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編宅家實在閒著無聊,便在抖音平臺上刷著各種博主的美食做法及其美食電影推薦,毫不猶豫地去搜和看了這部日系電影《小森林》。影片故事情節較為俗套單一,講述的是一位普通女孩市子厭惡了日本都市的繁華喧囂和浮躁,無法適應東京快節奏的生活步伐和節奏基調。選擇回到了自幼土生土長的故鄉,一個名叫小森的村莊。
這個村莊是遠離鋼筋混泥土的灰色森林,青山圍繞,小溪穿暇。樸實的村民們在這裡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靠著大自然慷慨的饋贈與勤勞的雙手,過著樸實舒適而清淡寡慾的生活。市子本人的人生經歷與小森環境之間毫無痕跡的拼合,使得整部影片基調宛如小編孩童時代改編過的日本版的《桃花源遊子歸鄉記》,清淡而有嚼頭。
說實話,在小編眼中,小森環境給予了屏幕前的觀眾一記真實傷害暴擊:那就是綠!綠!綠!自然中最生機的顏色成為了影片最大的看點,也是符合2020年當下的時令。各種花草樹木在日光下舒張、雨中呻吟。這些美好治癒的鏡頭都如此地真實不做作,這不就是小編在內的所有人嚮往的生活嗎?如果可以,我願意一年四季生活在那裡,無關俗世紛爭。
大自然對於一年四季個性鮮明的反應,山蔬野果生長的進程,這簡直就是打在都市奮鬥的「上班族」心坎裡。對於每天面對著電腦手機的人群來說,影片中充滿生機的電影畫面,無疑是給小編在內的所有人注射了一劑潤滑劑,飄飄然,沉醉其中的感覺。
小編心理想:這也許就是《小森林》導演所想要表達的一種鏡頭語言,對自然本真的憧憬與對現代人們生活方式的諷刺。無論時代如何更迭,無論科技網絡怎樣進步,大自然永遠都是最樸素而震撼的無形力量,默然無聲卻滌蕩人心。
在電影中,市子這一角色所有的情感宣洩,人物性格展現,生平歷程描述,似乎都是在運用美食的方式加以展現。一日三餐,一年四季,一人食,隨性自由。自己手制酸米酒、胡頹子果醬、榛果醬、手制番茄罐頭、核桃飯糰、郵煎紅豆餅、雞肉咖喱飯等種種美食,看似索然雜碎,卻處處透露著日本的美食哲學,我想那是一種精神上的寄託和虔誠吧。我承認,那是小編所嚮往的田園生活,相信你也不例外。
結合食物所帶來的與異地母親的過往記憶,透過數十道美食的背後,一個缺乏物質欲望,擁有淡然的精神追求的市子浮現在導演一幀幀的畫面鏡頭之中。汗水和本真讓這位「森林系」女生優雅而動人。小編一直覺得,在現在的社會,物質生活那麼繁忙,精神與物質根本無法兩全。一壺溫酒,一盞清茶,一座涼亭的田園生活在很多人眼中,似乎早就成了夢一般的奢望,可望不可即。想再回到煮酒論英雄,悠然見南山的生活狀態,簡直難如上青天。但電影中的「市子」,現實中的「李子柒」她們卻做到了。
小編說實話,如今又有幾人能像市子、李子柒這樣重拾初心,回歸本真,就值得商榷了。總的來說,小森林的《夏秋篇》和《春冬篇》符合慢節奏的治癒電影,但又不是單純的講述美食,更多的是透過食物本身反映生活和人生。
小編也慢慢明白了自己為什麼不快樂,因為我一直期待那些所謂的結果。看書看影期待它讓我變深刻,不吃零食期待它讓我變瘦等,實現了這些預設的期待,就會心理釋然,沒實現呢,便會自怨自艾。可是小時候小編也和大家一樣,都是同一個自我,會花一整天時間觀螞蟻搬家,等烏龜過河。說到底,回歸最簡單的生活探尋本質,唯有美食不可辜負,治癒人心。屏幕前的你,是否也會有同感?歡迎下方留言。如果你也有珍藏許久的電影,也可以大家一起共有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