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能力量表(Language Proficiency Scales),又稱語言能力標準,是對語言使用者運用某種語言能力的一系列描述。量表一般由幾個不同的等級組成,每個等級之下又有較為詳細的能力描述。語言教育中的各個環節都離不開語言能力量表,如教學大綱制訂、課程設置、語言測試與評估、外語教材編撰和外語教師發展等方面。
一、中國語言能力等級量表CSE
由於我國現存的各類考試、評估項目缺乏一致性,近年來對制定全國統一的中國語言能力量表的呼籲日漸高漲。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建設項目應運而生,該項目貫徹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是當代中國「外語能力測評體系建設」的重點任務之一。
《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是首個面向中國學習者的英語能力標準,經國家語委語言文字規範標準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於2018年4月12日由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正式發布。作為國家語委語言文字規範自2018年6月1日正式實施。
《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是教育部考試中心根據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中提出的加強「外語能力測評體系建設」的要求,量表研製從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需求出發,在多方面填補了國際空白,為國際語言教育領域貢獻了中國智慧,對推動外語教育「一條龍」建設,進一步豐富完善國家語言文字規範標準體系建設,傳播中國故事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以語言運用為導向,將學習者的英語能力從低到高劃分為「基礎、提高和熟練」三個階段,共設九個等級,其中,一二級大致對應小學水平,三級對應初中,四級對應高中,五六級對應大學,七級對應英語專業,八九級對應高端外語人才。每個等級在聽說讀寫、翻譯、知識策略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要求。
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是對我國英語使用者運用英語語言能力的系列描述,分為不同的級別,描述語言能力發展的不同階段。量表的建立不僅可為我國的英語課程大綱、英語教學提供參考標準,還可提供適合我國國情的英語考試質量標準,規範各種英語考試,尤其是大規模英語考試。
能力總表包括語言能力總表,以及聽力理解能力、閱讀理解能力、口頭表達能力、書面表達能力、組構能力、語用能力、口譯能力和筆譯能力等各項能力總表。以下是各項總表的具體內容。
根據我國「黨報」的描述,加強「外語能力測評體系建設」是2014年9月頒布的《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提出的重要改革任務之一,是實施強國戰略、深化外語教育教學改革、提升考試質量與功用的重要舉措。外語能力測評體系是覆蓋大中小學各教育階段、覆蓋聽說讀寫譯綜合能力、覆蓋外語學習及教學與測評的評價系統。
其中,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作為貫穿英語教育各階段教、學、測的共同能力標準,是外語能力測評體系建設的基礎及核心。即中國英語能力量表只是體系的一部分。但也是首當其衝的任務,其他任務都要基於此量表,中國英語等級量表將是中國英語學習、教學以及測評的「綱」。
二、歐洲語言共同框架CEFR
語言能力量表是當代流行的對語言能力提供系統性描述的方法,《歐洲語言共同參考框架》是當下影響最為深遠語言能力量表之一。
歐洲語言共同參考框架是用於描述外語學習者語言能力程度的標準體系,成為全球通用的語言能力分級的重要參考依據,被全球各類教育機構、企業及政府部門廣泛認可及使用,為各國開展語言設計、語言測試及教材編纂工作提供指導依據。此外,眾多國際通用的英語語言測試均與此標準關聯,以作為考試分數等級界定的參考保準。
根據不同的英語語言能力,CEFR將語言學習者大致劃分為初級使用者(A)、獨立使用者(B)、熟練使用者(C)三個級別,並進一步細分至六個等級:A1、A2、B1、B2、C1、以及C2,每一個級別都給予相應的語言能力描述。
CEFR根據其劃分的等級制訂了詳細的測試與評估標準,具體描述了學習者應該在語言的聽、說、讀、寫能力上所應該達到的標準,因而可以將CEFR與標準化考試建立相對應的評估體系,如 Cambridge ESOL全球考試中的CPE(熟練英語證書)與CEFR量表的C2(精通級相對應)。
參照劍橋考試中心的做法,我們也可將我國的大規模英語考試與CEFR進行匹配,從而確定學習者相應的CEFR等級,國內已有學者開始致力於這方面的研究。黃婷和賈國棟參照CEFR量表,對《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和CE4和CET6測試題項進行內容評定,得出二者可以進行匹配研究,以期CET4和CET6在語言能力描述和分數解釋上能與國際接軌。目前,中國學者在這方面的研究才剛剛開始,還需更多的證據來支持匹配結果,而且還可以選擇其它的大規模英語考試作為研究對象,比如研究生入學英語考試(NEEP)和全國英語等級考試(PEIS)等。
CEFR極大地促進了歐洲的語言教學,且為保護歐洲多元文化和語言做出貢獻。歐盟之外的國家和地區也在參照CEFR制訂自身的語言共同參考框架,足見CEFR的影響力、科學性及其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