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孩子更優秀,你的誇獎方式就得變了,這種的才有用

2020-09-22 媽知道

無論大人還是孩子,都喜歡被別人稱讚和誇獎,如果在做某事時,得到了其他人的肯定,那麼就能獲得成就感,提升自信心。很多家長也意識到了稱讚教育的重要性,平時會在生活中找機會表揚和誇獎孩子。但是誇獎也是要講究方法的,如果誇得不對,或者方式不正確,不但起不到正面的鼓勵作用,反而會給孩子帶來一些負面影響。

小文最近就遇到了這樣的煩惱,小文的女兒今年4歲,在教育女兒的過程中,小文一直奉行稱讚教育的原則,只要女兒做好了一件小事,或者有一點點進步,小文都會對女兒豎起大拇指,然後說上一句:&34;女兒也特別喜歡被誇獎,但是如果看到媽媽誇獎了別的小朋友,或者當自己哪件事沒做好時,就會特別懊惱。

一次鄰居家孩子來串門,兩個孩子一起在堆積木,鄰居孩子堆得比較快,而且也更高一些,小文就禮貌性地誇獎了一句。沒想到女兒聽到後,立刻哇哇大哭起來,邊哭還邊怪媽媽不誇自己,小文耐心跟女兒解釋,沒想到女兒竟然一把將積木全部推倒,然後說自己再也不想玩積木了。小文覺得女兒越來越玻璃心,脾氣也越來越大。

其實像小文女兒這樣的行為,完全是由於錯誤的誇獎方式導致的。像小文一樣,大多數父母都喜歡對孩子說:&34;,這三個字其實對孩子的成長並沒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如果說的太多太頻繁,還會起到反作用。

誇獎孩子&34;為何沒用

美國史丹福大學發展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曾經專門對此進行過研究。他率領團隊,用了10年時間,在全國20多所學校中,跟蹤研究5000名學生,結果發現,如果單純地對孩子說&34;或者&34;,孩子將會形成固定型思維,學習成績和心理發展都會變得不樂觀。而誇獎孩子的努力過程,卻能讓孩子形成發展型思維,在學業和其他方面都能產生積極效果。

他們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把接受研究的孩子分成兩組,先讓兩組都來做同樣簡單的題目,當全部都做完後,對第一組孩子稱讚:&34;,&34;。對第二組則稱讚道:&34;。然後讓兩組孩子選擇第二輪題目的難度,結果被誇&34;的孩子,全都選擇了簡單的題目,被誇&34;的孩子,則都選擇了比較難的題目。

接著第二輪讓兩組孩子都做比較難的題目,結果都沒能成功。但是他們的反應卻截然不同,第一組孩子都認為自己很失敗,不願意在接受挑戰。而第二組孩子卻覺得是自己還不夠努力,應該繼續學習和挑戰。這就是不同誇獎方式給孩子的思維帶來的不同影響,總誇孩子&34;,孩子就會不敢面對失敗,而誇孩子&34;,孩子則會對自己更有信心。

想要孩子更優秀,應該這樣誇孩子

1、誇獎細節

如果孩子某件事做的比較好,父母就應該指出孩子究竟哪裡做得好,從孩子做事的細節方面入手來誇獎。比如孩子吃完水果後,把水果皮扔進了垃圾桶,這時父母應該說:&34;。再比如孩子今天寫字認真,父母可以說:&34;

在細節上多誇獎孩子,能夠讓孩子清楚地知道自己究竟哪裡做得對,以後應該繼續這樣做。不斷地在細節上做好、做優,孩子自然可以一點點地得到進步,日積月累就能更優秀。

2、誇獎孩子努力的過程

當孩子做完一件事的時候,無論結果好還是壞,其實都可以從過程方面來誇獎孩子。比如孩子學習騎自行車,可能幾個小時也學不會,但是父母可以這樣說:&34;

