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養生建議」你相信了嗎?醫生說:比廢話還害人,別再做了

2020-12-20 娛樂透明秀

60歲的王阿姨平時特別注重養生細節,幾乎每周都和老姐妹去聽健康講座,而且看著身邊很多朋友「三高」纏身,她也格外警惕,日常飲食吃得很清淡,食物幾乎都是水煮的,而且一點葷腥都不沾。但一段時間後,她發現自己四肢無力臉色發黃,前幾天因為頭暈還進了醫院。醫生說王阿姨一直吃素幾乎不沾葷腥,目前已經有貧血的現象,如果再繼續下去就會導致嚴重營養不良。

一、清淡飲食可不是全吃素

為什麼注重清淡飲食還能進醫院?醫生表示清淡飲食不等於全吃素,清淡飲食是在營養充足的情況下控制油鹽糖的攝入量,可不是讓大家完全吃素。如何健康飲食還是需要講究方法,不能盲目跟風。

1、葷素搭配很重要

我們的身體需要不同類型的營養,如果只吃素食就容易出現蛋白質和脂肪的缺失,而大腦的運作、身體日常活動都需要這些基礎營養元素,有些營養是需要相互促進,身體的吸收才會更好,比如為了補血,多吃鐵元素高的食物,最好再多吃點維生素C含量高的蔬菜水果,這樣吸收更好。

2、主食粗細搭配不能少

粗糧中含有不可溶性纖維素,它可以幫助消化系統運轉,食物加工得越精細營養就會流失更多。細糧口感更好,但配合好粗糧會達到雙贏效果。

3、注意烹調方式和調味料攝入

健康的烹調方式可以選擇白煮、清蒸或者涼拌的方式,這樣可以更好保留食物的營養、減少脾胃負擔。另外控制好油、鹽、糖的攝取量,高油飲食容易引起肥胖和三高風險,長期吃太鹹的食物會讓水分滯留在體內造成水腫肥胖,高糖飲食則會刺激胰島素水平上升,容易加快脂肪合成增加糖尿病的風險。

健康的飲食方法其實並不難,不挑食不偏食的方法是最好的,但已經患有特殊疾病的人就要個別對待。如果不想自己做,也可以到便利蜂去購買營養便當。

為了健康的身體大家都會關注養生話題,但是生活中一些養生誤區存在誤導嫌疑,除了盲目吃素,還有幾個誤區。

二、這些健康誤區害人不淺

誤區(一):喝點小酒有益健康

不管喝多少酒對身體都是有一定負面影響的,2018年《柳葉刀》曾出過一個調查研究,結果表明不喝酒是最健康的做法。酒精會加重肝腎的負擔,若是自己已經熬夜了再加上喝酒,這個傷害會加大很多倍。

誤區(二):睡硬板床對腰更好

每個人的身材是不一樣的,如果體型比較瘦又一直睡硬板床,腰部懸空人體正常曲線無法得到支撐,腰部肌肉處於緊繃狀態會導致勞損和腰酸背痛的感覺。最好選擇有一定硬度的,但能和自己體型貼合的最好。

誤區(三):沒事吃點中藥進補

很多中藥其實都有一定的毒性,而這些也容易成為大家眼中的「保健藥品」,比如艾葉,它可以起到散寒調經的作用,很多女性冬天的時候都喜歡自行服用,但過量攝入容易損傷肝臟,所以沒事最好不要隨便用中藥進補,用藥需要諮詢醫生。還有保健品,對於保健品能治百病的問題,其實有關部門早已明確:食用保健品不能以治療疾病為目的,如果有相關疾病不適,還是希望患者能夠去正規醫院檢查治療。保健品是一種不以治療某種疾病目的的營養食品,很多人覺得「保健品」有病能防病,沒病能保健。但其實亂吃保健品可能會吃出病。比如許多人注重養生,買很多人參鹿茸當補藥吃,輕者鼻血不止,重則折騰進醫院。

