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在北京中國傳媒大學考點,考生排隊進入考場。
備受關注的2015年高校自主招生終於揭開神秘的面紗。上個周末,各高校自主招生綜合測試扎堆舉行。根據新的高考改革方案,今年自主招生在考核時間、考核內容等方面均有較大調整。考什麼?怎麼考?為了找到「最適合自己需求的人才」,各高校的自主招生綜合測試紛紛亮出新招。
考什麼——
開放性問題增多,更注重學科特長和綜合素養
「如何評價『一帶一路』戰略?」「油價波動劇烈,怎麼選擇加油方案才省錢?」……
這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是北京工業大學綜合面試中的一道道考題。實際上,盤點2015年各校的考題,「無從下手」的奇葩題少了,沒有固定答案的開放性問題多了。
在北京工業大學教務處兼招辦主任郭福看來,考題變化的背後,體現了學校更加注重考查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更加注重考查學生對於科學和知識發自內心的熱愛,也更加注重從學校人才培養定位和學科特點出發設置考核內容,這更接近自主招生和高考綜合評價的本質。
中央財經大學的考試題型以填空題和問答題為主。除內容涵蓋廣泛外,在試題中結合經濟學原理考查考生經濟學知識,是該校出題的一大特色。考生普遍反映「筆試題目較為靈活」,重點考查了學生的綜合素養。
與筆試過後的「幾家歡喜幾家愁」相比,面試結束以後,考生的整體感覺都較為良好。「題目開放,讓人有話可說。」來自北京的雷雨佳對自己的面試較為滿意。
中國人民大學的農村專項計劃「圓夢計劃」面試也於今天舉行。據現場考生反饋,考題主要針對考生個人對自身、社會、生活的認知。如一個考生抽到的題為「如何評價一個大學生考取了60多個證書,卻找不到理想工作」,考官要求考生結合個人實際談談「生活中的挫折」。
中國人民大學招辦主任李向前介紹說,考慮到「圓夢計劃」考生的實際情況,考題不會出考生不熟悉的社會事件,並且評委老師也會適時幫助考生放鬆心態,給予啟發,緩解考生因為緊張情緒導致的答題不順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