像這樣誇獎了孩子努力的過程,孩子就不會再因為一時的失敗而感到沮喪,反而能更加充滿鬥志,也會對自己更有信心。有了信心,並且能做到一直堅持,那麼孩子以後的人生也會更有作為。

3、誇獎孩子的思維

在做某件事或者做某種選擇的時候,可以先徵求孩子的意見,當孩子說出自己的看法和思考時,父母就可以及時地誇獎孩子。比如出門辦事的路線,或者度假的安排等等,讓孩子說一說自己的看法,也可以讓孩子來列計劃。

孩子說完以後,父母可以這樣稱讚:&34;這樣不斷地誇獎,孩子就更願意動腦思考,思維能力也能得到提升,以後也能成為一個有主見並且善於思考的人。

相關焦點

  • 皮格馬利翁效應:正確的誇獎,才是教育優秀孩子的關鍵
    明明一個可以向正確方向發展的孩子,卻因為父母毫無底線的誇獎成為了一個人見人厭的壞孩子。所以說這種毫無底線的誇獎是家長一定不可以去使用的。這些不正確的誇獎方式是家長一定要去避免的,只有正確的誇獎,才可以使孩子向我們所理想的方向去發展,才不會讓孩子出現脫離正確軌道的情況。
  • 「你真厲害」,這種誇獎已成過去式,這3種方式才是「現在式」
    不過,像「你好棒」、「你真厲害」這樣的誇獎詞語已經成為過去式,根本無法激勵起孩子的動力,也無法激勵孩子的自信。如果,想要真正地通過誇獎的方式去激勵孩子,可以採用2種「現在式」的誇獎方式,對孩子進行誇獎。
  • 怎樣誇孩子 能讓孩子變優秀
    你一定聽說過這麼一句話,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孩子越誇越聽話,越誇越聰明,那麼怎樣誇孩子才是正確的呢,誇孩子可不是盲目的誇,隨便的誇,要誇的到位,誇到當處,我們來了解一下父母應該怎樣誇自己的孩子,以及不能誇孩子的錯誤方式!
  • 「你真厲害」,這種誇獎已成過去式,這3種方式才是「現在式」
    孩子的成長不僅需要失敗的經歷,更需要成功的誇獎。誇獎是孩子自信的基本,也是自信的來源,當孩子在一個被呵護的環境中成長,家長完全可以採用誇獎的方式來對孩子進行激勵。不過,像「你好棒」、「你真厲害」這樣的誇獎詞語已經成為過去式,根本無法激勵起孩子的動力,也無法激勵孩子的自信。
  • 「你真棒」,還用這三個字誇孩子,看完這3種方式變花樣誇獎他
    有人說:「好孩子是被誇出來的」。但是我想說,在中國傳統教育裡,好像就沒有「誇獎」這兩個字,只有「貶低」。從小到大我是一個乖巧的女孩子(小小自誇下),但在我印象中,我媽媽從來沒有正面的誇獎過我。記得我上小學三年級那時,有一次語文考試,作文得滿分,得到老師的表揚。
  • 「你真棒」這種誇獎方式已過時,想正確鼓勵孩子,可嘗試2個方法
    文丨郝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孩子是需要鼓勵的,需要在一個愛與呵護的環境中成長。所以家長在與孩子的交通與交流中,就會喜歡用誇獎的方式來激勵孩子。比如說誇孩子真棒那種口頭的讚揚,但是這種誇讚方式是真的能夠起到激勵孩子,讓孩子更加自信的作用嗎?
  • 優秀孩子都是誇出來的,改變三個誇獎方式,孩子將進步神速
    曾經有一位斯坦福的教授發出這樣一句感慨的話:「為什麼有些孩子越誇越差?」。父母誇獎子女是有積極作用的,但誇獎也是講究方式方法的,誇的方式不同,結果往往也差強人意。父母誇獎孩子是有技巧的,改變這三個誇獎方式,讓孩子優秀起來。