誤區(四):宿便有害健康

其實在專業醫生的角度看是沒有「宿便」這個醫學名詞的,人體排便遵循著「後浪推前浪」的特點,如果不是你強行憋著,人體並不會存著很多糞便。而且人體小腸液的Ph值約為7.8,當酸性食物進入小腸後會出現中和現象,很多人覺得宿便會導致酸毒症,這是無稽之談,但便秘就要引起重視。

誤區(五):每日一萬步,活到一百歲

真相:小心傷膝蓋

都說生命在於運動,但並不表示多運動就是好事,運動要適量才是良性的,如果過度運動,無疑是在透支身體能力。其實,「每天一萬步」這個看起來很科學的口號,實際上和科學可能沒啥關係。BBC一部紀錄片叫做《健身的真相》,提到了這個口號的來源其實是日本的計步器商家!《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指出,主動身體活動最好每天6000步,裡程3-5公裡比較合適。當然具體步數也還是因人而異!如果天天超負荷走路,不但達不到健身目的,還可能會傷了膝蓋。過量運動可能造成慢性關節損傷。尤其是50歲以上的人更要量力而行,突然劇烈運動易損害軟骨,造成膝關節滑膜炎等疾病。

誤區(六):定期輸液可以通血管

真相:不僅沒用,搞不好還「要人命」

每到換季,都有一大批老人直奔醫院,靠輸液通血管。但專家指出這方法害人不淺,不僅沒用,搞不好還「要人命」。「輸液通血管」其實不靠譜。那些活血化瘀重要注射劑能疏通血管,降低血液粘稠度、預防腦血栓,看似有道理,實則沒有任何科學依據。到目前為止,並沒有出現對腦卒中後每年定期輸液和不輸液進行科學的臨床對比研究。輸液反而會引起心衰、過敏等反應,從而加重疾病。

誤區(七):雞蛋有膽固醇,老人不能吃

真相:會失去必要營養素

很多人認為雞蛋含有大量膽固醇,自己血脂高不能吃,膽固醇是維持正常代謝的必需物質。80%的膽固醇是內源性,從食物中來的外源性只佔20%。雞蛋中含有大量卵磷脂,是維持記憶和思維的物質。不吃雞蛋會失去很多必要營養素。健康的生活是需要從方方面面去改善的,但不代表所有的養生觀點都是正確的,要想健康生活還是要有一雙慧眼去分辨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養生誤區。最後祝大家都能健康每一天。

