的護士,她單位也有兩萬多的補貼。兩人都是外地人。結婚就需要買房。老婆家裡是農村的,經濟條件不好,所以她初中就考了衛校。其實她學習成績是很好的,上衛校就是為了減輕家裡的負擔,沒有上高中和大學。98年買了人生的第1套房,75個平方2室1廳,12萬左右。我工作三年有二萬元存款,銀行公積金貸款二萬元,其它的錢和親戚朋友借的。98年到2000年工資收入還貸款和借款,裝修房子結婚。基本上沒有什麼錢可以投資股市。
2000年以後,軍工企業還算可以,工資也四位數了。馬無夜草不肥,利用自己的這個專業技術知識在外面幹私活兒。2002年有了小孩,房子小2室1廳就不夠住了。2003年的時候換了一套大房子,200平的複式。當時的房價還比較便宜,不到3000塊錢,總共花了六十幾萬。當時手裡資金只有30%的首付,其餘的錢是從銀行貸款的。
2004年下半年搬入新房,賣掉了第一套75個平方的房子。並在2005還清了貸款。2006年自己手上有十幾萬的存款。正好在這段時間,自己看了一些投資方面的書。彼得林奇的書對我啟發比較大,就自己買了一些基金。也看了一些關於巴菲特的傳記。2007年大牛市,基金基本上都翻倍了。在2007年兌現了基金收益,在2008年的大熊市回撤不大。
2006年算是真正開始了自己的投資之旅,主要是投資了基金、打新股、買銀行理財。那時候打新股還是資金申購,不用買股票的;銀行理財是保本的。
2009年買了人生中的第1輛車,上路13萬左右。這個買車的錢,基本上都來自於基金的投資收益。2009年的時候,36歲了,自己可投資金融資產達到100萬。這100萬,大部分還是靠工資和幹私活賺來的。
2013年的時候,茅臺下跌到120多,覺得低估,自己也買了一點,也向很多人推薦過;後來賣的太早,600塊錢就賣了。2014年開通港股通,買了H股的建行、工行、友邦保險,李寧、萬州國際、石藥、上海電氣、洛陽鉬業等港股股票。2020年上半年把所有的港股全部清倉了,最成功的是李寧,漲了5倍;最失敗的是滙豐,買了十幾萬,虧了30%出局。
2014年的時候開始接觸可轉債,讀了安道全老師的可轉債魔法書。買了民生轉債、中行轉債,到15年的時候趕上大牛市,這些轉債都被強贖了。
2006年到2015年,自己的投資主要是基金和打新股,股票買得少。2015年的牛市覺得泡沫比較大,4000點就贖回了所有股票基金。2015年打新收益有20萬。個人可投資資產約500萬。
2016年的時候打新股開始要市值,為了打新開始配置股票,主要是買了平安保險。平安就開始一直下跌,然後到18年的時候才大漲,我拿了三年翻了一倍。算是最成功的一個門票股。
2015年到2019年這五年,重心開始轉移到投資上,總投資收益超過工資收入。當然2018年股票帳戶略有虧損,其餘四年都是正收益。2019年收益100萬,是首次單個年度達到7位數。
2017年底個人可投資資產約650萬,2018年個人可投資資產約700萬,2019年底850萬,目前個人可投資資產達到1000萬。從2020開始,不工作,只投資了,開了香港卡和港股帳戶。
個人可投資資產並非全靠投資,因為投資需要資本金。初始資金是靠工作得來。但是如果個人可投資資產達到八位數,大部分工作不能實現,需要靠投資實現。
本人不是金融專業的,看了一些財務和投資書而已,投資水平一般,收益率也不值一提。見笑了。
laoliudashu
感覺樓主真的太順利,一個是專業紮實,自己這十來年買房賣房攢錢加上工作應該至少有兩三百萬吧,然後就是靠理財債券打新和基金再加上15年逃頂,就直接十年三四倍,波瀾不驚然後就上千萬了。其實最重要的是為什麼15年全部賣出基金。這個看上去樸實無華,但是對於投資新人,可沒那麼容易的。感覺樓主的投資欲望並不高,能夠抵抗得住誘惑,也沒什麼投資年化目標,就是稀裡糊塗逃了頂抄了底。其實絕大多數人生的第一輪牛熊應該都是大虧吧,至少三成吧,像樓主這樣的真的是太少見了!
Solguy
對於普通人來說,投資致富有兩個難點
第一個是第一桶金。
第二個是不賠。
樓主靠私活和工作獲得的第一桶金。
雖然沒有暴富的時候,但是做到了穩定複利,長期下來獲得了優秀的成績。
看起來樸實無華,但是每次市場癲狂的時候能全身而退這並不容易。
cheahailin
有錢人的投資就是這麼樸實無華且枯燥。
風雨無阻80712
比樓主大一歲,我是1988年考的中師,然後1991年參加工作,後來2006年辭職。起步本金與時間點與樓主也差不多,遺憾的是我直到2016年才買房,沒有吃到房屋暴漲的紅利,不過2008年我投入100萬左右開的實體店比較成功,直到現在帶來了超過500萬的現金流。目前幾乎全靠投資產生現金流生活。
集思錄 微信公眾號:jisilu8
集思錄(www.jisilu.cn)是一個低風險投資理財社區,我們的理念是在保證本金安全的前提下,使資產獲得穩健增長,我們專注於新股、債券、可轉債、分級基金等低風險投資品種。
快捷查詢:
搜索微信號「jisilu8」添加我們
回復「新股」學習申購新股基礎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