  • 賞識教育就是一味誇獎?別讓盲目誇獎害了孩子,正確方式要這樣
    很多父母認為,現在的孩子和自己小時候比起來,簡直太難了——不僅被要求學習要優秀,才藝要出眾,而且還得懂禮貌會做人。這麼一來,他們的壓力就會很大。於是,為了讓孩子們有一個愉快的童年,有些父母開始放鬆對孩子的要求。
  • 誇獎孩子得有針對性 少用「你真棒」等籠統詞彙
    &nbsp&nbsp&nbsp&nbsp天津北方網訊:父母們經常會用「你真棒」「寶寶真聰明」「好寶寶」等這些話誇獎孩子,殊不知,已經走入誇獎孩子的誤區。市家庭教育研究會理事、市德育特級教師麼青提醒廣大父母,表揚孩子要誇獎具體的行為,讓孩子明白如何做才是好的,讓家長的話有指導意義,而不是單純的表揚。&nbsp&nbsp&nbsp&nbsp隨口誇獎也會帶來消極影響。首先家長應該明白為什麼要誇獎孩子,原因是什麼。比如孩子作業寫得快、寫得好,如果家長用「你真棒」這類籠統詞彙,表揚不具有指導性。
  • 這種誇獎很機智,做父母的都要學學
    現在很多家長喜歡用誇獎式教育,但誇獎式教育用得好則好,用得不好則適得其反。那麼家長們該怎麼誇獎孩子呢?這樣誇孩子,可以讓他更優秀誇獎要落實到實處誇獎孩子一定不能浮誇比如孩子如果幫家長做了家務,那麼家長可以誇孩子家務做得好;孩子如果幫家長照顧弟弟妹妹,那麼可以誇孩子懂事,知道照顧人;孩子如果對家長噓寒問暖,那麼可以誇孩子有孝心。總之,誇孩子的時候不能用籠統的語言,需要用實際的語言,落實到實處。
  • 當孩子表現出彩時,請父母用"優質的誇獎"鼓勵孩子,更有效果
    ,聽完解釋,寶媽才知道自己差在了哪裡別人家的孩子要開學的時候都是嚎啕大哭一百個不願意,但小安家的寶寶就不一樣了,簡直比家長還要期待。"寶寶,你怎麼這麼想開學呀,你是有想見的人麼?"小安不解地問道。"有啊,我最想見笑笑老師了!"寶寶一臉天真地回答道。"那媽媽和笑笑老師,你更喜歡誰呀?
  • 你的誇獎可能正在「毒害」孩子,孩子這樣誇才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今天你誇獎自家孩子了嗎?日本有項研究表明,經常受到家長誇讚表揚的孩子,比很少受到表揚的孩子成材率高出5倍。很多家長一看到這個研究,心想,誇獎還不容易嗎?於是馬上火急火燎,不分情況就給孩子來個大寫的贊。日本一檔綜藝節目就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一個內向不自信的女孩,在被人連續誇獎了50天後,變自信了很多,從最開始佩戴口罩不與人交流,到自願摘下口罩大方與人交談,整個人的氣質發生了很大變化。雖然,誇獎對於孩子成長能起到正面積極的作用,但是誇獎也是有學問的。如果用錯誤的方式誇獎孩子,反而會害了孩子。
  • 心理學家告訴你:對於孩子,家長的鼓勵比誇獎來得更有力量
    一般情況下,家長會認為對孩子鼓勵就是要多進行表揚。很多家長只會用表揚的方式激勵孩子,但是對孩子真正起到積極作用的並不是家長的表揚,而是家長的鼓勵。而受到鼓勵的孩子卻不會這樣認為,他們覺得自己獲得成功是因為自己的努力,只要自己足夠努力,那麼就會取得成功,所以他們更願意去接受挑戰。這就很好地向人們解釋了為什麼要對孩子進行鼓勵而非誇獎。
  • 父母誇獎孩子有學問,除了會說「你真棒」,還會怎樣誇獎呢?