相關焦點

  • 闢謠:4個坑人的「養生忠告」,比廢話還害人,快轉告父母吧
    相信現在非常多的年輕人都被父母灌輸的養生知識,弄得頭暈腦脹了吧,父母是用養生本身是件好事,但是他們盲目的相信很多的謠言偏方,讓自己特別的頭疼,比如前段時間62歲的王阿姨,聽說吃清淡的食物可以讓自己的身體更健康,所以每天葷腥不沾,前兩天突然暈倒送進了醫院,才知道王阿姨天天吃素,導致自己存在了貧血的問題
  • 軍醫不再隱瞞:7個坑人的「養生忠告」,比廢話還害人!你還信嗎?
    在生活中,許多人都聽到了各種各樣的健康建議,比如適度飲酒,身體健康,每天走10,000步,活到100歲。事實上,這些坑洞的建議如果他們聽錯了,相信了,那是有害的!老人應該停止相信這些關於如何保持健康的建議!1.保健產品能治療各種疾病。事實是:如果你不吃東西,最好保持健康。
  • 最受歡迎文章速覽:醫生不建議用棕櫚床墊是有原因的,害人又害已!
    最受歡迎文章速覽:醫生不建議用棕櫚床墊是有原因的,害人又害已! 醫生不建議用棕櫚床墊是有原因的,害人又害已!大家都知道棕櫚床墊嗎?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說說棕櫚作為床墊的缺點都有哪些。查看原文>>購房者的好消息!
  • 提醒糖尿病患者:這些食物就算再便宜,也儘量別吃,聽聽醫生咋說
    糖尿病雖然是慢性病,但是對身體健康的危害也非常大,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和治療,那麼隨著時間的推移,可能會損害人體內的神經和血管,嚴重時還可能會導致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比如失明、腎衰竭、心臟病發作、中風和下肢截肢,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甚至危及生命。
  • 讓人別廢話了,說「no bb」外國人可能聽不太懂!
    比如說今天,家人為了逗我樂呵,一直在說個不停,我就開玩笑的說了聲「閉嘴,別廢話了」,沒想到他回一句「you can you up,no can no bb!」,也真是夠夠的了!說到「you can you up,no can no bb!」
  • 這些養生建議都是假的!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各種各樣的養生消息也鋪天蓋地而來,例如「適量飲酒,有益健康」、「輸液可以疏通血管」、「趁熱吃,對腸胃更好」……很多人對這些「養生建議」深信不疑。
  • 這些「害人偏方」別再用了
    答應我,再心急咱也別逮什麼都試!平時多看看育學園文章,多在留言區問一句,再不放心去醫院掛號檢查一下,它不香嗎?對醫生開的藥不信任,卻蜜汁自信地相信偏方有用且無害?邏輯清奇。你指望魚刺能被輕輕拂過的醋軟化嗎?白日夢想家都不敢這麼想。相反,還可能刺激甚至灼傷已經受損的食道黏膜。
  • 你以為在養生,其實是在折壽!小心這些要命的「養生法」
    然而,這件我們邁開雙腿就能完成的簡單事,你還真不一定能做對。其實,走路是個「技術活」,從「在哪兒走」、到「怎麼走」、「走多長時間」都有一定的講究。時下,養生觀念深入人心,服用保健品成為健康新風尚。但是,保健品不是藥品,「用錯了」不僅不能為健康加分,甚至會拖健康的後腿。看看你和家人有沒有在下面這些「小河溝裡翻船」。第一,保健品不能替代藥物,絕大多數保健品都是經食品加工而來,它們對人體能起作用的也是食物中所含的營養素。
  • 「別廢話」 英語怎麼說?
    點擊上方「練英語聽力」↑↑↑關注我現實生活中,「指指點點」的人還真不少於是吐槽界流行了一句話叫做:你行你上啊!那麼,問題來了,你知道「你行你上啊」用英語怎麼說嗎?一起來學習一下吧。看到標題,可能有一些同學就不服了,明明美國俚語字典已經收錄了「You can you up」。但是,人家也明確說了這個是Chinglish,所以,你這麼說老外很可能聽不懂。
  • 這些坑人的"健康建議",害了很多人!千萬別再做了…
