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太平鐵範銅 比母更罕初鑄品
稀見的北宋《太平通寶廣穿小平鐵範銅》珍賞
太平通寶錢,之前譜載計有北宋太平、南宋太平、遼太平、清(小刀會)太平,等四種。其中,北宋太平通寶錢,乃北宋太宗趙光義太平興國年間(公元976—984年)鑄幣,且為宋代第一種年號錢。其形制和宋元通寶相似,錢文書體以隸書,光背且有背星月紋式,主鑄材質青銅,亦有金銀鐵。《宋史》食貨志中曰:「……太宗改元太平興國,更鑄太平通寶」。
北宋太平通寶錢錢文隸書,文體規矩端正,故以書相辨識較為容易。其形制除當十大錢外,譜載皆小平形制,其中,有廣穿式鐵母錢,相對較珍貴。
有鐵母則有鑄鐵錢,故也可能存在鐵範銅錢,此為基本泉識。鐵範銅錢因是以鐵母為母,往往是為首爐試鑄,故不僅量少,而且品相佳,好者鑄相幾如鐵母,故史來鐵範銅錢與鐵母錢比較容易混淆,這在入譜記載的錢中皆不鮮見。儘管如此,鐵範銅與鐵母仍然具有明顯不同之點,那就是鐵母錢文更為清晰,筆劃更纖細,尤其是錢體肯定厚於鐵範銅且鑄體修整更為乾淨清爽等。
基於此,檢點愚帳中所藏,可見一枚太平通寶錢,以書相斷其北宋太平,制式廣穿,與譜載鐵母相同。然亦愚之辨識,其非鐵母,而正是一枚鐵範銅錢。故今日賞泉,特將其帳中擇出,拍照亮相,發於博客公展鑑賞。
首識書相。清晰可見,本品面文「太平通寶」四字,隸書書體,直讀,光背。其字書寫中規中矩,字形大小適中,布局協調,筆劃橫直豎立,頗見力道,書意凸顯古樸莊重,且自然而不做作。即與太平通寶主鑄的鑄小平錢書意比對,則可見其書意如出一轍,實乃同祖同宗。無需細表,由其書相特徵辯之,其正是宋太宗之太平通寶錢,官爐之出,書相開門矣。
次觀鑄相。不難看出,本品鑄制精整,直徑為24.73毫米,重約3.64克,厚薄適中,乃小平形制確定。其鑄相方正圓矩,平坦地章,穿輪乾乾淨淨,輪邊有所倒圓。觀其字廓,深竣清晰,鼓凸自然有度。其中,可見其乃廣穿制式,與譜載鐵母錢無二,然鑄體相對較薄,與常規銅錢無二,故此一點可斷其非鐵母,而正是一枚鐵範銅錢是也。藉此,無需贅述,以此錢之精整而自然的鑄相來看,其為官爐所出之地道鐵範銅錢,開門鑄相不疑。
再察鏽相。展目本品,可見其薄鏽濃漿,其出於東北窖藏,鏽相典型而鮮明。但見其鏽裹縛錢體,鏽色純真,皮殼層疊,深淺相間,分布自然,鏽質堅實而不糟,可謂純真無邪。薄鏽之處,可感包漿凝重,自然熟老。續可見其材質泛紅,識其乃青銅質地,銅色熟舊之感明顯。毫無疑問,本品鏽相,昭然自然天成之相,耄耋開門矣。
一番鑑識,幾度審視,本「太平通寶廣穿鐵範銅」錢,三相一材,可謂開門見山,毋容置疑。對於此鐵範銅錢,閱多譜而可知不見其載。以愚之眼界耳域所及,此錢甚少見到,罕見如是。故此,本品當可為北宋太平通寶錢再添一類,補其不全之缺矣。