    有一種說法:好孩子是誇出來。父母誇得好,孩子會充滿自信,更加努力;誇得不當,則會讓孩子產生自滿和驕傲情緒。作為父母,對孩子除了會說「你真棒」,你還會怎樣誇獎自己的孩子呢?可以這樣誇:寶貝,你現在寫的字結構更勻稱,字跡工整,尤其中間的豎,寫得筆直,與之前相比,你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這樣的誇獎方式,更能讓孩子注意到自己細節,孩子也知道在哪些方面有了進步。
  • 比起「你真棒」,以下誇獎方式對孩子更有效,家長別再盲目了
    在誇獎上,女嘉賓認為以下方式對孩子來說更優秀,家長別再拎不清了,一起來學學吧。,張口就是「你真漂亮」,結果就被德國夫婦要求道歉,只因為他誇錯了地方:天生的容貌有什麼值得誇獎的?只會讓孩子驕傲自滿,還以為是多麼了不起的條件呢。這件事讓我恍然大悟,原來誇獎孩子也要注意各方面的情況,先天存在的容貌和家庭條件一樣,都是不值一提的「光環」,外人的誇獎對孩子來說百害而無一利。對比之下,誇讚孩子的禮貌、學習、努力才是正確的。
  • 讓誇獎變得更有效果的訣竅:給孩子一個「意外」的鼓勵
    當誇獎失去了效果:家長如何做才能讓鼓勵更有效?在教育的過程中,父母都知道要讓孩子變得上進,誇獎會比批評更有效果,但實踐過之後也會有這樣一個現象,那就是說孩子很棒的時候他們基本沒有什麼反應,誇獎失去了應該有的效果,久而久之甚至孩子認為家長的誇獎是一種表面附和,根本不認為大人覺得自己真的很棒。在與孩子溝通的過程中,如何讓誇獎變得更有效,其實也是需要技巧的。
  • 孩子越誇越優秀,善用「皮格馬利翁效應」,小心這5個「誇獎坑」
    家長們要學會善用「皮格馬利翁」效應,給孩子正面積極的引導,讓孩子變得更優秀,家長們快來學習學習吧!很顯然,老師的讚美和信任讓他的態度端正了,行為有所改變,他也期待著自己變得優秀,運用好「皮格馬利翁」效應會讓孩子做出改變。增強自我價值,更有自信和自尊當一個人獲得另一個人的信任和誇獎時,他便感覺獲得了支持,並且盡力想要去做好,讓他(她)更有自信,增強了自我價值。
  • 誇獎孩子的技巧有哪些?學會好好誇誇你的孩子吧
    有一位父親,經常輔導孩子學習。一天晚上,孩子把父親出的幾道數學題都做對了,爸爸高興地說:「你太棒了,夠得上一個數學家了。」誇獎之後,父親又出了幾道數學題,滿以為他會更努力的去做,可不料他只看了兩眼就喊道:「我做不了。」孩子的這種態度實在令父親吃驚。
  • 「你真厲害!」「你真棒!」這種誇獎毀了多少孩子
    是什麼讓一個小孩子哪怕打破遊戲的規則也要讓自己贏呢?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基礎理論提到過:人們的行為是有目的的,包括孩子。但是他們對此並沒有清醒的意識,孩子覺察能力很強,但解釋能力卻很差。所以,他們認定的達到目的的方式可能是錯誤的。
  • 善用語言的力量,你會誇獎孩子嗎?
    今天我們就先來談談,如何表揚孩子。所謂表揚,也叫賞識教育。很多媽媽都知道孩子要經常誇孩子,越誇孩子就會越自信,可是有些孩子即使經常被誇還是不夠自信,甚至會出現膽小內向,這是為什麼呢?那可能是把誇獎、表揚這種方法用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