    適量喝酒,有益健康相信不少小夥伴都聽過「適量飲酒,有益健康」這種說法,甚至生活中有一些所謂的「健康建議」中說,每天適量喝酒可以「活血」,適量喝紅酒可以軟化血管。然而,這個觀點恐怕也是錯誤的!甚至很多人也非常相信,乳房按摩可以預防乳腺癌。廣東公共頻道《DV現場》欄目曾報導過一個案例:廣東王女士一直有在美容院做保健按摩的習慣,經按摩師推薦使用了胸部經絡疏通按摩,稱通過按摩可以豐胸、打通胸部經絡、消除乳腺增生等。
  • 產後修復要避坑:「三做兩不做」,別再盲目相信銷售人員
    回家之後芃芃就聯繫了表姐,話剛說了一半,表姐就著急地說:「千萬別做修復,我生娃那會碰到產後修復機構在做宣傳,說斷奶後不排殘奶就會得乳腺癌,還給我做了免費體驗,當時把我嚇得直接花了4888元辦了套卡。後來我發現奶根本就排不完,一點效果也沒有,你說這錢花得冤不冤。」
  • 「別廢話」用英語怎麼說?
    讓聽的人渾身彆扭只能拋一句「別廢話」今天一起和小醬來學學「別廢話」的英文吧① Cut the crap這句話在口語中使用頻率非常高crap [kræp] 廢話; 胡扯Cut the crap意思就是「廢話少說,別廢話」例:
  • 生孩子過程中如果醫生建議你「剖腹產」,別猶豫,要命就照做
    當然,信息發達的年代我們可能也通過一些渠道了解關於孕期、分娩和育兒的相關知識,但是你需要明白的是它們也許並不適合你的情況。特別是芽芽媽也需要重點說明一下:儘管順產千般好,醫生建議剖腹產的情況下還是不要輕易冒險!
  • 親愛的兵哥,對你說廢話就是我愛你
    文/無心新一季奇葩說來了,其中的一個辯題:「正確的廢話,還要說嗎?」引起了小編的思考:情侶/夫妻之間,關於廢話,我們到底要不要說?和兵哥聊天的時候,可能是你一個人嗶哩吧啦說了很多話,但對方的回應平平,於是你也不願意說了.後來,你什麼都不說了,他也不說,每天只是在報備彼此行蹤。再後來,你突然發現你和他之間無話可說了。此時,你開始懷疑,難道彼此的感情淡了?不愛了嗎?類似的事情時常在身邊上演,是真的不愛了嗎?其實不盡然。
  • 女生常說的幾句暗語,別再傻傻相信你女神說的晚安了
    女生常說的幾句暗語,別再傻傻相信你女神說的晚安了如果將戀愛寫成一本書,可能堆起來的高度比世界上最高的大樓還要高,愛情中的學問深似海。1、「在嗎」「在幹什麼」當女生給你發「在嗎」和「在幹什麼」的時候,相信很多男人就會真的交代自己在做什麼,但是其實這簡單的兩個詞並不簡單,女人跟男人不同,她們不會輕易表達自己對你的想念,而是用這種平常的詞語來知道你的現狀。
  • 實用英語口語:「別廢話」怎麼說
    1.Cut the crap 少說廢話   Crap 表示「沒用的,廢話,廢物」,cut表示「切斷,停止」,cut the crap指的是「別廢話」,或者「中斷某些說話的人認為毫無意義的事」。   2.Get off my back 別羅嗦了   要是有人老是對你嘮叨個沒完,你可以說:「Hey, get off my back, will you!」(喂,你別跟我羅嗦了,行不行!)除此之外,To get off someone's back 還可以指一些對人起限制作用的規章、條例或機構等。
  • 巴納姆效應|心理學告訴你,別再相信「星座說」
    時至今日,「星座說」傳承了下來,熱度也越來越高。日常生活中經常能聽到討論星座的聲音,甚至由此孕育出了「星座專家」,他們煞有介事地通過星座推測他人性格,並獲得了眾多關注。你是否也被鋪天蓋地的「星座說」轟炸過,是否也感到困惑,要信星座嗎?關於這個問題,心理學告訴你答案:不要相信「星座說」。
  • 餘生很短,人生建議:找個願意聽你廢話的人
    「廢話」常是些與錢名權無關的事情,有時細細碎碎,有時重複繁瑣。好比起風了,要添衣,記得帶把傘;吃飯時,別顧著減肥,也別挑食;睡覺前,早點睡,別再熬夜。你可能會覺得,我又不是小孩,這些我都懂,不用一遍遍地說,一點意思都沒有。
  • 笑到頭掉的沙雕句子:有人說我窮我笑了,你說的不是廢話嗎
    群已滿200人,需要進群的寶貝可以給我留言哦,愛你們~ 不要取關我,好傷心,嚶嚶嚶 1、今天我去看心理醫生, 醫生說:「你不是抑鬱症,你是真的慘。」
  • 這些「健康建議」千萬別再做了
    資 訊☞這些坑人的"健康建議",千萬別再做了…生活中,很多人都聽過各種各樣的「健康建議」,其實,有些建議,坑了很多人!● 輸液可以疏通血管「夏天了,又該輸輸液、通血管了。」每到換季,都有一大批老年人奔醫院,靠輸液通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